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老当益壮
和来歙一样,马援也是因为是皇室亲戚而没有入选“云台二十八将”,但马援的功劳比起那28个人来是毫不逊色的。
马援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因为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所以他的后代就改姓马。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为有功,曾被封为重合侯,但由于参与了谋反计划而被处死,所以马援的祖父辈地位都不显达。
马援12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曾经拜师学习过《齐诗》,但不久之后他就厌倦了学习经书上的学问,于是告别兄长们,准备跑到边疆饲养牲畜。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哥哥死了,他在家服了一年的丧,期间恭敬地侍奉寡嫂。后来他当上了郡督邮,在押送犯人的途中,因为同情罪犯而放走了他们,自己也被迫逃到了北地。不久遇到大赦,他就留在当地放牧牲畜。他能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方案,很快就把自己的财产增加到牲畜数千头,谷物几万石之多,但他又叹息道:“赚钱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别人,否则和守财奴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把自己的财产都分给了兄弟和亲友们,自己穿上朴素的衣服从头开始。
后来各地起义军蜂拥而起,马援也坐不住了,他一开始投靠王莽,王莽失败后他投靠了隗嚣,出使到光武帝那儿,被光武帝的气质所折服,光武帝也很赏识他的才干,马援就投入了光武帝的麾下。
隗嚣被平定后,马援奉命征讨叛乱的羌人,很快就打败了先零羌。羌人的其他部落还有数万人,据守在重要关隘死守,将妻子儿女们转移走,并堵住道路阻止汉军追击。马援率领部队抄小路绕到羌人营地,发动突然袭击,羌人措手不及,大败而逃,马援乘胜追击。羌人逃到北山上,马援把主力在北山摆开阵势,派了几百名骑兵偷偷绕到羌人后方,到晚上时候放起大火,拼命擂鼓呐喊,假装大军来袭。羌人分不清真假,纷纷逃窜,这一仗砍下1000多羌人的脑袋,取得了大胜。马援带的人不多,所以不敢追得太远,就把羌人的牲畜物资都搬走,没有再追了。这一仗让光武帝很满意,特地赐给他几千头牛羊,马援全部分给了手下。
马援对待下属非常宽容,他把职权都交给下属官员,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而且处事非常冷静。有一次,有人造谣说羌人造反,百姓和官吏们都惊慌不已,要马援关闭城门,出兵征讨。当时马援正在宴请宾客,听到这消息后哈哈大笑:“羌人哪里还敢造反?快去通知大家,该干吗干吗去,如果怕的话,就躲到床下去好了!”结果果然没有事情发生,城里也慢慢平静下来,大家都很佩服马援。
马援曾经说过:“男儿应当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而还,怎么能躺在床上,和儿女们一起消磨时光呢?”有一次,匈奴和乌桓入侵,马援率兵征讨,临行时对黄门侍郎梁松和窦固说:“凡人富贵的时候,还应该能够过贫贱的生活。像你们那样身居高位却骄傲自负,不想再去过贫贱生活,这样是不对的。希望你们好好想想我的话。”梁松没有能够听进去,后来果然因为富贵太过而召来了灾祸,窦固也差点没能幸免。
建武二十四年(48年),五溪蛮夷造反,马援请求让他再次出征。当时他已经62岁了,光武帝见他年老,不忍心再让他长途跋涉,没有准许。马援知道光武帝的意思,再次请求道:“我还不老,还可以穿戴盔甲上马!”光武帝让他试试,马援披挂整齐,飞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跑了一圈回来,以示自己还能行军打仗。光武帝笑道:“您真是个勇武的老头啊!”同意了马援的请求,派他率领4万人马前去征讨。马援在临行时对朋友说:“我深负朝廷重恩,现在岁数大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只担心不能为朝廷献身。现在我终于能够再次报效朝廷,就算是死也瞑目了。我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些权贵子弟在我身边捣乱,如果和他们共事,实在让人受不了!”
马援到五溪后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五溪这个地方很荒凉,很多人都中了瘴气得病死了。马援毕竟岁数大了,也得了病,但他仍然拖着双脚出营观察地形和敌人的情况,周围的人都感动得落泪。因为先前马援和另一个人对作战计划的制定有分歧,朝廷采纳了马援的意见,但战事一直没有进展,有人就认为是马援的计划有误,于是光武帝就派梁松前来责问。梁松是马援朋友的儿子,年轻气盛,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一向横行无忌,马援多次批评过他。有一次,马援生病,梁松前来探望,在床下拜了很久,马援也没有回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们问道:“梁松是皇帝的女婿,在朝廷里很有地位,大臣们都让他三分。您为什么不对他以礼相待呢?”马援回答:“梁松的父亲是我的朋友,我是他的长辈,他虽然身份贵重,但长幼的次序怎么可以变?”梁松因为这件事对马援产生了怨恨。这次他逮到这个机会,就在报告中诬陷马援,正好马援刚刚病死,死无对证,光武帝听信了谗言,夺回了马援的爵位。
马援患有风湿病,他在交趾打仗的时候,听说当地有种叫薏苡的东西可以治风湿,吃了之后果然有效,于是他买了一车薏苡,想带回去做种子。很多人以为车里装的是金银珠宝,都很妒忌他。当时马援正受宠信,所以没有人敢告他,等他一死,就有人诬告当年那车里装的都是珍珠宝物,光武帝听了之后更生气了。马援的妻儿不敢把马援的尸体运回家埋葬,只好随便买了点地,草草埋葬了,他的亲友谁都不敢来给他吊丧。后来他的妻子前后6次上书阐述冤情,一个叫朱勃的人也为马援抱不平而多次上书,朝廷这才给马援平反昭雪,这位老当益壮的将军才没有抱恨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