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更加有力。《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带动各地出台一系列对应的支持政策,有利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及的十大重点领域中,智能装备领域主要强调了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这些设备相关生产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

其次,从地理区域看,关中—天水经济区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向西发展提供了一个出口,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丰富的能源资源、生态产业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在产业互融发展方面存在巨大的机遇。

最后,新常态下经济稳步增长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经济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和吸引国内外资本投入的有利条件,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国内竞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诸多的发展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应该在完善市场主体结构、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完善装备制造业市场主体结构。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除涉及国家安全的部分之外,应该是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皆可进入的竞争性行业,而目前经济区存在资本结构单一、国有资本规模较大、外商及民营资本比重较低的问题。2013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比24%,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却达86%,利润总额占比为69%,所有制结构中国有企业独大而中小非国有企业数量多、产值小。从装备制造业亏损企业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28%,远超整个行业18%的水平。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所有制结构的矛盾制约了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导致资本的运营效率不高。与之不同的是,东部沿海地区正是因为规模化利用了各类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才得以迅速崛起。因此,在新的国际分工体制下,经济区应该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创造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有利环境,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从企业规模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应该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虽然陕西部分装备制造业子产业排名全国第一,但龙头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装备制造业零部件供应、就业岗位的提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中小企业也经常成为一些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对象,所以要加速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促使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

第二,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创新。在人才建设方面,应将培养与引进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注重熟练技工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国家各项人才计划,如“千人计划”等,积极引进人才。关中—天水经济区有较多的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加大与企业及社会力量的合作,定向开展装备制造企业人才专项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另外,为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关键领域针对从事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在资金投入方面,财政应加大在基础装备制造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平台,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创新环境方面,要通过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企业侵权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并给予必要的惩罚,此外政府还应对新产品加大补贴力度等。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在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必然经历国产化和首台(套)应用的过程(见图11)。实行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首台(套)产品优惠政策,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替代进口、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由于具体实施细则及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具体落实过程阻力重重、步履维艰。

图11 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资料来源:雷家骕、秦颖、郭淡泊等:《中国的自主创新:理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9页。

第三,强化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多方面获益,如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运输距离缩短大大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增强了企业间的信任;信息流通促进了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从而激励了创新。

关中—天水经济区要结合自身优势,加快推进航空、航天、汽车、输配电设备、机床工具、石油冶金煤炭重型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机遇,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区装备制造集聚化发展迈上新水平。这就要求加强区域内的协调与分工合作,在原料供给、产品设计、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全过程中实现“小产品、大协作”;分流资源、合理分工,促进当地装备制造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在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和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合作,相互提供支持;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集群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与投资者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

图12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微笑曲线的移动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承载者,近些年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共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扶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吸引外部资本投资建厂,高标准、高起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基地和主导园区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民主编:《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李忠民主编:《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毛海峰:《关中—天水经济区引领西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西安日报》2010年1月25日。

[4]雷家骕、秦颖、郭淡泊等:《中国的自主创新:理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