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跨界思维的培养与各种艺术实践的吸收与内化(一年级新生)
首先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初始,我了解到新生入学前大多只接受过绘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对动画知识了解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了巩固传统艺术,加强动画入门和培养跨界思维与多种艺术实践的培养方针。于是我们在新生研讨课中设计和开设了这些课程内容。这种新生研讨课程也就是实践性教学体验课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体验中再进一步好好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未来学习计划,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想从事和钻研的专业发展方向。
我规划在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的时间里,完成8次不同形式与内容的研讨课程,达到“巩固传统艺术,动画入门”,实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综合、跨学科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宗旨。
1.1.1 创建小班新生研讨课
1.新生研讨课课程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开始实行新生研讨课程计划,到目前已经开展了三届,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我们开设这个课程的目的和目标是:指导新入大学的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概貌,塑造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从一般本科生到追求崇高理想的大学生的“两个重要”的角色转换。
2.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
我针对艺术学院设计系里四个专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制定了8次课程,内容涵盖了理论讲解、主题发言、参观座谈、动手实操、模拟实验、影片观摩研讨、个案分析、亲身体验、国际网络连线讲座与问答、跨学科体验等项目。通过这种跨学科、甚至是跨文化、文理交互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式的课程,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自我开拓、对未知领域深入探索、研究、钻研的学习激情。
3.教学手法多元丰富
新生研讨课,采取小班研讨教学方式来进行。研讨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适当的阅读和实践为辅助手段,强调师生的直接互动和学生的小组合作,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动、合作、展示等环节,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我带领学生去北京航天城参观,通过学生们与航天员的交流和实地参观航天器等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和讨论,积极拓展思路,思考诸如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和人的运动模式和规律到底是什么?他们与地球空间中的人与物体的运动规律到底有多少不同?这些体验和思考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出现的。又如,在进行动画片的配音实践和在沙画实验室进行沙画的实际动手制作体验的课程时,我采取了先让学生观摩专业人士操作,进而自己亲自体验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都非常激动,他们表现出异常积极和兴奋的状态,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体验到很多原本自己感觉非常神秘的工作,其实也是可以尝试和实现的。同学们与德国艺术家史蒂芬教授、英国法尔茅斯大学海洋自然历史水下摄影学科带头人布朗教授、盖娜教授进行网络连线的交流对话,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我带学生去中国戏曲学院感受戏曲文化,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京剧演员来和学生们座谈,讲解京剧中各种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请演员当场为学生勾画脸谱,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勾画;给学生现场表演一些剧目的片段,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戏曲文化和戏曲表演的魅力。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领域,带动了跨学科、跨文化、文理互渗的多元化思维。
4.教学场地灵活自由,区别于传统课堂
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我们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采取不拘一格的方式,根据每次课程的需要由授课老师自由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场地。如图书馆、咖啡厅、会议室、实验室、博物馆、录音棚,甚至是室外广场、户外林地、花园等自然场所,只要是对课程有利的,与课程相关的地点都可以灵活使用。教学场地的灵活性与自由性,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鲜感,使教学更加生动鲜活。
5.新生研讨课的意义
新生研讨课是中国人民大学这所综合性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所具有的特殊模式。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学科、院系,文理科兼备的大学,开创性地设立新生研讨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新入学的学生,特别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就能够打开思路,不局限在自己本专业的狭窄思维里,而是能够通过几次与不同领域、不同环境、不同专业的专业人士的交流、参观或研讨,开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从而启迪他们的思想,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是构思自己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这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1.1.2 各种知识吸收与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
1.第1课
由于是四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在一起开展新生研讨课,从宏观的角度,我希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起“跨学科意识”,并将其贯穿至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同时,给学生细致地分析了“跨学科意识”的重要性,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跨学科意识”的具体内涵。例如,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所跨学科?课堂中还引用实例告诉学生如何让思维“走出去”。这些都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做了铺垫。
讲解与展示跨学科成功的案例:
案例-1
2005级动画专业学生彭洋的动画短片《鱼》是与信息学院的学生李学建合作完成的。彭洋自己写剧本、绘制漫画和故事板并导演全片。李学建则在数字技术与软件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两人互帮互补,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从而使此片获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动漫设计竞赛动画类银奖(见图1—1)。
图1—1 彭洋同学的动画短片《鱼》截图
案例-2
2007级动画专业学生陈羿好的短片《去哪里/去地里》是与文学院的学生共同创作完成的。陈羿好担任导演,文学院的学生负责表演。此片是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完美结合(见图1—2和图1—3)。
图1—2 文学院学生的肢体语言表演非常完美。
图1—3 艺术学院的学生显示出导演的才能,文学院学生的表演才华在片中充分展现,这是跨学院、跨学科合作的经典案例。
案例-3
2010级动画专业学生耿小舒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两位女生白玉欣、梁雨诗共同创作的一款安卓手机游戏,耿小舒负责界面美术设计,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编程。此款游戏获第四届安卓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优秀奖”。这正体现出专业间的优势互补性。同时也增强了专业间的相互融合与合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对象,自己寻找和开发项目,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寻找合作伙伴和研发项目也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见图1—4)。
图1—4 跨学科设计的手机游戏。
2.第2课
动画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多元化的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理念,从研讨实践活动中认识、了解学科的整体概貌,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2)将一至四年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动画教育全程的思想基础是更多地包含综合艺术的知识信息。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繁杂并且分阶段进行,常常会造成学生视野的局限而使得他们产生厌学或畏惧困难的情况。针对第一次课发现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学生真正的问题不是畏惧,而是一种不知深、不知浅的困惑,即看不到学科内容的整体面貌,所以在第二次课中,我首先将动画学科全部课程体系展示给学生,解决学生们对学科认识的问题。
其次概述动画学科的全貌,通过第一次上大课所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及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用案例讲解各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对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有个初步了解(见图1—5和图1—6)。
图1—5 赵前老师给 2013级四个专业方向的新生讲课现场,学生在提问。
图1—6
(3)综合创设实践—跨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案例
如2005级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全体参加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举办的“映像·中国”视觉大赛,并在视觉设计、雕塑、摄影等多个类别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铜奖。这些虽然都是跨专业设计,属于视觉传达专业的范畴,体现的是静态思维,但动画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很有意义的。图1—7到图1—10是四幅获奖作品。
图1—7 获金奖作品《映像中国》。
图1—8 获铜奖作品《华夏清音》。
图1—9 摄影作品获银奖。
图1—10 雕塑作品获银奖。
(4)综合创设实践—实践性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思路)。
案例
给学生展示进入大学三年级时开设的“没有围墙的课堂”,即2007年、2009年、2013年带学生赴山西碛口教学实践视频。向新生展示师兄、师姐们探索、实践的成果(见图1—11到图1—14)。
图1—11 2007年开创实践性课堂教学(视频)
图1—12 2013年“没有围墙的课堂”—教与学。
图1—13 2013年“没有围墙的课堂”—航拍探索。
图1—14 2013年“没有围墙的课堂”—3D影像探索。
(5)综合创设实践—多元化创作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案例
选择几部历届优秀的毕业生作品让学生观看并介绍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进入大学四年级时如何进行个性化毕业创作。关于毕业创作学生课下与我交流很多,主要提出了能否得到不同专业的教师指导等问题(见图1—15和图1—16)。
图1—15 2013级四个专业方向的新生们在听课。
图1—16 赵前老师与2013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课下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
3.第3课
电影思维的培养:组织学生看电影,配合课堂讲课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影知识,认识、了解动画学科中的有关电影知识课程,使学生对动画学科中的动态思维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第一次尝试用电影专业的思维看电影。
4.第4课
在校园内组织学生进行光影涂鸦创意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同时也检验他们入学前的造型能力。要求学生们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激发学生对其他媒材的创造力和控制力表现的欲望(见图1—17和图1—18)。
图1—17 指导2013级新媒体、景观专业新生运用摄影技术、用光创意实践。
图1—18 2013级新媒体、景观专业新生创意的光影涂鸦。
教师在这次创意实践活动中寻找学生的特长,为日后的“因材施教”储备些关于学生能力、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5.第5课
举行一次与德国艺术家史蒂芬教授、英国法尔茅斯大学海洋自然历史水下摄影学科带头人布朗教授、盖娜教授连线讲座及交流,打开思路,开阔视野,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国际前沿技术与理念,使学生一入校就能接触到实时的学术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及专业技术知识的动力。同时了解国内外业界先锋艺术理念,接触国外先进制作技术,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消减国内外技术差距(见图1—19到图1—22)。
图1—19 2013级新媒体专业新生通过网络连线听德国艺术家史蒂芬教授讲课并与之对话互动。
图1—20 德国艺术家史蒂芬教授通过网络连线讲解3D投影技术表现建筑的案例。
图1—21 与英国法尔茅斯大学海洋自然历史水下摄影学科带头人布朗教授、盖娜教授连线讲座与对话互动。
图1—22 英国学生在水下拍摄。
6.第6课
动画片配音实践:通过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对声音有个初步的和感性的认识,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到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2013级新生中有许多广东来的学生,她们来自新媒体、景观、视觉传达三个专业方向。用粤语为动画片角色配音,让新生研讨课的学生们的配音实践进入高潮。这种体验给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为日后的学科交叉打下了很好的人脉基础(见图1—23到图1—26)。
图1—23 2013级新媒体、景观、视觉传达专业新生观摩影片配音。
图1—24 给2013级新媒体、景观、视觉传达专业新生讲解配音的要求。
图1—25 2013级新媒体、景观、视觉传达专业新生在为动画片中的角色配音。
图1—26 2013级新媒体、景观、视觉传达专业新生们孕育感情,准备进入角色。
7.第7课
小班研讨课,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
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研讨,与他们就自开学到现在对学习的感受、疑惑、想法、未来学习的计划等问题进行逐个沟通。例如:有学生提出“我们现在挺好,每天学习软件,挺开心”。
与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单独研讨,针对我提出的跨专业方向学习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同样也与他们对自开学到现在对学习的感受、疑惑、想法、未来学习的计划等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例如:有学生提出“每天画静物好像又回到考前班了”。
就新生提出的问题,建议他们在本科阶段视野上不要过早囿于学科的限制,而是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大平台,跨学科、跨专业、跨背景地学习,并鼓励学生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多项技能。
讲解两个因材施教的案例:(1)动画专业首次运用微信平台,用声音、图文配合的方式与观者互动的《黄河谣》为主题的“走出课堂”—山西碛口实践性教学交流展。(2)将航模爱好运用到动画专业上—航拍技术的发挥。
学生课后非常兴奋,纷纷报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希望老师今后给以指导。最后我们约定定期指导计划,将不同的专业设计及方案与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见图1—27和图1—28)。
图1—27 与2013级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图1—28 与2013级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8.第8课
带着动态思维这一专业课题去体验沙画魅力,开阔视野,领略不同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创作灵感。
我带领学生来到沙画艺术家王楠沙画工作室,王楠给学生们演示沙画的制作方法和沙画变化多端的艺术效果。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也都跃跃欲试,大家都想亲身体验一下沙画的无穷魅力和无限的创作可能。由于沙画制作时需要眼疾手快,因此更加考验人在短时间里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于年轻的学生们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不小的挑战。由于大多数同学之前没有接触过沙画,刚开始时都摸不到门道,但通过短短半天的反复试验,已经有很多同学可以比较顺畅地完成自己的想法,力争达到想到、眼到、手到,并能通过实践来完成一些自己的小创意、小作品,同学们都获得了创作的快乐和不小的成就感(见图1—29到图1—31)。
图1—29 示范沙画绘制方法。
图1—30 新生在沙画工作室自己动手体验。
图1—31 新生自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