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求仙——第一个皇帝的心愿
人物小传
人物:嬴政
别称:秦始皇、始皇帝、祖龙、赵政
生卒: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故乡: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
历史地位: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经历:公元前247年,十三岁的嬴政登上王位。公元前238年,二十二岁的嬴政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他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三十九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首称皇帝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叱咤,chì zhà)、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贽,zhì)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时,周朝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此时,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050
七个诸侯国中,秦国最强。当时秦国朝中有李斯、尉缭等能臣,军中又有王翦、王贲(二人为父子关系,都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父子一并成为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最大功臣。翦,jiǎn。贲,bēn)等大将。秦始皇在他三十九岁那年,终于消灭了其他六国,实现了天下大一统。
臣子们建议秦始皇在“三皇”中取最尊贵的“泰皇”来称呼自己。但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以此证明中国的皇帝是自他而“始”的。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君主自称为“皇帝”,秦始皇是第一人。不仅如此,他还是第一个为自己的王朝向未来预订千秋万世、为自己祈求长生不老的君主。
巡游求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便开始修筑“驰道”,以供巡狩之用。为了“示疆威,服海内”,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区,东到山东沿海,并到处留下石刻,以表彰自己的功德。此外,他还依照古代帝王惯例,在泰山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谓之“封禅”(封,意为“祭天”。禅,shàn,意为“祭地”。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东游时,先是去了云梦、九嶷山等地,接着看了钱塘江的波涛,回程时经过吴,沿着海岸来到了琅邪(今作“琅琊”,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琅邪,láng yá)。这是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也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炫耀自己的功德。
登上了琅邪山,秦始皇想起自己前些年就派方士和徐福等人出去寻求仙药,以求长生不老。但是,很多年过去了,仍一无所获。
徐福等人入海寻找仙药,花费了大量钱财,却最终无果。他们害怕因此遭受责罚,就欺骗秦始皇说:“东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分别叫蓬莱、方丈、瀛洲,是神仙居住之地。在我们寻找仙药的时候,时常被海中的大鲛(特指鲨鱼。鲛,jiāo)阻拦,一直没有成功。希望皇上能派善射之人前往,遇到大鲛就用连发的弓弩射杀它。”
威海西霞口:秦始皇东游到过的地方
一想起这些事,秦始皇就不由得异常恼怒。他一直希望徐福能找到仙药,便对海中大鲛之事信以为真。大鲛萦绕在秦始皇心头久久不去,成了他的梦魇——这天夜里,秦始皇果然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站在海边,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山,突然海中一声巨响,一条大鲛跳了出来!这条大鲛叫喊着,说自己是海神。秦始皇不得不与海神正面交战,一不小心就被海神咬住了。秦始皇一下子从噩梦中惊醒,惊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秦始皇叫来占梦的博士,询问噩梦的含义。占梦博士回答说:“海神无影无形,凡人是看不见的。能够被看见的只能是海神变幻出来的大鱼、大鲛、大龙等。现在海神竟然敢出来与皇上作对,因此只有除掉它,才能请来真正的善神。”
于是,秦始皇命令随行的卫士们,携带捕杀大鲛的工具,等到大鲛一冒出海面就射杀它。秦始皇自己也随身携带着弓箭,随时做好射杀大鲛的准备。可是他们从琅邪北一直走到荣成山一带,都没有遇见大鲛。
后来,直到芝罘才发现了一条,秦始皇沉着发力,开弓将大鲛射死了。秦始皇以为这下应该没有任何阻挠了,于是启程返京。
为政“第一”
秦始皇短暂的一生,功绩卓著。他为政的一些开创性事迹,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第一个统一文字的君主——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各不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第一个统一货币的君主——让“钱同币,币同形”。秦始皇废除了以前六国流通的刀币、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等各不相同的货币,而统一推行秦朝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第一个实施“郡县制”的君主——过去各个朝代的君王只知道实施“分封制”,而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又在郡的下面设置县,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系统,捍卫了中央的权威。
第一个统一度量衡的君主——让“度同尺,权同衡”。过去,各地使用的度量衡并不相同,百姓生活极为不便。为了划定统一标准,秦始皇下令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并要求百姓严格遵从。
第一个大力“修驿道,通沟渠”的君主——中央的政令若想迅速下达到地方,就需要交通便利发达。为了使庞大帝国的政令及时有效地传达执行,秦始皇命人拓宽道路,修建大运河,并且首创了驿站制度,为郡县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秦始皇结束了六国战乱,统一了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还修建了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他对于全国大一统、中国政治制度的创建、中国版图的拓展等方面,都功不可没,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但是,秦始皇为人十分冷酷,统治手段残暴,赋税沉重,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残酷暴虐的统治
秦始皇非常相信五德始终说,五德始终说的核心思想是:五德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德会变化转移,而天子必须具备这五德中的一德。如果一种德衰落了,便会有另一种德取而054代之。
秦始皇认为,秦国是水德,而周王室是火德,水能克火,所以按照五德相互循环往复的道理,秦国能够灭六国,取代周王室,一统天下。
秦始皇还认为,秦王朝要想兴旺也要根据五德始终说来治理。秦朝是水德,而水属阴,所以统治要冷酷无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加迷信这种说法,认为自己是受命于天。但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的统治寻找一种理论依据,这种学说便成了他实行残暴冷酷统治的完美借口、巩固政权的有效工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独裁专制、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都为秦王朝的快速灭亡埋下了伏笔。
秦始皇施行的焚书坑儒的极端举措,迫害了大批儒生、士人、有识之士。丞相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的大肆焚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于是烧毁了以往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只留下了医药、卜筮和种植一类的书。之后又因文学术士批评他,互相揭发牵连达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就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尽管其中一部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如长城、灵渠等,但生产力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他想方设法地修建各类庞大豪奢的工程,如: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秦始皇命人修建位于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临潼区城东,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骊山陵墓也就是秦始皇陵。骊,lí)的陵墓时,经常举全国之人力来兴修。在修筑工程中,经常会有大批的人员死伤,修造秦始皇陵的工匠和奴隶在完成最后的机关和布置后,就全被活埋在了墓道中。
秦始皇让方士卢生四处求访神仙,卢生从海外带回图书,书中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是胡人,便兴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没想到的是,秦朝是在他儿子胡亥手里灭亡的。
阿房宫遗址: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位于今陕西西安西郊15公里处,咸阳东南15公里处
秦始皇只顾着享乐,追求长生不老,而对于民间积累的怨气从没有认真对待过。正因如此,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于中国,但从古至今,众人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参半的。
驾崩沙丘
一直渴盼着长生不老的秦始皇,虽然已经被徐福等人欺骗数次,却仍然没有死心,依旧盼望着他们能带着长生不老药回来。但是秦始皇最终都没有等到长生不老药,于公元前210年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
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和李斯三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偷偷修改秦始皇死前写下的诏书,让胡亥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皇位,又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朝著名将领)为臣不忠,下令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径直回咸阳,而是继续摆出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到咸阳。由于夏天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这才迷惑了众人。
秦始皇自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后,愈发地自负起来,也变得更加贪婪。他每天思考的就是如何长生不老,永远享乐下去,所以他平生最害怕“死”。可笑的是,他死在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路上,而且死后还没能及时被安葬。
自觉功德无量,想要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就这样死了,死后还落得腥臭无比,实在是讽刺。
揭竿起义
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在奸臣赵高和丞相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哥哥公子扶苏,登上了帝位。但是胡亥即位后,实际上掌权的却是赵高。胡亥只当了三年皇帝,就被赵高逼得自杀了,而继任的子婴在位的时间就更短了。值得一提的是,子婴在位期间却杀了赵高。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秋天,秦朝残酷的统治激起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兵没有武器装备,就砍削木头做武器,举起竹竿当军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这就是著名的“揭竿起义”。
在这支起义军的指引下,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响应起义,这场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下,孤立无援的起义军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
陈胜雕像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终于在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词语收藏夹
指鹿为马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
近义词:混淆是非 颠倒黑白
刚戾自用
释义: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同“刚愎自用”。
近义词:自以为是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固执己见
读原典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①,起②诸侯,并③天下,意得欲从④,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⑤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⑥。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⑦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⑧,不敢端言⑨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
——《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刚戾自用:刚愎乖戾。刚,固执。戾,凶狠。自用:固执己见。②起:出身。③并:兼并,吞并,统一。④意得欲从:志得意满。意、欲,欲望,诉求。得、从,得到,满足。⑤弗:不。⑥上:特指秦始皇。⑦慑伏谩欺:因畏惧而屈服、欺诳。⑧讳谀:指隐讳不言和阿谀谄媚。⑨端言:正言,直言。
看译注
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讨论着说:“秦始皇这个人,天性就刚愎自用,他出身于诸侯,统一了天下,就洋洋得意,志得意满,认为自己的功绩是前无古人的。他专门任用狱吏,使得狱吏们都获得他的宠幸和信任,虽然设置了七十名博士,却只是为了充数,并不信任他们。丞相和大臣们都是被动地接受已经决断的公事,一切公事都依赖秦始皇处理决策。秦始皇喜欢采用刑罚杀戮来确立威信,天下人都害怕获罪,希望持有俸禄,所以都不敢尽忠。秦始皇看不到自己的过错,日益骄纵,臣子们因为害怕而屈服,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得宠信。按照秦朝的法律,一个人不能兼备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奏效,就会被处死。然而,当时观察星象、预测吉凶的方士们多达三百人,全都素质优良,但是只会隐讳和奉承秦始皇,不敢当面指出他的过失,以至于天下事无论大小都要由秦始皇做决定,秦始皇甚至用秤来称文书,每天都有上呈的文书,不完成任务不能休息。秦始皇贪恋权力到了如此地步,(徐福等人)不能为他求取仙药。”于是就都逃走了。
说名道姓
姓氏:嬴
代表人物:嬴政、嬴非子、嬴开
历史地位:秦朝国姓,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嬴姓十四氏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