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课堂:动画艺术的人文关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跨界的学科竞赛

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跨界意识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生们对多种学科的喜好、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愿望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多样性的学科竞赛活动,更好地使学生体会跨学科教学的宗旨和深远的意义。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四个专业方向相互打通的一次尝试。

动画专业2005级学生在上《美术形式》课时,表现出对美术形式多样性的极大兴趣与热情,适逢当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举办题目为:“映像·中国”的视觉艺术大赛,面向全世界征集作品。

“‘映像·中国’视觉艺术大赛,主题是以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中国,中国文化,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在中国的视觉映像。目的是为了加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增进文化交流。类别有摄影,绘画,雕塑,书法和图像设计5大类。由于时间比较短,原设的影视短片、音乐视频和表演视频类别取消了。计划以后再策划表演艺术大赛和动画短片大赛等影像类和表演类的大赛。

此次大赛美国的评审团是由俄亥俄大学20位教授组成,他们来自全美排名顶尖的艺术学院,电影,舞蹈,音乐,戏剧,视觉传媒,电视传播,新闻学院等不同领域。也未设评审费,全是教授们热情的支持。美方评审的结果显示了中美本身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异趣。”

本次大赛吸引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参赛,在来自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的共328件作品的激烈角逐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动画专业2005级本科班同学囊括了五类奖项中的三项大奖—雕塑、人像摄影和图像设计。其中,刘峻言、郝金枝同学荣获图像设计金奖(见图1—33),刘峻言同学荣获图像设计铜奖,徐明明同学荣获图像设计铜奖,顾意顺同学荣获雕塑银奖,郭晓迪同学荣获人像摄影银奖。

多个奖项的获得,既是同学们专业学习历程中的一次总结与提高,起到了对国际交流活动的一种推动作用,同时也初步显现出动画专业学科建设及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教学目标的成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之后,需要适时地引入实践的机会,为了激发学生更大的跨界创作热情,也考虑到在竞赛中,不仅有利于检验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检验教学成果,也有利于学生从众多的参赛作品中接触到更多的设计形式,开阔视野,了解他人设计理念。参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举办的艺术竞赛,通过交流,也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一种直接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直接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在竞赛中学生们知识面扩大,理念进步,能进一步促进基础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比赛的作品设计上。2005级学生就以“映像·中国”为主题,根据个人爱好与意愿,选择不同的设计形式与制作材料,分组进行视觉作品设计,完成作品,参与竞赛。

此次教学的整个过程由指导老师赵前及外聘老师何嵘担任。

1.2.1 图像设计作品

1.作品《映像中国》(见图1—32和图1—33),作者:刘峻言,郝金枝。

图1—32 China in My Eyes。

图1—33 获金奖证书。

作者个人阐述:

(一)整幅画面选取京剧演员的局部,其含义在于:

1.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的国粹。

2.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虽然仅一百多年,但却是在许多古老的戏曲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新中国虽然年轻,却背后积淀着历史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3.中国人对京剧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珍视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风韵,一方面却又期待它兼备现代化的精神—正如今天的中国肩负着既要传承历史优秀传统,同时又要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双重任务。

4.京剧表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时空的不受限制,环境变化极其自由—意喻着今天的中国在国际全球化自由的大舞台上,定将得到充分和繁荣的发展!

(二)精选的图片与演员的头饰和眼球结合的意义在于:

1.头饰处选贴的图片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昨天:曾经创造的辉煌与忍受的屈辱—集中展示了她的饱经沧桑……

2.眼球处选贴的图片包含了今天中国的新貌:勇于创新,团结和谐,众志成城!

3.直面观众则象征着中华民族满载的昨天,自强自信的今天和对明天美好地期待!


这是大赛金奖作品《映像中国》,作者是2005级动画专业本科学生刘峻言与郝金枝。

根据比赛的题目要求,两位同学在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后,提出了运用摄影与电脑技术拼贴的技巧,表现最具有中国代表意味的京剧人物—花旦的脸部。老师针对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建议选取花旦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脸部,但是脸部的表现要着重于眼睛,“人眼看世界”,并注重将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这个意味表现出来,在两位同学与老师反复地探讨与交流后,决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主体框选了一个京剧人物—花旦脸部的局部形象,营造出一种多角度都有和作品中人物进行目光交流的效果,并将丰富多样的中国元素融入发饰贴片与深邃的眼神中。在眼睛的设计上,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反复的探讨,最后将作品中眼睛的视平线设计成与观众的视线在一条平行线上,加强了作品中的眼神与观众的眼睛之间的一种交流与互动。同时还将作品中眼睛做成立体感效果,使得多位观众在一起观看时即使不在中间位置也会感到视觉语言的交流与互动。

对于作品中的文字设计,也特别采用了古风极浓的篆书与中国传统的纹饰底纹。乍看之下,只是简单的京剧形象,但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多种多样的中国元素交叉重叠,融会贯通,作品内容丰富多彩,立意深刻。

美方评语(见表1—1)。

表1—1

2.图像设计作品:《我的祖国》(见图1—34和图1—35),作者:顾意顺。

《我的祖国》这一作品是2005级动画专业本科学生顾意顺同学创作的。在“美术形式”课程中,学习了有关古希腊瓶画独特的黑绘与红绘的技法,恰逢“映像·中国”艺术大赛,他被希腊瓶画的这种图案式的纹样在简洁的红、黑色彩的表现下十分具有艺术感的形式所吸引,兴趣大增。在“映像·中国”这个大赛主题下,他的下面两个作品就充分融入了红绘、黑绘的元素。同时还融汇了中国少数民族图像符号和民间剪纸等视觉元素,达到了中西合璧视觉效果。

图1—34 My motherland 1。

图1—35 My Mother Land 2。

作者个人阐述:

作品选取了中国56个民族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符号,用剪纸的方法按民族大致的地理位置拼贴成中国地图(主体部分)的形象。通过PS软件制作完成。耗时两周。

作品寓意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祖国的繁荣是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随着国家发展,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加强,越来越让人感觉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幸福。


作者当初提出的创意是表现中国56个民族的图腾,利用电脑技术手段,将其和一个国家最直观的象征—中国地图(主体部分)的形象融合在一起。

在与代课老师交流了有关黑绘的技法与形式后,认为用色彩简洁的黑绘表现《我的祖国》这个题目更为庄重大气。

黑绘风格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以陶土的赭色为背景,使形象轮廓突出,犹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

在老师的建议下,并不单纯局限于民族图腾,包括中国各地的代表建筑,富含代表性的各地植物等,简化为简洁的图案,融合在一起,使得内容更为丰富,作品直观感觉也更具有形式美感。

美方综合评审团对学生作品评语(见表1—2)。

表1—2

中方综合评审团对学生作品评语(见表1—3)。

表1—3

3.图像设计作品《华夏清音》(见图1—36和图1—37),作者:刘峻言。

图1—36 Chinese Classic Music。

图1—37 作品《华夏清音》获铜奖证书。

作者个人阐述:

千丝月映华夏风,万缕音绕炎黄情。

将中国水墨与版刻的效果结合,以此来表现中国写意的传统艺术理念与东方哲学幽远的意境感。


《华夏清音》这个作品融合了希腊红绘的形式。红绘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色,故又称红彩风格。作者结合课堂上所讲的有关红绘的知识,使用红色这一中国代表性的颜色。作品中红色搭配的色调在视觉上十分具有冲击力。对于作品中的内容,刘峻言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后,决定在作品中体现视觉、听觉元素,运用中国漆画和剪纸等形式,结合希腊红绘的色彩特点,将中国古代婉约的仕女弹琴的形象变化演绎,并且运用电脑技术以剪影的形式表现在作品中。背景表现中国书法,整个组合有一种特有的图案性,并且整体地融合了清雅婉约的美感与大气遒劲的震撼效果。

4.图像设计作品《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见图1—38和图1—39),作者:徐明明。

这个作品是2005级学生徐明明的参赛作品。该作品构思新颖,画面简约,形式感、整体感都很强烈。采用了华夏民族最典型的色彩:红色、黑色、黄色,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长城、植物等视觉符号来象征中国,但这些图案和形象的运用又不是直白的,而是隐约呈现的,使观众在观察这个作品的时候,初看是一个女孩的面部局部,细看则能感受到更多丰富的内在精神。另外这个作品从视觉表象上还有一种西方海报设计的面貌,从而更增强了该作品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感觉。

图1—38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图1—39 铜奖证书

1.2.2 材料制作、雕塑、手工设计类作品

1.材料制作作品《中国人民有力量》(见图1—40),作者:白文婧,孙晶晶,彭洋。

作者个人阐述:

本作品采用CD光碟拼贴手法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宣传画进行再创造,重新诠释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将经典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准确地表达出了作者所要传达的新型的艺术理念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三个人组合的处理上利用CD光碟不同深浅的红色,拼出了由上至下的渐变效果,与中国20世纪60年代宣传画的效果相得益彰。除此之外,CD光碟在不同光线照射下产生不同的炫彩效果,使本作品杂在静中,带着不可捕捉的灵动感。


《中国人民有力量》的作者在构思这个作品主题创意的时候,初步拟定红色中国的主题,借鉴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招贴与标志性口号,客观地展示当时中国人民的精神状况。在与老师交流后,老师认为她们的想法与传统的创意有比较大的差异,构思也更为个性化,因此建议他们要更为注重一种视觉形式的传达,并非单纯地借鉴,要尽量以新的形式创作全新的作品,可以考虑材质的运用,符号化形象的创造等更能传达主题深意的手段。

在作者反复思考与尝试后,采用了隐喻的表现手法,收集大量西方古典与摇滚音乐的光盘,结合波普艺术的特点,运用打碎的光盘拼接成为较之20世纪60年代海报更为抽象化的形式,这并非单纯地再现了一种艺术形式,在注重材质质感的表现性上,更多地寓意一种打破重建的建构思维,表现了他们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

图1—40 People's Power。

2.材料制作作品《脸谱》(见图1—41),作者:徐明明,郭晓迪。

在制作时,老师建议他们在脸谱的色彩上、表现上别出心裁,提议使用中国特有的谷物,例如糙米、绿豆等作为创作材料。用不同的中国传统谷物绿豆、红豆、黑豆、大米、糯米等特有的色彩拼接而成的戏剧脸谱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饱满密集的视觉质感,寓意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和文化大国。

3.雕塑作品《浪子燕青》(见图1—42和图1—43),作者:顾意顺。

考虑到雕塑作品是一种立体塑形,这对于动画创作中角色的设定具有十分生动、真实的影响,在雕塑材料的课程中,老师针对学生们的专业方向,鼓励不同设计风格的雕塑作品的创作。

图1—41 Face painting。

图1—42 Flying Man Yanqing。

作者个人阐述:

根据中国传统年画中水浒英雄“浪子燕青”的形象雕塑而成。


《浪子燕青》的作者是顾意顺,这个作品的形成结合了雕塑材料课程的相关内容,由于学生本人的立体塑形能力很强,老师就鼓励他基于静态雕塑的基础上,在视觉传达上,创作更为具有动感的雕塑作品。

《浪子燕青》选取的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表现了一种中国古代的英雄好汉的形象。

图1—43 雕塑作品《浪子燕青》银奖证书。

4.雕塑作品《霸王别姬》(见图1—44),作者:郭晓迪。

图1—44 《霸王别姬》。

雕塑作品《霸王别姬》,选取中国戏曲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人物—虞姬的形象进行塑造,表现了一种柔弱纤美中却又带有坚韧不屈的传统中国儿女的形象。

郭晓迪是将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代表,这种结合事实上是很难拿捏的,一方面不能过分强调兴趣而忽略专业的根本规律,另一方面也不能束手束脚地受专业的限制。郭晓迪同学的作品中富含基于动画的设计基础,同时融入而非拼接自身兴趣。

5.雕塑作品《娃娃》、《二郎神》(见图1—45和图1—46),作者:彭洋。

图1—45 《娃娃》。

图1—46 《二郎神》。

《娃娃》表现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福娃的形象,《二郎神》则是中国神话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

1.2.3 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见图1—47和图1—48),作者:郭晓迪。

郭晓迪同学十分热爱京剧艺术,提出的设计方案总是涉及中国京剧,同时又与比赛的主题十分契合。老师针对她的兴趣爱好与创作特点,鼓励她采用京剧元素,并且在几部作品中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图1—47 Small Stage Represents the Whole World。

作者个人阐述:

作品摄自北京戏校的演出。台上台下,都以一颗赤诚的心带给我最美的视觉享受。

在美术形式课上,老师针对性地讲授了有关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鼓励学生们进行摄影尝试。这一组摄影作品正是郭晓迪同学观看演出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敏感捕捉到的稍纵即逝的表演瞬间。无论是照片中的戏剧元素,还是捕捉时的镜头角度,整体的光影效果都十分具有艺术视觉冲击力。

图1—48 摄影作品《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获银奖证书。

以上这些不同类别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心中最具代表的中国元素。老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的创作意识,针对不同的作品提出不同的建议与指导,使得同学们在这门课程中吸收了更为有效的知识,在比赛的平台上,有所收获。

美术形式这门专业课程,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启迪学生的一种思维想象力,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思维方式,以便日后丰富动画片的创作。该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将不同艺术门类与动画片的结合,丰富学生的创作思维,在整个动画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