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坦桑尼亚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传统宗教,三者长期和平相处。坦桑尼亚的民俗首先源自当地居民悠久的传统,然后是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文明,英国等西方国家上百年的殖民统治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坦桑尼亚的本土风俗丰富多样,这种丰富性体现在它的衣、食、婚礼、丧葬等各种民间习俗中。坦桑尼亚拥有光荣的争取民族独立和革命的传统,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比如节假日的设立。

一 宗教

坦桑尼亚实行宗教自由政策,93%的坦桑尼亚人认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80%的人每周参加宗教仪式,94%的人相信上帝存在,60%的人相信向精灵和祖先献祭会保佑他们免于灾祸,89%的人相信存在天堂和地狱。[6]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传统宗教是三大主要信仰。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数被视为政治敏感问题,因此坦桑尼亚人口普查不包括这一项。美国中央情报局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传统宗教的信奉者各占1/3。[7]根据皮尤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报告2010年的数据,基督徒占60%,穆斯林占36%。[8]

大部分基督教徒居住在大陆地区,沿海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在桑给巴尔,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坦桑尼亚人信仰的宗教还包括印度教、印度锡克教等。在坦桑尼亚,传统文化往往渗入外来宗教,所以基督徒可能不止一个妻子,穆斯林可能也会饮酒。

宗教在坦桑尼亚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婚姻、丧葬、毕业典礼及许多公共庆典都离不开宗教。宗教领袖受到普遍尊重,甚至比许多政治家受人敬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领袖更有影响力。

在坦桑尼亚,从总统的产生到高级官员的任命,都要考虑到宗教的平衡,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平衡。

三大宗教所体现的本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内涵丰富的坦桑尼亚文化的三个重要来源。

(一)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最早传入坦桑尼亚的外来宗教。穆斯林占坦桑尼亚总人口的比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

中世纪末,阿拉伯商人在桑给巴尔和大陆沿海地区建立商站,他们在公元800年到公元1000年间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这里。与基督教传播主要通过传教活动不同,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借助于阿拉伯人与非洲人的贸易,因此穆斯林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和传统的商路,包括桑给巴尔岛、奔巴岛、达累斯萨拉姆、基戈马、塔波拉、坦噶、孔多阿和辛吉达地区。另外,鲁伏河(Ruvu River)沿岸一些城镇中也有不少穆斯林。离印度洋海岸和交通要道越远,穆斯林就越少。当年直接参与象牙和奴隶贸易的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的较多,如尼亚姆维齐人。

坦桑尼亚的穆斯林构成多样,除了占多数的逊尼派外,也有什叶派、艾哈迈迪亚派,以及许多不便归类的穆斯林。坦桑尼亚的什叶派穆斯林多数是伊斯玛仪派,他们长于经商,致力于推动私营企业,热心复兴历史名城,对桑给巴尔石头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坦桑尼亚有两个重要的伊斯兰教组织:1969年成立的坦桑尼亚穆斯林全国委员会,负责大陆穆斯林事务;1991年成立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最高穆斯林委员会,负责桑给巴尔穆斯林事务。

(二)基督教

大体上说,有1/3~2/3的坦桑尼亚人信奉基督教,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其中天主教徒占51%,新教徒占44%。基督教影响到坦桑尼亚的许多方面。基督徒在坦桑尼亚东北部的莫希附近最集中。

天主教进入坦桑尼亚较早。1505~1513年葡萄牙占领期间,罗马天主教圣方济各修会就在沿海城镇基卢瓦建立了教堂。1698年,阿曼苏丹征服了桑给巴尔,赶走了葡萄牙人,罗马天主教传教活动随之中止。1863年,圣灵神父抵达桑给巴尔,并于1868年到达巴加莫约,在那里为自由奴隶建立了一个村庄,使他们皈依天主教,把他们培训成传教士,帮助圣灵神父在巴加莫约至乞力马扎罗山一带传道,这些本土传教士对罗马天主教乃至整个基督教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78年,“白衣传教会”(The White Fathers)抵达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一带,给坦桑尼亚西部及周边国家带来了天主教。“圣灵神父会”(Holy Ghost)和“白衣传教会”都是法国人的组织,1887年,本笃会传教士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并开展传教活动,随后向南扩展到坦桑尼亚与莫桑比克交界的鲁伍马(Ruvuma)河一带。他们传教的地方不久就成为坦桑尼亚南部现代化发展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后,天主教传教士纷纷来到坦桑尼亚。现在坦桑尼亚的29个教区都由非洲人的教士领导,教区特别集中于姆宾加(Mbinga)、松巴万加(Sumbawanga)、布科巴(Bukoba)、马亨盖(Mahenge)和莫希(Moshi)。

坦桑尼亚的基督教新教主要是路德教、圣公会和五旬节派。坦桑尼亚基督教新教1878年在姆普瓦普瓦(Mpwapwa)建立教堂。1970年,坦桑尼亚基督教新教教会正式成立。1974年,坦桑尼亚福音路德教派基督教会和坦桑尼亚基督教新教教会联合组成一个统一的坦桑尼亚基督教教会组织——坦桑尼亚基督教委员会。坦桑尼亚基督教各个教派的神职人员大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坦桑尼亚的天主教会通过坦桑尼亚圣公会联盟与坦桑尼亚基督教新教教会紧密合作,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做了很多事情。

坦桑尼亚基督教各层面的活动都很活跃。周日礼拜持续时间很长,人们利用这一机会互通消息、互致问候。

坦桑尼亚的基督教受到非洲传统宗教的影响,许多信徒在信仰基督教的同时,仍相信非洲的传统宗教。其中,非洲独立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所受影响最深,主流的新教受影响最小。

(三)传统宗教

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坦桑尼亚人主要信奉非洲传统宗教。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信奉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但传统宗教在坦桑尼亚的影响依然很大。传统宗教与生活紧密结合,1/3以上的坦桑尼亚人会参加诸如祭奠祖先、使用传统宗教治病术等活动。传统宗教在马赛人、苏库马人和瓦哈人中最受推崇。传统宗教与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融合,其中,穆斯林比基督徒参加传统宗教活动的比例更高。传统宗教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深地渗入坦桑尼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坦桑尼亚人不参加某些家庭或社区的传统仪式,就会被孤立。

坦桑尼亚传统宗教认为,在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精灵世界,两个世界密切联系,精灵世界能影响到现世生活,从祭司、占卜者到逝去的祖先,最后是众神、至高的存在,离精灵世界越来越近,敬拜活动便与这种敬畏感有关。信奉传统宗教的人相信善行与恶行在今世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不仅如此,一个人的行为还会决定他在精灵世界中的位置,因此行为正直会让一个人在死后成为沟通众神与世俗社会的精灵,而恶行则使人死后成为邪恶的精灵。干了坏事、不敬长者和先人或者触犯禁忌会招致恶鬼缠身。

传统宗教还认为,人一旦死亡,就会实现物质世界和精灵世界两个世界的结合,便可游走于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个世界,所以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死后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好的精灵或祖先。为此,葬礼举办要恰当,要遵守适当的仪轨,否则逝者会成为游魂,对生者不利,对来生也不利。

传统宗教敬拜的神灵可以存在于自然物中,如太阳、岩石、山河湖海、花草树木,野生动物、家畜。不同的部族信奉不同的神灵。比如,马赛人拜天神,查加人拜乞力马扎罗山,半农半牧的卢奥人敬“草”为神。

传统宗教主要靠世代口耳相传,如今正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外国人带来的外来信仰和文化的挑战;由于几代同堂的传统社会发生变化,传统难以向下传承;用现代方法治病解难,抢了传统宗教的“饭碗”,使后者的吸引力下降。

当遇到疾病、不幸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坦桑尼亚人仍求助于传统宗教,向神祈求。比如在干旱时举行大规模的求雨活动,在生病或遇到不幸时求助民间神医。

(四)巫医

非洲许多国家存在巫术,在坦桑尼亚更显著。坦桑尼亚登记注册的巫医有75000名,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巫医。巫医住在远离其他人的棚屋里,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他们熟悉当地植物和草药,但他们最主要的能力还是超自然疗法。

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93%的坦桑尼亚人相信巫术,认为人生病或是发生什么事故都源于巫术。家长要求孩子尽量避开被认为是女巫的人。即使需要现代医学救治,人们也会先从巫医那里寻求建议,人们认为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是祖先或神灵托梦的结果。在坦桑尼亚选举期间,巫医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因为几乎所有的政治人物都会寻求巫术帮助自己获胜。

二 民俗

(一)服饰

前殖民时代,坦桑尼亚人穿的衣服是用树皮布和动物皮等当地可以获取的原料制成的。成人穿草裙和用树皮、动物皮制成的衣服,这种衣服至少要遮盖住下体。妇女一般佩戴串珠和手镯,小孩子极少穿衣服,除非在公共场合。

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到来后,传统服饰发生变化。非洲、亚洲、阿拉伯和欧洲元素融合,服饰多样化。现在多数坦桑尼亚人穿宽松的、体现性别特征的欧式衣服,如欧式上衣、西裤、T恤、衬衫、过膝裙、连衣裙等。受传统影响,坦桑尼亚人很看重穿着,衣着庄重。即使是热天,许多男人也都穿皮鞋、长裤和长袖衬衫。坦桑尼亚人出家门不穿人字拖,认为这种鞋只适合在浴室穿。即便是底层社会的人,也都尽量穿得干干净净。

穆斯林妇女遵循伊斯兰教要求,穿从头到脚能遮盖住胳膊和腿的既长又宽松的衣服,并且戴一块只露出脸部的头巾。

在官方场合,政府官员以往大多穿卡翁达装,这是一种短袖或长袖制服,也叫尼雷尔装。近年来,在官方场合,政府官员多西装革履。如果是穆斯林,则穿白色长袍,外套一件西装。

坦桑尼亚多数地区既不过冷也不过热,这也影响到坦桑尼亚人的穿着。“基藤盖”(Kitenge或chitenge)和“坎嘎”(Kanga)是比较典型的妇女裙装。“基藤盖”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苏丹等国女性的衣饰,类似马来人的纱笼裙,经常由女性围在胸间或腰上,做头上的头巾或是婴儿背带。“基藤盖”经常用各种颜色、图案做装饰,布料印花用的是传统蜡染技术,许多设计是有含义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宗教和政治的设计以及传统部落图案。“基藤盖”布料也用作礼服的材料。

“坎嘎”据说是桑给巴尔妇女发明的,已有大约150年的历史。它原由六块手帕缝在一起制成。现在,缝制的“坎嘎”被整幅的布面代替,更绚丽多彩。标准的“坎嘎”为长方形,长1.5米、宽1米,四周有边框。中间是图案,多呈中轴对称,基本花纹分布于中轴线两侧;图案新颖别致,明快、生动,内涵丰富。“坎嘎”用途广,使用方便。男女求爱时互赠“坎嘎”。新婚之夜,新娘头上一块“坎嘎”,腰上一块“坎嘎”,还要把其中一块送给新郎作为信物。“坎嘎”还被用来传递特定信息。比如,人们可能戴上一块写有“如果闲言碎语是金钱,那么有的人就成富人了”的“坎嘎”去往爱饶舌的邻居家。坎嘎也被当成礼物送人,上面写着符合特定场景的话。现在,人们还用坎嘎作为布料裁制时尚的服装。

部族特有的民族服饰与生活方式有关。马赛族男人的衣服以红色为基调,据说红色可以防范野兽侵害,起到保护作用,显眼的红色也便于牧民间相互照应。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在重要庆典活动中,多数马赛人要穿红袍。

(二)饮食

坦桑尼亚有悠久丰富的饮食文化,它受到部族、宗教、文化、农业、贸易、生态、城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也会体现在饮食中。坦桑尼亚的饮食还受到阿拉伯穆斯林、葡萄牙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影响。

坦桑尼亚人的饮食与其生活的地区有关。以畜牧业为主的部族吃牛羊肉、喝牛奶较多,羊肉比牛肉更受欢迎。以渔业为主的部族吃鱼较多。

传统饮食中,比较有名的是乌嗄利(ugali)、三布撒(Sambusa)和乌吉(uji)粥。乌嗄利是东非百姓餐桌上最常吃的主食、招待客人的必备。乌嗄利是用玉米面、面粉和水混合而成的粥状物,也可以用木薯面、小米面或高粱面做。乌嗄利要用右手抓着吃。按传统,用拇指、中指和食指从大盘或大碗中抠出一小块,在自己的餐盘上连捏带揉,捏成小团团,然后蘸上自己喜欢的汁、汤或酱,也可以配上蔬菜、豆子、鱼、牛肉、鸡肉或羊肉等一起吃。乌嗄利原料不贵,穷人也吃得起,所以在坦桑尼亚很流行,已进入全国各地的餐厅。乌吉粥是用小米面或玉米面做的粥。

坦桑尼亚还有不少其他特色饮食。有一种抓饭(pilau)是用米饭配上咖喱、肉桂、小茴香、辣椒和丁香做成。还有一种叫“恰巴提”(chapati),是用面粉、水和盐为原料做成的类似面包的食品。

坦桑尼亚人的早餐比较简单,通常是喝杯红茶或是咖啡,再吃些乌嗄利、香蕉、木薯、土豆或其他应季食物。在许多农村地区和寄宿学校,早餐常喝乌吉粥。午餐人们常常吃乌嗄利。不少人或因为时间紧,或因为家境差,不吃午餐。晚餐是正餐,通常全家人聚到一起。最丰盛、最隆重的往往是晚餐。传统用餐配有调汁、汤和咖喱。

坦桑尼亚人通常用手抓着吃饭,就餐前人们在桌边的一个大碗里洗手,用右手吃饭,有的信教家庭饭前要祷告。

坦桑尼亚邻近赤道,盛产水果。当地人可以常年吃到香蕉、木瓜。其他水果有橙子、椰子、杧果、菠萝、苹果、梨、李子、葡萄、西番莲果、牛油果,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水果等。坦桑尼亚人一般在主食后吃水果。坦桑尼亚人常吃的蔬菜包括白菜、西红柿、菜花、生菜、甜辣椒和其他当地蔬菜。

受殖民地文化影响,坦桑尼亚人特别喜欢喝茶。坦桑尼亚盛产红茶,每年喝掉的茶占本国总产量的25%~30%。坦桑尼亚人主要在早上喝茶,是典型的英国口味。不少政府机关、工厂和公司工休时间免费提供茶水。坦桑尼亚是咖啡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但坦桑尼亚人咖啡喝得较少,坦桑尼亚每年国内消费的咖啡仅占总产量的1.2%。

坦桑尼亚大陆风行酒文化。坦桑尼亚人喜欢喝啤酒。许多部族都会用粮食酿酒。酿酒的原料广泛,包括玉米、小米、香蕉、木瓜等。沿海地区的人会酿椰子啤酒。在小城镇的市场上,可以买到政府允许销售的土啤酒,村里人遇到大事小情,就会聚在一起喝这种酒。有些部族有平日请朋友喝酒的习惯,称为“酒会”。

(三)民居

坦桑尼亚的民居建筑有由泥巴树棍搭建的小茅屋,有城市的多层高楼,也有豪华别墅。房屋设计考虑夏天防晒、雨季排水、防贼防盗,波纹状屋顶可以反射日光,屋顶向下延伸以提供荫凉,高门、围墙和窗户上的铁栅栏用来防盗。城市民居多为砖石墙、铁皮顶。低收入家庭住得比较密集。有些城市民居受到欧洲风格影响。

在坦桑尼亚农村,村庄大多位于农田或牧场中央,房屋大多以树枝、细棍插在地上,围成圆形,用横梁加以固定,房屋上部为伞状顶盖,整个房屋呈圆锥形。树枝和细棍表面涂上泥巴、牛粪,房顶铺上茅草。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民俗的差异,各部族住房建筑各具风格和特点。班图人的村庄往往比较大,人口也多,往往居住在土地肥沃的地区,而尼罗-哈米特人居住的村庄比较小,人口也稀少。马赛人生活在围成环形的村庄里,小型泥土房屋建在一片安全的开阔地周围,晚上将牛群和其他动物群体圈养在里面。马赛人的居住地都是暂时的,他们会选择最好的牧场和水源地进行迁移。住在沿海地区的扎拉莫人,他们的房屋为圆形或长方形,屋顶与墙壁都用皮革做成,外面铺上压平的树皮。伦迪人的房屋狭小而简朴,多以柳条为材料,建成碗状。住在隆格威地区的部族,他们的住房几乎全部用竹子搭成。查加人的“姆巴”小屋则是将许多长木棍插入地里,棍顶拢在一起捆扎牢固,使其呈圆锥形,然后用泥涂抹,再以茅草、香蕉叶盖顶。

(四)取名

坦桑尼亚人的姓名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所以是有名无姓。一个人的全名可以显示出祖孙三代的血统关系。平常只叫前两个名字或第一个名字。基督徒接受洗礼后使用受洗礼时授予的教名,根据出生时的地点、时间、环境、节假日起名或是根据崇拜的人物、喜爱的动物名字起名的做法相当普遍,比如“辛巴”(狮子)等。已婚妇女的名字或保持自己的原名,或在本人名字后面加上夫名。

(五)发型

坦桑尼亚的女人和男人很重视发型和头饰。

班图妇女的头发短而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她们喜欢把卷曲的头发梳直,再做成各种发型。较为流行的发式有20多种,包括辫子式、束发式、波浪式、希望式、未来式等。比较流行发型的是“索科莫科”。即把头发从前向后梳,在脑后收拢,打成两结,形成一道道均匀的花纹。一些姑娘爱将自己的头发编成一排一排的细小发辫,小辫或垂肩或直立或弯曲,并在发辫上缀以种种饰物。还有一种较流行的是“斯瓦希里式”发型。受亚洲人的影响,一些姑娘喜欢把头发梳直后扎成两条小辫子或一条大辫子。一些成年妇女喜欢让梳直的头发垂肩,或捋在后边卡一个发卡。马赛族妇女喜欢剃光头,认为剃得越光、越亮就越漂亮。在有的部族,妇女佩戴项圈越多,表示年龄越大。城镇地区的班图男子喜欢把卷曲的头发梳直后留成小分头或剪成小平头。马萨伊族男子则喜爱梳辫子。苏库马族的一些乡村青年喜欢在头发上插上彩色羽毛,以增加男性美。马赛族青年男子喜欢留长发。马康迪人常在自己脸上刺花纹。在其他一些部族,男子戴耳环或臂环,女子则饰脚铃或足环。

(六)割礼

依据传统,青年人要施行割礼。割礼被视作人生一件大事,只有施行过割礼的人,才被公认已步入成年,才有娶嫁和繁衍后代的资格和能力。有一种说法是,对女子行割礼是为了让她们保持忠贞。

割礼通常会造成女性生殖器感染、不育症等健康问题,受割礼者甚至可能因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而死。因此,坦桑尼亚反对割礼,并不断加大反对女性割礼的力度,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开始认识到女性割礼的危害,不再让女儿接受割礼。一些未婚青年也改变了观念。割礼曾被视作少女迈入成人阶段必经的仪式,如今成年礼已经改成接受集训,向长辈们学习歌舞,了解成人应具备的传统价值观和基本责任。[9]1998年,坦桑尼亚通过法律规定,凡对18岁以下少女施行割礼手术者,将视情节轻重处5~15年有期徒刑,或罚款,或者监禁与罚款并处,因手术造成死亡者将被依法严惩。

(七)婚姻

坦桑尼亚人把婚姻看得很重,结了婚的人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才有资格担当重要的领导。坦桑尼亚人选择伴侣的因素包括种族、宗教、职业、父母认可和社会地位。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坦桑尼亚人越来越采用西式的求爱方式和结婚方式,婚姻中的种族因素减少,跨种族婚姻增加。

坦桑尼亚人办婚礼花费较大。参加婚礼的亲朋众多,往往要由朋友们成立一个委员会专门操办。婚礼上有吃有喝,还有现场演奏音乐。音乐舞蹈往往要持续到第二天早晨。

婚礼有宗教方式、世俗方式和传统方式三种。基督徒往往在教堂举行婚礼,在各种传统婚姻要求都得到满足后,婚礼效仿西方仪式进行。穆斯林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安排,并征得青年男女同意。接下来双方互送订婚戒指,新郎向新娘送彩礼。然后举办婚礼。婚礼时新娘并不必须到场,她的父亲或其他证人到场也行。穆斯林女子不得和非穆斯林男子结婚,反之则可以。

对既没宗教信仰又办不起或不愿办传统婚礼的,政府官员出面为其举办世俗婚礼。举办世俗婚礼不需要彩礼。

传统婚礼形式多样,下面介绍其中几种。

班图人的“二次婚礼”。班图人的婚礼一般举行两次。先由男方托人向女方父母求婚,然后男方付订婚费,确定婚期和彩礼。彩礼以牛为主。第一次婚礼在女方家举行,要出嫁的女孩借此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第二次在男方家举行,仪式上新娘要对男方的所有长辈一一跪拜,长辈都会给新娘送“见面礼”,有金银首饰、“坎嘎”和现金等。女方家和男方家举行婚礼时,双方家长及亲戚朋友都要到场,全村的人也参加。仪式后是盛大的婚宴。婚宴后,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马赛族的“指腹为婚”。妇女怀孕后,有男孩的母亲或亲属前来提亲。如果孕妇生了男孩,就要结为终生好友。

哈亚族的“摸脚定亲”。男方父母向女方父母提亲时,如获同意,男方父母要摸一下女方双亲的脚以示谢意,表示婚事已说定。“摸脚定亲”后,如女方反悔,男方可上告祖灵,请求惩罚女方。

哈亚族的“露乳引情郎”。姑娘为了吸引小伙子注意,常把乳房袒露在外,把这看作一种自然美。根据乳房的变化,父母也可以发现自己的女儿是否怀孕。未婚先孕会被视为家门不幸。

津古族的“鸡、蜜订婚”。小伙子到姑娘家求婚时,由姑娘的祖母出面接待,姑娘则躲在隐蔽处偷看,确定是否中意。第二次登门时,男方父母要带上4只活鸡和3只宰好的鸡送给女方家以示吉利。男方还要带一桶玉米面或高梁面给女方用以招待客人。随后,女方要请人送给男方一桶蜂蜜,供男方家里酿造喜酒。结婚时,新娘的姑妈横躺在新房的门槛上,新郎在送上礼物后才会被允许与新娘共进洞房。

甸丁拉姆族的“迷藏婚”。婚礼举行前,娘家人把新娘送到新郎所在的村庄,把新娘藏起来,请新郎找。如果新郎经别人通风报信后找到新娘,便是“假婚”,即使结了婚两人以后也不会幸福。如果新郎不能在第一户人家找到新娘,再到另一家,一次可连续寻找三家。如果还没找到,女方送亲的人就要将新娘接回娘家,7天后再送来,让新郎重新寻找,直到找到为止。

马康迪族的收礼成亲。马康迪族规定,姑娘接受礼金,即算与男方成亲,第二天小伙子便可与姑娘共同生活。

(八)葬礼

坦桑尼亚不同部族的葬礼各有特点。

大部分班图人认为,老人去世不只是一家的不幸,它是整个家族和全村的不幸,全村都要哀悼。哈亚族老人去世后,首先由家中的妇女号啕大哭,向全村人报丧。得知消息的村民到死者家中吊唁。死者家属要守灵4天。守灵期间村里人要照顾死者家属,送水、送饭。守灵期满后,家属剃成光头守孝,这时照顾他们的村里人才可以回家。举丧期间,亲朋好友要为死者送寿衣。大多数班图人实行火葬,葬礼后,寿衣与死者一起火化。火化时,全村人要同死者家属一起以痛哭的方式送别死者。

有些班图部族实行土葬,如库利亚人。他们先把死者埋好,然后再举行悼念活动。墓地设在住房两侧,男墓在右,女墓在左。安葬时男人尸体头朝东、面向右,女人尸体头朝东、面向左,表示死后他们仍在保佑全家平安。丧葬期间,亲属剃光头、沐浴,干干净净地为死者送行和守灵。安葬死者尸体一般在中午举行,安葬时要宰羊,祭祀死者。若死者为男性,悼念活动则举行5天;若为女性,则举行4天。

马赛人实行“天葬”。他们认为,土地为万恶之源,所以要“天葬”。人死后,用水将死者全身洗干净,涂上一层奶油,停放在房子中央,供人吊唁。亲属和死者的好友跪在尸体周围,为死者祈祷一天。然后,由全村长老引路,将尸体抬到荒郊野外,任野兽飞鸟吞食。

游牧部族马阿蒂人认为,要把老人尸体葬好,以便他的灵魂保佑他的子孙后代。如果老人死在游牧途中,就要在其非永久性住处附近选一处风水好的地方安葬。修一座一米多高的大坟,并在坟顶上栽一棵“生命之树”,以便将来再到这里放牧时容易找到。一般人死后,同样是土葬,但不在坟上栽树。

伦圭人死者的坟墓要朝向伦圭山。他们认为伦圭山是其祖先圣灵居住的地方,死后都要到那里寻找归宿。

查加族人去世后,家人要把死者的尸体以坐姿放到墓穴中,面朝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18个月后再把尸骨掘出,放在香蕉林中,头骨则送到祖先的树丛里或存放在瓮里。

(九)社交礼仪与禁忌

坦桑尼亚是享誉非洲的礼仪之邦,坦桑尼亚人热情好客,重礼节,举止文明。

坦桑尼亚人平常称呼本人名+父名,而朋友之间则只称呼本人名。客人受到尊敬,通常尊称男客人为“爸爸”、女客人为“妈妈”。对长辈可按辈分关系称伯父、伯母、叔叔、婶母、舅舅、舅母、爷爷、奶奶等。坦桑尼亚人尊称男性年长者为“姆泽埃”,意为“老人家”。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称“阁下”。日常交往中,常以“兄弟”和“朋友”相称,即“恩杜古”和“拉菲克”。在政府内或一般人之间,相互都称“恩杜古”或“恩杜古+对方名字”。民众在称呼国家领导人时,也在名字前加“恩杜古”,以示亲切和尊重。

独立以来,在执政党和政府机关内部打招呼时喜欢称对方为“同志”,现在在官方活动中听到“同志”的称呼,是指“自己人”。

坦桑尼亚人有敬老传统。日常生活中亲近、信赖、关爱父母,对老年人多有关照,称呼老人要用敬语。不同年龄段的人讲话时声调不一样。讨论重大事情时,要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在解决矛盾、调解纠纷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长老的意见至关重要。在年长者面前,说话要恭敬,站立或坐时姿势要端庄,不可先于老年人离席。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父母,举止得体,懂礼貌;孩子若要进父母的房间,则必须敲门并询问是否可以入内。

青年男女交往时,很少当众拉手、亲吻。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家送彩礼。

在坦桑尼亚,人们见面总是主动打招呼,互致问候,直接谈事是不礼貌的。要问候对方,问候家人、孩子,谈论工作,谈体育运动、当下时事、巫术迷信以及邻国战事等,通常这要花去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坦桑尼亚人以本国食物为傲。请客时饭菜丰盛,如果客人吃光了盘子里的食物,主人就会再添。

对外交往时,握手或拥抱是最常见的礼节。握手有三种形式。年轻人比较随意。先是撞下拳头,然后把你握紧着的拳头的拇指一边拍向你的胸。稍正式的也适用于任何场合的是,先像通常人们那样握手,然后手掌向上向前滑动,抓住对方的拇指,然后再滑回原来的位置。第三种是最正式的,也是我们常见的握手方式。如果你的右手不方便,你要伸出手腕或右胳膊上别的地方。

传统的迎宾礼节比较特别。一是拍肚,在迎接贵宾时,习惯先拍拍自己的肚子,接着热烈鼓掌,然后再与之握手,以示“心口如一、热烈欢迎”。二是举拳,这是最高级别的礼节,行礼者高举握紧的右拳或双拳,轻轻地晃动或上下反复晃动,以示行礼者见到对方十分高兴,对对方无比爱戴与崇敬。三是尖叫,在乡间,妇女在迎接女宾时习惯围绕着客人跑圈,同时口中发出有节奏的尖叫声,以示对客人光临倍感喜悦。四是屈膝。妇女见到身份高的人士或长者,通常以屈膝的方式向对方致以崇高敬意。

在日常生活中,坦桑尼亚人有以下禁忌:

*不挑战长者及官员的权威;对待他们要礼貌、尊重。

*不谩骂招徕顾客及拉客者。

*不穿着暴露。

*不喝得醉醺醺。

*不在私人领地上露营或闲逛,如要参观,先要征询主人的许可。

*不用左手吃东西或递东西给别人。

*不在公共场合示爱。

*用尊敬的语言称呼他人,不直呼其名。

*未经允许擅自给当地居民拍照被视为无礼行为。军事和安全敏感区不得进入,也不得拍照。

*信奉基督教的人忌讳“13”。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

*坦桑尼亚人不喜欢被认作肯尼亚人或者与肯尼亚人相比。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清真寺。

*在祷告期间不得从门口向清真寺内拍照。

*穆斯林斋月期间不当众吃喝和吸烟。

*在穆斯林社会,不要裸露膝和肩。

*不要将坦桑尼亚人称为“黑人”。

不同部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禁忌,比如哈亚人忌食飞禽、鸡、鸡蛋、昆虫,忌饮酒。

三 节日

坦桑尼亚的法定节假日主要是政治性节假日和宗教性节假日(见表1-5和表1-6)。

表1-5 坦桑尼亚法定的政治性假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性节假日的内涵悄然发生变化。比如,按惯例,萨巴萨巴节当天,是达累斯萨拉姆为期一周到十天的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幕日,1977年,坦桑尼亚政府正式把其定名为达累斯萨拉姆国际贸易博览会,每年七月上旬举办。2004年,萨巴萨巴节更名为工业节。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的农民节旨在推动农业发展,近年来,在节日前后举办为期一周的农业展览会,节日的经济含义更趋明显。

坦桑尼亚法定的宗教性节假日主要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节日。

表1-6 坦桑尼亚法定的宗教性节假日

除前述法定政治性和宗教性假日外,元旦也是法定假日,放假一天。元旦前夕,坦桑尼亚沿海的斯瓦希里人要用木炭爆玉米花,并撒在屋内各个角落,以驱散妖魔,祈求幸福。他们还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在碗盘里,放在门前,供串亲的人或路人随便食用。元旦当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穿彩裙,走家串户唱民歌,互相祝福,异常欢乐。

除法定假日外,坦桑尼亚还有其他纪念性节日,如9月1日的建军节。

每逢庆祝重大节日时,坦桑尼亚全国上下往往伴着非洲鼓,跳起激情的非洲舞。但这一习俗也会发变化,比如,马古富力总统上台后,力促节俭节约,提倡以“大扫除”“大清扫”的方式庆祝节日。

坦桑尼亚也有一些民俗性的节日,如月圆节。月圆节是公历9月的月圆之夜。这一天,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轻轻打开,人们静悄悄地走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坐下。直到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热烈交谈,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关于月圆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很久以前,外敌曾入侵这块土地,这天正值月圆,被追杀的当地人逃进森林藏身。敌人追近后不敢贸然进入,只好撤离,当地人因此免于一场灾难。

坦桑尼亚各地其他的主要节日还有:斗牛节,每年2月在奔巴岛举行;桑给巴尔国际音乐节(Sauti za Busara,意为“智慧之声”),每年2月在桑给巴尔石头城举办;布拉伯·布若拉节(Bulabo Bujora),每年6月在姆万扎举办,苏库马族的传统音乐比赛;维阿维阿音乐节(ViaVia music festBUJORAival),每年6月在阿鲁沙举行,包括戏剧、杂技和音乐表演;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每年7月在桑给巴尔举办;马库亚节,坦桑尼亚南部传统音乐舞蹈节,每年8月举行;阿鲁沙狂欢节,每年8月底或9月初在阿鲁沙举行;巴加莫约艺术节,每年10月在巴加莫约举行,参加者主要是国内外大学生;东非艺术双年展,奇数年的12月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基济姆卡济文化艺术节,每年12月在桑给巴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