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同余类与剩余系的基本性质
由定义1立即推出:
定理1(i)r mod m={r+km:k∈Z};
(ii)r mod m=s mod m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s(mod m);
(iii)对任意的r,s,要么r mod m=s mod m,要么r mod m与s mod m的交为空集.
定理1(ii)表明同余式就是同余类(看做一个元素)的等式,因此,1中关于同余式的性质都可表述为同余类的性质.这些将安排在习题中.
定理2对给定的模m,有且恰有m个不同的模m的同余类,它们是
0mod m,1mod m,…,(m-1)mod m.(1)
我们记由这些同余类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为
Z/mZ=Zm={j mod m:0≤j≤m-1}.(1′)
证由定理1(ii)知这是m个两两不同的同余类.对每个整数a,由第一章3定理1知
a=qm+r,0≤r<m.
因此,由定理1(i)知,a∈j mod m,即a必属于(1)中的某个同余类.证毕.
同余类还有一种很方便有用的表示形式.设a是一个整数,V是一个整数集合.我们约定它们的和与积分别为集合
a+V={a+v:v∈V},(2)
aV={av:v∈V}.(3)
这样,由定理1(i)知,可把同余类表为
r mod m=r+mZ.(4)
由定理2及鸽巢原理立即推出:
定理3(i)在任意取定的m+1个整数中,必有两个数对模m同余;
(ii)存在m个数两两对模m不同余.
证因为对模m共有m个由式(1)给出的同余类,所以m+1个数中必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个模m的同余类,这两个数就对模m同余.这就证明了(i).在每个同余类r mod m(0≤r<m)中取定一个数xr作代表,这样就得到m个两两对模m不同余的数x0,x1,…,xm-1.这就证明了(ii).
由定理3可引进以下概念:
定义2(完全剩余系)一组数y1,…,ys称为模m的完全剩余系(或简称为模m的剩余系),如果对任意的a有且仅有一个yj是a对模m的剩余,即a同余于yj模m.
由定义中yj的唯一性知这s个数一定是两两对模m不同余.由定理3知,模m的完全剩余系是存在的,且s=m,以及给定的m个数是一组模m的完全剩余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两两对模m不同余.事实上,一组模m的完全剩余系就是在模m的每个同余类中取定一个数作为代表所构成的一组数;而对于给定的一组模m的完全剩余系y1,…,ym,
y1mod m,…,ymmod m(5)
就是模m的m个两两不同的同余类,以及
其中后两个求并号表示对模m的任意取定的一组完全剩余系{y}求并.
下面来讨论完全剩余系的各种表示形式,在2.2小节还要作进一上讨论.容易直接验证:
0,…,m-1;1,…,m;-[m/2],…,-[-m/2]-1
(当m是偶数时也可取为-[m/2]+1,…,-[-m/2]);
-m+1,…,0;-m,…,-1
等都是模m的完全剩余系,它们分别称为模m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最小正(完全)剩余系;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最大非正(完全)剩余系;最大负(完全)剩余系.由式(1)知,对任意取定的m个整数kr(0≤r<m),
r+krm,0≤r<m(7)
是模m的一组完全剩余系,以及对模m的任给的一组完全剩余系,一定可以选取适当的kr(0≤r<m),使它由式(7)表出(为什么).一般地,由式(5)知,当yj(1≤j≤m)是任给的一组模m的完全剩余系时,对任取的整数hj(1≤j≤m),
yj+hjm,1≤j≤m(7′)
是模m的一组完全剩余系;反过来,对模m的任意一组完全剩余系,一定可以选取适当的hj(1≤j≤m),使它由式(7)表出(为什么).例如:取kr=0(0≤r<m),式(7)就给出了模m的最小非负剩余系;取k0=m,kr=0(1≤r<m),式(7)就给出了模m的最小正剩余系;取
kr=0(0≤r≤m/2),kr=-1(m/2<r≤m-1),
式(7)就给出模m的绝对最小剩余系;取kr=-1(0≤r<m),式(7)就给出了模m的最大负剩余系;以及取k0=0,kr=-1(1≤r<m),式(7)就给出模m的最大非正剩余系.再例如,取
yj=j(1≤j≤m),hj=j(1≤j≤m),
则由式(7′)得到模m的完全剩余系:
(m+1)·1,(m+1)·2,…,(m+1)·m;
取yj=-j(1≤j≤m),hj=j(1≤j≤m),则由式(7′)得到模m的完全剩余系:(m-1)·1,(m-1)·2,…,(m-1)·m;在式(7′)中我们取hj=yjaj(1≤j≤m,aj为任意整数),就得到模m的完全剩余系:
(a1m+1)y1,…,(amm+1)ym.
在不同问题中选取适当形式的完全剩余系,对问题的解决有时是很有帮助的.显见,任意两组模m的完全剩余系,它们各自元素之和对模m是同余的.容易求出:这和同余于
0+1+…+(m-1)≡(m-1)m/2
关于不同模的同余类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证明一个基本结论,一般情形可由它推出.
定理4设m1|m,那么对任意的r有
r mod m⊆r mod m1,即r+mZ⊆r+m1Z,
等号仅当m1=m时成立.更精确地说,若l1,…,ld是模d=m/m1的一组完全剩余系,则
等号右边各个并式中的d个模m的同余类两两不同.特别地有
这就是说,模m1的一个同余类是d(=m/m1)个模m的同余类的并.
证法1只要证明式(9)的第一式.我们把同余类r mod m1中的数按模m来分类.对r mod m1中任意两个数r+k1m1,r+k2m1,
r+k1m1≡r+k2m1(mod m)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利用1性质Ⅶ):
k1≡k2(mod d).
由此就推出式(9)右边和式中的d个模m的同余类是两两不同的,且r mod m1中的任一数r+km1必属于其中的一个同余类.另一方面,对任意的j必有
(r+ljm1)mod m⊆(r+ljm1)mod m1=r mod m1.
这就证明了所要的结论.
证法2利用表示形式(4)及式(6)可给出一个简洁漂亮的证明.我们有
这就证明了式(9).注意所有求并的集合都是两两不相交的(为什么).
在定理4中取m1=1,r=0,式(9)就是式(6),因此定理4是式(6)的推广.应该指出,第一章3中的例1就是定理2,而例3则是给出了定理4的具体例子:m1=2,m=6,r=1,lj=j-1(1≤j≤3).定理4是经常用到的,用同余式语言可表述为(为什么)
定理4′设m1|m,那么,对任意的r,
n≡r(mod m1)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以下d=m/m1个同余式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n≡r+jm1(mod m),0≤j<d.
例如,取m1=2,奇数n≡1(mod2),若取m=4,则n≡1(mod4),n≡3(mod4)有且必有一个成立;若取m=8,则n≡1,3,5,或7(mod8)有且必有一个成立.取m1=3,则n≡-1(mod3),若取m=6,则n≡-1或2(mod6)有且必有一个成立;若取m=15,则n≡-1,2,5,8,11(mod15)有且必有一个成立.
当给出了两个不同模的同余类r1mod m1,r2mod m2,要求它们的交集(即同时属于这两个同余类的整数组成的集合),我们就可以取m=[m1,m2].这样,r1mod m1就是m/m1个模m的同余类的并,r2mod m2就是m/m2个模m的同余类的并.由此就可求出它们由若干个模m的同余类组成的交集.这实际上是第四章3孙子定理所讨论的内容,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进一步讨论既约同余类、既约剩余系之前,先来给出第一章4例8的另一种解法,以说明引进同余类的概念是有好处的.
例1同第一章4例8.
我们的想法是把要涂色的集合M扩充到全体整数,满足:(a)属于同一个模n的同余类中的数涂相同的颜色;(b)仍保持条件(i),(ii)成立.这样,为使条件(ii)成立,必须满足新的条件:(iii)0和k要涂同一种颜色.这样,我们就对全体整数Z涂色,满足条件(a)及(i),(ii),(iii).我们来考察这样的涂色有什么性质.
(Ⅰ)对任意的j∈Z,j和-j一定涂相同的颜色.因为必有i满足
0≤i<n,使j≡i(mod n),
由(a)知j和i同色.当i=0时,-j≡j≡0(mod n),所以由(a)知j和-j同色;当0<i<n时,由(i)知i和n-i同色.由(a)知n-i和-i,同色,以及-i和-j同色,所以,亦有j和-j同色.
(Ⅱ)对任意的j∈Z,j和j±k同色,即属于同一个模k的同余类中的数涂同色.因为必有0≤i<n使j≡i(mod n),由(a)知j和i同色,由(ii)和(iii)知i和|k-i|同色,进而由(Ⅰ)推出|k-i|和i-k同色,而由(a)知i-k和j-k同色,所以j和j-k同色.由此及(Ⅰ)推得,j和-j,-j-k,j+k都同色.这就证明了所要结论.
由(a)和(Ⅱ)知,任一j∈Z必和j+sn+tk同色,这里s,t是任意整数.由(n,k)=1知,必有s0,t0使得s0n+t0k=1,所以,j和j+1同色.这就证明了所有整数都涂同一种颜色.
这一解法比第一章4例8的解法要思路清晰、自然,且看出了这种涂色方法的实质是满足条件(a)和(Ⅱ).
下面来引进既约同余类、既约剩余系的概念,为此先证明一个定理.
定理5模m的一个同余类中的任意两个整数a1,a2与m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即(a1,m)=(a2,m).
证设a1∈r mod m,a2∈r mod m.由定理1(i)知aj=r+kjm,j=1,2.进而由第一章2定理8(iv)得
(aj,m)=(r+kj m,m)=(r,m),j=1,2.
这就证明了所要的结论.
定义3模m的同(剩)余类r mod m称为模m的既约(或互素)同(剩)余类,如果(r,m)=1.模m的所有既约同余类的个数记做φ(m),通常称为Euler函数.
定义4一组数z1,…,zt称为模m的既约(或互素)剩余系,如果(zj,m)=1,1≤j≤t,以及对任意的a,(a,m)=1,有且仅有一个zj是a对模m的剩余,即a同余于zj模m.
由定理5知,既约同余类的定义是合理的,即不会因为一个同余类中的代表元素r取得不同而得到矛盾的结论.由定义及定理2(以m mod m代0mod m)立即推出:
定理6模m的所有不同的既约同余类是
r mod m,(r,m)=1,1≤r≤m.(11)
φ(m)等于1,2,…,m中和m既约的数的个数.
由于每个和m既约的数必属于某个模m的既约同余类,所以由定理6及鸽巢原理立即推出(证明留给读者)
定理7(i)在任意取定的φ(m)+1个均和m既约的整数中,必有两个数对模m同余;
(ii)存在φ(m)个数两两对模m不同余且均和m既约.
由定义4中zj的唯一性知这t个数一定两两对模m不同余.由定理7知既约剩余系是存在的,且t=φ(m).事实上,模m的既约剩余系就是在模m的每个既约同余类中取定一个数作代表所构成的一组数,因此它的一般形式是:
r+krm,(r,m)=1,1≤r≤m,(12)
其中kr是任意取定的整数;而对于模m的一组既约剩余系z1,…,zφ(m),
z1mod m,…,zφ(m)mod m(13)
就给出了模m的φ(m)个两两不同的既约同余类.
应该指出的是:模m的一组完全剩余系中所有和m既约的数就组成模m的一组既约剩余系.这一点在考虑问题时是有用的.此外,任意给定的φ(m)个和m既约的数,只要它们两两对模m不同余就一定是模m的既约剩余系.Euler函数φ(m)在数论中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从剩余类,剩余系的角度来讨论Euler函数的性质.如何求它的值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来讨论最简单的情形.
当m=1时,模1的同余类只有一个:0mod1,它是既约同余类,所以φ(1)=1.0或任一整数就构成模1的既约剩余系.当m=2时,模2的同余类有两个:0mod2,1mod2.只有1mod2是既约同余类,所以φ(2)=1.1或任一奇数就构成模2的既约剩余系.模4的既约同余类是:1mod4,3mod4,φ(4)=2.1,3是模4的一组既约剩余系.模12的既约同余类是:1mod12,5mod12,7mod12,11mod12,φ(12)=4.1,5,7,11是模12的一组既约剩余系.当m=pk,p是素数时有下面的结论.
定理8设p是素数,k≥1,那么
φ(pk)=pk-1(p-1),(14)
并且模pk的既约同余类是
(a+bp)mod pk,1≤a≤p-1,0≤b≤pk-1-1.(15)
证由定理6知,φ(pk)等于满足以下条件的r的个数:
1≤r≤pk,(r,pk)=1.
由于p是素数,所以有
由此及第一章4定理5知,(r,pk)=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p)=1,即p|/r.因此,φ(pk)就等于1,2,…,pk中不能被p整除的数的个数.由于1,2,…,pk中能被p整除的数有pk-1个,所以,φ(pk)=pk-pk-1,这就是式(14).由带余数除法知,任一r:1≤r≤pk,p|/r,可表示为
r=bp+a,1≤a≤p-1,0≤b≤pk-1-1.
反过来,对任意满足1≤a≤p-1,0≤b≤pk-1-1的a,b,相应的r=bp+a必满足1≤r≤pk,p|/r.这就证明了式(15).
例如:当m=33时,φ(33)=33-32=18,模33的既约同余类是
(a+b·3)mod33,1≤a≤2,0≤b≤8.
1,2,4,5,7,8,10,11,13,14,16,17,19,20,22,23,25,26就是模33的一组既约剩余系.如果取绝对最小剩余,那么,±1,±2,±4,±5,±7,±8,±9,±10,±11,±13就是模33的一组既约剩余系.如何进一步用既约剩余系的性质求一般的φ(m)将在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