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因素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约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竞争力及竞争优势不足,结构性失衡使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一)技术水平
关中—天水经济区某些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整体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与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相比差距也较大。从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看,陕西省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8%,居全国第9位,而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12%,居全国第13位,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并不活跃,绝大部分企业在上一年没有开展创新活动,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也不到10%。据统计,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设备的6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即使是“蛟龙”深潜、“嫦娥”探月和高铁出口,也都缺少强大而稳定的“中国心”。
这主要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一直采用“引进—模仿—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关,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由于缺乏对基础技术研究的应有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受制于人,成为各类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技术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人才环境
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决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而人才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2013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13年陕西省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指数比2012年下降了8.10个百分点,排名也到了第18位,下降了4位。每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为13.18人,连续三年排在全国第7位,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比上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排位上升了1位,但仍然仅排在全国第22位。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在2006年居全国第11位,而到2013年则滑落到全国第16位,占全国的2%, R&D人员全时当量居全国第16位,占全国的1.8%。
经济区人力资本不足,且出现两头缺的现象,高端研发人才和熟练技术人才都不足,还面临着外资挖创新型研发人员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长期以来采取重科技、轻技能的人才政策导向,其次是因为经济区地处内陆,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相比沿海省份有一定差距,长期以来存在高素质人才流向沿海地区的问题,而最近几年,国内外大企业的进入使得就地跳槽的人才日渐增多。
(三)创新能力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2013年陕西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列全国第14位,陕西的企业创新能力排名虽比上年上升了3位,也仅列全国第15位。从创新环境看,陕西省各指标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从企业创新监测指标看,陕西省表现一般,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从创新产出指标看,陕西在全国属于中上游水平;从创新绩效监测指标看,陕西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陕西新产品销售收入综合指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1.27%,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7%,均居全国第18位,反映了陕西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较弱,与研发投入不成正比。另有资料表明,陕西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居全国第18位,仅占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的11%,新产品销售收入居全国第20位,占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的5%,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创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创新积累不足。长期以来,官员考核机制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企业都很难有创新的积累,到目前,一些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及基础材料(简称“三基”)供应不足成了产业发展的桎梏。第二,创新环境变化。创新的成果应该是受到保护的,而现实的环境表明对创新成果的保护还有很大不足。第三,创新人才缺乏。钱学森曾经有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创新人才?在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他认为中国没有一所像加州理工学院一样能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高校。所以教育体制的禁锢也束缚了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