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食品工业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分析研究我国食品工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确保国内市场食品需求,促进食品工业的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食品工业增长放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全国工业生产增速由2011年的13.9%降至2016年5.4%,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食品工业也难以置身事外。“十二五”以来,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回落,食品工业正面临着近30年来最艰难的转型期,从过去的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下降到个位数的中高速增长。同时,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模式要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食品工业保持以往的高速发展难度加大。

2.需求结构升级且分化较快

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城乡及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等仍将促进食品整体需求稳步增长,中产阶级人群的壮大驱动食品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加快转变,“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日益成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共识,消费品种、消费品级、消费渠道、消费区域等也都发生明显的分化。消费环境的深刻变化,倒逼食品工业向“消费型”转型发展,中速发展的我国食品工业进入以产业链安全及产品营养与健康为特征的深度调整期,也将进入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显现期。

3.生态环境约束加剧

多年来,粗放式发展累积的环保问题集中爆发,包括食品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显著下降,食品工业重点地区牺牲工业发展保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食品工业的规模扩张受到制约。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导向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持续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面实施,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与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不断提高,环保督查与监察力度持续加大,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生物发酵、酿酒、饮料、玉米深加工等传统食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推进压力重重,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

(二)未来发展趋势

在供给侧改革的指导与推动下,未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可能将明显呈现以下新的态势。

1.新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带来新机遇

国家系列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食品工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专业化、大型化、成套化、精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国产食品加工关键装备发展将步入快车道,食品工业智能化改造提速,生产方式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加快,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将得到提高。“四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在促进食品工业新型化、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食品工业的原料基础,促进食品工业消费需求扩大。“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流通业态转型、电子商务发展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工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即将出台,食品工业区域发展将更趋协调,产业特色将更加突出。

2.新常态下呈现发展新动力新空间

未来随着一批新技术(如先进制造、智能化技术和云技术的开发)、一批新业态(如电商、物联网和健康配送的出现)、一批新模式(如控制全产业链和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形成)、一批新产业(如现代调理食品和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等将迅速发展,成为引领、带动乃至决定我国食品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食品工业将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继续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3.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

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由吃饱吃好向安全、健康、满足食品消费多样化转变,将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供给侧改革,并带来新的深刻变化。深刻变化就在于——产品新需求:方便、美味、可口、营养、安全、健康、实惠、个性、多样化;产业新要求:智能、节能、高效、连续、低碳、环保、绿色、持续、数字化。因此,未来我国食品行业将从原料生产、加工制造、消费的全产业链,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供给侧改革带来全新的格局;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转型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4.“一带一路”等将持续推进资源的优化组合

食品工业“走出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将有力地促使一批有实力有全球战略的食品工业企业不仅立足国内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而且将以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推进国际化发展,并将通过直接投资和产能与供应链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全球食品工业全程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食品工业原料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