1-13 痛则通,不痛则不通
陶 然
我今年博二。读博的经历似乎可以归纳为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彩虹总在风雨后”,大抵都是同一个道理。进一步来说,我觉得读博路上的磨砺大致可分为:精神之苦,肉体之痛,以及克服苦痛之后迎来的幸福感。
精神之苦必然要通过精神的反复淬炼方能克服。我在决定读博前工作了几年,偶尔还自恃硕士阶段学识渊博,认为博士不过比硕士的难度高个等级而已。这种脱离实际的想法,在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受到极大的挑战。首先是各门课程的经典文献书单,以及正确的阅读方法。读硕士时,阅读文献大多是“水过鸭背式”,一篇文献读下来,只记得些许细节。到了读博阶段,这样的阅读方式在讨论会和研究设计演示中屡遭质疑,“被否定—自我否定—似见成功—再次被否定”变成一个“痛点循环”。随后,我积极参加武汉各高校举办的许多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如饥似渴地汲取“学术大牛”“独门秘籍”中的养分。一次讲座让我结识了香港科技大学的黄智老师,与他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学术达人的阅读量和工作时间远远超乎想象,他们的成功几乎也都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由强迫阅读开始,演变成惯性阅读。成名的学者尚且苛刻地要求自己,作为一个门边徘徊者更应如此。导师曾伏娥教授的一个阅读习惯是边阅读边做笔记,逐渐形成文献发展脉络。我也模仿着使用读书笔记,记录文献研究的问题、创新之处,慢慢整合成一种类似于综述的笔记。
理论贡献是高质量论文的关键之一,也是博士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不但要熟悉经典理论,还要紧跟最新理论”是曾老师一贯的要求。从观察现象到紧盯理论的“大升级”往往伴随着持续不断的阵痛,而这无意中也促成了搜寻经典文献、了解最新文献动态的能力。由于我一直关注网络营销,因此信息系统领域的理论变成必读之物。借助于各类文献计量工具,同时将重点聚焦于近年来出现的信息系统理论,我锁定了一系列与媒体特征和应用相关的理论主题。依据对于新现象使用新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的原则,我开始采用这种思路进行反复练习,虽暂未成功,但相信对今后的研究大有益处。
肉体之痛则要通过肉体的反复锻炼方能克服。精神的压力却不能成为身体惰性的借口。周南老师大力提倡练出强健的体魄。多数人眼中,“四只眼”“面色苍白”已经成为博士的刻板印象。而许多老前辈直至花甲依然笔耕不辍,教书育人。戏言一句,如果活得足够久,那么成就也可能足够高。参加过周老师研究“夏令营”的同学无不提到游泳和游学(行山)是他们的第一考核标准。听信了他们,在体验过读博初期的腰酸背痛、头晕眼花之后,我也开始坚持每晚阅读完文献之后,绕行珞珈山一圈。黄智老师所奉行的原则是每天在研究之外,必抽出两个小时健身。身体越能承受长时间的疼痛,精神也将在高压下愈加坚强;身体的耐受时间愈长,耐性才能愈加增强。身体从疼痛到适应也可以变成学术必经的第二条“痛则通之路”。
中医诊断经脉的一个标准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将之放到读博士的学术背景下,或可解释为痛是起点、是过程,通是结果,而后两者又会构成一个不分初始的循环,谓之痛则通,不痛则不通。博士们的进化就是一个面对痛苦,适应痛苦,将痛苦变成自身的“基因”,直至可以成为面对不同痛苦的“自己”的过程。在上下求索的读博道路上,我很幸运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及帮助,让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慢慢踏入学术大门,苦乐其中。川中栈道虽难行,却是经历多年修建方成入川必经之道,学术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2016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