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李 Lǐ
李姓为中国第2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93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约32.4%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四川4省(其中河南省最多,约占10.4%),44.6%分布于广东、湖南、安徽、湖北、云南、辽宁、江苏、广西、黑龙江、山西、陕西11省、自治区(《中国四百大姓》,2013)。李姓也是回、苗、彝、壮、朝、满、侗、瑶、白、土家、哈尼、拉祜等民族的常见姓。望出陇西郡、赵郡、顿丘郡、渤海郡、中山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广汉郡、梁郡(梁国)、南阳郡、丹阳郡、安邑郡、平凉郡、武威郡、敦煌郡、武陵郡、颍川郡、常山郡、辽东郡、广陵郡、汉中郡。
李姓有爱敬堂、安庆堂、白鹿洞、百德堂、百宦堂、百忍堂、报本堂、本立堂、本源堂、必昌堂、辨志堂、步莲堂、昌后堂、长发堂、长寿堂、成纪堂、承德堂、承惠堂、承启堂、澄心堂、炽昌堂、崇本堂、崇德堂、崇厚堂、崇俭堂、崇礼堂、重庆堂、垂裕堂、春华堂、春浦草堂、椿荫堂、刺史堂、赐廉堂、丛桂堂、萃涣堂、存德堂、存仁堂、大理堂、道德堂、道根堂、得一堂、德昌堂、德庆堂、德生堂、德寿堂、德顺堂、德馨堂、德裕堂、德泽堂、登龙堂、登瀛堂、登云堂、迪德堂、棣萼堂、棣华堂、丁兴堂、定兴堂、东来堂、东莲堂、笃亲堂、笃庆祠、笃谊堂、端木堂、惇本堂、惇典堂、惇睦堂、惇叙堂、惇裕堂、敦本堂、敦复堂、敦厚堂、敦伦堂、敦敏堂、敦睦(穆)堂、敦善堂、敦修堂、萼辉堂、恩本堂、二得堂、芳庆堂、福德堂、福景堂、福善堂、福荫堂、辅尧堂、富德堂、富贵堂、根本堂、耕读堂、耕心堂、耕余堂、古春堂、古香堂、光裕堂、光远堂、广福堂、广居堂、函道堂、合敬堂、恒鉴堂、弘农堂、宏义堂、洪雅堂、鸿嗣堂、鸿禧堂、鸿孝堂、厚德堂、厚世堂、厚余堂、花萼堂、华棠堂、怀本堂、怀德堂、怀古堂、怀远堂、黄土祠、会龙堂、会文堂、哕凤堂、惠和堂、惠泽堂、积庆堂、积善堂、集义堂、济美堂、继述堂、甲椿堂、甲秀堂、架书堂、稼书堂、见龙堂、建初堂、介福堂、介石堂、介祉堂、金树堂、锦书堂、锦心堂、锦绣堂、晋文堂、景莲堂、景星堂、敬爱堂、敬德堂、敬贤堂、九如堂、居安堂、居仁堂、聚顺堂、楷模堂、克绳堂、克孝堂、乐圣堂、礼义堂、立德堂、利贞堂、莲瑞堂、联辉堂、两仪堂、留余堂、柳汁堂、龙门堂、龙眠堂、龙湾堂、陇西堂、鹿洞堂、纶恩堂、鄮峰草堂、懋熙堂、祢祭堂、绵远堂、明德堂、明恩堂、鸣凤堂、鸣庆堂、木荣堂、睦本堂、睦族堂、慕义堂、南津祠、念根堂、凝翠堂、凝道堂、凝瑞堂、牛山堂、蟠根堂、培嗣堂、培元堂、平棘堂、平泉堂、平西堂、菩福堂、期颐堂、启后堂、启麟堂、强恕堂、亲睦堂、青莲堂、清白堂、清源堂、庆余堂、全生堂、全树堂、劝文堂、悫存堂、仁本堂、仁和堂、仁寿堂、仁孝堂、仁义堂、荣贵堂、如在堂、瑞本堂、瑞凤堂、三福堂、三鉴堂、三俊堂、三可堂、三培祠、三培堂、三日堂、三田堂、三友堂、善庆堂、尚德堂、尚书堂、尚武堂、尚义堂、绍衣堂、申及堂、慎德堂、慎话堂、慎诒堂、绳武堂、绳永堂、绳正堂、圣颐堂、师俭堂、师礼堂、世德堂、世高堂、世经堂、世美堂、世祀堂、世享堂、世怡堂、世泽堂、树德堂、树伦堂、树木堂、树务堂、顺安堂、顺德堂、顺和堂、思本堂、思承堂、思敬堂、思世堂、思孝堂、思永堂、四部堂、四得堂、四共堂、四合堂、四教堂、四平堂、四维堂、四行道、松鹤堂、飧诚堂、太白堂、太平堂、泰山堂、坦睦堂、特达堂、天和堂、天生堂、天叙堂、同会堂、同善堂、万寿堂、万树堂、万叶堂、望思堂、卫封堂、味经堂、文靖堂、文莲堂、文运堂、问修堂、五福堂、五经堂、五知堂、务本堂、西平堂、西哉堂、仙根堂、仙景堂、仙籽堂、香木堂、香球堂、孝睦堂、孝思堂、孝义堂、孝友堂、兴和堂、兴让堂、修德堂、修斋堂、绣文堂、叙乐堂、叙伦堂、宣睦堂、学德堂、雅雨堂、延古堂、延平堂、衍庆堂、燕楼堂、养德堂、邺架堂、一本堂、怡安堂、贻泽堂、义兴堂、峄山堂、懿德堂、拥书堂、雍睦(穆)堂、永公堂、永思堂、永兴堂、永言堂、永忠堂、犹龙堂、友鼎堂、友善堂、余庆堂、俞林堂、玉树堂、芋香堂、郁林堂、育莲堂、裕合堂、裕令堂、元珍堂、源远堂、允福堂、载德堂、载福堂、湛露堂、赵郡堂、肇福堂、枕经堂、正德堂、正元堂、至尊堂、致和堂、秩伦堂、中和堂、中明堂、中山堂、忠厚堂、忠愍堂、忠盛堂、忠恕堂、忠武堂、忠贤堂、忠孝堂、忠义堂、种德堂、重厚堂、重伦堂、柱史堂、著存堂、追远堂、梓谊堂、紫气堂、宗建堂、尊亲堂、尊制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相传李氏出尧舜是大理官皋陶之后,皋陶裔孙利贞逃难食“木子”得全,改姓李氏,故李姓以“大理”“辅尧”“利贞”为堂号,其实并无根据。
李氏出春秋晋文公时理官李离之后,故李姓或以“晋文”为家族堂号。
相传老子李耳生于李树下,其母指李树为姓。唐皇室李氏,自言为老子之后,后因称李姓昌盛为“仙李蟠根”,李姓族人因以“蟠根”“仙根”为家族堂号。
李耳曾为周代柱下史官。他过函谷关,关尹喜曾见紫气东来,因请李耳作《道德经》,被尊为道家之祖。所以李姓又或以“柱史”“道德”“道德”“紫气”“东来”为堂号。
老子认为万物由道而产生,由德来蓄养,所以李氏又以“养德”为家族堂号。孔子曾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因此李氏又以“犹龙”为家族堂号。其实孔子说的老子名老聃,姓老氏,与老子李耳并非同一个人,所以李氏以“犹龙”为堂号实为“张冠李戴”。
秦始皇丞相李斯(?—前208),随秦始皇巡行,奉命于邹峄山刻石记功,李氏因以“峄山”为家族堂号。
东汉名将李膺(110—169),《后汉书》上说他“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其后人以“龙门”“登龙”“见龙”“会龙”为家族堂号。李膺与太学生郭泰等交厚,反对宦官专擅,致力于纠劾奸佞,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其后人或以“楷模”为家族堂号。
唐初太府卿李袭誉,性严整,以威肃闻。他对子孙说:“吾近京城有赐田十顷,耕之可以充食;河内有赐桑千树,蚕之可以充衣;江东所写之书,读之可以求官。吾没之后,尔曹但能勤此三事,亦何羡于人!”其后人以“耕读”为家族堂号。
唐谏议大夫魏徵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以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唐皇族后裔以“三鉴”或“恒鉴”为堂号。
唐名将李靖(571—649),因功封卫国公,其后人以“卫封”为家族堂号。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619—653),永徽四年(653)被诬陷赐死,显庆五年(660)追封郁林王,其后人以“郁林”为家族堂号。
唐高宗封泰山之后,欲遍封五岳,永淳元年(682)于嵩山又造奉天宫。监察御史李善感上疏直言劝阻,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其后人以“鸣凤”“哕凤”为家族堂号。
唐刑部尚书李乂(647—714)与兄李尚一、李尚贞俱以文章见称。李乂著文集五卷,内《两唐书志》为其与兄尚一、尚贞之文之合集。古以花萼比喻兄弟友爱,故《两唐书志》别称《李氏花萼集》。其后人以“花萼”为家族堂号。
唐玄宗李隆基,感其兄李宪让其继位义举,建花萼相辉楼,偕兄弟们时时登临,一同奏乐坐叙,同床共寝。其后人以“花萼”“萼辉”“联辉”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幼年随其父自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阿克—贝希姆)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其后人以“太白”“青莲”“莲瑞”“步莲”等为家族堂号。李白尝作《秋浦歌》,有“白发三千丈”句;又作《惜余春赋》,有“横涕泪兮分怨春华”句,以“春华”比喻青春年华,其后人或以“长发”“春华”为家族堂号。
唐德宗宰相李泌(722—789),封邺县侯,人称“李邺侯”。他博览群书,好收藏书,号称“邺架”,其后人因以“邺架”“架书”“拥书”为家族堂号。
唐名将李晟(727—793)封西平郡王,卒谥忠武,其后人以“西平”“忠武”为家族堂号。
唐玄宗时乐工李龟年,善歌,擅吹筚篥,奏羯鼓,并长于作曲,深受唐玄宗赏识。后人称之为“乐圣”,其子孙以“乐圣”为家族堂号。
唐江州刺史李渤(773—831),号景星,曾与兄李涉同在庐山白鹿洞读书,又养白鹿自娱,时人称之为“白鹿先生”,其后人以“景星”“鹿洞”“白鹿”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绅(772—846)与李德裕(787—850)、元稹(779—831)并称“三俊”,其后人以“三俊”为家族堂号。
唐元和七年(812)状元李固言(782—859),据传中第之前曾走到一株古柳树下,听到弹指声。李固言问是何人,听到答应,说:“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糕祀我。”后固言依言照办,果中状元,其后人因以“柳汁”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商隐(813—858),曾任弘农县尉,后人以“弘农”为家族堂号。
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对待官吏奖罚分明,严惩贪污官吏,商赐清廉之臣,其后人因以“赐廉”为家族堂号。
南唐建立者李昇(888—943),其所居之处名为“澄心堂”,其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
北宋太宗、真宗宰相李沆(947—1004),卒谥文靖,其后人因以“文靖”为家族堂号。
北宋真宗时李绎,官至谏议大夫,为官不扰民,却有才不得志,尝作《五知先生》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也”。其后人因以“五知”为家族堂号。
北宋画家李公麟(1049—1106),告老居龙眠山,自号龙眠居士,其后人以“龙眠”为家族堂号。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1083—1140),晚年居福州,于书斋旁植桂树,斋名“桂斋”,其后人以“丛桂”为家族堂号。
北宋吏部侍郎李若水(1093—1127),靖康二年(1127)随钦宗至金营,怒斥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被害。南宋高宗赠其观文殿大学士,谥忠愍,其后人因以“忠愍”为家族堂号。
南宋理学家李侗(1093—1163),学者称延平先生,其后人以“延平”为家族堂号。
南宋时庐江(今属安徽)李氏,淳熙年间编刻《甲秀堂法帖》,其后人因以“甲秀”为家族堂号。湖南澧县二得堂李氏,始祖李得清、李得明,因以“二得”为家族堂号。
湖南衡山龙湾堂李氏,世居衡山桂林龙湾房,因以“龙湾”为家族堂号。
广东台山东坑李氏,始迁祖李养,字圣颐,因以“圣颐”为家族堂号。
天津延古堂李氏,始祖李京琦,著有《延古堂诗存》,因以“延古”为家族堂号。
李姓来源历来都有争议。战国末期赵国史官编写的《世本》没有李姓的记载。东汉学者王符(85?—163)撰写的《潜夫论》有一章专门讲姓氏,也没有提到李姓。稍后应劭(153?—196)作《风俗通义》,提出“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之说。三国时东吴太子率更令征崇,本姓李,因为避难而改姓征。为什么改征姓呢?联系到后来的商末理征之子逃难食李改姓说,很可能那个时候就有了李姓出于理征之后的说法。晋人葛玄(164—244)作《玄妙内篇》,说老聃之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之下,割左胁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唐人李延寿《北史·序传》则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林宝作《元和姓纂》则说:“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莘。女莘生咎繇(Gāo yáo),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云云。裔孙理征,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其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则又加以充实,层累地造成了李氏食李得姓之说。但是,也有人不以为然,明代学者杨慎(1488—1559)就斥之为“附会杜撰以媚时之说”。唐帝室以李耳为其远祖。《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以李耳为理征12世孙。李耳,即传说的道家始祖老子,或说即孔子同时代的老聃。老聃到底姓什么,近代学者唐兰(1901—1979)、郭沫若(1892—1978)、马叙伦(1885—1970)、陈独秀(1879—1942)、高亨(1900—1986)等都认为当姓老氏,可能是春秋宋国贵族老氏的后代。为什么老聃又叫李耳呢?高亨提出“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之说。这个说法不免牵强。尹振环(1934— )教授则提出两个老子和两种《老子》之说。两个老子即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的老子(老聃)和秦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4年出函谷关强为关令尹喜著书的老子(太史儋、李耳);两种《老子》即1994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约2000字的竹简《老子》和199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约5000字的帛书《老子》及今本《老子》。前一类《老子》乃老聃之作;后一类《老子》乃太史儋(李耳)在老聃原作的基础上改写、扩充之作(《楚简老子辨析》)。太史儋(李耳)假托老聃作的《老子》行世,老聃原作《老子》就不为人所知。司马迁(前145—前90)作《史记》,混老聃、太史儋、李耳为一人。到了唐代,李为国姓,一时媚时者又以李氏出于帝颛顼之裔皋陶(咎陶),并伪造世系,提出食李得姓之说。李耳为公元前4世纪人,理征生当商末(公元前11世纪)。如果说李耳为理征的12世孙,怎么相隔700余年而仅传12世?显然于理不合。
那么,李姓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人说老子李耳是见于史籍的李姓第一人,这不是事实。考《史记·循吏列传》《韩诗外传》《新序·节士》都有晋文公时理官李离,过听杀人,自拘伏剑而死的记载。古“理”“李”相通,故刑官“司理”或作“司李”。李离为晋之理官,当是以官为氏。晋文公于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李离当生于公元前7世纪初,要比李耳早多了,也比老聃来得早,实为文献所见的李氏第一人,可能就是李姓的始祖。魏、赵、韩3家分晋,李氏或仕魏、赵,后来一部分人又在秦国做官,所以魏、赵、秦多李氏。李耳可能是魏国人。他的儿子李宗为魏国的将军,孙子李谈为赵国的大将军,曾孙李兑为赵国相,玄孙李跻被赵王封为阳安君。李跻的6世孙李崇,为秦陇西守,为陇西李氏始祖;其弟李牧,为赵相,为赵郡李氏始祖。战国时中山相李克、魏相李悝,也是魏国人。
先秦时“姓”与“氏”有别。因为传说李氏出于皋陶之后,所以通常认为应该是嬴姓。其实皋陶为偃姓,而非嬴姓。到了皋陶的儿子伯益,才改为嬴姓。我们目前还没有文献资料或者地下考古材料证明李氏到底是嬴姓、还是偃姓或者其他姓。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现,李姓来源之谜终究有一天会被揭开。
唐王室李姓以李耳为其远祖,自述出西凉武昭王李暠(351—417)之后。唐高祖李渊(566—635),据说就是李暠的8世孙。李暠之孙李重耳,据近人考证,其经历与史书记载的李初古拔几乎一样,所以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先生以为“李唐先世疑出边荒杂类,必非华夏世家”。所谓陇西李氏云云,“皆依据唐室自述宗系之言,原非真实世迹”。(《李唐氏族之推测》)。唐释彦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记述了唐高僧法琳与唐太宗论唐室李氏源流之事,说:“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又说:“窃以拓跋元魏,北代神君,达阇系阴山贵种。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事也。”法琳敢直言驳唐室李氏出陇西李氏说,必有实据;而唐王对法琳不敬之语不予深究,是默认其语。李渊之祖李虎(?—551),西魏赐姓大野氏,疑李氏之先本即大野氏。所谓赐姓大野氏云云,实际上是恢复其本姓。尽管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但唐室李氏具有鲜卑人和匈奴人的血统却是毋庸置疑的。唐高祖李渊之母是鲜卑化的匈奴独孤氏;而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的外祖父是鲜卑窦氏(纥豆陵氏)、外祖母是鲜卑化的匈奴宇文氏,唐高宗李治(628—683)之母则是鲜卑长孙氏。
历史上有许多姓改为李姓,例如:
唐湖州刺史李含光,本姓弘,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避孝敬皇帝(高宗太子李弘)庙讳改姓李氏。
元末有宁远伯韦平,灵璧(今属安徽)人。明军北伐,只身逃匿于内黄县焦村,入赘乌氏,遂改乌姓。后生4子1女,其中1子为李姓。韦平临终遗言,嘱5世后复韦姓。故今河南内黄、濮阳、安阳等地有韦、乌、李姓一家之说。
明初有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刘灌,洪武中迁河南新密大隗镇南观音堂之西。为免役差,外分张、王、李、赵、裴5门,共为6姓,散居四方。李姓居大隗镇东。
湖南长沙县惇叙堂李氏,先祖吕元,巢湖(今属安徽)人。明初迁长沙杨柳坪村,后迁上源头村,改姓李。
河南新野歪子镇李营村李姓,据传乃明太仆寺卿莫怀古之后。莫曾经提携过汤勤,将他推荐给权臣严世蕃。汤勤想占莫怀古的小妾雪艳,怂恿严世蕃向莫怀古索取莫家所藏的玉杯“一捧雪”。莫怀古拿了一只假杯献给严世蕃,被汤勤识破。严世蕃知道后就派人到莫家搜查,“一捧雪”杯被家仆藏了起来。莫怀古害怕就弃官外逃,到了蓟州被严世蕃派人抓获。严世蕃命蓟州总镇戚继光斩杀。义仆莫成舍身救主,莫怀古逃古北口。戚继光斩莫成并将他的头送到京城,又为汤勤识破。锦衣卫陆炳奉旨将戚继光拘捕,严世蕃令汤勤和陆炳会审。得莫妾雪艳暗示,陆炳知汤勤意在得到雪艳,又想救戚,便将雪艳断给汤勤为妾。洞房中雪艳刺死汤勤后自刎。莫怀古几经辗转携玉杯避居南阳新野,改莫姓为李姓。明末清初李玉据此作杂剧《一捧雪》记述此事。
据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明初有轩辕斌,奉命赴山东梁山平乱,后落籍郓城。因遭奸臣陷害,子孙改孙、轩、李3姓。
隋、唐、五代后唐有许多外姓被皇帝赐改李姓,例如:
隋大业十三年(617)改屯卫大将军丙粲姓李氏。
唐高祖李渊赐罗艺、刘季真、杜伏威、高开道、胡大恩、郭子和、邴元纮、弘播、麻嗣宗(李延昌)等李姓;唐肃宗赐董秦(李忠臣),唐穆宗赐王日简(李全略),唐僖宗赐宋文通(李茂贞),唐昭宗赐胡弘立(李顺节)、孙德昭(李德昭)等李姓。
李抱玉(704—777),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本名安重璋。相传为东汉时安息国高僧安世高之后。天宝末,唐玄宗赐名抱玉。安禄山叛乱,耻与之同姓,诏赐姓李。后以功授司空,兼兵部尚书,封凉国公,进司徒。后举族并改李氏,称武威李氏。堂弟李抱真(733—794),唐检校司空、昭义节度使。
唐检校户部尚书、太子太傅李叔明(?—787),阆州新政(今四川南部县东南)人,本姓严。自幼为鲜于令征收养,改姓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赐改李姓。
唐末有著名墨工奚鼐,易水(今河北易县)人;鼐子奚超,徙歙州(今安徽歙县),南唐赐姓李氏;超子奚廷珪,改名李廷珪。
后唐太祖赐安敬思姓名李存孝,赐孙重敬姓名李存进,赐王贤姓名李存贤,赐张某姓名李嗣本,赐韩某姓名李嗣昭,并以为养子。
有的姓赐改李姓,后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姓氏,例如: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赐徐世勣(徐懋功)姓李氏,更名勣;勣孙敬业起兵反武后,嗣圣元年(684)削其赐姓,复姓徐氏。
后唐庄宗赐张从楚姓名李绍文,赐元行钦姓名李绍荣,赐房知温姓名李绍英,赐温韬姓名李绍冲,赐康延孝姓名李绍琛,赐朱友谦姓名李继麟,赐袁象先姓名李绍安,赐段凝姓名李绍钦,赐霍彦威姓名李绍真,赐杜晏球姓名李绍虔,赐米君立姓名李绍能,赐夏鲁奇姓名李绍奇,赐苌从简姓名李绍琼。后李继麟削所赐姓名,其余人都恢复原来的姓氏。李绍虔,本王氏子,为杜氏养子,后复姓王氏。
许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也有赐姓李的,例如:
隋末有靺鞨酋长突地稽率部内附,授辽西太守。唐武德初授幽州总管,后以战功封耆国公,徙部居昌平。贞观初进右卫将军,赐姓李氏,后融入汉族。
唐武德三年(620),唐高祖赐屠各人刘季姓李氏,子孙融入汉族。
唐贞观九年(635),党项人首领拓跋赤辞附唐,封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子孙仍以拓跋为姓。其后有宥州刺史拓跋思恭,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僖宗中和三年(883)复赐李姓,举族并改李姓。思恭弟思宗之玄孙李继迁臣于辽,封大夏国主。宋淳化二年(991)李继迁降宋,赐姓赵氏,更名保吉。其孙元昊(1003—1048),宝元元年(1038)称帝,建大夏国。第二年,宋削赵氏赐姓,复姓李氏。1227年元灭夏,王室遗族有避居陕西、青海等地,一部分融入其他民族。末帝李睍(?—1227)之子李赏哥玄孙李文仕明,授西宁卫指挥佥事及陕西行都指挥职,其后子孙世袭,清时授西宁卫同知,民国时为上川口及西北府土司,子孙融入土族,居今青海民和县上川口及平定县东塔城西北府等地。
唐贞观十三年(639)赐东突厥启明可汗(?—609)堂弟阿思那思摩姓李氏。李思摩,官至右武卫将军,子孙融入汉族。
骆元光(732—793),其先安息人。唐贞元三年(787)赐姓名李元谅,历任镇国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武康郡王。
唐肃宗时大将李国臣,安息人,本姓安,后以功赐姓李。
唐贞观二十年(646)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率众附唐,赐姓名李可度。裔孙李大酺(?—720),开元四年(716)归唐,封饶乐郡王。
唐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贞观十九年(645)从唐太宗东征,以功授左武威大将军。贞观二十二年(649)为松漠都督,赐姓李;其孙李尽忠(?—696),万岁通天元年(696)据营州反,自号无上可汗。又唐大将、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亦契丹李氏。
唐元和三年(808)赐奚族首领索氐、元和四年(809)赐奚族首领没辱孤并姓李氏。
唐开元三年(715),回鹘九姓首领与突厥战败,思结部阿布思别部首领阿布思降唐,赐姓名李献忠。后叛归漠北。裔孙回鹘阿布思颉利发,会昌间(841—846)降于卢龙节度使张仲武,赐姓名李茂勋,官终尚书右仆射;其子李可举(?—885),检校太尉。
唐有幽州朔方副将茹常,渤海国人,靺鞨族,以战功赐姓名李嘉庆;其子李怀光(729—785),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副元帅、中书令。因奸相卢杞挑拨,遭唐德宗猜忌,被迫反叛,贞元元年(785)兵败被杀。
唐开元十六年(728)赐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姓名李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
吐蕃苏毗王子悉诺逻,唐天宝十四年(755)降唐,赐姓名李忠信,封怀义王。
唐安禄山部将张忠志(718—781),奚族。宝应二年(763)降唐,赐姓名李宝臣。官终司空,兼太子太傅。
唐大历五年(770)赐东部鲜卑人尚可孤(?—785)姓名李嘉勋。后复本姓名。
唐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阿跌光进(750—815),其弟司徒、侍中、河东节度使阿跌光颜(761—826),回纥人,后并赐姓李氏。
唐会昌二年(842),回鹘没斯等归附,赐没斯姓名李思忠,阿历支姓名李思贞,习勿啜姓名李思义,乌罗思姓名李思礼,爱邪勿姓名李弘顺。
后唐李氏,其先突厥别族沙陀朱邪氏,世居今新疆塔尔巴哈尔西南哲克得里克境内。朱邪赤心(?—887),唐末赐姓李氏,更名国昌;其子李克用(856—908),检校太傅、陇西郡王;克用子李存勗(885—926),公元923年建后唐。
后唐太祖赐吐谷(yù)浑人骆某姓名曰李嗣恩(?—917),以为养子,官终振武节度使;庄宗同光间,赐吐谷浑首领白承福姓名曰李绍鲁。吐谷浑李氏,又有后唐、后晋、南唐大臣李金全及宋初检校太尉、横海军节度使李万金等。
后唐庄宗赐奚族首领扫剌姓名李绍威。
后唐长兴元年(930)赐契丹阿保机太子东丹王耶律倍(909—946)姓名东丹慕华,后复赐姓名李赞华。
元末云南右丞、蒙古人观音保,洪武二十一年(1388)降明,赐姓名曰李观。
元兵部尚书丑驴,鞑靼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降明,赐姓名曰李贤。
明初赐蒙古人阿剌失姓李从善。
明永乐八年(1410)赐建州女真万户领阿哈出(?—1409)姓名李诚善。其子释家奴,建州卫都指挥佥事,赐姓名李显忠。释家奴之子李满住,父死袭职。成化三年(1467),因叛明被擒杀。又铁岭女真参散千户李衣里不花,参散猛安古论·豆兰帖木儿,也以李为姓。
除了赐姓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李姓,例如:
汉景帝时有遒侯李隆疆,本匈奴王。其后融入汉族。
汉、魏、两晋賨人(巴氐)姓。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汉末迁汉中(今属陕西),三国时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南)。十六国时賨人起义领袖李特(?—303),宕渠人;子李雄(274—334),304年建成汉国。賨人李姓,其后有一部分融入汉族。
氐族有李姓。西魏有氐族酋长李鼠仁,清水(今属甘肃)人。543年起兵反魏,后降。氐族李姓,一部分后来融入汉族。
高车族有李姓,本姓叱李(叱列、叱利)氏。北周大将军、司空李贤(502—569),高平(今宁夏固原)人,即高车族胡人;其弟李穆,隋申国公。高车族李姓,唐时融入汉族。
隋代俚族有李姓。俚族是先秦时期南越先民中的骆越人、西瓯人及汉代的乌浒人、南越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汉末至唐初活跃于岭南地区(今广东西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已融入汉族及壮族等民族。
突厥族有李姓。唐龙朔中(661—663)有左卫大将军舍利阿博,突厥人,后改李姓。
靺鞨族李姓,唐有大将李谨行(?—682)、大臣李多祚(?—707)、李怀光。
高丽族有李姓。李正己(733—781),高丽族,唐司徒兼太子太保、饶阳郡王。建中二年(781)叛唐,同年病卒。
回纥族有李姓。唐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郴州司空李存信(862—902),本名张污落,回纥族。
北宋时西域于阗王尉迟娑缚婆,汉名李圣天。其子李德从,968年即位。
吐蕃族有李姓。李立遵,北宋真宗时宗哥(今青海平安驿)吐蕃大首领。大中祥符九年(1016)率众攻秦州,为宋将曹玮所败。
金代女真族乌古论氏、蒲察氏、兀撒惹氏,汉姓曰李。元有杂剧家李直夫,德兴(今河北鹿泉)人,本姓蒲察氏,元世祖、成祖时官湖南肃政廉访使。撰有杂剧12种。又元大臣李庭(?—1304),寿光(今属山东)人,亦本姓蒲察氏。
元灭西夏,王室遗族有避居陕西、青海等地,一部分后融入汉族。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06—1645?),陕西米脂人,即出西夏王族之后。清军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其堂叔李脂避祸迁榆中(今属甘肃),子孙世居青城镇苇茨湾。西夏王室遗族李惟忠仕元,子孙世居今河南新安城南十甲里村。
河南洛阳市孟津、新安,南阳市社旗、桐柏、唐河、泌阳,上海市松江区等地部分李姓,其先蒙古扎剌儿氏。一世祖孔温窟哇,从成吉思汗铁木真征战战死,至治元年追封为上柱国,鲁国王。二世祖木华黎(1170—1223),蒙古国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生孛鲁。孛鲁生太师、东平王霸都鲁,霸都鲁生南恩州达鲁花赤铁古而忠,铁古而忠生怀远大将军铁思,铁思生松江万户侯、达鲁花赤、武德大将军咬儿。咬儿(?—1366),元将亡退隐松江城北集贤乡仁厚里(在今上海市松江区),临终命子可才、可良、可能、可用、可礼改李姓。可才、可良无后;可能,后世不详。可礼,元亡仕明官任江西安远知县、文令郎,子孙世居松江;可用,自直隶松江城北集贤乡仁厚里(在今上海市松江区)迁洛阳南关,后迁北邙李家营(今孟津县麻屯镇李营村)。可用长子李英(李文秀),迁唐河半坡村(今属社旗县);次子李茂居李家营。裔孙文林、士恒,迁孟津、新安。截至目前,除社旗县约有50%李姓恢复蒙古族身份外,大部分仍称汉族。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树家村、邵歧村及华士镇向阳村、北漍镇赤岸村等地李姓,出成吉思汗女婿嘉那之后。嘉那,娶越姬公主,因辅佐忽必烈定天下,战功卓著,官拜行军大元帅。元置中书省河间路(今河北河间、沧州及山东德州)总管府,嘉那驻扎河间路,死后埋葬在今山东宁津。其子霑柯袭大元帅,守镇江,再调江阴路,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江阴路总管府,加封万户。霑柯娶右丞相燕帖木儿女,生八撒(伯察)。八撒袭父职为江阴路万户,死后由次子脱因袭万户职。脱因有4个儿子:长子帖帖,江阴路万户、昭武大将军、达鲁花赤;次子丑斯(?—1352),昭勇大将军、镇守江阴州监制万户府。后奉命督军九江,与叛军作战阵亡。帖帖次子定,袭万户,与明军战死。子女由其伯父宣抚养,为今华士镇李姓始祖。宣,字正一,浙西道参知政事。入明,遭追杀,绑于树上,问及姓名时谎称姓树,后即以树为姓,后改李姓。
云南石屏李姓,出元世祖忽必烈第9子镇南王脱欢第6子宣德王不答失里之后。
历史上也有外国人来中国以李为姓的,例如,唐时波斯人有来唐经商者,后留唐不归,以李为姓。五代前蜀花间派词人、药物学家李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其先即波斯人;珣弟李玹,炼丹术家;妹李舜絃,善书画,长于诗赋,为前蜀后主昭仪。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进士李彦升,大食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人,随父经商留居中国。
宋时犹太人来华定居开封(今河南开封市)者,其后取汉姓者就有李姓。例如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云南按察司副使李光座,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即犹太人后裔。今开封犹太人李姓后裔已融入汉族。
明末清初辽东总兵李成梁(1526—1615),其先高丽人。曾祖李英,明初附明,授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成梁子李如松(1549—1595),明代名将,指挥过闻名世界之壬辰援朝抗倭战争。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李姓,例如,蒙古族李姓,出李佳氏、布尔德氏、其莫德氏、尼鲁德氏、召拉沁氏、扎鲁特氏、毛忽来(木华黎)氏、雍吉烈(弘吉剌)氏、李雅拉氏、伊奇里氏、囊家台氏、博尔济(博尔吉特)氏、博鲁特氏、博罗努特氏、包日努特(包如努德)氏、李莫斯日(李木斯尔、黎木斯尔、李呣斯儿)氏、希日建德(锡尔吉德)氏、嘎查古特氏、乌吉埒特氏、阿里玛德氏、布呼努德氏、斡奇业氏、南给雅德氏、布和苏特日古腾氏之后。河南社旗蒙古族李姓,其先扎剌儿氏。蒙古国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木华黎6世孙李英(李文秀)之后,上文已有所述,可参看;河南内黄县亳城乡马次范村、岳次范村蒙古族李姓,元世祖忽必烈玄孙、豫王阿忒里纳失里次子铁木明之后。忽必烈第7子西平王奥鲁赤生镇西武靖王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花生云南王老的。老的长子豫王阿忒里纳失里(铁木黎),元亡偕5子逃内黄马家次村(今亳城乡马次范村),各随母姓,次子铁木明更姓名李明;辽宁法库四家子村蒙古族李姓,其先汉人。清时随公主下嫁蒙古王,后融入蒙古族;云南腾冲和顺乡李姓,成吉思汗大军南下将领里黑斯波之后。里黑斯波子孙世代驻守腾冲安寨,元亡后以李为姓。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族自治乡蒙古族(喀卓人)亦有李姓。
回族有李姓。其中一支出元代回回人伯德那之后。伯德那娶汉族李氏女,子女从母姓;一支出明初回回人哈只之后。哈只授锦衣卫指挥,赐姓名李诚;一支出明代福建晋江(今泉州)舶商林驽之后。洪武九年(1376),林驽奉皇命出使波斯,娶波斯女,后改奉伊斯兰教,融入回族。其子李允成始改李姓。回族思想家、文学家李贽(1527—1602),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即李允成玄孙。又一支出清代内务府回回尼亚咱之后。尼亚咱,后以李为姓。
藏族有李姓。四川冕宁县惠安乡藏族李姓,其先清冕宁县架州土百户。始祖名里五,其后子孙以李为姓。四川冕宁县糯白瓦藏族李姓,出清代糯白瓦土百户纽吽之后。纽吽之子李遵文始以李为姓。又藏族尼敏什青、古采、桑登等姓,或改汉姓李;白马藏族亦有李姓,本姓娃鲁。
苗族李姓,一支出明镇远侯顾成(1330—1414)之后。顾成6世孙顾良相,袭千户指挥职,因军事失误,惧罪潜逃凯里(今凯里市)开怀乡苗寨隐居,娶苗家女为妻,生4子,后融入苗族,部分后裔改为李姓;贵州台江苗族李姓,先祖名里,清代户籍登记时就以李为姓。又苗族李姓,或出代西、卡阶、卯仄、卯颉、卯简、蒙几、孟恩路、里、西等姓之后。
彝族李姓,本姓锁斥、地哈勺、德、趣巢、周卑、丝古、多咱、基督、那基、多碑、直季、得格、密勒、哈哦、被阿、耻支、补么、土比、嘎足、足里、独麻、阿说、阿尔、阿足、加巴、几罢、底惹、黑洛、俄里、吉布、立古、咱米、阿尔惹时、阿摩惹石、立乃惹所、伦耿惹石、咪色井者、俄木惹石、伍沙吉波、戈尔、阿兹、黑立、伍尼、烈显、司稿、阿叟。
壮族李姓,部分出自古代俚人之后,部分为融入壮族之汉族人之后。
朝鲜族李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部分为中国人之后。其一支延安李氏,出自唐中郎将李茂之后。李茂因助新罗征百济有功,封延安伯,子孙融入朝鲜民族;泰安李氏出唐朝人李奇之后;固城李氏出唐朝人李璜之后;青海李氏出元代女真人佟豆兰之后。佟豆兰,高丽恭愍王封为青海君,赐姓李,改名之兰,后融入朝鲜民族。商山李氏,始祖李敏道,据传亦为元时中国人。
满族有李姓。辽宁凤城满族李姓,其先清代吴三桂部属,云南人。吴三桂兵败被俘,编入盛京兵部,发往凤凰城当差,子孙融入满族。又满族李姓,或出清代八旗满洲韩楚(罕楚)氏、富察(傅察)氏、纳喇氏、伊喇氏、鄂济氏、李佳氏、李尔佳氏、伊拉哩氏、库雅拉氏、瓜尔佳氏、萨克达氏、乌库里(吴库哩)氏、赫舍里氏、苏都哩氏、郭啰啰氏、库廷发氏、鲁布哩氏、努尔汉氏、扎克塔氏、穆和林氏、舒穆禄氏,西林觉罗氏、札思胡里氏、锡勒尔吉氏、礼林德利氏,以及融入满族的八旗蒙古博尔济氏、伊奇里氏、李雅拉氏、谟锡哷氏、塔喇巴齐克氏,八旗满洲汉军李姓、“高丽旗人”李姓等。
瑶族李姓,本姓勒雷、新艾、信皆。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赐白人首领姓氏,其一为李姓,唐时为洱河蛮;又元末明初,大理国国王段氏后代子孙,抑或改李姓。今白族李姓即出洱河蛮李姓及大理国段氏之后,为白族四大姓(赵、杨、李、董)之一。云南剑川白族李姓,其先蒙古人。
土家族李姓,其先宋时称巴人,以虎为图腾。虎,土家语称“李(lil)”,故以李为姓。
哈尼族有李姓。云南红河县西南恩陀哈尼族李姓,明代恩陀长官司第二任土副长官遮比之后。遮比6世孙(第7世土副长官)李泰华(一作李秉忠)始以李为姓;部分哈尼族李姓,先祖清代曾任里长之职,子孙即以“里”字同音之“李”字为姓。又哈尼族李姓,或为哈斗、苟角、奇阿、仰比、参先(参先阿古)等姓所改。
黎族李姓,本姓奥再、包祖、勒瓦等姓。
傈僳族李姓,本姓拉克扒氏(即犁氏族)、然里扒氏(即桃氏族)。
佤族李姓,本姓杨布勒蒙、杨布勒、果恩阿鲁、果恩布李、果恩普、果恩贝、果恩斯列木、果恩列朴、涅斯来英、木依库阿、杨斯老、杨额齐、杨阿朗、杨龙、杨欧、杨茸(央荣)、木库、庄隆、司纳、纽淖、朋克、童卧、布洗、朋克、也龙、鲁赛、修、库等姓。
畲族李姓,出南唐宗室李火德之后。南唐为宋所灭,李火德偕子于宋初逃难至上杭县(今属福建)稔田乡官田与半朗二村,12世孙李君达于景定间(1260—1264)迁泉州安溪湖头,16世孙李廷玉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避倭寇侵扰迁福州汤岭,入赘当地畲族,子孙为畲族。
高山族平埔人,清康熙、雍正间先祖参加岁科应试时自取姓氏,其一为李姓。
拉祜族李姓,本姓亥扣、永茸、法拉透。
景颇族李姓,本姓普贯、恩孔(木孔)、木日(木如)、梅普。
锡伯族李姓,本姓赫叶哷(何叶尔)氏、李佳氏。
阿昌族李姓,本姓喇尚氏。
德昂族李姓,本姓劳够氏、居荣劳氏。
裕固族李姓,本属鄂盖尔户族、浑户族。
京族李姓,其先安南(今越南)人。李氏王朝太祖李公蕴之后。李公蕴,中国人,幼年随父李淳安前往安南经商,后留居安南。1001年推翻黎氏王朝,建立了李氏王朝;一说李公蕴为唐太宗之子曹王李明后裔。
鄂伦春族李姓,本姓尼力吉尔氏、尼戈依尔氏。
基诺族李姓,本姓吉武卜撒氏。
排角人李姓,源出不详。排角人,1944年自老挝移民至我国,现居云南勐腊。
布依族、侗族、达斡尔族、撒拉族、仡佬族、怒族、俄罗斯族、独龙族、纳西族、羌族、布朗族、赫哲族、仫佬族等民族也有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