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转移话题,调动对方的谈兴
适当转移话题,调动对方的谈兴,也是求人办事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如,有些事通过直言争取对方的应允已告失败,或在自己未争取之前就已经明确了对方不肯允诺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取委屈隐晦、转移话题的办法了。“委屈”就是不直接出面或不直取目的,绕开对方不应允的事情,通过另外一个临时拟定的虚假目的做幌子,让对方接受下来,当对方进入自己设定的圈套之后,自己的真实目的也就达到了。所谓“隐晦”就是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以虚掩实,让对方无从察觉。表面上好像自己没有什么企图,或者让对方感到某种企图并非始于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这样,对方可能就不再有戒备和有所顾虑,要办的事情处在这种无戒备和无顾虑的状态中显然要好办得多了。
委屈隐晦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而不露或露而不显,在具体运用时有些小窍门需要认真领悟。在运用这种技巧时,说话者首先要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这是说者必须掌握的说话技巧的基础。我们也只有在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某个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题能够打动听众的心坎,能使听众产生共鸣。
人的情感是一种内心世界的东西,一般是捉摸不定、较难把握的。但是,在有些场合,人的内心的东西又常通过各种方式而外露。
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我们是基本上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
某中学老师悉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出版了一本近20万字的有关诗歌的书籍。该校的文学社小记者得到情况后就到这位老师家采访。让老师介绍写书经验,只见那位老师面带难色,认为只是一个专题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
小记者抬头望着墙上的隶书说:“老师,这隶书是您写的吧?”
老师:“是的!”
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老师感兴趣和愿意谈的话题,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这时,小记者不失时机地说:“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这一书的。”此刻,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
由此可见,当某个话题引不起对方的兴趣时,要有针对、有选择地挑选新的话题,以激起对方的谈兴。如同运动员谈心理与竞技的关系,同外交人员谈公共关系学,两人肯定会一拍即合,谈兴大发。
值得注意的是,换题以后,劝说者还要注意在适当时机及时将话头引入正题。因为换题只是为了给谈正题打下感情基础,而非交谈的真正目的,所以,当所换之题谈兴正浓,双方感情沟通到一定程度时,劝说者就要适可而止,将话锋转入正题。
换个角度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某玻璃厂就玻璃生产的有关事项同国外某玻璃公司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全套设备同时引进还是部分引进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使谈判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我方玻璃厂的首席代表为了使谈判达到预定的目标,决定主动打破这个僵局。可是怎么才能使谈判出现转机呢?谈判代表思索了一会儿,带着微笑,换上一种轻松的语气,避开争执的问题,向对方说:“你们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都是一流的。用一流的技术、设备与我们合作,我们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这不单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也有利。”
对方公司的首席代表是位高级工程师,一听到称赞自己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十分高兴,谈判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活跃起来了。我方代表看到对方表示出兴趣,则趁势将话题又一转,说道:“但是,我们厂的外汇的确有限,不能将贵公司的设备全部引进。现在,我们知道,法国、比利时和日本都在跟我们北方的厂家搞合作,如果你们不尽快跟我们达成协议,不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那么你们就可能失去中国的市场,别人也会笑你们公司无能。”
由于我方代表成功地奏出投其所好、开诚布公、国际竞争扭转局面的三部曲,使双方的僵持局面完全被打破,在和谐的气氛中,双方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讨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对我方有利的协议。
因此,当你与别人办事进入某种僵局时,你最好采取适当转移话题的办法,从另一个角度同对方谈话,以此调动对方的谈兴。在不知不觉中,你再把话题拉回来,顺利办成你想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