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养神法”,帮助当代人解决心理困惑
《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否认的出现贪婪和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如果不懂得节制,迟早会被埋葬在欲望之火中。所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才是长寿的不二法门。谁见过哪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是能够长寿的?
因此,养生之道,关键就在于养心调神。就拿武则天来说吧,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从不起眼的宫女逐渐爬上皇帝宝座,日理万机,竟能活到81岁。究其长寿的秘诀,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她豁达大度,胸襟开阔,既有主见和魄力,又能集思广益,倾听群臣的不同呼声,哪怕是逆耳的诤言。骆宾王曾随从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她,在《讨武氏檄》中责骂她“秽乱春宫、狐媚惑主”等,共罗列罪状二十余条,她却认为:“如此人才未获,使其流落不通乎?宰相之过也!”可见其心胸之豁达。二是她善于养心调神,武则天自幼受笃信佛教的母亲熏陶及后来三年出家为尼的经历,使其养成了修身养性、以静制动、“坐禅”养心的习惯。她长期坚持闭目静思,调息养神,使她即使在总揽朝政的百忙中依然精神抖擞,神清智明,对各种关键大事能当机立断,应付自如。
可见,武则天的长寿与她常年坚持养心是分不开的。在《黄帝内经》中,心被称为“君主之官”,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皇帝,掌管的是神。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是统领一切的。同样,人的身体也好比一个国家,心这个“皇帝”所主管的神也是最重要的、统领一切的。我们常会听人说,这个人心神不安,心神不定,那就是指狭义的神,是指人的思维、意识、精神活动。《黄帝内经》反复讲,神安则心安,心安人即安。所以,我们要再次重申,养心调神才是延年益寿的根本所在。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这种广义的神包括魂、魄、意、志、思、虑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体现人的健康状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表现,也是生命力旺盛的体现。神旺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在则活,神去则死,养生就要养神。怎么养呢?具体要做到五点。
心态平和
所谓心态平和就是清静、少欲,做到恬淡虚无。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让心态平和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
心气平和就是健康的最佳状态。试想,一个人每日处在浮躁、烦躁甚至暴躁之中,久必情绪失调、脏腑失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平气和来达到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忧郁而破坏自身的免疫功能,更会使血流贯通,真气舒达,一和百和,身体健康。
“药王”孙思邈活到了一百多岁,最根本的养生秘诀就是他倡导的“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同时还提出了他所忌讳的“十二多”。即“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按他的养生理论,他所倡导的“十二少”是养生的真谛,而这“十二多”是丧生之本。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所倡又有所忌,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的境界。
通俗地说,“十二少”与“十二多”的精华就是“心气平和”,从心理上、思想上尽量减少对身体不利的意念。
心气平和,就是保持体内平衡,心顺气畅。这样,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结就没有“市场”。这样,就不致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哀伤肺,过乐伤肾。人体的免疫力就能增加,疾病就难上身,自然利于身体健康。
要做到“心气平和”还要戒浮躁之心,遇事要善于克制,自我排遣,淡化小恩小怨,处理好人际关系。
心气平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甲拜衮桑在《西藏医学》中论述说:“要维护良好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必须对身体的活动、言语及思想有所节制。正如一个人不要到有险情的水中游泳,不要坐有危险的船一样。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再做”。这句话阐明了“心气平和”,一切要从每一细微处做起,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为人处世,心中常存正大光明的意念。浩然正气常存我心,自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元气充沛,脏腑功能好。
心情快乐
“笑一笑,十年少”这句俗语几乎人人皆知,是说笑能防病、健身、延缓衰老,使人年轻化。不仅如此,笑还能治病。
有一次,李时珍被一个知府请去看病,李时珍把了脉后说:“老爷的病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经血不调,吃了我的药,包好不误。”
知府见李时珍满口胡说,派人把李时珍赶了出去。赶走了李时珍,知府越想越好笑。把个男人当成女人诊断,这真是世有五谷杂粮,人有千奇百怪。每天,他想起这件事就要大笑一阵,说也怪,往日他不感到饿,笑过以后就晓得饿了,要吃东西。开头还只是要吃粥,过两天就想吃干饭。一天,两天,十天半月,饭量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健壮,也没有再找郎中看病吃药,病就自己好了。
一天,知府正在后花园喝酒赏花。李时珍来要上次看病的钱。知府拍着桌子对李时珍说:“你哪给我看过病?莫不是敢讹老爷的钱不成?”
李时珍说:“实话相告,老爷得的是气闷在胸,五焦不通的阴郁惘仲之症。这病只有用笑才诊得好。一笑百病除。自能散气顺心,通脉活血,疏郁愁为畅意,要是我直说病症,你就笑不起来,病也诊不好。我故意说你男人得了妇人病,你会觉得荒唐,想起来要笑,病才好得了。”
知府好半天才醒转过来,知道李时珍是医道高明的医圣,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了大门。
笑是不用花钱的良药。“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句俗语充分肯定了笑在治病中的作用,小丑的形态引人捧腹大笑,许多病痛,特别是心理疾病会随着笑声而销声匿迹。笑能防病、治病,是有科学原理的,因为笑能增强腹肌收缩,使经络疏通、血气和畅,提高人体免疫力;笑能使忧郁、焦虑心理得到放松,被压抑情绪得到释放,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这对防病、治病至关重要。此外,笑促进脑下垂体产生脑内肽,它是天然麻醉剂,如果笑到肚子痛,还能清肺、促进血液循环、释放天然的止痛药——内啡肽。
现代医学证明:笑是调节人体神经状态的最好方法。因为人在笑时肺部扩张,氧气可畅通无阻地到达全身,同时,笑相当于给心脏做按摩,有助于血液循环、胸肌伸展、增强免疫力。笑还可以减轻压抑和紧张情绪,增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偏头疼和后背痛的发生。
心地善良
心地善良就是要保持一颗淳朴、天真的心。《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天真”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天然的真气,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人天然的本性。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心地善良就是要保持一颗淳朴、天真的心。只有能够保持住天然的真气,人才能做到心地的善良。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说明德是人先天就应具有,是生来而有的一种本性,若能符合本性即为有德。此处的“德”实际上也是指天然的品德,唯有“有德”,才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就特别强调人要有“德”。孔子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行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他们心地善良,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得以健康长寿。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于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
孔子谆谆教导他的学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强调“立德”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所以提出“无欲则刚”的观点。无欲的人,能刚正无畏,办事公正,心地坦然,宽松泰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健康,享受真正的人生。
心胸开阔
心胸开阔是养心调神的关键。《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被后世誉为修身准则和处世大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意思是说,为人处世以遇事要尽可能谦和地让一步为高明,因为谦让一些恰恰是日后进一步之方便;待人接物抱着宽厚容人的态度最幸福,因为会给别人带来实惠,也会为给自己带来利益打下基础。
宽容是人类最高的美德之一,是一种博大而深邃的情怀。在日常交往中,处理事情,所持观念发生碰撞是常有的,当别人触犯到自己时,宽容、理解、真诚地对待他人,对他人、对自己都是有利的。真正能在实践中落实退让之道,化解所遇到的矛盾,眼前的路就宽畅得多了,这是有修养、有智慧、有远见的人才能真正化为行动的。待人宽厚与严于律己是相辅相成的。待人宽厚,为的是给人以自新的机会,律己之所以要严,是因为不严只会让自己一错再错。
总之,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私利蝇营狗苟,他的精神是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如果想要达到心胸开阔的阶段,我们首先就要学会忍让,要宽容,把心放大,这样神才会安宁下来,人也就会远离郁闷和困惑了。
心灵纯净
心灵纯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地快乐健康起来。《菜根谭》中,有不少关于养心的箴言,如:“世人为荣利所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呕,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又如:“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静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这些都是在教导人们要精简欲望、放下心灵上的包袱来调养心志。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恬淡虚无”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恬淡”指的是人的心态平衡,少私寡欲。也就是说,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贪婪和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如果不懂得节制,迟早会被埋葬在欲望之火中。比如现在大家在挑选住房时都认为越大越好,住在120平方米的想拥有180平方米,住着180平方米的想拥有250平方米。其实,很多我们追逐的东西跟实际需要相差很大,学会放手,放下心里令人烦躁不安的那个情结也就拥有了健康。正如电影《卧虎藏龙》里的那句台词——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打开,你拥有整个世界。
“虚无”则为更高一层次的,指的是心灵没有污染,很纯净的一种状态。现代人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很少,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