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3孙 Sūn

姓为中国第12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183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38%。约35.7%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3省(其中山东省最多,约占17.2%),约32.8%分布于河北、辽宁、安徽、黑龙江、吉林5省。望出太原郡、乐安郡、东莞郡、吴郡、高平郡(任城)、泰山郡、陈留郡、汲郡。

孙姓有爱敬堂、安庆堂、白鹤堂、报本堂、本仁堂、兵法堂、步武堂、承先堂、崇德堂、崇礼堂、崇伦堂、垂裕堂、东莞堂、敦(惇)叙堂、敦本堂、敦伦堂、敦睦堂、敦丘堂、敦行堂、敦彝堂、奉恩堂、奉思堂、富春堂、光裕堂、桂兰堂、鹤衍堂、恒德堂、厚德堂、化育堂、怀远堂、环兴堂、积善堂、既翕堂、嘉会堂、江东堂、晋耿堂、静远堂、九如堂、可继堂、乐安堂、乐兴堂、留余堂、楼兰堂、伦叙堂、农新堂、平治堂、耆松堂、仁恕堂、瑞远堂、三益堂、三元堂、畲镜堂、慎德堂、慎追堂、绳武堂、世德堂、守正堂、寿松堂、顺德堂、顺和堂、思本堂、思成堂、孙谦堂、太原堂、天锡堂、桐梧堂、万石堂、惟诚堂、文甡堂、文献堂、五松祠、务本堂、孝荫堂、孝友堂、兴盛堂、徐善堂、延春堂、衍庆堂、燕诒堂、燕翼堂、一本堂、诒德堂、诒谷堂、彝叙堂、逸安堂、映雪堂、永萃堂、永德堂、永庆堂、永思堂、永锡堂、友于堂、余庆堂、裕后堂、裕彦堂、振声堂、忠烈堂、忠贞堂、种德堂、追远堂、资阳堂等堂号。

相传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孙姓因此以“平治”为堂号。其实孙叔敖的子孙并不姓孙氏,孙姓以“平治”堂号并不恰当。

春秋军事家孙武子,著《孙子兵法》,他的子孙以“兵法”为堂号。

孙武子之子孙明以父功封富春侯,食采富春(今浙江富阳),子孙世居东安郡富春,以“富春”“东安”为堂号。裔孙孙锺,东汉末隐居富春江畔,以种瓜为业,乐善好施。有三位年轻人路过,乞瓜于锺,锺慷慨赠之。三人临行时谓:“我司命也,感君不知,何以相报?此山下善,可作冢。”又复言:“欲连世封侯而数代天子耶?”锺跪曰:“数代天子,故当所乐。”便为定墓,曰:“君可山下百步后顾见我去处,便是坟所也。”孙锺下山百步,找寻墓冢,见三人悉化成白鹤。后其孙孙策,占据江东六郡建立政权,后裔以“白鹤”“鹤衍”“江东”为堂号。

西晋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灯油,冬天在院中映雪读书,他的后裔以“映雪”为堂号。

浙江余姚等地万石堂孙氏始祖孙议,北宋皇祐间卜宅于余姚县孝义开元乡万石桥,子孙以“万石”为堂号。

明开国功臣孙兴祖,洪武三年战死,太祖追封燕山侯,族人建祠堂,因堂前有古松五株,故名“五松祠”。

有的地方的孙姓有特殊的读音。例如在江苏南通,孙姓读作“森”,它与“孙子”的“孙”读“勋”音不同。而在笔者家乡江苏海门北部(启东北部也一样),孙姓读作“沈”,也与“孙子”的“孙”读“森”不同。都是为了避免别人讨便宜,把自己当孙子。

孙姓有两个主要来源:

出春秋卫武公(?—前758)之子公子惠孙之后,为姬姓孙氏。公子惠孙的儿子叫公孙耳,公孙耳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惠孙名字中的“孙”字为氏,叫孙仲。孙仲生孙炎(孙昭子),孙炎生孙纥(孙庄子),孙纥生孙鰌(孙宣子),孙鰌生孙良夫(孙桓子),孙良夫生孙林父(孙文子)。孙林父次子孙嘉之后,世居汲郡(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淇县一带),称为汲郡孙氏。

出春秋时齐国军事家孙武子(前535?—前484?)之后。为妫姓孙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字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孙书曾孙孙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桓子无宇之子书,即《左传·哀公十一年》之陈书,《左传·昭公十九年》之孙书(子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之陈武子子彊,《史记·田完世家》之武子田开。齐景公二十五年(前523)秋,齐将高发率军攻打莒国,莒子逃到纪鄣,后命孙书讨伐;齐简公元年(前484),齐军和鲁、吴联军大战于艾陵,齐军败,陈书被俘。此时陈书还能征战,估计最多也就是60多岁。其伐莒时在38年之前,算起来那时也就是20多岁。吴王三年(前512)伐楚,孙武已为吴将,时在孙书伐莒后10年,此时孙书不过30多岁,孙武怎么可能是孙书的孙子呢?至于说到孙武“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更为荒唐。田、鲍四族谋为乱,一在齐景公十六年(前532),此时孙书尚未弱冠;一在齐安孺子元年(前489),已在孙武拜吴将之后。怎么能说孙武“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呢?民间孙氏家谱说田无宇(陈无宇)之子田开,字子彊,谥武子,食采乐安,适吴更姓孙,为吴将。是以子彊田开即孙武,与子占孙书(陈书)为一人。子彊,谥武子,即《左传·昭二十六年》之陈武子子彊。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齐、鲁炊鼻之役,陈武子中箭受伤,大概因为兵败自感羞愧,便离开齐国到了吴国。吴王三年(前512),孙书以兵法13篇(《孙子兵法》)见吴王,被吴王用为将,后来和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与楚国军队作战,大破楚军,攻陷楚国都城郢城。公元前506年,著成《武经》83篇。艾陵之役,陈书(孙武)被吴军俘虏,被带往吴国,后来死在吴国,葬在吴国都城巫门外。孙武、陈书(孙书)、田开其实为一人。陈书谥武子,所以《左传》称陈武子;后改孙氏,或称孙武子。《尉缭子》称武子,就是指孙武子。《史记》称孙子武或孙武,乃误以“武”为其名。孙书(孙武子)封在乐安的地方,所以他的子孙称为乐安孙氏。乐安在哪儿呢?在今天山东广饶县花官镇草桥村。孙膑是孙武子的曾孙,为战国时齐国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孙膑兵法》16篇,他的子孙世居山东莒县,世称东莞孙氏。乐安孙氏后来又发展形成太原、吴郡两大郡望,以及富阳、清河等重要支派。太原孙氏,据说出孙武子裔孙东汉时太原太守孙福之后;吴郡孙氏,或称富阳孙氏,相传出孙武子次子孙明之后。三国时东吴孙权一族就属于吴郡富春孙氏。吴郡孙氏一支清河孙氏,则出三国时魏清河太守孙灵怀之后。

除了以上两个来源外,根据文献记载,孙姓还有下列几个来源:

春秋郑成公(?—前571)生公子般(子如)、公子子駹。子如之子公孙叔与子駹之子公孙知,以孙为氏,称孙叔、孙知。

荀氏避汉宣帝刘询名讳改孙姓。古“孙”“荀”二字音同。

三国时东吴大将孙韶(188—241)之后。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本姓俞。孙策爱其才,赐姓孙。后官镇北将军、幽州牧。

春秋秦穆公时有孙阳,字伯乐,善相马,其后有孙阳氏。汉有侍御史孙阳敖。明代山东金乡犹有此姓,其后省为孙氏。

孙適(dí)氏,汉印有孙適部(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其后省为孙氏。

公孙、叔孙、长孙等复姓,明初改孙姓。

明有朱一元(1484—1520),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人,安化王朱寘0(?—1511)宗族。正德六年(1511),朱寘0叛乱兵败被杀。一元避祸改姓孙,隐居太白山。后遍游名山大川,定居浙江乌程(今湖州),娶当地女子,生一女。因为没有儿子,这一支孙姓可能没有传了下来。

据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明初有轩辕斌,奉命赴山东梁山平乱,后落籍郓城。因遭奸臣陷害,子孙改孙、轩、李三姓。

世界语翻译家孙用(1902—1983),浙江杭州人。本名卜成中,笔名孙用,后以笔名行,子女亦以孙为姓。

汉族孙姓中也有一部分源自少数民族孙姓,例如:

东晋、南北朝时鲜卑族、羯族有孙姓,后来大多融入汉族。

山东荣成窑上孙氏,其先云南彝族人。始祖朝荣,明天启中至荣成以烧窑为业,当地人开玩笑叫他“孙”,后来他就以孙为姓,子孙融入汉族。

在姓氏文献中,关于孙姓的来源还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流行颇广,但并不准确。例如:

《汉安平相孙根碑》以孙氏出殷纣王叔比干之后,并无根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姓氏典籍都不采此说。有人说,商纣王之叔比干被商纣王子杀害,“他的子孙为了避祸,不姓子了,改姓孙,即在‘子’的右边加了一个‘小’”。所谓“商纣王子”,大概是“商纣王”之讹;而“孙”字本作“孫”,“子”的右边加的是“系”字,怎么会是“小”字呢?再说,即使比干的子孙为了避祸,无论怎么改,改的也只是“氏”,姓始终不会改,怎么说“不姓子了”呢?

《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孙姓出楚庄王时令尹孙叔敖(前630—前593)之后。早在北宋时,姓氏学家邓名世就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中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孙叔敖即楚令尹0敖(0艾猎)。敖,字孙叔,古人字与名连称,故称孙叔敖。孙叔敖之后以孙为氏是有可能的,但证据不足。

《汉书·夏侯婴传》说汝阴侯夏侯婴(?—前172)曾孙夏侯颇(?—115)娶孙公主,子孙改姓孙氏。公主随外祖父姓,故称孙公主。夏侯颇娶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公主为皇后王娡所生,其外祖父名叫王仲,并不姓孙。平阳公主也没有孙公主之称。

春秋晋襄公之孙惠伯谈,《国语·晋语》称孙谈,台湾学者潘英以为姓孙氏(见《中国上古史新探》),实在是一种误会。孙谈,实乃公孙谈之习称。他的儿子就是公元前572—前557年在位的晋悼公。

一些古代的少数民族也有孙姓,例如:

唐时南诏国乌蛮姓,见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大理《南诏德化碑》铭。后世白族孙姓,可能即出乌蛮孙姓之后。

契丹族审密部落,隋、唐时称孙部落。其部落首领以孙为姓。隋末有契丹部落首领、隋金紫光禄大夫孙敖曹,后附唐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曾孙孙万荣(?—697),唐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武则天时归诚州刺史。696年与妹夫李尽忠(?—696)起兵反唐。同年李尽忠病死,孙万才代领其众。697年,唐与突厥合兵夹击,孙万才兵败被杀。

现代的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孙姓,例如:蒙古族有孙姓。山西盂县秀水镇东白水蒙古族聚居村孙姓,元文宗(1328—1332)时资善大夫塔海之后,本姓合鲁氏。塔海卒葬萧家汇乡(今苌池镇)兴道村,后裔以孙、鲍、鄯为姓。又蒙古族苏和很氏、苏尼惕(索尼德、苏尼特)氏、乌苏德氏、宝日楚惕(孛尔楚惕)氏、速勒吉德氏,部分人抑或改孙姓。回族有孙姓。江苏南京回族孙姓,出明代洪武年间锦衣卫副千户、西域回回人哈三之后;浙江温州回族孙姓,出明代浙江温州府金乡卫镇抚完者不花之后。完者不花,蒙古人,后赐姓孙,子孙融入回族;云南昆明等地回族也有孙姓,源出不详。彝族孙姓,本姓阿生、斯兹。满族孙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孙佳氏、喜塔喇氏、觉尔察氏、舒穆禄氏、精格理氏、乌苏氏、鲁布哩氏,以及融入满族的八旗汉军孙氏、“高丽旗人”孙姓等。佤族孙姓,本姓木依库氏。傣族孙姓,出元代元江路亏容甸部长阿普之后。阿普,明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赐姓孙,授亏容甸长官司(今红河县下亏容)正长官。其后子孙世袭下亏容土司。景颇族孙姓,本姓格亮(格仁)氏、木如氏、堵引氏、崇藏氏。现代羌族孙姓,元代茂州竹木坎(今茂县黑虎乡竹木坎村)土官坤儿布之后。坤儿布,明初归附,授竹木坎副巡检司土副巡检,赐姓孙氏。子孙世袭竹木坎土司。锡伯族孙姓,本姓孙佳氏。阿昌族孙姓,本姓喇松氏、腊石氏。赫哲族孙姓,本姓舒本春氏。藏族、壮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高山族、哈尼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俄罗斯族、保安族、基诺族等民族也有孙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