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土与人民

一 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东经29°~41°、南纬1°~12°之间。它与八个国家相邻,北部是肯尼亚和乌干达,西北邻卢旺达、布隆迪,西部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南部是赞比亚,南部与马拉维、莫桑比克相接,东濒印度洋。边界线总长3900公里,全境南北长1180公里,东西宽1200公里。国土总面积945087平方公里,居全球第31位、非洲第13位。

二 行政区划

根据宪法,坦桑尼亚全国分为31个省(或称作区),其中大陆26个,桑给巴尔5个。31个省分别是阿鲁沙(Arusha)、滨海省(Pwani)、多多马(Dodoma)、伊林加(Iringa)、基戈马(Kigoma)、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马拉(Mara)、姆贝亚(Mbeya)、莫罗戈罗(Morogoro)、姆特瓦拉(Mtwara)、姆万扎(Mwanza)、林迪(Lindi)、鲁伍马(Ruvuma)、希尼安加(Shinyanga)、马尼亚拉(Manyara)、辛吉达(Singida)、塔波拉(Tabora)、坦噶(Tanga)、卡盖拉(Kagera)、鲁夸(Rukwa)、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恩琼贝(Njombe,2012年增设)、盖塔(Geita,2012年增设)、锡米尤(Simiyu,2012年增设)、卡塔维(Katavi,2012年增设)、松圭(Songwe,2015年增设)、桑给巴尔南和中区(Zanzibar South and Central)、桑给巴尔北区(Zanzibar North)、桑给巴尔西区(Zanzibar West)、奔巴北区(Pemba North)、奔巴南区(Pemba South)。

省下设县(district),全国现有133个县,其中大陆123个,桑给巴尔10个。县下设区(division),区下设地方乡镇(local wards),城市的镇下设街道,农村的镇下设村(village),村下还可设自然村(hamlets)。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成立后,首都设在达累斯萨拉姆。1974年,坦桑尼亚议会决定把首都迁往中部的多多马。

三 气候与地形

坦桑尼亚邻近赤道,日照充沛,气候主要受11月至3月的东南信风和4月至10月的东北信风影响,海洋气候和境内的湖泊使坦桑尼亚全年温和、舒适,比同纬度的其他国家气温低,日平均温度在22.2℃~32.2℃。由于处于南半球,这里最凉爽的季节正值北半球的夏天。

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和地势的不同,坦桑尼亚大致可分为四个气候不同的地区:从达累斯萨拉姆到肯尼亚边界的沿海地区、维多利亚湖地区、内陆高原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带。

坦桑尼亚每年有两个雨季:长雨季在3月中旬到5月底;短雨季在11月和12月,时断时续,有时候延续到翌年1月初。6月到10月为凉季,北部高地气温在10℃左右,海岸气温大约为23℃。12月至翌年2月为热季,白天气温很高。

坦桑尼亚地形是由2000万年前开始的东非地壳大变动决定的。当时,东非地区地壳发生大变动,整个区域抬升,导致地壳板块的大断裂。由于地壳抬升运动连续不断,地壳的断裂和熔岩的涌出不间断地发生,一直延续到距今250万年前开始的第四纪地壳运动。抬升的地壳板块形成了高大的东非高原,断裂下陷的地带则形成了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从坦桑尼亚西北部入境,从马拉维湖分成东、西两支,纵贯南北,把全境分为大裂谷西支脉、中部高原、维多利亚湖盆地、大裂谷东支脉、东部高原、沿海低地和岛屿。两个裂谷带的西部和东部以及北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湖泊,分布着许多死火山。在裂谷相间和中断处分布着许多著名的高山。大陆隆起、断层、火山运动及侵蚀等多种多样的地质进程塑造了坦桑尼亚的地貌。

坦桑尼亚大陆地形总体上东南低、西北高,呈阶梯状。沿海为低地,内陆是东非高原的一部分,自东南向西北,从海拔6~10米的滨海平原到海拔60~80米的丘陵,再过渡到海拔300~400米和1000~1500米的高原,此外还有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山脉之间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冲积平原和湖泊。除宽10~40英里的东部沿海低地外,全境平均海拔在1000英尺以上。

坦桑尼亚有三条主要山脉,它们是地处东北部的帕雷(Pare)山脉和乌桑巴拉(Usambara)山脉,位于西南部的利文斯顿(livingstone)山脉。位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北部交界处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有“非洲屋脊”之称,海拔5895米(见表1-1)。

表1-1 坦桑尼亚十大山峰

坦桑尼亚内陆高原湖泊和河流众多,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是非洲内陆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地形特点,坦桑尼亚的河流短小,流量随季节变化。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和尼亚萨湖(Lake Nyasa)是坦桑尼亚的三大湖,均与邻国共有。

维多利亚湖位于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处,面积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当地人称为“尼扬扎湖”或“乌凯雷韦湖”。维多利亚湖是在东非大裂谷形成时出现的,水源主要是降雨和众多的河流。维多利亚湖海拔1134米,长320公里,宽275公里,平均水深40米。维多利亚湖的55%在坦桑尼亚境内。

坦噶尼喀湖位于坦桑尼亚、刚果(金)、布隆迪和赞比亚四国交界处,处于海拔773米的东非大裂谷地带,是非洲最深的湖、世界第二深湖,长650公里,宽40~80公里,最深处1470米,面积3.4万平方公里,约一半在坦桑尼亚境内。

尼亚萨湖又称马拉维湖(Lake Malawi),位于坦桑尼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交界处,是非洲第三大湖,长580公里,宽80公里,水深706米,面积3.08万平方公里,90%在马拉维境内,5%左右在坦桑尼亚境内。“尼亚萨”在班图语中是“大湖”的意思。

四 人口

坦桑尼亚人口为6016.7万人,[1]居非洲第5位、世界第23位。坦桑尼亚人口增长较快,1967年坦桑尼亚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1231万人。[2]2012年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4492.9万人,坦桑尼亚人口出生率较高,居世界第15位,人口净自然增长率位居世界第八(见表1-2)。预计到2070年,坦桑尼亚人口将居世界第10位。(见表1-3)

表1-2 坦桑尼亚人口指数

表1-3 坦桑尼亚人口变化

坦桑尼亚的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以中央铁路线为界,“南疏北密”,多数人生活在北部边境或东部沿海;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沿岸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特别是港口所在地形成人口密集区;铁路和主要公路沿线地区的人口密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为64人。97%的人口生活在坦噶尼喀地区,每平方公里为52人;桑给巴尔每平方公里为560人。

坦桑尼亚的人口分布与演变受到自然环境、交通设施、历史与政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极度贫困与大城市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是人口流动最主要的驱动力。大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突出。达累斯萨拉姆市是坦桑尼亚唯一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见表1-4)。另有15个城市人口在10万人到100万人之间,有222个城市人口在1万人到10万人之间。1960年,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比达32%。

表1-4 坦桑尼亚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

坦桑尼亚年轻人较多。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4.4%;15~64岁人占总人口的52.6%;65岁及以上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0%。其中,24岁以前的年龄组中,男性多于女性;25岁以后的年龄组中,女性多于男性。[4]

坦桑尼亚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男性略少于女性。2012年男女之比为95∶100。

坦桑尼亚的家庭规模在变小。1991~1992年度,坦桑尼亚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6.2个孩子,到2017年减少到4.95人。

外来移民总计占坦桑尼亚人口的1%。阿拉伯人约7万人,亚洲人口5万多人,欧洲人约2万人(90%是英国侨民)。

居住在国外的坦桑尼亚人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

五 民族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占人口总数99%的非洲人分属130多个部族。它们基本归属于班图人、苏丹人、库希特人和科伊桑人。

班图人包括100多个部族,人口约占当地居民人数的94.91%,分布在各地。全国人口超过100万人的苏库马族(Sukuma)、尼亚姆维齐族(Nyamwezi)、马孔德族(Makonde)、哈亚族(Haya)、赫赫族(Hehe)、戈戈族(Gogo)、哈族(Ha)、尼亚库萨族(Nyakusa)、查加族(Chagga)和扎拉莫族都属于班图人。[5]

苏库马族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维多利亚湖南部沿岸。由于曾作为尼亚姆维齐族的一个支系生活于这个部族的北部,因而有“北方人”之称。他们主要种植棉花、甘蔗、香蕉、薯类,渔业和畜牧业也比较发达。

斯瓦希里人主要分布在大陆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诸岛,包括坦噶省、滨海省、达累斯萨拉姆市和林迪省北部沿海地区。斯瓦希里人原意为“沿海居民”,是中世纪以来由南阿拉伯人、波斯设拉子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同当地班图黑人混血而成,也称为“设拉子人”。斯瓦希里人皮肤一般呈古铜色,体态较为端庄,受阿拉伯文化影响较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斯瓦希里人长期以来以贸易谋生。坦桑尼亚前副总统和桑给巴尔总统卡鲁姆、琼布、瓦基勒和萨勒明都是斯瓦希里人,坦桑尼亚前总统姆维尼和坦桑尼亚前政府总理萨利姆也是斯瓦希里人。

尼亚姆维齐族主要分布在中央高原。他们是最早进入坦桑尼亚的班图人的一支。苏库马人、尼亚图鲁人和姆布圭人都是它的分支。尼亚姆维齐族以农业为主,也饲养牲畜。他们善于制陶,是坦桑尼亚制陶文化的创始者之一。他们在语言、风俗以及社会结构上与苏库马族相似。

马孔德族生活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两国边界地区。他们以农业为主,主要种玉米、腰果、花生和薯类等。乌木雕刻是他们的主要副业。马孔德人擅长制作装饰品,妇女装饰独特而美丽。马孔德人英勇善战,曾参加著名的“马及马及起义”和反抗葡萄牙人入侵的斗争。

哈亚族主要分布在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交界的卡盖拉省。他们擅长农业,几乎家家都种植香蕉和咖啡;他们还从事放牧和渔业生产。他们与内地班图人不尽相同,而与西邻的湖间班图各族相近,曾建立津扎和温扎两个小王国,对游牧的希马人(Hima)的东侵起过遏制作用。

赫赫族聚居在伊林加省和姆贝亚省。他们主要从事山地农耕,也从事牧业生产。赫赫人性格强悍,以英勇善战著称。1891年曾发动反对德国殖民者占领的武装起义,起义领导人姆克瓦瓦(Mkwawa)是坦桑尼亚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戈戈族居住在中央高原东北部,主要集聚在多多马一带。他们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玉米、木薯、豆类、红豆、花生和芝麻等。家家放牧牛羊,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哈族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大陆与布隆迪交界的边境地区,即基戈马省北部和中部地区。他们以农业为主,也从事畜牧业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玉米、木薯、豆类和红豆。他们也种植了许多香蕉,主要是为了酿酒。

尼亚库萨族主要集中在姆贝亚地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从事放牧和渔业生产。他们耕作水平较高,很早就开始用牛耕地。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耕作细作;使用草绿肥;实行土地休耕制。他们以香蕉和大米为主食。他们有种树的习惯,还喜欢种竹子。村庄的四周满是茂密的树林、竹林。

查加族主要分布在乞力马扎罗山麓,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最有创业精神。他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开沟挖渠,引水浇灌,精耕细作,以种植香蕉和咖啡为主。

扎拉莫族主要分布在达累斯萨拉姆周围的沿海平原和山丘地区以及莫罗戈罗地区,他们于18世纪以后从内陆迁到这里,19世纪末开始经商,成为沿海地区的主要商人。他们曾卷入奴隶贸易,到内地抓获奴隶。扎拉莫族曾是母系社会族体,迄今其家庭或家族仍在以女性姓氏为主线延续和发展着。扎拉莫族认为他们源自一个女性祖先。他们以农业为生,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饲养羊、鸡和家禽,除自己消费外,还供应达累斯萨拉姆和周围城镇。扎拉莫人同这些地区的卢古姆族(Lugum)关系密切,语言相通,有时人们把卢古姆人也当成扎拉莫人。

恩戈尼族分布在南部鲁伍马和伊林加地区。19世纪初,居住在今日南非的部分祖鲁人由于内部矛盾北迁,经过半个世纪左右进入坦桑尼亚大陆,成为恩戈尼人。恩戈尼人以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生产。恩戈尼人英勇善战,其传统社会结构类似军事建制,是“马及马及起义”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前政府总理、革命党总书记卡瓦瓦及军队中的不少军官都是恩戈尼人。

库利亚族居住在维多利亚湖畔马拉省的塔里梅县,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他们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与布干达人和卢旺达人相近。库利亚族与其南部的“姊妹部族”扎纳基族和伊基祖族关系密切,三个部族被外界称为“库利亚族团”。库利亚族团在坦桑尼亚当代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库利亚人体格健壮,英勇、强悍,军队中不少军官和士兵都来自库利亚族,坦桑尼亚开国总统、革命党奠基人尼雷尔是扎纳基人,前政府总理瓦里奥巴是伊基祖人。

坦桑尼亚第二大民族集团是苏丹人,包括马赛族、卢奥族、塔托格族、巴拉拜格族(又称马阿蒂族)、恩加萨族、阿鲁沙族和巴拉古尤族等部族,约占坦桑尼亚人口的2.6%,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北部与肯尼亚交界的边境地区。

马赛族(Masai)为尼罗特人的一支,属苏丹尼格罗人,是东非主要的半游牧部族,主要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国边界地区放牧。马赛人强烈地捍卫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他们的生活围绕着保护、照看牲畜和寻找富足的牧场转。根据部落传统,他们将男人和女人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组群:最年轻的成员负责放牧绵羊和山羊群,年轻的男性勇士负责保护和照看家族的牲畜。在马赛人社会中,男性年长者受人尊敬,一旦勇士们具有了较老的资格,就可以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

马赛人的牧业生产在坦桑尼亚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独立后,马赛人定居下来,成为半游牧民族,开始融入社会,上学、参军、当警察或是到政府部门工作。目前,在坦桑尼亚军队和警察部队中有许多官兵来自马赛族,在工商界和政界也不乏其人,著名的前政府总理索科伊内(Sokoine)就是马赛人。

库希特人包括5个部族,即伊拉库族(Iraqw)、姆布古族、戈罗瓦族、布隆吉族和兰吉族等,主要分布在多多马省北部和中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1%。其中伊拉库族属今日埃塞俄比亚人的一支,是坦桑尼亚大陆北中部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阿鲁沙省西南部和多多马省北部地区,以犁耕农业为生,也从事牧业。他们是坦桑尼亚最早用犁耕地、使用厩肥、实行水利灌溉的部族,是坦桑尼亚乃至东非农耕文化的传播者之一。

科伊桑人是班图人大迁徙时幸存下来的科伊桑人的后裔,是坦桑尼亚最古老的土著,包括桑达维族和哈扎族(或廷迪加族)两个部族,仅占全国人口的0.2%。桑达维族主要聚居在大陆中部多多马省的孔多阿地区;哈扎族聚居在北部维多利亚湖以南的埃亚西湖(Lake Eyasi)一带。桑达维族和哈扎族长相基本一样:肤色较浅,呈黄褐色;面部扁平多皱,颧骨突出,眼睛细小,多内眦褶;身材矮小,成人平均身高仅为145~150厘米。他们的先祖有创作岩石壁画的艺术才能。受班图人大迁徙的排挤,他们长期生活在林地和草原,与外界隔绝,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果、蜂蜜以及挖植物根茎维持生计,住在山洞或在丛林中临时搭建的茅草“窝棚”里,以钻木取火的办法取暖,过着原始公社制的生活。独立后,政府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走出深山,从事农牧业生产。一些桑达维人已开始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生活方式有所改变。

坦桑尼亚人的国家认同感强。由于当年尼雷尔总统的正确决策,在坦桑尼亚没有哪个单一部族在政治上居于优势或统治地位,因此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坦桑尼亚流行小圈子文化,比如老板在雇人时往往找本部族或本村的。

六 语言

非洲传统社会部落众多、交通不便,导致语言种类繁多,达上百种。坦桑尼亚部族的分类主要是依据语言的接近程度。当地原有语言中,班图人的语言使用得最广泛,特别是苏库马语,使用者达543万人,仅次于斯瓦希里语。

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是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源自阿拉伯统治下的桑给巴尔,它以班图语为基础,吸收了阿拉伯语和英语等语言的词汇。历史上,斯瓦希里语促进了沿海班图人和阿拉伯人的交流互动。

坦桑尼亚众多的语言给交流带来困难,所以独立后坦桑尼亚把斯瓦希里语定为国语。现在,斯瓦希里语已经成为东部非洲的通用语言。

目前,虽然每个部族都讲当地的语言,但几乎所有坦桑尼亚人都能流利地使用斯瓦希里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讲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的推广便利了交流,增强了国民认同感。斯瓦希里语也在不断演进,经常诞生新的口语表达方式。与斯瓦希里语的广泛使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不少当地语言濒临消失,有的已经消亡。

英语也是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

七 国家标志

坦桑尼亚国旗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旗帜组合而成。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蓝、黑、黄四色构成,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绿色和蓝色的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带黄边的黑色宽条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代表土地;蓝色象征河流、湖泊和海域;黑色代表非洲人的肤色;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财富。

(一)国徽

坦桑尼亚国徽图案的设计如下。下方的山峰象征乞力马扎罗山,山坡上的棉桃和咖啡等图案象征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盾形图案两侧各有一只象牙和一男一女。盾面分四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象征自由和光明的火炬,坦桑尼亚国旗,交叉着的斧头、镰刀和长矛以及蓝白相间的波纹。底部的绶带上用斯瓦希里文写着“自由和团结”。

(二)国歌

坦桑尼亚的国歌采用了东非和南部非洲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并增加了一段歌词。歌词如下:

上帝保佑阿非利加洲。上帝保佑她的众领袖。祝愿非洲和她的人民,拥有才智聪明,享有统一、享有和平。祈求上帝保佑非洲,祈喜庆,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我们祈求。

上帝保佑阿非利加洲。上帝保佑坦桑尼亚。祝愿坦桑尼亚和她的儿女,拥有自由团结,直到永远。祈求上帝保佑非洲,祈喜庆,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我们祈求。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是坦桑尼亚的重要标志物,自由火炬及士兵雕像是民族解放的重要标志物。国花为丁香花,国鸟为灰冠鹤,乌木雕刻是具有坦桑尼亚特色的艺术品。

坦桑尼亚位于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不实行夏时制。在坦桑尼亚,还有一种斯瓦希里时间,它比当时官方时间晚6个小时。

坦桑尼亚法定货币为坦桑尼亚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