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2钱 Qián

姓为中国第93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24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9%。约52%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3省(其中江苏最多,约占24%),20%分布于广东、上海、云南3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彭城郡、东海郡、下邳郡、吴兴郡。

钱姓有北湖草堂、表忠堂、伯仲堂、常系堂、诚信堂、承启堂、崇本堂、崇德堂、锄经堂、丛桂堂、丹桂堂、德光堂、惇伦堂、惇叙堂、惇彝堂、敦伦堂、敦睦堂、斐文堂、复德堂、谷贻堂、和乐堂、焕文堂、积善堂、集议堂、金书堂、锦林堂、锦树堂、经畲堂、敬彝堂、具庆堂、聚贤堂、六谦堂、念修堂、佩文堂、彭城堂、潜研堂、亲九堂、清芬堂、清风堂、清寿堂、清雅堂、庆系堂、仁寿堂、仁孝堂、若水堂、射潮堂、时述堂、世德堂、世恩堂、世美堂、思本堂、四喜堂、天宝堂、铁肝堂、同一堂、万卷堂、万选堂、万芝堂、文锦堂、吴兴堂、吴越堂、下邳堂、小锡堂、信文堂、研云堂、衣锦堂、诒(贻)燕堂、贻忠堂、雍睦堂、雍肃堂、永怀堂、永锡堂、永言堂、余庆堂、昱宗堂、裕德堂、远绎堂、昭德堂、照石堂、致严堂、忠孝堂、忠义堂、追远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唐诗人钱起,天宝七年(748)中进士,可谓万中选一,其后人因以“万选”为堂号。

五代时钱镠(852—932),建吴越国。传说后梁太祖朱温请他到汴(今河南开封市),他不听群臣劝阻,毅然前往,结果不仅没出危险,还被后梁封为吴越王。当他回到都城杭州时,沿街挂满彩锦。子孙以“吴越”“锦树”“衣锦”“文锦”“锦林”为家族堂号。

相传钱镠治理钱塘江,造箭三千支,架强弩以射潮,潮头东趋西陵,海堤得造。宋熙宁中,赵抃知杭州府事,建表忠祠(清代改钱王词)以表钱之功。清乾隆皇帝为钱王祠题书:“勋勒金书,纳土当年资保障;业基石镜,筑塘奕祀庆安澜”,肯定了钱镠的历史功绩。钱氏后人或以“射潮”“表忠”“金书”为家族堂号。

钱镠后人为颂扬、庆祝先祖的丰功伟绩,或以“具庆”为家族堂号。

清代学者钱大昕,著有《潜研堂文集》,子孙以“潜研”为家族堂号。

据说钱姓源出彭氏。相传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生昌意;昌意之子颛顼,后来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帝颛顼生偁,偁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负责取火、出火、纳火、改火和保留火种,同时观测“大火”星,即心宿二,研究星历,组织耕耘,不违农时),号祝融,生陆终。陆终娶鬼方氏女女嬇生6子,后别为8姓。第3子篯铿,帝尧封于彭(今江苏徐州一带),后来就以彭为姓,称大彭氏,后改彭氏。篯铿为彭氏之祖,所以后人称之为彭祖,据说他活了800多岁。相传他有一个后代子孙叫彭孚(《风俗通义》说是彭祖之孙),做过周代的钱府上士(《风俗通义》说彭孚是周文王之师,后来被封为钱府之官,并没有说是钱府上士),后来就以钱为姓。钱府上士是怎样的官呢?有人说是负责制造钱币的官;有人说是管钱的官,类似于现在的国家财政部长。周代的官制记录在一本叫《周礼》的书上,但是查遍这本书根本就查不到“钱府上士”的官。按照《风俗通义》的说法,彭孚是商末周初的人,了解我国货币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将货币称为“泉”,意思是货币流通像泉水,源源不断。最早出现的货币为贝币(包括珧币、骨币、石币、铜币),大概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之际出现了金属铸制的布币,因为形状像一种农具“钱”(有人说就是镈,有人说就是铫),因此也叫“钱”。“钱”后来就用来泛指各种货币(钱币),进而引申为“钱财”。周初“钱”字还没有后来“钱币”“钱财”的意义,怎么可能出现“钱府”这样的官以及“钱”这样的姓呢?那么,周代有没有管钱的官呢?唐颜师古(581—645)《汉书注·食货志》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货殖列传》都说:“周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上述9种掌财币之官,在《周礼》一书中都有记载。《风俗通义》说“黄帝之后有为(周)文王师者,封为钱府官,后以为氏”,这里所说的“钱府官”当即泉府之官,其职能是“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掌管税收,收购市上滞销商品而以待将来需要时出售,以及管理百姓财务的借贷及利息的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税务、市场管理官员。《风俗通义》所说的“钱府之官”,到了南北朝时南齐王俭(452—489)的《姓谱》变成了“钱府上士”。而在现代某些学者笔下,这个“钱府上士”变成了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层累地拔高了钱姓的门第。

有的学者不赞成“钱府上士”之说,而认为钱氏乃彭祖篯铿的“篯”字之简。其实彭祖名篯铿也只是一种传说。中国文字的产生当不得早于夏代,彭祖生当帝尧之时,恐怕那个时期还没有出现文字。即使已有文字,也当文字萌芽初期,像“篯”和“铿”这样的形声之字尚未出现。篯铿之名不可信,自然钱姓为“篯”姓之简说也不可信了。

那么,钱姓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历史上也未必真有彭孚其人。倘确有其人,也绝不可能是彭祖的孙子。就算彭祖真的活了800多岁,他在商代盘庚时期也就不在人世了,他的孙子怎么可能活到周初?现在我们假定真有彭孚其人,并且确在周初做过泉府之官。倘他以官为氏,他只能姓泉氏。由于上古泉、钱字通,他的子孙改成了钱氏也是可能的。倘果真如此,也只能是西周晚期或春秋初期的事儿,不可能如某些观点所说钱姓已有三千年历史。

汉族钱姓还有两个来源,即:浙江平阳县桃源乡吴逐垟村钱姓,与刘、金、侯三姓联宗。先祖刘监明,据传为周代人,子孙分为4姓,其一钱姓。广东怀集永固镇钱姓为冼姓所改。

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也有钱姓,例如:蒙古族钱姓,本姓敏罕氏、明嘎特氏、朱嘎沁氏、奥如高德氏、忙高德氏、昭嘎楚德氏、闫忽德氏、也和明干氏。“敏罕”,意为“千”,因“千”与“钱”字音近,故汉姓为钱。满族钱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钮祜禄氏、爱新觉罗氏、钱佳氏、伊伯氏、伊博氏、叶赫纳喇氏、舒舒觉罗氏,以及融入满族的八旗蒙古明安氏、卓尔和沁氏,八旗汉军钱姓等。彝族有钱姓。云南武定彝族钱姓,源出都氏族(彝语称“都普”),即蜂氏族。其他地区彝族钱姓,源出待考。朝鲜族钱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始祖钱惟谦,元代中国人。哈尼族钱姓,明代瓦渣长官司土副长官阿因之后,明初赐姓。钱文忠先生在他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一书中提到哈尼族的赵姓,说浙江临安一带有一位姓钱的人,因为在云南哈尼族聚居地区做官,后来子孙融入了哈尼族。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支钱氏。高山族赛夏人沙拉湾(沙阿旺)氏,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赐钱姓,世居台湾苗栗县南庄乡。回族、藏族、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纳西族、仡佬族等民族也有钱姓。

庐江钱氏是浙江海盐、嘉兴钱氏的重要一支,明清以来名人辈出。明洪武中有浙江海盐澉浦人何贵四,其先庐江(今属安徽)人,因戍守贵州都匀,将出生不足月的儿子何裕寄养在钱富一家,何贵四去贵州后一直没有回来,何裕即由钱家抚养长大,成为钱富一之子钱万一的嗣子,改名钱裕。钱富一是钱镠的第十五世孙,钱裕便成为钱镠的第十七世孙。因为钱裕出于庐江何氏,所以这一支钱氏称庐江钱氏。钱裕的后代后来迁到沈荡镇半逻村(今海盐县齐家乡中钱村)。钱裕曾孙钱琦(1467—1542),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临江知府;长子钱芹,正德十七年(1522)进士,湖广永州知府;芹弟钱薇(1502—1554),正德十三年(1518)进士,礼科给事中;薇弟钱萱,礼部员外郎。薇曾孙钱嘉征(1589—1647),天启间监察御史,上疏揭魏忠贤阉党,为著名谏臣。嘉征侄钱汝霖,抗清名士;玄孙钱载(1708—1793),清乾隆十七年(1752)二甲第一名进士,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载子钱世锡,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翰林院编修、检讨;世锡侄钱宝甫,嘉庆四年(1799)进士,山西布政使。薇曾孙钱瑞征,康熙中陕西西安教谕;其子钱纶光,书法家、诗人,入赘嘉兴莲花桥陈姓。其子钱陈群(1686—1774),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太子太傅、刑部尚书,诗人、书法家。钱陈群4子:长子钱汝诚(1722—1779),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次子钱汝丰,云南粮储道;三子钱汝器,陕西武功知县;四子钱汝恭,安徽安庆府同知。汝诚子钱臻(?—1839),乾隆中江西巡抚。汝恭3子:长子钱豫章,乾隆五十二年(1787)榜眼,户部郎中,诗人;次子钱开仕,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三子钱福祚,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侍读学士。钱陈群曾孙钱楷(1760—1812),乾隆五十年(1785)进士二甲第一名,书画家,历任广西、湖北、安徽巡抚;楷堂弟钱仪吉(1783—1850),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史学家、历算家、藏书家、名儒;仪吉堂弟钱泰吉(1791—1863),藏书家、校书家;泰吉子钱应溥(1824—1902),光绪中军机大臣;应溥子钱骏祥,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山西学正;侄钱耜,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应溥曾孙女钱正英(1923—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骏祥曾孙钱李仁(1924— ),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人民日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