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的方法

主要按照三条线索收集资料: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理论来源的构成资料,主要包括有关中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平等观演变发展的史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的观点资料;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的相关资料,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范围内搜集资料;三是关于中国的相关现状及不平等现象的资料,主要包括相关的调查报告、文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的相关观点资料,对这部分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并及时更新。

2.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它认为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的空洞概念,而是与生产方式发展紧密相联。只有通过研究生产力水平,才能对平等要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平等的分配,而且决定着平等权利的扩大和平等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平等与否以及平等水平又是由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关系决定的,因而只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才能准确把握各种平等要求的内在本质。可见,平等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具体的范畴,其实质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水平和内容。这就从历史的、阶级的、生产力的角度科学地把握了平等。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研究也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贯穿始终。

3.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全面、联系、发展和本质地看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现实挑战等方面的内容,就要较多地运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与时俱进,梳理和归纳相关内容。

4.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马克思指出,在一定限度内,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进程。恩格斯亦认为,思维规律要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在本质上相一致。本书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平等观的历史演进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

5.实证研究的方法

依据论文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应该对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几种不平等现象以及相关的社会制度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故要针对这些不平等现象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够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现存的典型性不平等现象的表现程度及范围。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注重实践的根据论证功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也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分析研究,以实现其时代化、中国化;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对各届领导集体的平等思想要历史地、客观地去分析和评价。同时,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分析和解决中国不平等现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理论的原则说明功能和规范功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进行研究。

(二)难点及创新点

1.难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渊源”

这部分涉及面很广,几乎需要将古今中外的平等观做整体上的总结,故翻阅、提炼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分别予以概括、总结,力求每一部分的阐述都能够尽量做到简洁而又全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这部分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探究至今,纵向上时间跨度较大,横向上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届领导集体有关平等的思想做出提炼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述,涉及相关经典作家的文献较多,故研读并系统化总结概括的难度较大。为此,最初需要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党史重要人物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有关“平等”的主要表述尽量都找出来之后,分别予以梳理、提炼、总结的,并力求全面和系统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对“谁之平等”与“何种平等”这两大问题即关于平等主客体的回答:从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性别平等、残健平等六个方面;从客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有机统一。基本特征包括“六个统一”。每一部分及其中的每一个方面,均需参阅大量相关资料以力求科学、全面。这也需要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党史重要人物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以及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分类整合、构建、展开论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具体体现

这部分内容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去梳理和总结与平等相关的政策体现,并试图寻求相关不平等现象的解决路径,这要求必须首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大布局的主要内容,且要从中提炼出体现平等价值的方面,涉及的面较广,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创新点

(1)选题及整个研究总体上具有创新性

本著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作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系统研究,力求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核心价值取向——平等,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平等观的讨论较多,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所做的系统研究并不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较新的提法,所见不多。即便在十八大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后,国内理论界又兴起了一股研究平等问题的热潮,但较多的是将平等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进行分析,依然鲜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做出系统研究的。故本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化的研究、阐述。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建构角度具有创新性

上面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涉及对“谁之平等”与“何种平等”两大问题即关于平等主客体的回答,这种建构思路以及对这两方面的内容体系的论述都具有创新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所做的关于“六个统一”的概括,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体现的系统全面论述具有创新性

这部分内容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去梳理和总结与平等相关的政策体现。较常见的研究成果是对这几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主要是经济平等或政治平等)进行系统论述,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具体体现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系统论述较为少见,故本书的这部分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