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官方外汇储备分为“可划分币种”(allocated reserves)和“不可划分币种”(unallocated reserves)两个部分。截至2012年第4季度,“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为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的55.62%,“不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为4.85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的44.38%。
2012年,在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全球美元储备3.76万亿美元,占61.8%;其次是欧元,欧元储备1.46万亿美元,占24.0%;英镑储备0.24万亿美元,占3.9%;日元储备0.24万亿美元,占3.9%;瑞士法郎储备77.04亿美元,占0.1%。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3及QE4的相继推出,打击了国际社会对欧元和美元的信心,使得美元和欧元储备份额较2011年有所下降,而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储备份额小幅上升。
目前,人民币还未进入“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行列,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统计。然而,从2012年的公开报道中获悉,亚洲的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菲律宾,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等国已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中国的近邻日本也宣称要购入中国国债,以使外汇储备多元化。从外汇储备的持有主体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3,如果它们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可以显著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见表2—6)。
表2—62012年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币种分布结构(%)
注:(1)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来自COFER数据库;各币种的外汇储备结构是相应币种的外汇储备额与“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的比值,该算法与IMF一致。
(2)不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是外汇储备总额与可划分币种的外汇储备之差。
资料来源:IMF COFER数据库,IMF:《国际金融统计》。
货币互换协议是指互换双方可在必要时,在一定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向两地商业银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截至2012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白俄罗斯、阿根廷等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1.67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新增了阿联酋、土耳其、澳大利亚、乌克兰等4个国家,互换金额增加了0.37万亿元。在与马来西亚和蒙古续签的协议中,将原有货币互换规模800亿元与50亿元分别扩大至1 800亿元与100亿元(见图2—13)。
图2—1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与外国中央银行互签货币互换协议,旨在促进双边贸易发展、规避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和出口成本。随着央行货币互换规模的明显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逐步上升。互换协议为中国在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结算时使用人民币或对方国家货币创造了物质基础,因而可以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