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最小自然数原理与数学归纳原理
应该指出,自然数完全源于经验,它的概念与符号的形成,它的运算、关系和性质,都是人类社会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积累总结而形成的,认为是“显然”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引入了“零”和“负整数”,得到整数集合,它的性质是在自然数性质的基础之上,严格地建立起来的.随着数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自然数”,它的概念、运算、关系和性质,在理论上是否可靠正确?经过数学家的不断研究,最终由G.Peano在1889年用公理化方法完成了这一工作.他把“自然数”定义为这样一个集合N:首先,在这集合的元素间引进了一种称为“后继”的关系,其次要求它的元素及这种关系满足一组他所提出的公理.这样的集合就称为自然数集合,它的元素就称为自然数.在附录一中我们将详细讨论Peano公理.在此基础上,我们所熟知的自然数的运算、关系及性质都可给出严格的定义与证明.简单说来,自然数的本质属性是由归纳原理(或称归纳公理)刻画的,它是自然数公理化定义的核心,用通常的语言可表述如下:
归纳原(公)理设S是N的一个子集,满足条件:
(i)1∈S;
(ii)如果n∈S,则n+1∈S,
那么S=N.
应该指出,在严格的表述中,这里的加法运算“+”是用“后继”关系来刻画的(见附录一).这原理是我们常用的数学归纳法的基础,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定理1(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一种性质或命题.如果
(i)当n=1时,P(1)成立;
(ii)由P(n)成立必可推出P(n+1)成立,
那么P(n)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
证设使P(n)成立的所有自然数n组成的集合是S.S是N的子集.由条件(i)知1∈S;由条件(ii)知,若n∈S,则n+1∈S.所以由归纳原理知S=N.证毕.
整除理论和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远在Peano公理提出之前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当然不会用到归纳公理和数学归纳法.这时人们利用的是“公认”正确的性质,这就是下面的最小自然数原理及最大自然数原理.
定理2(最小自然数原理)设T是N的一个非空子集.那么,必有t0∈T,使对任意的t∈T有t0≤t,即t0是T中的最小自然数.
定理3(最大自然数原理)设M是N的非空子集.若M有上界,即存在a∈N,使对任意的m∈M有m≤a,那么,必有m0∈M,使对任意的m∈M有m≤m0,即m0是M中的最大自然数.
由归纳原理可以证明这两个在数学中,特别是初等数论中常用的自然数的重要性质.
定理2的证明考虑由所有这样的自然数s组成的集合S:对任意的t∈T必有s≤t.由于1满足这样的条件,所以1∈S,S非空.此外,若t1∈T(因T非空所以必有t1),则t1+1>t1,所以t1+1∉S.由这两点及归纳原理就推出:必有s0∈S使得s0+1∉S(为什么).我们来证明必有s0∈T.因若不然,则对任意的t∈T必有t>s0,因而t≥s0+1.这表明s0+1∈S,矛盾.取t0=s0就证明了定理2.
定理3的证明考虑由所有这样的自然数t组成的集合T:对任意的m∈M有m≤t.由条件知a∈T,所以T非空.由定理2知,集合T中有最小自然数t0.我们来证明t0∈M.若不然,则对任意的m∈M必有m<t0,因而m≤t0-1.这样就推出t0-1∈T,但这和t0的最小性矛盾.取m0=t0就证明了定理3.
定理2和定理3是等价的,请读者自证.
最小自然数原理是我们常用的第二种数学归纳法的基础.
定理4(第二种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一种性质或命题.如果
(i)当n=1时,P(1)成立;
(ii)对n>1,若对所有的自然数m<n,P(m)成立,则必可推出P(n)成立,
那么P(n)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
证用反证法.若定理不成立,设T是使P(n)不成立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T非空.由定理2知集合T必有最小自然数t0.由于P(1)成立,所以t0>1.由条件(ii)(取n=t0)知,必有自然数m<t0使P(m)不成立.由T的定义知m∈T,但这和t0的最小性矛盾.证毕.
有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显然”正确的事实,在这里作为重要的定理列出并加以证明,认为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想在此作进一步的讨论,也不要求读者去深入探究,因为这涉及数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兴趣的读者,特别是准备当教师的读者,为了对“自然数”有更正确的认识,可阅读附录一,那里介绍了自然数的公理化定义,并初步讨论了上面所提的问题(亦见附录一的习题).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尽管凡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命题都可用最小自然数原理来证明,但是国内外不少书(注:例如,《数学归纳法》(华罗庚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重版)中就有这样的错误断言和错误证明(见第82页倒数第2行至第83页第5行).更应指出的是,书中所给出的由数学归纳法(即数学归纳原理)推出最小自然数原理的“证明”也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作者混淆了第一种数学归纳法(即数学归纳法)与第二种数学归纳法,这个“证明”实际上是由第二种数学归纳法推出最小自然数原理.事实上,第二种数学归纳法与最小自然数原理是等价的.虽然出现了这样的理论上的疏忽,但这是学习如何应用数学归纳法的一本很好的书.参看附录一.上断言,由最小自然数原理可推出归纳原理,都是错误的.在附录一中指出了这为什么是错误的.
以上列出的性质和定理是初等数论的基础,读者必须熟练掌握.
此外,在初等数论中还经常用到的一个工具是:
定理5(鸽巢原理)(注:亦称为盒子原理或Dirichlet原理.)设n是一个自然数.现有n个盒子和n+1个物体.无论怎样把这n+1个物体放入这n个盒子中,一定有一个盒子中被放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证用反证法.假设结论不成立,即每个盒子中至多有一个物体,那么,这n个盒子中总共有的物体个数≤n.这和有n+1个物体放到了这n个盒子中相矛盾.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