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概念结构、特征功能以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内涵界定
究竟什么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这个概念尚缺乏统一的、权威的表述,甚至在概念名称的使用上还存在着混用、代用的现象,因此需要从不同视角做多重分析,从中提炼概括出能够反映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本质的基本内涵。
(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概念的提出
在“思想理论教育”概念出现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语汇中曾经出现并使用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用语。“思想理论教育”与这些概念在内容上有相应的重叠,但在领域范围上还是有相对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思想理论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思想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相比,更突出运用缜密的理论逻辑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则突出的是党的工作系统,反映它与党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思想理论教育”概念的雏形,是从邓小平的语言表述中提炼出来的。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从思想理论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思想理论教育的任务,指出,四项基本原则虽不是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的论证。这样才能够教育全国人民,全国青年,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也才能够说服那些向今天的中国寻求真理的人们。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我们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赶快组织力量,定好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陆续写并印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读本、教科书来,填补这个空白”[4]。在这里,邓小平不仅讲了思想理论研究,而且提出了面向社会的思想理论教育。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谈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问题时指出,“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5]。这里所讲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带有思想理论教育的色彩,是“思想理论教育”概念的主要来源。“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明确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面向社会、面向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而提出的。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任务的主要依据和根本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坚持党的路线、有马克思主义觉悟和理论修养、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文史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热心青少年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研究生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应当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注意与专业学习适当地结合起来”。《通知》把高等学校以及各类院校的相关课程,统称为“思想理论教育课”[6]。1995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使用了“思想理论教育”概念,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和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合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称。[7]
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党的思想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注重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点。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这个政治组织与其他政治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思想建设渗透和体现着政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蕴涵和体现着理论发展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党的思想建设是以政治为目标,以理论为依托的活动。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又常常被表述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或者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思想教育也就常常被表述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由于理论的不成熟,党内思想理论教育主要着眼政治教育,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工作,被称为思想政治建设或思想政治工作。以后伴随着党的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和思想认识的日益成熟,特别是自延安整风以后,党内思想理论教育中的理论教育日渐突出,也愈加完善。围绕思想理论教育所开展的工作,自然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党的思想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不断创新,二是党的思想理论面向全党的有力武装与面向社会的有效宣传。
从“思想理论教育”概念的历史提出过程和相关概念的历史界定来看,就一般概念而言,“思想理论教育”主要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其对象主要是社会民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其目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的宣传、动员与引导。就特定概念而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适用于党的建设领域,其对象主要是党内成员、领导干部;对于党外成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吸引凝聚新的社会力量、传播党的理念,而对于党内成员,其目的则是灌输党员对本党的义务、责任,所进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强化。本书所使用的是有特定意义的“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概念,属于党的建设范畴。由于历史的因素,“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这一概念是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演化而来的,因此,在本书的历史研究中,以及对历史文献、政治领袖观点的引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曾经使用的表述相近的概念。当然,这些概念与本书中主要采用的“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概念相比,不占主要地位,而且含义应该是基本相同。
(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在结构
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自身结构来讲,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而是内在结构的有机统一。“党”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组织和专门机构、人员,重点指向党内成员,即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则是指向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及对其继承发展的理论。“教育”就是党通过专门机构、人员和载体教化育人,将党的思想理论传授给党员、党的干部,并在党的工作实践中影响渗透社会成员。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对象中,党员、党的干部是重点,接受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员、党的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党员、党的干部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把政党的高尚精神传达到国家社会中,培育和形成稳定统一的国家精神,为社会成员提供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三)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特征
分析概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内涵,离不开对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特征的认识与把握。这是揭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内涵的重要前提。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涉及政党和教育两大范畴,其特征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1.政治性
政治性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属性。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从教育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在各个时期的创新理论,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核心。这些内容鲜明地反映出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世界观和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追求,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从教育目的来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而开展的。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保证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能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曾经讲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8]邓小平也讲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不能设想,离开政治的大局,不研究政治的大局,不估计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9]因此,政治性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天然属性。
2.说理性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着眼于教育的说理而非说教、体现为教育的说服而非压服。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赋予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透彻的理论魅力和逻辑力量。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是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还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党的思想理论周密严谨的逻辑,通过生动凝练的语言文字表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讲明,体现了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高度统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旨在使教育对象对党的思想理论接受与认可。而思想具有活跃的因子,理论是思想的逻辑体系。以力压人,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却征服不了人的思想。因此,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一个说理的过程,说理就不是命令主义,而是以民主的方式、讨论的方式,引导教育对象心悦诚服地接受党的思想理论的传播灌输,特别是面向社会民众宣传时,就更不能用强迫命令的办法,而只能用说服教育的办法。
3.文化性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它以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形式被记载下来,流传于世间,体现了人类特有的精神气质。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本身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文化活动。思想理论教育虽然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但也同样承载着文化,属于文化教育范畴,只是更为突出文化的政治属性,或者说在人类诸多文化形态中,思想理论教育体现了更为浓厚的政治文化色彩。如果政治性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属性,那么文化性就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属性。一方面,文化是思想理论教育之本,直接或间接地充实和丰富思想理论教育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和文化品格,从内容到形式、从物质到精神,为人类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另一方面,文化是思想理论教育之魂,它以主流价值观念为核心建构起政党政治的文化体系,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文化成果武装人、教育人、影响人,进而完成“以文化人”的任务。可以说,思想理论教育天然地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责任与使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要彰显出文化品性,就要以主流文化的思想体系为核心,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为依托,以外来文化的思想精华为借鉴,发挥文化引领、传承与整合的效能,以文化的力量完成对人的思想培养与价值观念的培育。
4.实践性
实践性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鲜明特征,也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特征。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而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旨在科学地改造世界。这个世界既包括人的主观世界,也包括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目标,确立了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为对象、为目的的研究基点,从而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因此,从本体来说,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完成“精神变物质”的活动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解决人为什么实践、进行什么实践、怎样进行实践的问题,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产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力量。从内容来讲,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来源全部是实践中获得的真知,是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人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的思想理论体系。从方法来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都是教育者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是经过反复实践检验后获得的理性认识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存在方式。
(四)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功能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功能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和把握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功能在实践中的发挥程度,进而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
1.政治导向功能
政党是政治组织,政党的思想理论必然带有政治属性,把党的思想理论向全党乃至全社会宣传、引导和教育,就是要将党的政治追求转化为全党成员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获得全民的接受、认同、支持和参与。政治信念作为人们确信无疑的政治思想,比一般思考对人们行为的驱动更坚定、更持久、更有力。信仰越坚定,在追求信仰过程中的精神动力越是强烈而持久。对于政党而言,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有效传播,能使党内成员和社会成员熟知和了解党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产生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汇聚在同一面旗帜下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因此,在各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党的思想理论往往具有一种思想引领作用,成为群体或整个社会的思想旗帜。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调整和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强化已确立起来的政治追求,防止由于外在因素的干扰所可能带来的动摇与改变。同时,由于成长背景、教育程度、利益需求的差异性,人们一定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政治追求。科学的思想理论教育可以根据人们的思想实践和个性特点,在追求的总体趋向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确立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使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思想理论教育才能引导人们向更高的目标追求和奋斗,实现目标追求的超越性。
2.价值整合功能
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离不开价值信念的支撑,努力塑造、整合社会成员的价值就成为政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党的思想理论,并通过各种教育、传播手段向社会成员宣传、渗透,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整合的基本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政党而言,党的思想理论是党的一面旗帜,人民群众首先通过党的思想理论了解、认识和判断政党的利益代表属性,进而决定自己对政党的选择态度。据此,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手段,将党的思想理论渗透到党内和社会生活中,为不同价值诉求和利益取向的社会成员提供价值、观念和理想,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共享的价值体系,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以此扩展政党的社会基础,培育政党的支持力量。一旦党的思想理论被党内及社会民众所接受和认同,就会产生内在的凝聚力,从而使党的组织在整体上表现出有序性,这无疑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政治效用。
3.推动发展功能
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诉求。思想理论教育以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主旨,能够为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建设上,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人们提供新的思想,使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增长智慧才干;通过教育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人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做发展的先锋;为人们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开阔思路眼界,拓宽发展视野,把科学的思想、知识转化为生产建设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政治建设上,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培育人们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确立正确的民主法治意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具有理性、协商、宽容的心理品质,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在文化建设上,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坚持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整合人类优秀的文化资源,并将其熔铸到党自身的文化中,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新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4.规范约束功能
一般来说,思想认识的一致会带来行动的一致,即使思想认识尚未形成完全的一致,思想理论教育所营造的舆论、文化氛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驱使一个人按照政党倡导的价值、规定的原则去行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容丰富,虽然是以思想理论形态出现,但是,其所提倡与反对的鲜明态度都将深刻地规范着人们的实践行为。其中,先进的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先进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法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人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预防、抑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党内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
从上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与相关界定、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在结构的有机统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特征与功能显示中,可以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内涵做出如下概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发展为内容、以党员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党组织有序设定和相关职能部门机构有序实施为条件,以武装全党、影响凝聚全社会为目标的思想引导、理论培训和政治教化的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就是把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全党乃至全社会的思想自觉,由统一意志达到统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