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首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人口总量略有增长。2014年全国人口数量136782万人,较之2005年的130756万人增加6026万人(如图2-4所示)。出生率在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人口总量逐渐增多,但增速明显放缓,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不高,属于低生育、低增长类型。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计划生育政策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人口政策这两次的调整,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庞大的人口总量和预期增长,将为白酒消费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前提。
图2-4 2005—2014年我国人口变化
其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721.3987人,达到历史最高峰,较之2005年的504.4581人增长43%(如图2-5所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常年维持在2000万人左右。其他如网络本专科、成人本专科教育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网络教育取得极大进展。2005年,我国网络本专科生招生人数仅89万人,到2013年突破200万人,达到220万人的招生规模。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将提高到40%,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上大学。随着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给白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图2-5 2005—2013年我国本专科招生情况
再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随之增强。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5元,到2014年增加到28844元,是2005年的2.45倍(如图2-6所示)。扣除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因素,1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也呈增长趋势。2013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渐趋平缓,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略有下滑,但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攀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和购买能力的提高,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
图2-6 200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最后,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在人们的酒类消费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白酒消费历史悠久。虽然蒸馏酒在我国的具体起源难以详考,但至迟在金元时期,即13世纪左右,我国便已经有了白酒的生产和消费。在白酒产生以后的几百年间,其成为我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消费的酒类饮料,几乎成了中国酒文化的载体和代名词。另一方面,白酒在当代中国的酒类消费文化中举足轻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统计,在中国15岁以上人群中,人均纯酒精消耗量1952年为0.4升,1970年为1.03升,1978年为2.5升,2009年为4.88升,2011年为5.91升,表明中国酒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据国内学者的研究,1997—2006年,我国男性居民平均饮酒率为60.2%,女性为9.7%。男性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量为32.2克±35.6克,女性为14.0克±19.4克。男性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25克的比率为36.9%~45.6%;女性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15克的比率1997年为22.6%,2000年为24.2%,2004年为26.3%,2006年为28.5%,呈逐年增加趋势。马冠生教授组织的一项对159117位居民饮酒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居民主要饮用酒类依次为白酒(50.3%)、啤酒和白酒(27.5%)、啤酒(14.1%),说明白酒是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种,白酒在酒类消费文化中占据核心的位置,这是白酒产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其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是我国白酒产业长足发展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