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浪游记快
【题解】
长年奔波在外的游幕生活尽管让作者不时产生孤寂和漂泊之感,但它也同样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作者由此得以走遍大江南北,饱览各处的风景名胜。“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作者在说这句话时,一定是充满自豪感的。即便是在旅游业发达、交通更为便捷的今天,有资格这样说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本卷通过作者独到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色彩各异、独具特色的优美画卷。虽然现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在作者描述过的这些地方驻足流连,但在喧闹、嘈杂、拥挤的游客人流中,我们已经找不到二百多年前的那种感觉了。时代在进步,但它也同时抹杀了许多诗情画意,让现代人变得更为麻木和庸俗。
作者非常喜欢远足,不管是生活顺利还是身处逆境,不管是一人独行还是结伴同游,总是兴致盎然,不放过流连山水、欣赏美景的好机会。即便是在生活困顿、向朋友求助的旅途中,还不忘记忙里偷闲,特意到虞山一游。这种兴致在其游幕的三十多年间,一直十分难得地保持着,可谓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他还把自己多年浪游的经历记录了下来,这种来自内心的快乐感染着读者。
作者固然喜欢游山玩水,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胜都能得到他的赞赏。他眼光独到,甚至有些苛刻。在他看来,滕王阁“犹吾苏府学之尊经阁移于胥门之大马头”,狮子林则“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
即便是西湖这样的地方,他也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认为“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对于近在家乡的虎丘,他的批评也毫不留情,指出一些地方“半藉人工,且为脂粉所污,已失山林本相”。
这种批评可谓酷评,但并非故意和世人唱反调,刻意标新立异。平心静气想一想,作者所言还是颇有见地的。总的来说,作者喜欢那种有着幽情雅趣的自然景致,不喜欢过分雕琢的人工堆砌。这种独到的审美眼光一方面与作者的性格有关,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修养。
作者是位画家,精于盆景和园林设计,因此他对风景名胜的欣赏不流于一般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能准确地道出其中的得失,给人启发良多。作者并不反对人工构造的景致,他反对的是没有章法、缺少精巧构思的东西。
从文中的叙述来看,让作者流恋忘返、评价甚高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名山大川,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比如幽僻的上沙村、精雅的西山小静室、荒废的无隐庵、新生的东海永泰沙、人工之奇绝的王氏园,等等。即便是在今天,到过这些地方的人也不多。尽管没有什么名气,但它们都别有幽趣。作者善于发现那些未经开发的景致,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真正的风景。
作者文笔相当老到,表现力强,叙述有致,要言不烦,常常寥寥几笔,就将一处名胜的特点十分传神地勾勒出来,如在眼前,给人印象至深。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将《浮生六记》与晚明的小品文比起来,无论是立意还是文笔,一点儿都不逊色。
余游幕三十年来①,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②。惜乎轮蹄征逐③,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所历者记之。
【注释】
①游幕:从事幕府幕友的事务,即读书人辅佐官衙做事。
②蜀中、黔中、滇南:泛指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③轮蹄征逐:车马往来。
【译文】
我在各地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没有去过的地方,仅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少数几处。可惜车马往来匆匆,处处都是跟随着别人,山水怡人性情,云烟眼前经过,不过都是领略其大概而已,自然也就不能探僻寻幽了。凡事我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屑于跟着别人的意见走,即便论诗品画,也都有“人珍我弃、人弃我取”的用意在。所以谈论名胜,贵在有个人的心得体会,有的是名胜并不觉得它好,有的不是名胜自己却觉得不错。姑且把我生平所游历的地方记录下来。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①。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②。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注释】
①山阴:今浙江绍兴。明府:县令。
②宿儒: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译文】
我十五岁时,父亲稼夫公在山阴赵明府的幕中供职。有位赵省斋先生,名传,是杭州的宿儒。赵明府请他教自己的孩子,我父亲命我也拜在先生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①。离城约十余里,不通陆路。近山见一石洞,上有片石,横裂欲堕,即从其下荡舟入②。豁然空其中③,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④,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⑤。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⑥,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声。此幼时快游之始。惜乎兰亭、禹陵未能一到⑦,至今以为憾。
【注释】
①吼山:在今浙江绍兴皋埠镇境内。
②荡舟:划船。
③豁(huò)然:开阔的样子。
④巨鳞:大鱼。
⑤唼(shà):鱼吃食物的声音。
⑥拳石:小石块。
⑦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禹陵:即大禹陵,在今浙江绍兴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
【译文】
闲暇的时候外出游玩,有机会到吼山。吼山离城约十多里,不通陆路。离山近处见到一个石洞,上边有块石头,横着裂开,好像要掉下来,我们就从它下面荡舟而入。里面豁然空旷,四周都是峭壁,通常叫它为“水园”。临水建了五间石阁,对面石壁上有“观鱼跃”三个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大鱼潜伏其中,我投些鱼饵试探,仅见一些不满一尺的鱼儿出来吃食。石阁后面有条道通往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手掌的,有根柱石顶端被弄平,上边加了块大石头,凿痕还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游览之后,大家在水阁里宴饮。又命随从们放爆竹,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声应和,如同听到了霹雳声。这是我小时候畅快游览的开始。可惜兰亭、禹陵这些地方未能一游,至今仍感到遗憾。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①,设帐于家②,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③,小有天园次之④。石取天竺之飞来峰⑤,城隍山之瑞石古洞⑥。水取玉泉⑦,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⑧。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⑨,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⑩,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注释】
①亲老:父母年老。
②设帐:建教馆教授学生。
③龙井: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南风篁岭。以泉闻名,与玉泉、虎跑泉并称杭州三大名泉。
④小有天园:在今浙江杭州南屏山,“小有天园”之名为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时所赐。
⑤天竺:即天竺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有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合称“天竺三寺”,皆杭州名刹。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在今杭州灵隐寺前。
⑥城隍山:又名“吴山”,在今浙江杭州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瑞石古洞:又名“紫阳洞”“雪风洞”,在今杭州紫阳山。
⑦玉泉:在今杭州西湖西杭州植物园内。
⑧葛岭:在今杭州西湖北宝石山西,海拔166米。相传东晋时道士葛洪曾在此修道,故名。玛瑙寺:原名“玛瑙宝胜院”,因位于孤山玛瑙坡而得名,始建于五代,历代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同治间重建。
⑨湖心亭:又名“振鹭亭”,在今杭州西湖中央。六一泉:在今浙江杭州孤山南,苏轼命名,以纪念欧阳修,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⑩脂粉气:比喻矫艳造作的风格。
【译文】
到山阴的第二年,先生因双亲年事已高,不远游,就在家设帐,我于是跟着他到杭州去,西湖的胜景由此得以畅游。若论西湖各处风景结构之妙,我认为龙井第一,小有天园次之。石我取天竺山的飞来峰、城隍山的瑞石古洞。水我取玉泉,因为它水清鱼多,有活泼的情趣。说到最不堪的,是葛岭的玛瑙寺。其余湖心亭、六一泉等风景,各有其妙处,不能尽述,但是都不脱脂粉之气,反倒不如小静室的幽僻,清雅近于天然。
苏小墓在西泠桥侧①。土人指示,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庚子②,圣驾南巡③,曾一询及。甲辰春④,复举南巡盛典,则苏小墓已石筑其坟,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⑤,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⑥,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注释】
①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西泠(líng)桥:在今杭州西湖孤山西段。
②乾隆庚子:1780年。
③圣驾:皇帝的车驾。这里代指乾隆皇帝。
④甲辰:1784年。
⑤堙(yīn)没:埋没。
⑥南齐:南朝诸朝之一。萧道成篡宋称帝,国号齐,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据有今长江流域之地,史称“南齐”。后为萧衍所篡。
【译文】
苏小小的墓在西泠桥的旁边。经当地人指点才看到,起初不过是半丘黄土而已。乾隆庚子年,圣上南巡,曾问及此事。到甲辰年春天,圣上又举行南巡盛典,此时苏小小墓已用石头砌坟,呈八角形,上面立了块石碑,用大字写道:“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的骚人们不必再到处探访了。我想自古以来烈魄忠魂埋没不传的,数不胜数,传而不久的,也不算少,苏小小不过一个名妓罢了,从南齐到现在,尽人皆知,这大概是灵气所钟,为湖山做点缀吧?
桥北数武,有崇文书院①,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②,过昭庆寺③,上断桥④,坐石栏上。旭日将升⑤,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⑥;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注释】
①崇文书院:在今杭州栖霞岭南,为明万历间徽商所建。
②钱塘门:杭州古城门之一,建于南宋。
③昭庆寺:在今杭州宝石山东,南临西湖,建于五代时,今已废。
④断桥:在今杭州西湖白堤东端。
⑤旭日:初升的太阳。
⑥尽态极妍(yán):形容娇艳的美姿达到极点。妍,美。
【译文】
桥北不远,有座崇文书院,我曾和同学赵缉之到这里投考。当时正是夏天,我们起床很早,出了钱塘门,过了昭庆寺,上断桥,坐在石栏杆上。旭日将要升起,朝霞映在柳外,无不展现着美丽的形态;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都感到清爽。走到书院,题目还没有出好。
午后缴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①。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②。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③,甚妙。佐以鲜菱、雪藕④,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
【注释】
①紫云洞:在今杭州栖霞岭上,是该地最大的天然洞穴,洞厅宽敞,清凉如秋,洞内供奉西方三生佛龛。
②石窍:石洞。
③鹿脯:鹿肉干。
④鲜菱:新鲜菱角。雪藕:嫩藕。
【译文】
午后交卷,和赵缉之一起到紫云洞纳凉。这里大小可容纳几十人,石洞上透进日光。有人放几个短几矮凳,在这里卖酒。脱下外衣,坐下来小酌,品尝鹿肉干,感觉非常好。再吃些鲜菱角、嫩藕,醉醺醺走出洞。赵缉之说:“上面有个朝阳台,颇为高旷,我们何不去一游?”我也兴致大发,奋勇登上顶端,看到西湖如镜,杭州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以看到数百里之外。这是生平第一大观。
坐良久,阳乌将落,相携下山,南屏晚钟动矣①。韬光、云栖②,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③,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紫阳洞予以为必可观,而访寻得之,洞口仅容一指,涓涓流水而已。相传中有洞天④,恨不能抉门而入⑤。
【注释】
①南屏:即南屏山,在今杭州西湖南岸。
②韬光:在今杭州灵隐寺西北巢枸坞,有韬光寺等建筑。云栖:在今杭州五云山以西,云栖竹径为杭州著名景点。
③红门局:在今浙江杭州定安路附近。
④洞天:神仙居住的地方。
⑤抉门:开门。
【译文】
坐了很长时间,太阳快要落山,我们这才相互搀扶着下山,此时南屏的晚钟已经敲响。韬光、云栖两处,因为路远未到,其他如红门局的梅花,姑姑庙的铁树,不过如此。紫阳洞我以为一定值得一看,寻访到那里,发现洞口仅能容下一个手指,从里面流出涓涓细水。相传里面有神仙居住的洞府,恨不能打开门进去。
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墓在东岳①,是乡多竹,坟丁掘未出土之毛笋②,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余甘之,尽其两碗。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余素不贪屠门之嚼③,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过石屋洞④,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衲子请观万年缸⑥。缸在香积厨⑦,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冬日不冰,故不损也。
【注释】
①东岳:在今浙江杭州北高峰。
②坟丁:看坟的人。毛笋:竹笋。这里指的是春笋。
③屠门之嚼:吃肉。
④石屋洞:在今杭州南高峰烟霞岭,与水乐洞、烟霞洞并称“烟霞三洞”。
⑤斗室:狭小的房屋。
⑥衲子:僧人。万年缸:水乐洞旁点石庵内的一个巨缸,嵌于石中,因日久天长,与石融为一体。
⑦香积厨:寺僧斋堂。
【译文】
到了清明节,先生春祭扫墓,带我一起游玩。墓在东岳,这里有很多竹子,守墓人挖了一些未钻出地面的毛笋,形状像梨但比梨尖,用它做菜供客。我喜欢吃,吃了两碗。先生说:“噫!这东西虽然味道美却克心血,要多吃些肉来化解它。”我向来不喜欢吃肉,从此饭量因这些竹笋减少了,回去的路上觉得烦躁,嘴唇都要干裂了。路过石屋洞,没有什么可看的。水乐洞峭壁上有很多藤萝,进入洞内,只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泉水流得很急,其声琅琅。水池仅三尺大,深五寸左右,不满也不干。我俯下身对着泉水喝,烦躁顿时消除。洞外有两个小亭子,坐在其中可以聆听泉水声。僧人请我们看万年缸。缸在香积厨里,外形很大,用竹子把泉水引到里面,让它流满,年份久了,里面结有厚达一尺左右的水苔,冬天不结冰,所以也不会坏。
辛丑秋八月①,吾父病疟返里②,寒索火,热索冰,余谏不听,竟转伤寒③,病势日重。余侍奉汤药,昼夜不交睫者几一月④。吾妇芸娘亦大病,恹恹在床⑤。心境恶劣,莫可名状。吾父呼余嘱之曰:“我病恐不起,汝守数本书,终非糊口计。我托汝于盟弟蒋思斋,仍继吾业可耳。”越日,思斋来,即于榻前命拜为师。未几,得名医徐观莲先生诊治,父病渐痊,芸亦得徐力起床,而余则从此习幕矣⑥。此非快事,何记于此?曰:此抛书浪游之始,故记之。
【注释】
①辛丑:1781年。
②疟:即疟疾,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
③伤寒:因风寒侵入体内引发的一种疾病。
④交睫:上下睫毛合在一块,指睡觉。
⑤恹恹(yān):精神萎靡的样子。
⑥习幕:做幕僚,师爷。
【译文】
辛丑年秋八月,我父亲身患疟疾,回到家里,冷了要火,热了要冰,我劝他不要这样他不听,结果转成了伤寒,病势一天比一天重。我端汤喂药,日夜不合眼几乎有一个月。我媳妇芸娘也生了重病,虚弱地躺在床上。我当时心情之恶劣,难以用语言描述。我父亲把我喊到跟前叮嘱道:“我这一病恐怕起不来了,你守着几本书,终究不是糊口的办法。我把你托付给盟弟蒋思斋,你仍继承我的事业就可以了。”第二天,蒋思斋来我家,父亲就在床前命我拜他为师。不久,得到名医徐观莲先生的诊治,父亲的病渐渐痊愈,芸也得到徐先生的医治可以起床了,我则从此学习游幕。此不是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要记在这里?可以这样回答:这是我抛书浪游的开始,姑且记下来。
思斋先生名襄。是年冬,即相随习幕于奉贤官舍①。有同习幕者,顾姓名金鉴,字鸿干,号紫霞,亦苏州人也。为人慷慨刚毅,直谅不阿②。长余一岁,呼之为兄。鸿干即毅然呼余为弟③,倾心相交④。此余第一知己交也。惜以二十二岁卒,余即落落寡交⑤。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沧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鸿干者否?
【注释】
①奉贤:今上海奉贤区。
②直谅不阿:正直,坦诚。
③毅然:毫不犹豫的样子。
④倾心:尽心,诚心。
⑤落落:孤独,不合群。
【译文】
蒋思斋先生名襄。这年冬天,我就跟随他在奉贤官舍学习游幕。有位一起学习游幕的同学,姓顾,名金鉴,字鸿干,号紫霞,也是苏州人。他为人慷慨刚毅,正直不阿。比我大一岁,我喊他为兄长。鸿干就毅然喊我为弟,我们倾心交往。这是我第一个知己朋友。可惜他二十二岁就去世了,我从此落落寡交。今年我就四十六岁了,茫茫沧海,不知道此生还能再遇到像鸿干这样的知己吗?
忆与鸿干订交,襟怀高旷①,时兴山居之想。重九日,余与鸿干俱在苏,有前辈王小侠与吾父稼夫公唤女伶演剧②,宴客吾家。余患其扰,先一日约鸿干赴寒山登高③,借访他日结庐之地④,芸为整理小酒榼⑤。
【注释】
①高旷:高远旷达。
②女伶:女艺人,女演员。
③寒山:即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在今苏州城西阊门外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
④结庐:建房,盖房。
⑤酒榼(kē):酒具。
【译文】
回想当初与鸿干交往的时候,胸怀高旷,经常产生山居的想法。重九日,我和鸿干都在苏州。有位叫王小侠的前辈和我父亲稼夫公喊女伶演戏,在我家宴请宾客。我不愿受打扰,就提前一天和鸿干约定去寒山登高,乘机寻访将来结庐的地方,芸帮我整理好酒具。
越日,天将晓,鸿干已登门相邀。遂携榼出胥门①,入面肆②,各饱食。渡胥江,步至横塘枣市桥③,雇一叶扁舟,到山,日犹未午。舟子颇循良④,令其籴米煮饭⑤。余两人上岸,先至中峰寺⑥。寺在支硎古刹之南⑦,循道而上。寺藏深树,山门寂静,地僻僧闲,见余两人不衫不履⑧,不甚接待,余等志不在此,未深入。归舟,饭已熟。饭毕,舟子携榼相随,嘱其子守船,由寒山至高义园之白云精舍⑨。轩临峭壁,下凿小池,围以石栏,一泓秋水,崖悬薜荔,墙积莓苔。坐轩下,惟闻落叶萧萧,悄无人迹。
【注释】
①胥门:在今苏州城西万年桥南。
②面肆:面馆。
③横塘:在今苏州西南。枣市桥:跨胥江,已废,今重建,更名为“蟠龙桥”。
④循良:本分善良。
⑤籴(dí):买。
⑥中峰寺:在今苏州高新区西部观音山。
⑦支硎(xíng):支硎山,又名“报恩山”“南峰山”,在今苏州西。
⑧不衫不履:衣鞋不整的样子,形容洒脱而不事修饰,不拘小节。
⑨高义园:在今苏州天平山南麓,始建于唐代,为宋范仲淹祠堂。白云精舍:即白云古刹,在高义园西,始建于唐代。
【译文】
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鸿干已经登门喊我了。我们于是带着酒具从胥门出去,到面馆里,各自吃饱。渡过胥江,走到横塘枣市桥,雇了一只小船。抵达寒山的时候,还没到中午。船夫颇为本分善良,就让他买米煮饭。我们两个人上岸,先到中峰寺。寺庙在支硎古刹的南面,顺着山路上去。寺庙隐藏在树林里,山门寂静,地点偏僻,僧人闲散,看到我们两个衣衫不整,就不怎么搭理。我们的目的不在此,也就没有进去。回到船上,米饭已熟。吃完饭,船夫带着酒具跟随我们,吩咐他儿子看着船,我们从寒山走到高义园的白云精舍。轩室挨着峭壁,下面开凿了一个小池子,用石栏干围着,里面一泓秋水,崖壁上挂着薜荔,墙上长满莓苔。我们坐在轩室里,只听到落叶萧萧,悄无人迹。
出门有一亭,嘱舟子坐此相候。余两人从石罅中入①,名“一线天”。循级盘旋,直造其巅,曰“上白云”。有庵已坍颓②,存一危楼,仅可远眺。
【注释】
①罅(xià):裂缝,缝隙。
②坍颓:倒塌。
【译文】
出门有一个亭子,我吩咐船夫坐在这里等着。我们二人从石缝里进去,这里名叫“一线天”。顺着台阶盘旋而上,一直登上顶端,此处叫“上白云”。上面有座庵,已经倒塌,残存一座危楼,仅能登上远眺。
小憩片刻①,即相扶而下。舟子曰:“登高忘携酒榼矣。”鸿干曰:“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②,非专为登高也。”舟子曰:“离此南行二三里,有上沙村,多人家,有隙地③。我有表戚范姓居是村,盍往一游?”余喜曰:“此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处也④。有园,闻极幽雅,从未一游。”于是舟子导往⑤。
【注释】
①小憩:短暂休息。
②偕隐:一起隐居。
③隙地:空地。
④徐俟斋:即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诗善画。
⑤导往:引导前往。
【译文】
休息了片刻,我们就相互搀扶着下了山。船夫说:“你们登高时忘记带酒具了。”鸿干说:“我们游玩,是想寻找一起隐居的地方,不是专门为了登高。”船夫说:“从这里往南走二三里,有个上沙村,有不少人家,有空地。我有个姓范的表亲住在那个村里,何不过去一游?”我高兴地说:“这里是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的地方。有座园子听说很幽雅,从没有游玩过。”于是船夫领着我们过去。
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①,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②,不愧隐者之居。中有皂荚亭③,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
【注释】
①纡回盘郁:曲折回旋、盘曲优美的样子。
②茆(máo)舍:茅草屋。茆,同“茅”。
③皂荚:一种落叶乔木。多刺,夏开黄色蝶形小花,结实成荚,长扁如刀,煎汁可洗濯衣服,荚果及种子皆可作药。
【译文】
上沙村在两山夹道中。园子依山但没有石头,老树多呈曲折盘旋之势,亭榭窗栏都很朴素,竹篱草舍,不愧是隐者居住的地方。园中有座皂荚亭,树木粗大得可让两个人合抱。我所见过的园亭中,以这个地方最好。
园左有山,俗呼“鸡笼山”①,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如杭城之瑞石古洞,而不及其玲珑②。旁一青石如榻,鸿干卧其上曰:“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
【注释】
①鸡笼山:在今苏州天平山南。
②玲珑:细致精巧。
【译文】
园子左边有座山,俗呼为“鸡笼山”,山峰直立,上面有块大石,好像杭州城的瑞石古洞,但不如它玲珑精致。旁边有块青石像床一样,鸿干躺在上面说:“从这里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开阔又清幽,可以开怀畅饮了。”于是拉着船夫一起饮酒,大家或歌或啸,非常痛快。
土人知余等觅地而来,误以为堪舆①,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鸿干曰:“但期合意,不论风水。”岂意竟成谶语②。酒瓶既罄,各采野菊插满两鬓。
【注释】
①堪舆:看风水。
②谶(chèn)语:预言,预兆。
【译文】
当地人知道我们是寻地而来,误以为我们来看风水,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鸿干回答道:“但求合意,不管风水。”岂料此话最后成为谶语。酒瓶里的酒喝干了,大家各自采摘些野菊花,插满了双鬓而归。
归舟,日已将没。更许抵家,客犹未散。芸私告余曰:“女伶中有兰官者,端庄可取①。”余假传母命,呼之入内,握其腕而睨之②,果丰颐白腻③。余顾芸曰:“美则美矣,终嫌名不称实。”芸曰:“肥者有福相。”余曰:“马嵬之祸,玉环之福安在④?”芸以他辞遣之出,谓余曰:“今日君又大醉耶?”余乃历述所游,芸亦神往者久之。
【注释】
①端庄:端正庄重。
②睨(nì):斜着眼睛看。
③丰颐:丰满。
④马嵬(wéi)之祸,玉环之福安在:玉环,即杨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安史之乱间,在四川马嵬被士兵缢死。
【译文】
坐船回来的时候,太阳快要落山。我一更时分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散。芸私下告诉我说:“女伶中有个叫兰官的,长相端庄可取。”我假传母亲的话,把她喊进内室,握着她的手腕打量一番,果然丰满白皙。我看着芸说:“漂亮还算漂亮,终究觉得名不副实。”芸答道:“胖人有福相。”我说:“马嵬之祸,杨玉环的福在哪里呢?”芸找个借口把兰官打发出去,对我说:“今天你又喝得大醉吗?”我把自己游玩的经过详细讲给她听,芸也为之神往了很长时间。
癸卯春①,余从思斋先生就维扬之聘②,始见金、焦面目③。金山宜远观,焦山宜近视。惜余往来其间,未尝登眺④。
【注释】
①癸卯:1783年。
②维扬:今江苏扬州。
③金:即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长江南岸。焦:即焦山,在今江苏镇江东长江中,因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故名。
④登眺:登临眺望。
【译文】
癸卯年春天,我跟随思斋先生到扬州供职,这才见到金山、焦山的真面目。金山适合远观,焦山适合近看。可惜我往来其间,都没有登上去看看。
渡江而北,渔洋所谓“绿杨城郭是扬州”一语①,已活现矣。
【注释】
①渔洋:即王士祯(1634—1711),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属山东)人。绿杨城郭是扬州:语出王士祯《浣溪沙·红桥》:“北部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译文】
渡江北上,王渔洋所说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语,已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平山堂离城约三四里①,行其途有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②,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③,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其最难位置处,出城入景,有一里许紧沿城郭④。夫城缀于旷远重山间,方可入画,园林有此,蠢笨绝伦。而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⑤。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注释】
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大明寺内。始建于北宋。
②天然:自然生成的。
③阆苑瑶池: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城郭:城墙。
⑤触目:扎眼,刺眼。
【译文】
平山堂离扬州城约三四里,走过去路途有八九里,一路风景虽全是人工所成,但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就是阆苑瑶池、琼楼玉宇,估计也不过如此。其妙处在于十多家的园亭合而为一,与山联为一体,气势贯通。其中最难处理的地方,是出城入景,有一里多长紧靠着城墙。城市分布在旷远的重山之间,才可以入画,园林处在这样的位置,真是蠢笨之极。但是看其亭子、楼台、墙壁、石头、竹子、树木,都在半隐半露之间,让游人不觉得刺眼。这如果不是胸有丘壑是很难着手的。
城尽,以虹园为首①,折而向北,有石梁曰“虹桥”②,不知园以桥名乎?桥以园名乎?荡舟过,曰“长堤春柳”③,此景不缀城脚而缀于此,更见布置之妙。再折而西,垒土立庙,曰“小金山”④。有此一挡,便觉气势紧凑,亦非俗笔。闻此地本沙土,屡筑不成,用木排若干,层叠加土,费数万金乃成。若非商家,乌能如是?
【注释】
①虹园:即倚虹园,又叫大洪园。清代扬州名园之一,为洪氏盐商所建,乾隆皇帝为该园赐名。
②虹桥:在今扬州瘦西湖上。
③长堤春柳:虹桥至徐园前,有一长堤。东为湖水,西为花圃,路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此景人称“长堤春柳”。
④小金山:原名“长春岭”,本为扬州瘦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后清中叶为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水上通道,在瘦西湖西北开挖莲花埂新河,挖河之土堆成小山,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
【译文】
到了城市尽头,首先是虹园,转而向北,有座桥叫“虹桥”,不知是园子以桥为名,还是桥以园子为名?乘船经过,有个地方叫“长堤春柳”,此景不点缀在城脚而放在这里,更可见布置的妙处。再转向西,垒土建庙,叫“小金山”。有这么一挡,便觉得气势紧凑,也不是俗笔。听说这个地方本是沙土,屡建不成,后来用了一些木排,一层木一层土,花费几万两银子才建成,如果不是富商,哪能做到这些?
过此有胜概楼①,年年观竞渡于此②。河面较宽,南北跨一莲花桥③。桥门通八面,桥面设五亭,扬人呼为“四盘一暖锅”。此思穷力竭之为,不甚可取。桥南有莲心寺④。寺中突起喇嘛白塔⑤,金顶缨络⑥,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磬时闻,此天下园亭所未有者。过桥见三层高阁,画栋飞檐,五采绚烂,叠以太湖石,围以白石栏,名曰“五云多处”⑦,如作文中间之大结构也。过此名“蜀冈朝旭”⑧,平坦无奇,且属附会。将及山,河面渐束⑨,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而忽豁然开朗,平山之万松林已列于前矣。
【注释】
①胜概楼:在今扬州瘦西湖莲花桥西。
②竞渡:赛舟,划船比赛。
③莲花桥:又称“五亭桥”,在今扬州瘦西湖上。
④莲心寺:即莲性寺,在瘦西湖西南。原名“法海寺”,又名“白塔寺”。始建于隋,重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南巡,赐名“莲性寺”。
⑤喇嘛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砖石结构,形制仿北京北海喇嘛塔。
⑥缨络(yīng luò):由珠玉串成的装饰品。
⑦五云多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熙春台在新河曲处,与莲花桥相对,白石为砌,围以石栏,中为露台。第一层横可跃马,纵可方轨,分中左右三阶皆墄。第二层建方阁,上下三层。下一层额曰‘熙春台’,联云:‘碧瓦朱甍照城郭(杜甫),浅黄轻绿映楼台(刘禹锡)。’柱壁画云气,屏上画牡丹万朵。上一层旧额曰‘小李将军画本’,王虚舟书,今额曰‘五云多处。’”
⑧蜀冈:在今扬州西北。
⑨束:收缩,变窄。
【译文】
过了这里有座胜概楼,人们每年在这里观看龙舟竞渡。河面较为宽绰,南北向横跨着一座莲花桥。桥门通往八方,桥面上建有五个亭子,扬州人称其为“四盘一暖锅”。这是竭尽心思设计的,没有多少可取之处。桥南有座莲心寺。寺中耸立着一座喇嘛教的白塔,金顶缨络,高耸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不时听到钟磬之声。这是天下其他园亭所没有的。过桥看到一座三层高楼,飞檐画栋,五彩绚烂,山用太湖石垒成,四周是白玉石的栏杆,名叫“五云多处”,这如同写文章的大结构。过了这个地方名叫“蜀冈朝旭”,平坦无奇,属于牵强附会。快到山前,河面逐渐窄了起来,岸边堆土种上竹子,转了四五个弯。好像已经山穷水尽,却忽觉豁然开朗,平山的万松林已在眼前。
“平山堂”为欧阳文忠公所书①。所谓淮东第五泉②,真者在假山石洞中,不过一井耳,味与天泉同。其荷亭中之六孔铁井栏者,乃系假设,水不堪饮。九峰园另在南门幽静处③,别饶天趣,余以为诸园之冠。康山未到④,不识如何。此皆言其大概,其工巧处、精美处,不能尽述,大约宜以艳妆美人目之⑤,不可作浣纱溪上观也⑥。余适恭逢南巡盛典,各工告竣,敬演接驾点缀,因得畅其大观,亦人生难遇者也。
【注释】
①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因其死后谥号“文忠”,故名。
②淮东第五泉:扬州大明寺前有“天下第五泉”五字,为清人王澍所书。
③九峰园:在今扬州莲花池公园,园内有太湖九峰,乾隆巡游扬州时,御书“九峰园”额。
④康山:即康山草堂,为扬州盐商江春的府第。
⑤艳妆:浓妆。
⑥浣纱溪:在浙江绍兴,因西施曾在此地浣纱而得名。这里代指不施粉黛的西施。
【译文】
“平山堂”三个字是欧阳文忠公所写。通常所说的淮东第五泉,真泉就在假山的石洞里,不过是一口井罢了,味道和雨水差不多。其荷亭里的六孔铁井栏,是假托的,水很难喝。九峰园另在南门的幽静之处,别具天趣;我认为它是这里各个园子中最好的。康山草堂我没有去,不知道情况如何。这些都是说个大概,扬州各处风景工巧精美的地方,难以一一说出来。大概适合把它视作浓妆艳抹的美人,而不能看成浣纱溪不施粉黛的西施。我恰好赶上南巡盛典,各处工程告竣,演练接驾的布置安排,因而得以大饱眼福,这也是人生中难得的机遇。
甲辰之春①,余随侍吾父于吴江何明府幕中,与山阴章江、武林章映牧、苕溪顾霭泉诸公同事②,恭办南斗圩行宫③,得第二次瞻仰天颜④。一日,天将晚矣,忽动归兴。有办差小快船,双舻两浆,于太湖飞棹疾驰,吴俗呼为“出水辔头”⑤,转瞬已至吴门桥⑥。即跨鹤腾空,无此神爽。抵家,晚餐未熟也。吾乡素尚繁华,至此日之争奇夺胜,较昔尤奢。灯彩眩眸⑦,笙歌聒耳⑧,古人所谓“画栋雕甍”“珠帘绣幕”“玉栏干”“锦步障”,不啻过之⑨。余为友人东拉西扯,助其插花结彩,闲则呼朋引类,剧饮狂歌,畅怀游览。少年豪兴,不倦不疲。苟生于盛世而仍居僻壤⑩,安得此游观哉?
【注释】
①甲辰:1784年。
②苕溪:古地名。吴兴郡(今浙江湖州)的别称。
③行宫:旧时京城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④天颜:皇帝的容貌。
⑤辔头:驾驭牲口的嚼子的缰绳,这里借指牲口。
⑥吴门桥:在今苏州城南盘门口。
⑦眩眸:让人眼花缭乱。
⑧聒耳:声音嘈杂刺耳。
⑨啻(chì):但,只,仅。
⑩僻壤:穷乡僻壤。
【译文】
甲辰年的春天,我跟随父亲在吴江何明府的幕中供职,和山阴的章江、武林的章映牧、苕溪的顾霭泉等诸位先生同事,一起料理南斗圩的行宫事宜,得以第二次瞻仰圣颜。一天,天快黑了,忽然起了回家的念头。正好有只办理差事的小快船,双舻两浆,我乘上船在太湖上飞速快行,吴地俗语称其为“出水辔头”,转眼间已经到了吴门桥。即便是跨鹤在空中飞行,也没有这样快。到家之时,晚饭还没有做好。我家乡的人向来喜欢繁华,到南巡这一天大家争奇斗胜,比过去更为奢华。彩灯令人眼花缭乱,笙歌萦绕在耳边。古人所说的“画栋雕甍”“珠帘绣幕”“玉栏干”“锦步障”等,也都不过如此。我被朋友们东拉西扯,帮他们插花结彩,闲暇的时候呼朋引类,大家在一起畅饮狂歌,到各处尽情游览。少年豪兴,不倦不疲。如果生在盛世却住在穷乡僻壤,哪能够看到这些呢?
是年,何明府因事被议,吾父即就海宁王明府之聘①。嘉兴有刘蕙阶者,长斋佞佛②,来拜吾父。其家在烟雨楼侧③,一阁临河,曰“水月居”,其诵经处也,洁静如僧舍。烟雨楼在镜湖之中④,四岸皆绿杨,惜无多竹。有平台可远眺,渔舟星列,漠漠平波,似宜月夜。衲子备素斋甚佳⑤。
【注释】
①海宁:今浙江海宁。
②长斋:长年吃素。佞佛:信奉佛教。
③烟雨楼:在今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始建于五代,楼名由诗人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来。
④镜湖:当即今浙江嘉兴南湖。
⑤衲子:僧人。
【译文】
这一年,何明府因事被免官,我父亲就接受海宁王明府的聘请。嘉兴有个叫刘蕙阶的,吃斋信佛,来拜访我父亲。他的家就在烟雨楼的旁边,其中一座楼临河,叫“水月居”,这是他念经的地方,整洁幽静得像僧人的住处。烟雨楼在镜湖的中央,四边岸上都是绿杨,可惜竹子不多。有座平台可以远望,只见渔船如繁星般散布各处,水面平静,笼着一层薄雾,这更适合月夜下观赏。僧人准备的素斋味道很好。
至海宁,与白门史心月、山阴俞午桥同事①。心月一子名烛衡,澄静缄默②,彬彬儒雅,与余莫逆③。此生平第二知心交也。惜萍水相逢,聚首无多日耳。
【注释】
①白门:今江苏南京。
②澄静:沉静。
③莫逆:意气相投,交往密切友好。
【译文】
到了海宁,和白门的史心月、山阴的俞午桥同事,史心月有一个儿子叫烛衡,澄静缄默,彬彬有礼,颇为儒雅,他和我关系很好。这是我平生第二个知己。可惜萍水相逢,大家相聚的时间不多。
游陈氏安澜园①。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②,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此人工而归于天然者。余所历平地之假石园亭,此为第一。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酱姜味不变。姜桂之性③,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臣,洵不虚也④。
【注释】
①安澜园:原名“遂初园”“隅园”,在今海宁盐官镇西北。乾隆南巡时,曾以此处行馆,并赐名“安澜园”。
②千章:千株大树。形容大树之多。
③姜桂:生姜、肉桂。
④洵(xún):确实,诚然。
【译文】
曾游览陈氏的安澜园。园子占地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园子里有座水池较大,桥呈六曲形。石头上爬满藤萝,雕凿的痕迹都被遮盖住了。园子里有很多古树,都有参天的气势;鸟啼花落,如同进入深山。这是人工所成却归于天然。我平生所见平地上的假石园亭,这是第一。曾在桂花楼里举行宴会,饭菜的味道都被花气掩盖了,只有酱姜的味道不变。姜桂的特性是越老越辣,拿它来比喻忠节之臣,确实不虚此名。
出南门,即大海,一日两潮,如万丈银堤破海而过。船有迎潮者,潮至,反棹相向。于船头设一木招①,状如长柄大刀。招一捺②,潮即分破,船即随招而入,俄顷始浮起,拨转船头,随潮而去,顷刻百里。塘上有塔院③,中秋夜曾随吾父观潮于此。循塘东约三十里,名“尖山”④,一峰突起,扑入海中。山顶有阁,匾曰“海阔天空”。一望无际,但见怒涛接天而已。
【注释】
①木招:木牌,木幡。
②捺:按。
③塔院:建有佛塔的院落。
④尖山:在今浙江海宁黄湾镇,是观潮胜地。
【译文】
出了南门,就是大海,一天两次涨潮,潮水如同万丈银堤,破海而过。迎着海潮的船舶,潮水来的时候,船桨反过来面对着它。在船头设一个木招,形如长柄大刀。把木招一按,潮头即被分开,船随着木招进入。过了一会儿才漂浮起来,拨转船头,随着潮水而驶去,顷刻间能行至上百里。塘上有座塔院,中秋夜的时候,我曾随我父亲在这里观潮。顺着水塘往东约三十里,有座山叫“尖山”,一峰突起,如同扑到海里。山顶上有座楼阁,匾额上写道“海阔天空”。从上面远眺,一望无际,只是看到怒涛接天而已。
余年二十有五,应徽州绩溪克明府之召①,由武林下江山船②,过富春山③,登子陵钓台④。台在山腰,一峰突起,离水十余丈。岂汉时之水竟与峰齐耶?月夜泊界口⑤,有巡检署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⑦,此景宛然。黄山仅见其脚,惜未一瞻面目。
【注释】
①徽州:即徽州府,下辖绩溪、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祁门六县。绩溪:今安徽绩溪。
②江山船:又名“江山九姓船”。浙东游船的通称呼,或说为明清时期的妓船。
③富春山:又名“严陵山”,在今浙江桐庐西。相传汉严子陵曾耕钓于此。
④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城南富春山麓,为富春江主要景点,据说严子陵隐居垂钓于此。
⑤界口:交界处。
⑥巡检署:地方负责治安的机构。
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语出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译文】
我二十五岁的时候,接受徽州绩溪克明府的聘请,从杭州坐江山船出发,路过富春山,登上子陵钓台。子陵钓台在山腰上,一峰突起,离水有十多丈。莫非汉代时的水位竟然与山峰一样高?月夜下,船只停泊在界口,那里有个巡检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笔下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黄山仅能看到山脚,可惜未能瞻仰其真面目。
绩溪城处于万山之中,弹丸小邑,民情淳朴。近城有石镜山①,由山弯中,曲折一里许,悬崖急湍,湿翠欲滴②。渐高至山腰,有一方石亭,四面皆陡壁。亭左石削如屏,青色光润,可鉴人形,俗传能照前生。黄巢至此③,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注释】
①石镜山:又称“石照山”,在今安徽绩溪华阳镇东。
②湿翠:翠绿,青翠。
③黄巢(?—884):唐末起义军首领。
【译文】
绩溪城处在群山之中,弹丸之地,民俗淳朴。离城不远有座石镜山,顺着山往里拐,曲折行进一里左右,悬崖飞瀑,湿翠欲滴。逐渐登上高处,走到山腰,有一座方石亭,四面都是陡峭的石壁。亭子左边石削如屏,青色光润,可以照见人影。据民间传说可以照见自己的前生。黄巢曾到这里,照见自己是猿猴的形貌,就放火烧了它,故此就不能再照前世了。
离城十里有火云洞天。石纹盘结①,凹凸巉岩②,如黄鹤山樵笔意③,而杂乱无章。洞石皆深绛色④。旁有一庵,甚幽静,盐商程虚谷曾招游设宴于此。席中有肉馒头⑤,小沙弥眈眈旁视⑥,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告以一枚可易青钱七百余文⑦,僧以近无易处,仍不受。乃攒凑青蚨六百文付之⑧,始欣然作谢。
【注释】
①盘结:旋绕,盘绕。
②巉(chán)岩:陡而隆起的岩石。
③黄鹤山樵: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人。善画山水。
④深绛色:深红色。
⑤肉馒头:一种带肉馅的包子。
⑥小沙弥:小和尚。眈眈:两眼注视的样子。
⑦青钱:青铜钱。
⑧青蚨(fú):传说以母青蚨或子青蚨的血涂钱,钱用出去还会回来。后遂成为钱的代称。
【译文】
离城十里有座火云洞天。那里石纹盘结,巉岩错落,如同黄鹤山樵笔下的山水画,但显得杂乱无章。洞里的石头都是深红色。旁边有座庙,很是幽静,盐商程虚谷曾在这里招游设宴。宴席上有肉馒头,小沙弥在旁边虎视眈眈,就给了他四枚。临走的时候给了两块番银酬谢,僧人不认识番银,推辞不要。告诉他一块番银可以换青铜钱七百多文,僧人因近处没有兑换的地方,还是不要。于是大家一起凑了六百文钱给他,他这才欣然称谢。
他日,余邀同人携榼再往。老僧嘱曰:“曩者小徒不知食何物而腹泻①,今勿再与。”可知藜藿之腹不受肉味②,良可叹也。余谓同人曰:“作和尚者,必居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③,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注释】
①曩(nǎng)者:先前,过去。
②藜藿:两种野菜。这里指粗劣的饭菜。
③妖童:娈童,出卖色相的男童。
【译文】
过了一些日子,我邀请同仁带着酒具再去。老和尚吩咐我说:“过去小徒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结果腹泻,今天不要再给他了。”可见吃野菜的肚子,受不了肉味,真是让人感叹。我对同仁说:“当和尚,一定要住在这种偏僻的地方,终身不见不闻,或许可以修真养静。若是像我家乡的虎丘山,整天眼里看到的是妖童艳妓,耳中听到的是弦索笙歌,鼻子闻到的是佳肴美酒,哪能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呢?”
又去城三十里,名曰“仁里”①,有花果会。十二年一举,每举各出盆花为赛②。余在绩溪,适逢其会,欣然欲往,苦无轿马,乃教以断竹为杠,缚椅为轿,雇人肩之而去。同游者惟同事许策廷,见者无不讶笑③。至其地,有庙,不知供何神。庙前旷处高搭戏台,画梁方柱,极其巍焕④,近视则纸扎彩画,抹以油漆者。锣声忽至,四人抬对烛,大如断柱;八人抬一猪,大若牯牛⑤,盖公养十二年,始宰以献神。策廷笑曰:“猪固寿长,神亦齿利。我若为神,乌能享此。”余曰:“亦足见其愚诚也。”入庙,殿廊轩院所设花果盆玩,并不剪枝拗节,尽以苍老古怪为佳,大半皆黄山松。既而开场演剧,人如潮涌而至,余与策廷遂避去。未两载,余与同事不合,拂衣归里⑥。
【注释】
①仁里:在今安徽绩溪瀛洲乡。
②盆花:盆栽或以盆装饰种在盆里的花卉。
③讶笑:又惊讶,又感到好笑。
④巍焕:高大,壮观。
⑤牯(gǔ)牛:母牛或阉割过的公牛。这里泛指牛。
⑥拂衣:挥动衣服,表示情绪激动或愤激。
【译文】
离城三十里,有个地方叫“仁里”,那里有花果会。每十二年举办一次,大家各自拿出盆中所养之花进行比赛。我在绩溪的时候,正赶上花果会,欣然去看,但苦于没有轿子、马匹,于是让人用断竹为杠子,绑张椅子为轿子,雇人抬着过去。同去游览的只有同事许策廷,人们看到我,无不惊讶发笑。到了这里,看到有座庙,不知道供奉的是什么神。庙前空旷处搭了一座戏台,画梁方柱,非常粗大,到近处看原来是纸扎彩画,在外面抹上油漆。锣声忽然传来,四个人抬着一对蜡烛,粗得像根断柱;八个人抬着一头猪,大的像头牛,据说是大家公养十二年,才宰杀了来献神。许策廷笑道:“猪固然寿命长,神仙也是牙齿锋利。我若是神仙,哪能享受得了。”我说:“由此也可见本地人的愚昧和虔诚。”到了庙里,殿廊轩院所摆设的花果盆玩,并不剪枝去节,都是以苍老古怪为佳,大半是黄山松。既而开场演戏,人们如潮水般蜂拥而至,我和许策廷随即避开。不到两年,我因和同事合不来,拂袖而去,回到家乡。
余自绩溪之游,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①,因易儒为贾。余有姑丈袁万九,在盘溪之仙人塘作酿酒生涯②,余与施心耕附资合伙。袁酒本海贩,不一载,值台湾林爽文之乱③,海道阻隔,货积本折,不得已,仍为冯妇④。
【注释】
①热闹场:官场。
②盘溪:在今浙江缙云舒洪镇。
③林爽文(1757—1788):平和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台湾率众起义,后失败就义。
④冯妇:指重操旧业。
【译文】
我从绩溪游幕之后,看到官场中种种不堪入目的卑鄙行径,于是易儒为商。我有个姑父叫袁万九,在盘溪仙人塘做酿酒生意,我和施心耕就出钱入伙。袁万九的酒本是从海路贩卖,不到一年,赶上台湾林爽文叛乱,海路中断,货物积压,本钱亏损,没有办法,只得重操旧业。
馆江北四年,一无快游可记。迨居萧爽楼,正作烟火神仙①,有表妹倩徐秀峰自粤东归,见余阅居②,慨然曰:“足下待露而爨,笔耕而炊,终非久计。盍偕我作岭南游?当不仅获蝇头利也③。”芸亦劝余曰:“乘此老亲尚健,子尚壮年,与其商柴计米而寻欢,不如一劳而永逸。”余乃商诸交游者,集资作本。芸亦自办绣货及岭南所无之苏酒、醉蟹等物④。禀知堂上,于小春十日⑤,偕秀峰由东坝出芜湖口⑥。
【注释】
①烟火:指尘世、凡间。
②阅居:赋闲。
③蝇头利:微利,小利。
④醉蟹:一种用活蟹及酒等佐料制作的风味小吃。
⑤小春:农历十月。
⑥东坝:今江苏高淳东坝镇。芜湖:今安徽芜湖。
【译文】
到江北坐馆四年,没有什么快游可记。后来住到萧爽楼,正在做烟火神仙,有个叫徐秀峰的表妹女婿从粤东回来,看到我在家闲居,慨然说道:“你靠天吃饭,靠笔耕生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何不和我一起到岭南游幕?得到的应当不只是蝇头小利。”芸也劝我说:“趁着双亲还健在,你还在壮年,与其每天计算柴米来寻欢,不如一劳永逸。”我于是和朋友们商量,大家集资给我做本钱。芸也亲自置办了一些绣货以及岭南没有的苏酒、醉蟹登物品。禀告父母之后,于十月十日,和徐秀峰一起从东坝出芜湖口。
长江初历,大畅襟怀。每晚舟泊后,必小酌船头。见捕鱼者罾幂不满三尺①,孔大约有四寸,铁箍四角,似取易沉。余笑曰:“圣人之教,虽曰‘罟不用数’②,而如此之大孔小罾,焉能有获?”秀峰曰:“此专为网鱼设也③。”见其系以长绠④,忽起忽落,似探鱼之有无。未几,急挽出水,已有鱼枷罾孔而起矣。余始喟然曰⑤:“可知一己之见,未可测其奥妙。”
【注释】
①罾幂(zēng mì):渔网。
②罟(gǔ)不用数(cù):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渔网。数,密集,细密。
③(biān):同“鳊”,即鲂鱼,又名“武昌鱼”。身体侧扁,头尖,尾小,鳞细,生活在淡水中。
④绠(gěng):长绳子。
⑤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
【译文】
第一次游览长江,感到非常畅快。每天晚上船只停泊之后,必定在船头小酌。看到捕鱼人所用的渔网不到三尺大,网眼却大约有四寸,用铁箍定了四个角,看着轻但拿起来重。我笑道:“圣人设教,虽然说‘罟不用数’,但像这样孔大网小,哪能有什么收获?”秀峰答道:“这是专门为捕鱼设计的。”只见这种网用长绳系着,忽起忽落,好像在试探是否有鱼。不一会儿,急忙拉出水面,已经有鱼卡在网孔上了。我这才感叹道:“由此可知我不过是一己之见,并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
一日,见江心中一峰突起,四无依倚①。秀峰曰:“此小孤山也②。”霜林中,殿阁参差。乘风径过,惜未一游。
【注释】
①依倚:依靠,依傍。
②小孤山:又名“髻山”“小姑山”,在今安徽宿松县城东南长江中。
【译文】
一天,看到江心中一座奇峰突起,四周并无凭依。秀峰说:“这是小孤山。”只见霜林中,殿阁错落。船只乘风而过,可惜未能上去游览。
至滕王阁①,犹吾苏府学之尊经阁移于胥门之大马头②,王子安序中所云不足信也③。即于阁下换高尾昂首船,名“三板子”,由赣关至南安登陆④。值余三十诞辰,秀峰备面为寿。越日,过大庾岭⑤,山巅一亭,匾曰“举头日近”,言其高也。山头分为二,两边峭壁,中留一道如石巷。口列两碑,一曰“急流勇退”,一曰“得意不可再往”。山顶有梅将军祠,未考为何朝人。所谓岭上梅花,并无一树,意者以梅将军得名梅岭耶。余所带送礼盆梅,至此将交腊月⑥,已花落而叶黄矣。
【注释】
①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西北,赣江东岸,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②府学:古代府、州、县皆设学,府一级所办的为府学。尊经阁:在今苏州中学内,始建于北宋,为府学藏书之所。今已废。胥门:在今苏州城西万年桥南,作东西向,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以遥对姑胥山而得名。马头:码头。
③王子安序:即王勃《滕王阁序》。王子安,即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④赣关:在今江西赣县,明清时期当地征收关税的机构。南安:在今江西大余南安镇。
⑤大庾岭:又称“庾岭”“台岭”“梅岭”“东峤山”,位于江西、广东交界处,五岭之一。
⑥腊月:农历十二月。
【译文】
到了滕王阁,发现这里好像是把苏州府学的尊经阁移到胥门的大码头上,王子安《滕王阁序》里所说的不足为信。我们在滕王阁换乘一种高尾昂首的船,叫“三板子”,由赣关到南安登陆。当时正赶上我三十岁生日,秀峰准备了寿面为我庆贺。第二天,经过大庾岭,山顶上有座亭子,匾额上写道“举头日近”,意思是说山峰很高。山头分为两个,两边是峭壁,中间留一条小道,像石巷一样。道口立着两块石碑,一块写着“急流勇退”,一块写着“得意不可再往”。山顶上有座梅将军祠,未能考证出是什么朝代的人。所谓的岭上梅花,并没有见到一棵梅树,推测可能是梅将军的缘故才得名梅岭的吧。我所携带送礼的盆梅,到了这里将近腊月,已经花落叶黄。
过岭出口,山川风物便觉顿殊。岭西一山,石窍玲珑①,已忘其名,舆夫曰②:“中有仙人床榻。”匆匆竟过,以未得游为怅。至南雄③,雇老龙船。过佛山镇④,见人家墙顶多列盆花,叶如冬青,花如牡丹,有大红、粉白、粉红三种,盖山茶花也⑤。
【注释】
①石窍:石洞。
②舆夫:轿夫。
③南雄:今广东南雄。
④佛山:今广东佛山。
⑤山茶:一种灌木或乔木。叶光滑常绿,花红色或白色。
【译文】
过了大庾岭出关口,沿途看到的山川风物,感到明显和先前不一样。岭西有座山,石洞精巧玲珑,已忘了它的名字,轿夫说:“洞中有仙人的床榻。”匆匆经过,未能游览,心里感到很遗憾。到了南雄,雇了只老龙船。经过佛山镇,看到人家墙顶多摆设盆花,叶子如冬青,花朵如牡丹,有大红、粉白、粉红三种,大概是山茶花吧。
腊月望,始抵省城,寓靖海门内①,赁王姓临街楼屋三椽。秀峰货物皆销与当道②,余亦随其开单拜客。即有配礼者,络绎取货,不旬日而余物已尽。除夕,蚊声如雷。岁朝贺节,有棉袍、纱套者。不惟气候迥别,即土著人物③,同一五官而神情迥异。
【注释】
①靖海门:在今广州越秀区,为旧城城门,今已废。
②当道:官员。
③土著:本地,本土。
【译文】
腊月十五,我们才抵达省城,住在靖海门内,租了一个姓王的三间临街楼房。秀峰的货物都卖给了官府的人,我也跟着他开单拜客。随即有配礼的,络绎不绝地来取货,不到十天货物就已经卖完了。除夕的时候,这里蚊声如雷。春节贺岁,有穿着棉袍、纱套的。不光气候和内地迥然不同,即便是当地居民,同样长有五官但神情明显不同。
正月既望①,有署中同乡三友拉余游河观妓,名曰“打水围”,妓名“老举”。于是同出靖海门,下小艇,如剖分之半蛋而加篷焉。先至沙面②。妓船名“花艇”,皆对头分排,中留水巷,以通小艇往来。每帮约一二十号,横木绑定,以防海风。两船之间,钉以木桩,套以藤圈,以便随潮长落。鸨儿呼为“梳头婆”,头用银丝为架,高约四寸许,空其中而蟠发于外③,以长耳挖插一朵花于鬓④,身披元青短袄⑤,著元青长裤,管拖脚背,腰束汗巾⑥,或红或绿,赤足撒鞋⑦,式如梨园旦脚⑧。
【注释】
①既望:农历的每月十六。
②沙面:曾称“拾翠洲”,在广州西南,因系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
③蟠(pán):盘曲,盘结。
④长耳挖:即长耳挖簪,为女性头饰,兼能挖耳。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长耳挖》:“此即俗名一丈青也。金银不一,妇女头上斜插之。”
⑤元青:即玄青,深黑色。
⑥汗巾:腰带。
⑦撒鞋:拖鞋。
⑧旦脚:即旦角。
【译文】
正月十六,在官府供职的三位同乡好友拉着我去游河观妓,当地人称为“打水围”,妓女叫“老举”。于是大家一起出了靖海门,下到小船上,这种小船像分开的半个鸡蛋,上面加了一个船篷。我们先到沙面,妓女的船叫“花艇”,都是两两相对排列,中间留着水巷,以便小船往来。每帮约一二十只船,用横木绑牢固,以防海风。两船之间钉上木桩,套上藤圈,以便随着潮水涨落。老鸨被称作“梳头婆”,头上用银丝为架,高约四寸,中间留空,头发盘到外面,用长耳挖簪在鬓角插一朵花,身披深黑色短袄,下穿深黑色长裤,裤管拖到脚背上,腰间系一条汗巾,或红或绿,光脚穿着拖鞋,样式像梨园的旦脚。
登其艇,即躬身笑迎,搴帏入舱①。旁列椅杌②,中设大炕,一门通艄后。妇呼有客,即闻履声杂沓而出③,有挽髻者,有盘辫者,傅粉如粉墙,搽脂如榴火④,或红袄绿裤,或绿袄红裤,有著短袜而撮绣花蝴蝶履者,有赤足而套银脚镯者,或蹲于炕,或倚于门,双瞳闪闪,一言不发。
【注释】
①搴(qiān):撩起,掀起。
②杌(wù):凳子。
③杂沓:杂乱,纷乱。
④榴火:石榴花的火红的颜色。
【译文】
登上小船,她即躬身笑迎,掀开帘子让客人进入船舱。舱内旁边摆着椅凳,中间放一张大床,有个门通往船后。老鸨一喊有客人,就听到有纷乱的脚步声出来。有挽着发髻的,有盘着辫子的,香粉涂得厚如墙壁,胭脂抹得像石榴花那么红。有的红袄绿裤,有的绿袄红裤,有穿着短袜拖着绣花蝴蝶鞋的,有光脚套着银脚镯的,或蹲在床上,或靠在门边,两眼闪动着,一言不发。
余顾秀峰曰:“此何为者也?”秀峰曰:“目成之后,招之始相就耳。”余试招之,果即欢容至前①,袖出槟榔为敬②。入口大嚼,涩不可耐,急吐之,以纸擦唇,其吐如血。合艇皆大笑。
【注释】
①欢容:笑容。
②槟榔:一种常绿乔木的果实。可以吃,也可药用。古代风俗,以槟榔为男女相悦的信物。
【译文】
我回过头问秀峰:“她们这是要干什么呢?”秀峰答道:“用眼看中之后,喊她她就会过来相就。”我试着喊了一个,果然满脸笑容地来到我跟前,拿出槟榔以表敬意。我把槟榔放到嘴里大嚼,感到苦涩难忍,急忙吐了出来,用纸擦拭嘴唇,吐出的东西像血一样红。全船的人都大笑起来。
又到军工厂,妆束亦相等,惟长幼皆能琵琶而已。与之言,对曰“”。“”者,“何”也。余曰:“少不入广者,以其销魂耳,若此野妆蛮语,谁为动心哉?”一友曰:“潮帮妆束如仙,可往一游。”至其帮,排舟亦如沙面。有著名鸨儿素娘者,妆束如花鼓妇①。其粉头衣皆长领②,颈套项锁,前发齐眉,后发垂肩,中挽一鬏似丫髻③,裹足者著裙,不裹足者短袜,亦著蝴蝶履,长拖裤管,语音可辨。而余终嫌为异服,兴趣索然④。
【注释】
①花鼓:一种以边打小鼓边歌舞方式演出的民间小戏,如凤阳花鼓、山东花鼓、山西花鼓等。
②粉头:妓女。
③鬏(jiū):女性头发盘成的结。丫髻:梳在头两边的发髻。
④索然:没有兴趣的样子,乏味。
【译文】
我们又来到军工厂,这里妓女们的装束和刚才见到的相同,只是不管长幼都能弹琵琶而已。和她们说话,她们答道“”。“”就是什么的意思。我说:“少不入广,是因为销魂的缘故,像这样的野妆蛮语,谁会为她们动心呢?”一个朋友说:“潮帮的装束像神仙一样,可以过去一游。”到了潮帮,小船的排列也同沙面一样。有个有名的老鸨叫素娘,装扮得像唱花鼓的妇人。她手下的妓女都穿着长领衣服,脖子上带着项锁,前面的头发齐眉,后面的头发垂肩,中间绾着一个丫字形的发髻,裹脚的穿着裙子,不裹脚的穿着短袜,也穿蝴蝶鞋,拖着长裤管,语音可以听明白一些。我始终嫌她们穿着异服,没什么兴趣。
秀峰曰:“靖海门对渡有扬帮,皆吴妆。君往,必有合意者。”一友曰:“所谓扬帮者,仅一鸨儿,呼曰‘邵寡妇’,携一媳曰大姑,系来自扬州,余皆湖广、江西人也①。”
【注释】
①湖广:湖北、湖南。
【译文】
秀峰说:“靖海门对面有扬帮,都是吴地的装束。你去,必定有合意的。”一个朋友说:“所谓的扬帮,仅一个人称‘邵寡妇’的老鸨带着一个叫大姑的媳妇是来自扬州,其他的都是湖广、江西人。”
因至扬帮,对面两排仅十余艇。其中人物皆云鬟雾鬓,脂粉薄施,阔袖长裙,语音了了①。所谓邵寡妇者,殷勤相接。遂有一友另唤酒船,大者曰“恒”②,小者曰“沙姑艇”,作东道相邀,请余择妓。余择一雏年者,身材状貌③,有类余妇芸娘,而足极尖细,名喜儿。秀峰唤一妓名翠姑。余皆各有旧交。放艇中流,开怀畅饮。至更许,余恐不能自持,坚欲回寓,而城已下钥久矣④。盖海疆之城⑤,日落即闭,余不知也。
【注释】
①了了:清楚,明白。
②(lóu):一种有楼的大船。
③状貌:外貌,容貌。
④下钥:下锁,锁闭。
⑤海疆:临海的疆界。
【译文】
于是来到扬帮,对面两排仅有十来只船。里面的人都云鬟雾鬓,脂粉薄施,阔袖长裙,语音能听明白。人们所说的那位邵寡妇殷勤地迎接我们。有个朋友另叫了一只酒船,大的叫“恒”,小的叫“沙姑艇”,他做东请客,请我选一个妓女。我选了一个年龄小的,身材形貌有些像我的媳妇芸娘,她的脚非常尖细,名叫喜儿。秀峰喊了一个妓女名叫翠姑。其他的人各自有旧交。放船到河中间,开怀畅饮。到一更时分,我担心自己不能自持,坚决要求回寓所,但城门已经关闭很久了。海疆之城,日落就关门,但我不知道这些。
及终席①,有卧而吃鸦片烟者,有拥妓而调笑者。伻头各送衾枕至②,行将连床开铺。余暗询喜儿:“汝本艇可卧否?”对曰:“有寮可居,未知有客否也。”寮者,船顶之楼。余曰:“姑往探之。”招小艇渡至邵船,但见合帮灯火,相对如长廊,寮适无客。鸨儿笑迎曰:“我知今日贵客来,故留寮以相待也。”余笑曰:“姥真荷叶下仙人哉。”
【注释】
①终席:宴席结束。
②伻(bēng)头:仆人。
【译文】
酒席结束的时候,有躺在那里吃鸦片烟的,有搂着妓女调笑的。仆人分别把被子枕头送来,准备铺床。我悄悄地问喜儿:“你自己的船可以住宿吗?”她答道:“有寮可以住,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客人。”所谓寮,就是船顶的阁楼。我说:“姑且去看看。”喊了只小船,划到邵氏的船边,只见合帮灯火排列在两边,如同长廊,寮内正好没有客人。老鸨笑着迎接道:“我就知道今天有贵客来,特意留下寮来等着呢。”我笑道:“您老人家真是荷叶下的仙人啊。”
遂有伻头移烛相引,由舱后梯而登。宛如斗室,旁一长榻,几案俱备。揭帘再进,即在头舱之顶,床亦旁设,中间方窗,嵌以玻璃,不火而光满一室,盖对船之灯光也。衾帐镜奁,颇极华美。
【译文】
随即有个仆人拿着蜡烛带路,从舱后面的梯子登上去。里面像一间小房子,旁边一张床,几案都有。揭开帘子再往里走,即在头舱的顶上,床也放在旁边,中间有一个方形窗户,镶嵌着玻璃,即使不点灯,满室内也很亮堂,这是对面船上的灯光照来的。里面的衾帐镜奁,都很华美。
喜儿曰:“从台可以望月。”即在梯门之上,叠开一窗,蛇行而出,即后梢之顶也。三面皆设短栏,一轮明月,水阔天空。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更有小艇梭织往来,笙歌弦索之声,杂以长潮之沸哄然①,令人情为之移。余曰:“少不入广,当在斯矣。”惜余妇芸娘不能偕游至此。回顾喜儿,月下依稀相似,因挽之下台,息烛而卧。天将晓,秀峰等已哄然至,余披衣起迎,皆责以昨晚之逃。余曰:“无他,恐公等掀衾揭帐耳。”遂同归寓。
【注释】
①长潮:涨潮。哄然:声音嘈杂的样子。
【译文】
喜儿说:“从台上可以望见月亮。”梯门上面,开了一扇窗户,我们从里面像蛇一样出来,爬到船稍的顶部。这里三面都设有短栏杆,一轮明月,水阔天空。那些纵横像乱叶漂在水面的,是酒船;那些闪烁如天上繁星的,是酒船的灯光。更有小船穿梭往来,笙歌弦索之音,夹杂着涨潮的声响,让人情动神移。我说:“少不入广,应当在这里了。”可惜我媳妇芸娘不能一起到这里游览。回头看喜儿,在月光下依稀相似,于是挽着她走下平台,熄灭蜡烛睡觉。天快亮的时候,秀峰等人哄然来到,我披上衣服起来迎接,他们都指责我昨天晚上逃跑。我说:“没有什么,担心你们掀被揭帐罢了。”于是大家一起回了城内的寓所。
越数日,偕秀峰游海珠寺①。寺在水中,围墙若城,四周离水五尺许。有洞,设大炮以防海寇。潮长潮落,随水浮沉,不觉炮门之或高或下,亦物理之不可测者②。十三洋行在幽兰门之西③,结构与洋画同④。对渡名“花地”⑤,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⑥,或土音之不同欤?
【注释】
①海珠寺:又名“慈度寺”,在今广州人民大厦至省总工会一带。原在海珠岛上,后岛与陆地相连,今已废。
②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十三洋行:清代官方特许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区。幽兰门:又称“油栏门”,在今广州海珠南路。
④洋画:西洋人画的画。
⑤花地:在今广州芳村区花地湾。
⑥《群芳谱》:全名《二如亭群芳谱》。明王象晋著,记载各类植物四百多种。
【译文】
过了几天,我和秀峰一起游览海珠寺。海珠寺在水中,周围都是墙,像座城,四周离水有五尺左右。中间有洞,架设大炮以防海盗。潮涨潮落,随着水沉浮,感觉不到炮口的升高或下降,这也是物理的不可测之处。十三洋行在幽兰门的西面,房屋结构和洋画所画的相同。对岸叫“花地”,花木非常茂盛,是广州卖花的地方。我自认为没有不认识的花,到这里才认识十分之六七,问其名字,有的连《群芳谱》都没有记载,或许是土音发音不同的缘故吧?
海幢寺规模极大①,山门内植榕树②,大可十余抱,阴浓如盖,秋冬不凋。柱槛窗栏,皆以铁梨木为之③。有菩提树④,其叶似柿,浸水去皮,肉筋细如蝉翼纱,可裱小册写经⑤。
【注释】
①海幢寺:在今广州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明末时在南汉千秋寺原址建成,清初扩建,为广州四大丛林之冠。
②榕树:一种南方常见树种。绿荫甚广,常用作行道树、观赏盆栽等。
③铁梨木:又名“愈疮木”,因其硬度大而得名。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
④菩提树:一种落叶乔木。叶为广三角形,结圆形果实,可做念佛珠,一般供观赏、纳凉用。
⑤写经:抄写佛经。
【译文】
海幢寺规模很大,山门内种的榕树,大的有十多抱,树荫浓密如盖,秋冬的时节也不凋谢。其柱槛窗栏,都是用铁梨木做的。有种菩提树,树叶像柿子,泡在水里去皮,它的肉筋细得像蝉翼纱,可以装裱成小册子抄写佛经。
归途访喜儿于花艇,适翠、喜二妓俱无客。茶罢欲行,挽留再三。余所属意在寮①,而其媳大姑已有酒客在上。因谓邵鸨儿曰:“若可同往寓中,则不妨一叙。”邵曰:“可。”秀峰先归,嘱从者整理酒肴。余携翠、喜至寓。正谈笑间,适郡署王懋老不期来②,挽之同饮。
【注释】
①属意:留意,中意。
②郡署:广州官署。不期:没有约定。
【译文】
回来的路上我们到花艇去找喜儿,恰好翠姑、喜儿两人都没接客。我们喝完茶要走,她们再三挽留。我中意的地方是寮,但邵寡妇的媳妇大姑已有酒客在上面。于是对邵老鸨说:“若是可以一起到我们寓所,则不妨一叙。”邵氏说:“可以。”秀峰便先回去,嘱咐随从准备酒菜。我带着翠姑、喜儿回寓所。正在谈笑的时候,恰好郡署的王懋老不请自到,我让他留下来一起饮酒。
酒将沾唇,忽闻楼下人声嘈杂,似有上楼之势。盖房东一侄素无赖①,知余招妓,故引人图诈耳。秀峰怨曰:“此皆三白一时高兴,不合我亦从之。”余曰:“事已至此,应速思退兵之计,非斗口时也②。”懋老曰:“我当先下说之。”
【注释】
①无赖:蛮横,刁钻。
②斗口:斗嘴,吵架。
【译文】
酒正要沾唇,忽然听到楼下人声嘈杂,似乎有要上楼的架势。原来房东有个侄子平素无赖,得知我招妓,故意带人图谋敲诈。秀峰埋怨道:“这都是三白一时高兴,我不该也跟着他。”我说:“事已至此,应该快点儿想退兵之计,现在不是斗嘴的时候。”懋老说:“我先下去劝说他们。”
余即唤仆速雇两轿,先脱两妓,再图出城之策。闻懋老说之不退,亦不上楼。两轿已备,余仆手足颇捷,令其向前开路,秀峰挽翠姑继之,余挽喜儿于后,一哄而下①。秀峰、翠姑得仆力,已出门去。喜儿为横手所拿②,余急起腿,中其臂,手一松而喜儿脱去。余亦乘势脱身出。余仆犹守于门,以防追抢。急问之曰:“见喜儿否?”仆曰:“翠姑已乘轿去,喜娘但见其出,未见其乘轿也。”余急燃炬③,见空轿犹在路旁。
【注释】
①一哄:众声喧嚷。
②横手:指那些无赖。
③炬:火把。
【译文】
我随即喊仆人赶快雇两顶轿子,让两个妓女先逃走,然后再想出城的办法。听说懋老劝不退他们,他们也没有上楼。此时两顶轿子已准备好,我的仆人手脚颇为敏捷,就让他在前边开路,秀峰手挽翠姑跟着,我挽着喜儿走在后面,大家一哄而下。秀峰、翠姑得到仆人的帮助,已经出门走了。喜儿却被其中的一个无赖抓住,我急忙抬起腿,踢中那人的手臂,那人手一松,喜儿逃脱,我也乘势脱身而出。我的仆人还守在门口,以防他们追抢。我急忙问他:“你看见喜儿了吗?”仆人答道:“翠姑已乘轿子离开,喜娘只见出来,还没见她乘轿。”我急忙点上火炬,看见空轿还在路边等着。
急追至靖海门,见秀峰侍翠轿而立。又问之,对曰:“或应投东,而反奔西矣。”急反身①,过寓十余家,闻暗处有唤余者,烛之,喜儿也。遂纳之轿,肩而行。秀峰亦奔至,曰:“幽兰门有水窦可出②,已托人贿之启钥③。翠姑去矣,喜儿速往。”余曰:“君速回寓退兵,翠、喜交我。”
【注释】
①反身:转身。
②窦(dòu):孔,洞。
③启钥:开锁。
【译文】
我急忙追到靖海门,只见秀峰站在翠姑的轿子旁。又问他,他答道:“也许应该往东走,反而奔往西面了。”我急忙返身,走过我住的寓所十多家,听到暗处有人喊我,用烛光一照,正是喜儿。于是把她送到轿子里,差轿夫担轿而行。秀峰也赶了过来,说:“幽兰门有个水洞可以出去,我已托人行贿开锁。翠姑已经走了,喜儿赶快过去。”我说:“你快点儿回寓所退兵,翠姑、喜儿交给我。”
至水窦边,果已启钥,翠先在。余遂左掖喜,右挽翠,折腰鹤步①,踉跄出窦②。天适微雨,路滑如油。至河干沙面,笙歌正盛③。小艇有识翠姑者,招呼登舟。始见喜儿,首如飞蓬④,钗环俱无有。余曰:“被抢去耶?”喜儿笑曰:“闻此皆赤金⑤,阿母物也。妾于下楼时已除去,藏于囊中。若被抢去,累君赔偿耶。”余闻言,心甚德之,令其重整钗环,勿告阿母,托言寓所人杂,故仍归舟耳。翠姑如言告母,并曰:“酒菜已饱,备粥可也。”
【注释】
①折腰鹤步:弯着腰,像鹤一样踮着脚。
②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③笙歌:奏乐唱歌。
④飞蓬:乱草。
⑤赤金:纯金。
【译文】
来到水洞边,果然已经开了锁,翠姑先到这里。我左边夹着喜儿,右边挽着翠姑,弯腰鹤步,踉跄着出了水洞。当时天正下着小雨,路面光滑像涂了油。到了河岸沙面,那里笙歌正盛。小艇上有认识翠姑的,便招呼我们上了船。我这才看到喜儿的头发像乱草一样,钗环都没有了。我问道:“它们都被抢去了吗?”喜儿笑着说:“听说这些都是纯金做的,是阿母的物品。我在下楼的时候都已摘下来,藏在包里。若是被抢走的话,要连累你赔偿啊。”我听了她的话,心里很是感激,让她重新整理钗环,不要告诉阿母,只借口说寓所人杂,所以仍旧回到船上。翠姑按照我教的话禀告阿母,并且说:“酒菜已饱,准备些粥就可以了。”
时寮上酒客已去,邵鸨儿命翠亦陪余登寮。见两对绣鞋,泥污已透。三人共粥,聊以充饥。剪烛絮谈①,始悉翠籍湖南,喜亦豫产,本姓欧阳,父亡母醮②,为恶叔所卖。翠姑告以迎新送旧之苦:心不欢必强笑,酒不胜必强饮,身不快必强陪,喉不爽必强歌。更有乖张其性者③,稍不合意,即掷酒翻案,大声辱骂,假母不察,反言接待不周,又有恶客彻夜蹂躏,不堪其扰。喜儿年轻初到,母犹惜之。不觉泪随言落,喜儿亦嘿然涕泣④。余乃挽喜入杯,抚慰之。嘱翠姑卧于外榻,盖因秀峰交也。
【注释】
①絮谈:闲聊。
②醮(jiào):再嫁,改嫁。
③乖张:乖僻,怪癖。
④嘿(mò)然:默然,不作声。嘿,同“默”。
【译文】
这时,寮上的酒客已经离开,邵鸨儿让翠姑也陪着我来到寮里。只见两双绣鞋都已被泥污湿透。三人一起喝粥,聊以充饥。饭后剪烛闲聊,才知道翠姑是湖南人,喜儿也是河南人,本姓欧阳,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被恶叔卖掉。翠姑向我诉说迎新送旧的痛苦:心里不高兴也一定要强作笑脸,酒量不行也一定要硬喝,身体不舒服也一定要强陪,喉咙不爽也一定要硬唱。更有性格乖僻的人,稍微不合意,就扔了酒杯,掀翻桌子,大声辱骂,假母不了解,反而说自己接待不周,又有恶客彻夜蹂躏,不堪其扰。喜儿年轻初到,假母还怜惜她。翠姑不禁泪随言落,喜儿也静静地哭泣。我把喜儿拥入怀里,安慰她。嘱咐翠姑睡在外面的床上,因为她是秀峰交往的人。
自此,或十日,或五日,必遣人来招。喜或自放小艇,亲至河干迎接①。余每去,必偕秀峰,不邀他客,不另放艇。一夕之欢,番银四圆而已。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②,甚至一招两妓。余则惟喜儿一人。偶独往,或小酌于平台,或清谈于寮内,不令唱歌,不强多钦,温存体恤,一艇怡然,邻妓皆羡之。有空闲无客者,知余在寮,必来相访。合帮之妓,无一不识,每上其艇,呼余声不绝。余亦左顾右盼,应接不暇,此虽挥霍万金所不能致者。
【注释】
①河干:河边,岸边。
②跳槽:喜新厌旧,另结新欢。
【译文】
从此,或是十日,或是五日,扬帮必定派人来叫我们。喜儿有时自己坐着小船,亲自到河边来迎接我。我每次去,必定和秀峰一起,不请其他客人,也不另外坐船。一晚上的欢会,不过四块番银而已。秀峰今翠明红,俗话叫做“跳槽”,甚至一次叫上两个妓女。我则只叫喜儿一人。偶然独自前往,或者在平台上小酌,或者在寮内清谈,不让喜儿唱歌,也不强迫她喝酒,温存体恤,全船人都很高兴,邻船的妓女都很羡慕。有空闲没有客人的,知道我在寮内,必定来拜访。全帮的妓女,没有一个不认识我,每次上船的时候,和我打招呼的声音不断。我也左顾右盼,应接不暇,这即便是挥霍万金都买不来的。
余四月在彼处,共费百余金,得尝荔枝鲜果,亦生平快事。后鸨儿欲索五百金强余纳喜,余患其扰,遂图归计。秀峰迷恋于此,因劝其购一妾,仍由原路返吴。
【译文】
我在这个地方呆了四个月,共花费一百多两银子,得以品尝荔枝鲜果,这也是生平快事。后来老鸨想要五百两银子,强迫我娶喜儿为妾,我担心她骚扰,于是打算回家。秀峰对这里很迷恋,就劝他买一个妾,我们仍从原路返回吴地。
明年,秀峰再往,吾父不准偕游,遂就青浦杨明府之聘①。及秀峰归,述及喜儿因余不往,几寻短见。噫!“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倖名”矣②。
【注释】
①青浦:今上海青浦区。明府:对县令的称呼。
②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倖名:化用杜牧《遣怀》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薄倖,负心,薄情。
【译文】
第二年,秀峰又去广东,我父亲不准我和他一起去,于是接受青浦杨明府的聘请。秀峰回来后,告诉我喜儿因我不去,几乎要寻短见。噫!我这是“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倖名”啊。
余自粤东归来,馆青浦两载,无快游可述。未几,芸、憨相遇,物议沸腾①,芸以激愤致病。余与程墨安设一书画铺于家门之侧,聊佐汤药之需②。
【注释】
①物议:非议,批评。
②汤药:用水煎服的中药。
【译文】
我从粤东回来后,在青浦坐馆两年,没有什么快游可讲。不久,芸娘和憨园相遇,引起很多非议,芸也因激愤生病。我和程墨安在家门旁开了一个书画铺,聊以供汤药之需。
中秋后二日,有吴云客偕毛忆香、王星烂邀余游西山小静室①,余适腕底无闲②,嘱其先往。吴曰:“子能出城,明午当在山前水踏桥之来鹤庵相候。”余诺之。
【注释】
①西山:又名“洞庭西山”,在今苏州西南四十多公里处的太湖中,为太湖第一大岛。
②腕底:手头。
【译文】
中秋后两天,吴云客和毛忆香、王星烂一起邀请我到西山小静室去游玩,我正好手里有事,就告诉他们先去。吴云客说:“你要是能出城的话,我们明天中午在山前水踏桥的来鹤庵等着你。”我答应了。
越日,留程守铺,余独步出阊门①,至山前,过水踏桥,循田塍而西②,见一庵南向,门带清流。剥啄问之③,应曰:“客何来?”余告之。笑曰:“此得云也,客不见匾额乎?来鹤已过矣。”余曰:“自桥至此,未见有庵。”其人回指曰:“客不见土墙中森森多竹者④,即是也。”
【注释】
①阊门:苏州城西门。
②塍(chéng):田间土埂。
③剥啄:敲门。
④森森:林木茂密的样子。
【译文】
第二天,让程墨安留下来看守店铺,我独自步行,出阊门,到山前,过水踏桥,顺着田埂往西走,看到一座朝南的寺庙,门口有一条小溪。我敲门问路,里面答应道:“客人从哪里来?”我告诉了他。里面笑道:“这里是得云庵,客官没看到匾额上写着吗?来鹤庵已经走过了。”我说:“从桥上走到这里,没有看到有庵。”那人用手往回指着说:“客官不见土墙里有很多竹子吗,那里就是。”
余乃返至墙下,小门深闭。门隙窥之①,短篱曲径,绿竹猗猗②,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一人过,曰:“墙穴有石③,敲门具也。”余试连击,果有小沙弥出应。余即循径入,过小石桥,向西一折,始见山门。悬黑漆额,粉书“来鹤”二字,后有长跋,不暇细观。入门经韦驮殿④,上下光洁,纤尘不染,知为小静室。
【注释】
①门隙:门缝。
②猗猗(yī):茂盛、茂密的样子。
③墙穴:墙洞。
④韦驮:佛教护法神。
【译文】
我于是往回走到墙下,看到有个小门紧闭着。从门缝往里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非常安静,听不到有人的声音。敲了敲门,也没有回应。有个人从旁边经过,告诉我说:“墙洞里有块石头,这是敲门的工具。”我试着用石头连敲几下,果然有个小沙弥出来应答。我就顺着小路,过了一座小石桥,往西一转,才看到山门。上面挂着一块黑漆匾额,写着“来鹤”两个字,后面还有比较长的跋文,我也来不及细看。进门经过韦驮殿,看到这里上下光洁,纤尘不染,知道这就是小静室。
忽见左廊又一小沙弥奉壶出,余大声呼问,即闻室内星烂笑曰:“何如?我谓三白决不失信也。”旋见云客出迎,曰:“候君早膳,何来之迟?”一僧继其后,向余稽首①,问知为竹逸和尚。入其室,仅小屋三椽,额曰“桂轩”,庭中双桂盛开。星烂、忆香群起嚷曰:“来迟罚三杯。”席上荤素精洁②,酒则黄白俱备。余问曰:“公等游几处矣?”云客曰:“昨来已晚,今晨仅到得云河亭耳。”欢饮良久。饭毕,仍自得云河亭共游八九处,至华山而止③。各有佳处,不能尽述。华山之顶有莲花峰④,以时欲暮,期以后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一瓯,即乘山舆⑤,径回来鹤。
【注释】
①稽(qǐ)首:僧侣所行常礼,一般见面时用。
②精洁:精致整洁。
③华山:在今苏州支硎山西,为天池山的后山。
④莲花峰:华山主峰,海拔169米。山顶巨石兀立,高达数丈,形似莲花瓣,故名。
⑤山舆:山轿。
【译文】
忽然看到左边走廊上有个小沙弥捧着茶壶出来,我大声喊着问他,就听到室内星烂笑着说:“怎么样?我说三白决不会失信吧。”随即看到云客出来迎接,说道:“等你一起吃早餐,怎么来得这么迟?”一位寺僧在他后面,向我行稽首礼,一问才知道是竹逸和尚。进了小静室,仅有小屋三间,匾额上写着“桂轩”两个字,庭院里两棵桂树正在盛开。星烂、忆香站起来嚷道:“来晚了罚酒三杯。”酒席上不管荤菜、素菜,都很精洁,酒则黄酒、白酒都准备了。我问道:“你们游玩了几个地方?”云客说:“昨天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今天早上仅到得云河亭而已。”大家畅饮了很长时间。吃完饭后,仍从得云河亭开始,游览了八九个地方,走到华山才停下来。各处风景自有佳处,不能一一说出来。华山顶上有座莲花峰,因当时天快黑了,准备以后再游。桂花的繁盛,以这里为最。在花下饮了一杯清茶,就坐着山轿,直接回来鹤庵。
桂轩之东,另有临洁小阁,已杯盘罗列。竹逸寡言静坐而好客善饮。始则折桂催花①,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余曰:“今夜月色甚佳,即此酣卧,未免有负清光②。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竹逸曰:“放鹤亭可登也③。”云客曰:“星烂抱得琴来,未闻绝调,到彼一弹何如?”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④,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烂弹《梅花三弄》⑤,飘飘欲仙。忆香亦兴发,袖出铁笛,呜呜而吹之。云客曰:“今夜石湖看月者⑥,谁能如吾辈之乐哉?”盖吾苏八月十八日石湖行春桥下有看串月胜会⑦,游船排挤,彻夜笙歌,名虽看月,实则挟妓哄饮而已。未几,月落霜寒,兴阑归卧。
【注释】
①折桂催花: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酒令。
②清光:皎洁的月光。
③放鹤亭:在华山莲花峰旁的山巅上,相传建亭时,有一群鹤从西湖放鹤亭飞来,栖息宿夜,故名。
④木犀:即桂花。
⑤《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中国古代表现梅花的名曲。
⑥石湖:在今苏州西南。
⑦行春桥:跨石湖北渚,为半圆拱薄墩九孔连拱长桥,初建于宋。串月胜会:每逢农历八月十八,相传可见行春桥每个桥洞中各有一个月亮映在水中,其影如串,当地有石湖串月的风俗。
【译文】
桂轩的东边,另有一座临洁小阁,里面已经杯盘罗列。竹逸和尚静静坐着,不怎么说话,但他好客,善饮。我们起初折桂催花,后来每人行一酒令,直到二更时分才结束。我说:“今天夜里月色相当好,就这样酣睡,未免辜负清光。到哪里找块空旷的高地,玩赏月色,这样才不虚度良夜啊!”竹逸说:“可以登上放鹤亭赏月。”云客说:“星烂抱着琴来,还没有听到绝调,到那里弹一曲如何?”于是大家一起过去。只见木犀花飘香,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烂弹奏《梅花三弄》,让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忆香也兴致大发,从袖里拿出铁笛,呜呜地吹了起来。云客说:“今夜在石湖看月的人,有谁能像我们这样快乐呢?”我家乡苏州八月十八日在石湖行春桥下有看串月的盛会,每年此时,游船密集地排在一起,彻夜笙歌,虽说是看月,实际上不过挟妓饮酒凑热闹而已。不久,月落霜寒,大家兴致已尽,回去睡觉了。
明晨,云客谓众曰:“此地有无隐庵①,极幽僻,君等有到过者否?”咸对曰:“无论未到,并未尝闻也。”竹逸曰:“无隐四面皆山,其地甚僻,僧不能久居。向年曾一至,已坍废。自尺木彭居士重修后②,未尝往焉,今犹依稀识之。如欲往游,请为前导。”忆香曰:“枵腹去耶③?”竹逸笑曰:“已备素面矣,再令道人携酒盒相从也。”面毕,步行而往。过高义园④,云客欲往白云精舍⑤。入门就坐,一僧徐步出,向云客拱手曰:“违教两月⑥,城中有何新闻?抚军在辕否⑦?”忆香忽起曰:“秃。”拂袖径出。余与星烂忍笑随之,云客、竹逸酬答数语,亦辞出。
【注释】
①无隐庵:又名“无隐禅院”。在今苏州天平山西南的天马山麓。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今已不存。
②尺木彭居士:彭绍升(1740—1796),字允初,号尺木,法名“际”,苏州(今属江苏)人。
③枵(xiāo)腹:空着肚子。
④高义园:在天平山南麓。始建于唐宝历年间,原为宋范仲淹祠堂。
⑤白云精舍:在高义园西。始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初名“白云庵”,以白云泉得名。北宋庆历四年(1044)改为“白云禅寺”,亦名“天平寺”。元末毁,明洪武年间重建。现有寺宇为晚清重建。
⑥违教:谦辞。没有请教,意思是没见面。
⑦抚军:巡抚。辕:官署,衙署。
【译文】
第二天早上,云客对大家说:“这里有座无隐庵,极为幽僻,你们有谁去过?”大家答道:“不要说没有去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竹逸说:“无隐庵的四面都是山,地方非常偏僻,连僧人都不能久住。往年曾去过一次,寺庙已经倒塌荒废。自从尺木彭居士重修之后,还没有去过,如今仍能依稀认识路。如果大家想去游玩,我在前面带路。”忆香问:“空着肚子去吗?”竹逸笑着答道:“已经准备素面了,再让道人带着酒菜盒子在后面跟着。”吃完素面,大家一起步行前往。过了高义园,云客想去白云精舍。到了精舍,进门坐下,一位僧人慢慢走出来,向云客拱手问道:“有两个月没有当面请教了,苏州城内有什么新闻?抚军还在官衙里吗?”忆香忽然站起来说:“秃。”拂袖而出。我和星烂忍着笑跟在他后面,云客、竹逸寒暄了几句话,也告辞出来。
高义园即范文正公墓①,白云精舍在其旁。一轩面壁,上悬藤萝,下凿一潭,广丈许,一泓清碧②,有金鳞游泳其中③,名曰“钵盂泉”④。竹炉茶灶,位置极幽。轩后于万绿丛中,可瞰范园之概。惜衲子俗,不堪久坐耳。是时由上沙村过鸡笼山,即余与鸿干登高处也。风物依然,鸿干已死,不胜今昔之感。
【注释】
①范文正公: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②一泓:一汪水。
③金鳞:鱼。
④钵盂泉:又名“白云泉”,与怪石、红枫并称“天平山三绝”。
【译文】
高义园就是范文正公的墓地,白云精舍在其旁边。其中有座房子面朝石壁,上面悬挂着藤萝,下面开凿了一个水潭,有一丈见方,一泓清碧,小鱼在其中游动。此处名叫“钵盂泉”。竹炉茶灶,所在的位置极为幽僻。站在轩后的万绿丛中,可以俯瞰范园的全景。可惜僧人俗气,不堪久坐。此时从上沙村过鸡笼山,就是我和鸿干登高的地方。如今风物依然,鸿干已死,让人有不胜今昔的感叹。
正惆怅间,忽流泉阻路不得进。有三五村童掘菌子于乱草中①,探头而笑,似讶多人之至此者。询以无隐路,对曰:“前途水大不可行,请返数武,南有小径,度岭可达。”从其言,度岭南行里许,渐觉竹树丛杂,四山环绕,径满绿茵,已无人迹。竹逸徘徊四顾曰:“似在斯,而径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细瞩,于千竿竹中隐隐见乱石墙舍,径拨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②,众喜曰:“非君则武陵源矣③。”
【注释】
①菌子:蘑菇。
②彭某:即彭绍升。
③武陵源:又名“桃源”,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是陶渊明理想之所,后用以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
【译文】
正在惆怅的时候,忽然有条湍急的溪流挡着去路,无法前行。附近有三五个村童在乱草中挖菌子,他们探头看着我们发笑,似乎惊讶有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向他们询问去无隐庵的路,他们答道:“前面水大不能走,请返回几步,向南有条小路,翻过山岭就可以到达。”我们按照村童说的,翻过山岭向南走了一里多地,渐渐觉得竹树丛杂,四面群山环绕,路上都是绿荫,没有人来过的痕迹。竹逸徘徊着往四面看,说道:“好像在这里,但路已无法辨认,怎么办呢?”我蹲下身来细细观察,在竹林里隐隐约约看到有乱石墙舍,拨开竹丛,从里面穿过去寻找,这才看到一个小门,上面写着“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大家都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你,今天这里成了武陵源啦。”
山门紧闭,敲良久,无应者。忽旁开一门,呀然有声①,一鹑衣少年出②,面有菜色③,足无完履④。问曰:“客何为者?”竹逸稽首曰:“慕此幽静,特来瞻仰⑤。”少年曰:“如此穷山,僧散无人接待,请觅他游。”言已,闭门欲进。云客急止之,许以启门放游,必当酬谢。少年笑曰:“茶叶俱无,恐慢客耳,岂望酬耶?”
【注释】
①呀然:开门的声音。
②鹑(chún)衣:衣服破旧。
③菜色:营养不良的样子。
④履(lǚ):鞋。
⑤瞻仰:仰望,观看,有尊重恭敬之意。
【译文】
山门紧闭,敲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回应。忽然旁边呀然作响,开了一个小门,有个衣着破旧的少年出来,面有菜色,脚下的鞋也是破的。他问道:“客人有什么事呢?”竹逸和尚稽首:“找到这个幽僻的地方,特来瞻仰。”少年答道:“这么穷的地方,僧人都已散去,无人接待,请另寻他处游览。”说完,想关门进去。云客急忙阻止他,许诺如果开门放我们进来游玩,必定付给酬金。那位少年笑道:“茶叶都没有,担心怠慢了客人,哪还想什么酬谢呢?”
山门一启,即见佛面①,金光与绿阴相映。庭阶石础②,苔积如绣,殿后台级如墙,石栏绕之。循台而西,有石形如馒头,高二丈许,细竹环其趾。再西折北,由斜廊蹑级而登,客堂三楹③,紧对大石。石下凿一小月池,清泉一派,荇藻交横④。堂东即正殿,殿左西向为僧房厨灶,殿后临峭壁,树杂阴浓,仰不见天。星烂力疲,就池边小憩,余从之。
【注释】
①佛面:佛像面目。这里指真实情况。
②石础:基石。
③客堂:寺院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④荇(xìng)藻:水草。
【译文】
山门一开,就见到了里面的真实情况,金光和绿荫相辉映。院子里石基上满是绿苔,像刺绣一样,殿后的台阶像墙壁,顶上有石栏杆环绕。顺着台子往西,有块石头形状像馒头,高两丈左右,下面有细竹环绕。往西向北转,从一个斜廊登上台阶,有客堂三间,正对着大石头。石下开凿了一个月形的小水池,清泉流动,水草交错。客堂东边就是正殿,殿左朝西是僧房厨灶,殿后挨着峭壁,树杂浓荫,抬头都看不到天。星烂感到疲劳,靠在池边休息,我也跟着他靠在池边休息。
将启盒小酌,忽闻忆香音在树杪①,呼曰:“三白速来,此间有妙境②!”仰而视之,不见其人,因与星烂循声觅之。由东厢出一小门,折北,有石蹬如梯,约数十级,于竹坞中瞥见一楼。又梯而上,八窗洞然③,额曰“飞云阁”④。四山抱列如城,缺西南一角,遥见一水浸天,风帆隐隐,即太湖也。倚窗俯视,风动竹梢,如翻麦浪。忆香曰:“何如?”余曰:“此妙境也。”忽又闻云客于楼西呼曰:“忆香速来,此地更有妙境!”因又下楼,折而西,十余级,忽豁然开朗,平坦如台。度其地,已在殿后峭壁之上,残砖缺础尚存,盖亦昔日之殿基也。周望环山,较阁更畅。忆香对太湖长啸一声,则群山齐应。
【注释】
①树杪:树梢。
②妙境:神奇美妙的风景。
③洞然:敞开的样子。
④飞云阁:在今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内。
【译文】
正要打开食盒小酌,忽然听到忆香的声音从树梢上传来,喊道:“三白快来,这里有妙境!”抬头观看,见不到人,于是和星烂顺着声音寻找。从东厢房的一个小门出去,往北转,有处石阶像梯子一样,约有十来级,在竹坞里看到有座楼。又顺着梯子上去,只见八扇窗子开着,匾额上写着“飞云阁”。四面群山环抱,如身处城中一样,只是西南缺少一角,从这里远远望去,水天相连,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小船,即是太湖。靠着窗户俯视,风吹竹梢,像麦浪翻滚。忆香问道:“怎么样?”我说:“这里确实是妙境!”忽然又听到云客在楼西喊道:“忆香快来,这里更有妙境!”于是又下楼,往西转,登上十来个台阶,顿时豁然开朗,上面平坦如台。估计这个地方,已在殿后的峭壁上,地上还存留一些残砖碎石,大概是过去正殿的根基。四面望着群山,比刚才在阁楼上看更为畅快。忆香对着太湖长啸一声,群山一起回应。
乃席地开樽①,忽愁枵腹。少年欲烹焦饭代茶②,随令改茶为粥,邀与同啖。询其何以冷落至此,曰:“四无居邻,夜多暴客③,积粮时来强窃④,即植蔬果,亦半为樵子所有⑤。此为崇宁寺下院⑥,长厨中月送饭干一石、盐菜一坛而已⑦。某为彭姓裔⑧,暂居看守,行将归去,不久当无人迹矣。”云客谢以番银一圆。
【注释】
①樽(zūn):古代一种酒器。
②焦饭:锅巴。
③暴客:强盗,盗贼。
④积粮:囤积的粮食。
⑤樵子:樵夫。
⑥崇宁寺:在今江苏昆山巴城镇北,阳澄湖东岸,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
⑦饭干:干粮。盐菜:腌菜,盐渍的蔬菜。
⑧裔:后裔,后人。
【译文】
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饮酒,忽然感觉到肚子饿。那位少年想要煮锅巴代茶,随即让他改茶为粥,请他一起坐下吃。问他此处为什么冷落到这种程度,他答道:“这里四周没有邻居,夜里多有强盗,他们时常会来抢夺积粮,即便种植蔬菜水果,也大半被樵夫们弄走。这里是崇宁寺的下院,长厨每月月中送来饭干一石、盐菜一坛罢了。我是彭姓的后裔,暂时住在这里看守,也准备回去,不久这里就没有人迹了。”云客给他一块番银作为酬谢。
返至来鹤,买舟而归。余绘《无隐图》一幅,以赠竹逸,志快游也①。
【注释】
①志:记载,记录。
【译文】
回到来鹤庵,大家乘船回家。我画了一幅《无隐图》,送给竹逸和尚,以纪念这次的快游。
是年冬,余为友人作中保所累①,家庭失欢,寄居锡山华氏。明年春,将之维扬而短于资,有故人韩春泉在上洋幕府②,因往访焉。衣敝履穿,不堪入署,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③。及出见,知余愁苦,慨助十金。园为洋商捐施而成④,极为阔大,惜点缀各景,杂乱无章,后叠山石,亦无起伏照应。
【注释】
①中保:担保人。
②上洋:今上海。
③投札:写信,寄信。
④洋商:买办。
【译文】
这年冬天,我为朋友做保人受到连累,弄得家里人不高兴,寄住在锡山华氏家里。第二年春天,想到扬州但缺少盘缠。有个旧交韩春泉在上洋幕府,于是去拜访他。我衣服破旧,无法进入官署,就写信约他在郡庙园亭里见面。韩春泉出来相见,得知我愁苦无助,慷慨地资助我十两银子。郡庙的园子是洋商捐款建成的,十分宽敞,可惜各处点缀的风景,杂乱无章,后面垒的山石,也没有起伏照应。
归途忽思虞山之胜①,适有便舟附之。时当春仲,桃李争妍,逆旅行踪②,苦无伴侣,乃怀青铜三百③,信步至虞山书院④。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惜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⑤,就之。烹碧罗春⑥,饮之极佳。询虞山何处最胜,一游者曰:“从此出西关,近剑门⑦,亦虞山最佳处也。君欲往,请为前导。”余欣然从之。
【注释】
①虞山:古称“乌目山”,在今江苏常熟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因商周之际虞仲死后葬于此处而得名。
②逆旅:行旅匆匆。
③青铜:铜钱。
④虞山书院:又名“文学书院”“学道书院”,在今江苏常熟城西北,虞山之麓。始建于元代。
⑤瀹(yuè):煮。
⑥碧罗春:传统名茶,属绿茶,产于江苏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又称“洞庭碧螺春”。
⑦剑门:虞山中部最高处,以奇石险峻而著称,绝壁中开如门缝,最窄处仅二尺许,顶端有巨石,凌空欲坠。
【译文】
回家的路上,忽然想到虞山的胜景,正好有便船可以乘坐。此时正当仲春,桃李争妍,旅途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伴侣,于是带着三百文钱,信步走到虞山书院。从墙外抬头观看,只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很有幽趣。可惜不得其门而入,问路过去,偶尔看到一个设篷卖茶的,就在那里驻足下来。店主烹煮的碧罗春,喝起来非常好。询问虞山的风景哪里最好,一位游客说:“从这里出西关,离剑门很近,也是虞山最好的地方。你要去的话,我给你带路。”我欣然跟着他前往。
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①。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②,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③,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④,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
【注释】
①横纹:横向的纹路。
②凹凸:崎岖不平。
③洞府:相传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石罅(xià):石缝。
【译文】
出了西门,顺着山脚,高低不平地走了几里地,渐渐看到山峰屹立,山石有横纹。到了近前,山从中间分开,两壁凹凸不一,高约几十丈。近而仰视,好像要倒下来一样。那个人说:“相传上面有神仙的洞府,多有仙景,可惜无路可登。”我游兴大发,挽袖卷衣,像猴子一样攀爬而上,一直爬到顶上。所谓的洞府,深仅一丈多,上面有个石缝,往上可以看到天空。低头向下看,两腿发软,感觉要掉下去。于是用腹部贴着石壁,依附着藤蔓下来。
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①。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②,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注释】
①野店:荒郊的小酒店。
②赭(zhě)石:暗棕色石头,常用作颜料。
【译文】
那个人感叹道:“豪壮啊,游兴这么豪壮的,还没有见到有超过你的。”我口渴,想喝水,就邀请那个人到野店里喝了几杯。太阳快要落山,还未能游遍这里,就拣了十来块暗棕色的石头,放到怀里带回去。我带着行装,搭乘夜里的船只到了苏州,仍回锡山。这是我愁苦中的一次快游。
嘉庆甲子春①,痛遭先君之变,行将弃家远遁②,友人夏揖山挽留其家。秋八月,邀余同往东海永泰沙③,勘收花息④。沙隶崇明。出刘河口⑤,航海百余里。新涨初辟,尚无街市。茫茫芦荻⑥,绝少人烟。仅有同业丁氏仓库数十椽,四面掘沟河,筑堤栽柳绕于外。丁字实初,家于崇,为一沙之首户。司会计者姓王,俱豪爽好客,不拘礼节,与余乍见⑦,即同故交。宰猪为饷,倾瓮为饮。令则拇战⑧,不知诗文;歌则号呶⑨,不讲音律。酒酣,挥工人舞拳相扑为戏。蓄牯牛百余头,皆露宿堤上。养鹅为号,以防海贼。日则驱鹰犬猎于芦丛沙渚间⑩,所获多飞禽。余亦从之驰逐⑪,倦则卧。
【注释】
①嘉庆甲子:1804年。
②行将:将要,准备。
③永泰沙:在今江苏启东久隆镇,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江中涨出的沙洲。
④花息:利息。
⑤刘河口:在今江苏太仓。
⑥芦荻:又名“芦竹”,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形如芦苇。
⑦乍见:初见。
⑧拇战:划拳。因划拳时常用拇指,故称。
⑨号呶(náo):喧闹,叫嚷。呶,喧哗,喧闹。
⑩沙渚:小沙洲。
⑪驰逐:奔驰追赶。
【译文】
嘉庆甲子年的春天,我痛遭父亲去世的变故,准备离家远遁,朋友夏揖山挽留我住在他家里。当年秋八月,他请我一起到东海永泰沙去收利息。永泰沙隶属崇明。出了刘河口,在海上航行一百多里。永泰沙是涨潮积沙形成的新岛屿,刚开辟,还没有街市。一眼望去,茫茫芦荻,几乎没有人烟。只有同业丁氏的几十间仓库,四面挖上沟河,筑堤栽柳,环绕在外面。丁氏字实初,家住在崇明,是全沙的首户。担任会计的人姓王,都是豪爽好客,不拘礼节,和我初次见面,就如同故交一样。大家宰猪吃饭,捧着坛子喝酒。酒令就是划拳,不懂诗文;唱歌则乱喊乱叫,不讲音律。酒喝到高兴处,指挥工人以舞拳、相扑的方式作乐。养了一百多头牛,都露宿在堤坝上。养鹅为号,以防海盗。白天驱赶着鹰犬在芦丛沙渚间打猎,所捕获的大多是飞禽。我也跟着他们驰骋追赶,累了就倒下来睡觉。
引至园田成熟处,每一字号圈筑高堤①,以防潮汛②。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潮时启闸灌之,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③。佃人皆散处如列星④,一呼俱集,称业户曰“产主”⑤,唯唯听命,朴诚可爱,而激之非义,则野横过于狼虎⑥。幸一言公平,率然拜服。风雨晦明,恍同太古⑦。卧床外瞩,即睹洪涛,枕畔潮声,如鸣金鼓。一夜,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⑧,浮于海中,又见红光烛天,势同失火。实初曰:“此处起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沙田矣。”揖山兴致素豪,至此益放。余更肆无忌惮,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事竣,十月始归。
【注释】
①字号:以文字作为编次的符号。
②潮汛:每年固定出现的涨潮期。
③潦(lǎo):积水。
④佃人:租种田地的农民。
⑤业户:业主,地主。
⑥野横:粗野蛮横。
⑦太古:远古。
⑧栲栳(kǎo lǎo):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筐。
【译文】
他们曾带我到田园成熟的地方,这里每一字号的田园都用高高的堤坝圈起来,以防潮汛。堤坝中有水洞相通,用闸门来开启关闭。旱了则在涨潮时开闸浇灌,涝了则在落潮时开闸泄水。佃户像星星那样散布在各个地方,一喊就聚集起来,他们称业户为“产主”,唯唯听命,诚朴可爱,若不用大义激励他们,他们的蛮横会超过虎狼。所幸一言公平,大家全都拜服。风雨晦明,仿佛回到太古时代。睡在床上往外就可看到波涛,枕边潮声如同金鼓鸣响。一天夜里,忽然看到几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漂浮在海里,又看到红光映照着天空,好像失了火一样。实初说:“这里显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新的沙田了。”揖山性情向来豪放,到了这里更加豪放。我更是肆无忌惮,坐在牛背上狂歌,在沙头喝醉乱舞,都是随着个人的兴致,这真是生平没有拘束的快游啊。事情办完,到十月份才回去。
吾苏虎丘之胜①,余取后山之千顷云一处②,次则剑池而已③。余皆半藉人工,且为脂粉所污,已失山林本相。即新起之白公祠、塔影桥④,不过留名雅耳。其冶坊滨,余戏改为“野芳滨”,更不过脂乡粉队,徒形其妖冶而已⑤。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⑥,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妙。灵岩山为吴王馆娃宫故址⑦,上有西施洞、响屧廊、采香径诸胜⑧,而其势散漫,旷无收束,不及天平、支硎之别饶幽趣。
【注释】
①虎丘:山名。在今苏州西北,为吴王阖闾埋葬处。
②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后山虎丘塔院东。
③剑池:又名“剑泉”,在今苏州虎丘千人石北。据说吴王阖闾葬于此处。
④白公祠:在今苏州山塘街。清嘉庆二年(1797)于塔影园址改建,祭祀曾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塔影桥:在今苏州虎丘附近环山河上,建于清嘉庆年间。
⑤妖冶:妖媚而不庄重。
⑥狮子林:在今苏州城东北园林路,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元代。
⑦吴王馆娃宫:在灵岩山上,系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
⑧西施洞:在灵岩山半山腰处,相传越王勾践与范蠡献西施给吴王夫差时在此等候。后人在洞前建屋,洞内镌刻观音像,洞外种有紫竹,故又名“观音洞”。响屧(xiè)廊:春秋时吴王宫中的廊名。屧,木鞋。
【译文】
说到我家乡苏州虎丘的胜景,我取后山千顷云这一个地方,其次则剑池而已。其他都是半借人工,且为脂粉污染,已经失去山林的本来面目。即便是新建的白公祠、塔影桥,不过是取名雅致而已。冶坊滨,我开玩笑地把它改为“野芳滨”,更不过是像脂粉女子一样,只是外形妖冶罢了。在城里最著名的狮子林,虽说是出自云林的手笔,且山石玲珑,其中多有古木,但就整体来看,如同煤渣胡乱堆放,堆积些苔藓,弄些蚁穴,全无山林的气势。以我管见所及,不知道它的妙处。灵岩山是吴王馆娃宫的旧址,上面有西施洞、响屧廊、采香径等名胜,但分布散漫,空旷而缺少收束,不如天平山、支硎山的别饶幽趣。
邓尉山一名“元墓”①,西背太湖,东对锦峰②,丹崖翠阁,望如图画。居人种梅为业,花开数十里,一望如积雪,故名“香雪海”。山之左有古柏四树,名之曰“清”“奇”“古”“怪”。清者,一株挺直,茂如翠盖;奇者,卧地三曲,形同“之”字;古者,秃顶扁阔,半朽如掌;怪者,体似旋螺③,枝干皆然。相传汉以前物也。
【注释】
①邓尉山:又名“玄墓山”,在今苏州西南三十公里处,因东汉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而得名,为赏梅胜地。元:原作“玄”,避康熙玄烨名讳,用“元”字。
②锦峰:即锦峰山,在苏州城西。
③旋螺:螺的一种,其壳作回旋状。
【译文】
邓尉山又名“元墓”,西面靠着太湖,东面对着锦峰山,丹崖翠阁,望去如同图画。住在这里的人以种梅为业,花开的时候方圆几十里,一望如遍地积雪,故名“香雪海”。山的左边有四棵古柏,名字叫“清”“奇”“古”“怪”。叫“清”的这棵,树干挺直,繁茂如翠盖;叫“奇”的这棵,倒在地上弯三弯,形状如“之”字;叫“古”的这棵,秃顶扁阔,已半朽,形如手掌;叫“怪”的这棵,形体似螺旋,枝干皆是如此。相传它们都是汉代以前所种植的。
乙丑孟春①,揖山尊人莼芗先生偕其弟介石②,率子侄四人,往幞山家祠春祭③,兼扫祖墓,招余同往。顺道先至灵岩山,出虎山桥④,由费家河进香雪海观梅。幞山祠宇即藏于香雪海中,时花正盛,咳吐俱香⑤。余曾为介石画《幞山风木图》十二册。
【注释】
①乙丑:1805年。
②尊人:父亲。
③幞山:在今江苏苏州。
④虎山桥:在今苏州光福镇北。
⑤咳吐:言论,谈吐。
【译文】
乙丑年孟春,揖山的父亲莼芗先生和他弟弟介石一起,带着子侄四人,到幞山的家祠去春祭,兼扫祖墓,他们喊我一起前往。大家顺道先到灵岩山,从虎山桥出来,由费家河到香雪海看梅花。幞山的家祠就藏在香雪海里,当时花开正盛,呼吸之间都带着香气。我曾为介石画了十二册《幞山风木图》。
是年九月,余从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庆府之任,溯长江而上,舟抵皖城①。皖山之麓②,有元季忠臣余公之墓③,墓侧有堂三楹,名曰“大观亭”,面临南湖,背倚潜山。亭在山脊,眺远颇畅。旁有深廊④,北窗洞开,时值霜叶初红,烂如桃李。同游者为蒋寿朋、蔡子琴。
【注释】
①皖城:今安徽潜山。
②皖山:又名“天柱山”“潜山”,在今安徽潜山西北。
③余公:余阙(1303—1358),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曾任安庆郡守,元至正十八年(1358),陈友谅破安庆,余阙全家殉难。
④深廊:长廊。
【译文】
这一年九月,我跟着石琢堂状元到四川重庆府赴任,沿长江溯流而上,船抵达皖城。在皖山脚下,有元代忠臣余公的陵墓,墓旁有三间厅堂,名叫“大观亭”,面对南湖,背靠潜山。亭子在山脊上,眺望远方,颇为畅快。旁边有一个长廊,向北开着窗子,当时正值霜叶刚红,灿烂如桃李。一起游览的有蒋寿朋、蔡子琴等人。
南城外又有王氏园。其地长于东西,短于南北,盖北紧背城、南则临湖故也。既限于地,颇难位置,而观其结构,作重台叠馆之法。重台者,屋上作月台为庭院,叠石栽花于上,使游人不知脚下有屋。盖上叠石者则下实,上庭院者则下虚,故花木仍得地气而生也。叠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台。上下盘折,重叠四层,且有小池,水不漏泄,竟莫测其何虚何实。其立脚全用砖石为之,承重处仿照西洋立柱法。幸面对南湖①,目无所阻,骋怀游览②,胜于平园。真人工之奇绝者也。
【注释】
①南湖:在安徽潜山,与雪湖、学湖相连。
②骋怀:舒展胸怀。
【译文】
南城外还有一座王氏的庭院。这个地方东西长,南北短,大概是北面紧挨城墙、南面临近南湖的缘故。受限于地理位置,很难设计,看其结构,主要采用重台叠馆的方法。所谓重台,就是在房屋上建月台,作为庭院,在上面叠石栽花,让游人不知道脚下有房屋。上面叠石的地方下面就填实,上面有庭院的地方下面就虚空,所以花木仍然可以得地气而生长。所谓叠馆,就是楼上建轩,轩上再用作平台。上下盘旋曲折,重叠四层,还有小水池,水并不泄露,竟然无法知道哪里是实的,哪里是虚的。其立脚的地方都用砖石建成,承重的地方仿照西洋的立柱法。幸亏面对南湖,视线不受阻碍,可以尽情游览,比在平地上的园子里还要好。这真是人工的奇绝之处啊。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①,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②。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③,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④。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⑤。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⑥:“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注释】
①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长江南岸蛇山顶上,始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鹄(hú)矶:在今湖北武汉蛇山西北,为蛇山西端突入江中的矶石。
②蛇山:在今湖北武汉武昌区长江东岸边。绵亘蜿蜒,形如伏蛇,山上名胜古迹甚多。
③屹峙(yì zhì):高耸,直立。
④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在今武汉汉阳区晴川街,位于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得名于唐代诗人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⑥楹对:楹联,对联。
【译文】
武昌黄鹤楼建在黄鹄矶上,后面连着黄鹄山,俗称“蛇山”。楼建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耸立,面对着汉江,与汉阳晴川阁遥遥相对。我和琢堂冒雪登楼,俯视长空,但见雪花飞舞,用手指着远处的银山玉树,恍若身在瑶台之上。江中往来的小艇,纵横扬帆,像浪花卷着残叶,名利之心到这里为之一冷。墙壁上题咏很多,不能都记下来,只是记得有副楹联这样写道:“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①,屹立江滨,截然如壁②。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谓之“赤鼻山”③。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壁下已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注释】
①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宋苏轼写《赤壁赋》之处,并非三国赤壁之战的战场。汉川门:黄州城的西北城门,建于明代。
②截然:耸立的样子。
③《水经》:该书为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书,作者及成书时代说法不一。简要记述了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赤鼻山:又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郦道元《水经注》:“赤鼻山,侧临江川。”
【译文】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在江边,山石如墙壁一样笔直。这里的石头都呈红色,所以以此为名。《水经》称这里为“赤鼻山”。苏轼到此处游览,写了两篇赋,认为这里是吴魏交兵之处,实际上是错的。如今壁下已成为陆地,上面建有二赋亭。
是年仲冬①,抵荆州②。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③,留余住荆州,余以未得见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④,居刘氏废园⑤,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余多旷地,楼阁俱倾颓矣。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⑥,而上下雍雍⑦,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⑧,亦必大施觞政⑨。
【注释】
①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②荆州:今湖北荆州。旧时又称“江陵”,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
③潼关:今属陕西渭南,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观察:明清时期对道员的称呼。
④哲嗣:旧时称别人的儿子。
⑤刘氏废园:汉末,刘表曾为荆州牧,后刘备据荆州,此指其遗迹。
⑥资斧:旅费,盘缠。
⑦雍雍:和谐融洽的样子。
⑧烧刀:烧酒。
⑨觞政:酒令。
【译文】
这年仲冬,我们抵达荆州。此时琢堂得到升任潼关观察的消息,就让我留在荆州,我因此未能见到蜀中水,颇为遗憾。琢堂入川,他的儿子敦夫及其家眷、蔡子琴、席芝堂等都留在荆州,住在刘氏的废园,我记得厅堂的匾额上写着“紫藤红树山房”。庭院四周围着石栏杆,里面开凿了一个一亩见方的水池。池中建了一个亭子,有石桥相通。亭子后堆土垒石,上面杂树丛生。此外都是空地,楼阁已经摇摇欲坠了。客居无事,或吟或啸,或外出游玩,或聚在一起聊天。到了岁末,虽然旅资不够,但大家上下融洽,典衣买酒,又买了锣鼓来敲。每天夜里必定饮酒,每次饮酒必定行令。窘迫的时候虽然只买四两烧酒,大家也必定要大行酒令。
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至府学前之曲江楼①。昔张九龄为长史时②,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③城上又有雄楚楼④,五代时高氏所建⑤。规模雄峻,极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浆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即关壮缪帅府⑥。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小湖上⑦,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⑧。昔庾信遇侯景之乱⑨,遁归江陵,居宋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注释】
①曲江楼:原为荆州南门城楼,后为纪念张九龄而改名,张九龄是曲江人,故名。
②张九龄(678—740):字子寿,曲江(今广东韶关)人。长史:唐代州刺史下设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并无实职。
③朱子:即朱熹(1130—1200)。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语出朱熹《短句奉迎荆南幕府二首》诗。
④雄楚楼:在今荆州城北,后毁于战火。
⑤高氏:即高季兴。《荆州府志》:“后梁乾化二年,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
⑥关壮缪:即关羽,死后追谥壮缪侯。
⑦罗含(292-372):字君章,号富和,耒阳(今属湖南)人。曾在荆州隐居。
⑧宋玉(?—前223):楚人,战国时期辞赋家。
⑨庾信(513—581):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邓州)人。侯景之乱: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
【译文】
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姓蔡的同乡,蔡子琴和他叙宗谱,说起来还是同族。就请他带领大家游览名胜。大家首先到府学前的曲江楼。昔日张九龄在这里做长史的时候,曾在上面赋诗。朱子也有诗咏道:“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城上还有一座雄楚楼,是五代时高季兴所建。此楼宏大雄峻,在上面可以看到数百里远。环绕古城的河边,都种着垂杨,小船穿梭往来,颇有诗情画意。荆州府署就是关羽当年的帅府。仪门里还保留着青石断马槽,相传就是赤兔马的食槽。我们曾到城西小湖上的罗含故宅寻访,但没有找到。又到城北的宋玉故居寻访。昔日庾信遇到侯景之乱,悄悄逃遁到江陵,曾住在宋玉故宅中。后来这里改为酒家,如今已无法辨认了。
是年大除①,雪后极寒。献岁发春②,无贺年之扰,日惟燃纸炮、放纸鸢、扎纸灯以为乐③。既而风传花信,雨濯春尘,琢堂诸姬携其少女、幼子顺川流而下,敦夫乃重整行装,合帮而走④。由樊城登陆⑤,直赴潼关。
【注释】
①大除:大年除夕。
②献岁发春:新的一年开始。
③纸鸢:风筝。
④合帮:结伙。
⑤樊城:今湖北襄樊。
【译文】
这一年除夕,刚下过雪,很是寒冷。献岁发春,没有拜年的烦扰,每天只是以燃放爆竹、放风筝、扎纸灯为乐。到了风传花信,雨濯春尘的时节,琢堂的妻妾们带着她们年幼的儿女从四川顺流而下,敦夫于是重新收拾行装,大家一起结伴出发。从樊城登陆之后,直奔潼关。
由河南阌乡县西出函谷关①,有“紫气东来”四字②,即老子乘青牛所过之地。两山夹道,仅容二马并行。约十里即潼关。左背峭壁,右临黄河,关在山河之间扼喉而起,重楼垒垛,极其雄峻。而车马寂然,人烟亦稀。昌黎诗曰“日照潼关四扇开”③,殆亦言其冷落耶。
【注释】
①阌(wén)乡: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北王垛村,为我国建置最早的要塞之一。
②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时候,关令尹喜登楼,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要过关。后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③日照潼关四扇开:语出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
【译文】
从河南阌乡县的西面出了函谷关,看到“紫气东来”四个字,这里就是当年老子骑青牛经过的地方。道路夹在两山之间,仅能容许两匹马并排走。往前走十里左右,就是潼关。这里左靠峭壁,右临黄河,关口在山河之间的要冲扼喉而起,重楼垒垛,十分雄峻。这里马车不多,人烟也很稀少。韩愈诗中曾说“日照潼关四扇开”,大概也是在说这里冷落的情景吧。
城中观察之下,仅一别驾①。道署紧靠北城,后有园圃,横长约三亩。东西凿两池,水从西南墙外而入,东流至两池间,支分三道:一向南至大厨房,以供日用;一向东入东池;一向北折西,由石螭口中喷入西池②,绕至西北,设闸泄泻,由城脚转北,穿窦而出,直下黄河。日夜环流,殊清人耳。竹树阴浓,仰不见天。西池中有亭,藕花绕左右③。
【注释】
①别驾:道员手下的属官。
②螭(chī):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其形状做装饰。
③藕花:荷花。
【译文】
城中自观察之下,只有别驾一个属官。道署紧挨着北城,后面有个园圃,约三亩见方。东西两边开凿有两个水池,水从西南方的墙外流进来,往东流到两池之间,分成三条路线:其中一路向南流到大厨房,以供日常使用;一路向东流入东边的水池;一路向北再折向西,从石头雕刻的怪兽口中喷入西边的水池,再绕到西北方,设置了一个闸门来泄水,从城墙下转向北,从洞中出去,直接流到黄河里。这些水日夜流淌,听起来很是悦耳。园里竹林茂密,抬头看不见天。西边的水池中有个亭子,周围都是荷花。
东有面南书室三间,庭有葡萄架,下设方石①,可弈可饮②,以外皆菊畦③。西有面东轩屋三间,坐其中可听流水声。轩南有小门,可通内室。轩北窗下,另凿小池,池之北有小庙,祀花神。园正中筑三层楼一座,紧靠北城,高与城齐。俯视城外,即黄河也。河之北,山如屏列④,已属山西界,真洋洋大观也⑤!
【注释】
①方石:石板,石块。
②弈(yì):下棋。
③畦:田地。
④屏列:屏风。
⑤洋洋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
【译文】
在其东边有三间面朝南的书房,庭院里有个葡萄架,下面设有方石,可以下棋,也可以饮茶,此外都是种满菊花的田地。在其西边有三间朝东的房子,坐在其中可以听到流水声。在轩房南边有个小门,可以通到内室。轩房北面的窗下,又开凿了一个小水池,小水池北有座小庙,祭祀的是花神。园圃正中建了一座三层的小楼,由于紧挨着北城,高度与城墙相当。从楼上俯视城外,可以看到黄河。黄河之北,群山林立,如同屏风一样,这里已是山西地界了,真是洋洋大观啊!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①,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②,惜未及含葩③,而琢堂调山左廉访④。以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注释】
①舟式:船的样式。
②艺:种植。
③含葩(pā):含苞待放。
④廉访:明清时期对按察使的通称。
【译文】
我住在园圃南面。房屋的样式像只船,庭院里有座土山,上面有个小亭子,登上去可以看到园圃的全景。四周都是绿荫,夏天也没有暑气。琢堂为我住的地方起名叫“不系之舟”。这是我游幕以来所住的最好的居室。土山之间,种有几十种菊花,可惜还没来得及开花,琢堂又调到山东担任廉访了。他将家眷迁移到潼川书院去住,我也只得跟随他们到书院去居住了。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乘骑至华阴庙①。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②。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③,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④。华山之脚有玉泉院⑤,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⑥。有石洞如斗室⑦,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株,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即呼曰“无忧树”。
【注释】
①华阴庙:又名“西岳庙”,在今陕西华阴东。始建于西汉,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之所。
②尧时三祝:相传尧巡游到华州,当地人祝其长寿、富有及多男,故称“三祝”。
③殿廷:宫殿。
④陈希夷:即陈抟(?—989),字图南,号希夷先生,亳州(今属安徽)人。北宋道士,在后世影响很大,被奉若神仙。
⑤玉泉院:在今陕西华阴玉泉路最南端,为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⑥化形骨蜕:指仙逝。
⑦石洞:即希夷洞,在玉泉院山荪亭西,为宋人贾得升开凿。
【译文】
琢堂先去上任,我和子琴、芝堂等人没有事做,就外出游玩。大家一起骑马到华阴庙。路过华封里,就是尧接受三祝的地方。庙里有很多秦槐汉柏,大的都有三四抱粗,其中有槐树抱柏树而长的,也有柏树抱槐树而长的。殿廷里面有很多古碑,内有陈希夷所写的“福”“寿”二字。华山脚下有座玉泉院,就是陈希夷先生修仙成道的地方。里面有个石洞,只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石床上塑有先生卧像。这里水净沙明,草多深红色,泉水流得比较急,外面修竹环绕。洞外有一个方型的亭子,匾额上写着“无忧亭”。旁边有三棵古树,树纹像裂开的木炭一样,叶子像槐树但颜色比槐树深,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就称它为“无忧树”。
太华之高①,不知几千仞②,惜未能裹粮往登焉③。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注释】
①太华:华山。
②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③裹粮:携带干粮。
【译文】
华山之高,不知道有几千丈,可惜未能带着干粮去攀登。回去的路上看到树林里柿子正黄,就在马上摘了一个来吃。当地人喊着制止,我没有听,嚼了之后觉得很干涩,急忙吐掉。下马去找泉水漱口,这才能说话,当地人看到这个情景,大笑起来。原来柿子摘下来必须煮上一次,才能去掉其涩味,我不知道这样做。
十月初,琢堂自山东专人来接眷属,遂出潼关,由河南入鲁。
【译文】
十月初,琢堂从山东派人来接眷属,于是大家一起出潼关,从河南进入山东。
山东济南府城内,西有大明湖①,其中有历下亭、水香亭诸胜②。夏月,柳阴浓处,菡萏香来③,载酒泛舟,极有幽趣。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④。泉分三眼,从地底怒涌突起,势如腾沸。凡泉皆从上而下,此独从下而上,亦一奇也。池上有楼,供吕祖像⑤,游者多于此品茶焉。
【注释】
①大明湖:在今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是由城内泉水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
②历下亭:在今济南大明湖湖心岛上,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水香亭:在大明湖东南。始建于宋代,原亭已毁,后重建。
③菡萏(hàn dàn):荷花。
④趵突泉:又名“槛泉”,在今济南市中心,有“天下第一泉”之称。
⑤吕祖:即吕洞宾,传说的八仙之一。
【译文】
山东济南府城内,西边有大明湖,其中有历下亭、水香亭等名胜。夏天的时候,柳荫深处,飘来阵阵荷花的清香,载酒泛舟,很有幽趣。我曾在冬天的时候去看,只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泉之首。其泉分三眼,从地底下汹涌喷出,好像沸腾的水一样。一般的泉都是从上而下,唯独此泉是从下而上,这也是一个奇观。水池上有座楼,供奉的是吕祖的神像,游览者多在这里品茶。
明年二月,余就馆莱阳①。至丁卯秋②,琢堂降官翰林③,余亦入都。所谓登州海市④,竟无从一见。
【注释】
①就馆:做幕宾。莱阳:今山东莱阳。
②丁卯:1807年。
③翰林: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明清时期多从进士中选拔。
④登州:今山东蓬莱。海市:海市蜃楼。
【译文】
第二年的二月,我到山东莱阳做幕宾。到丁卯年的秋天,琢堂被贬官,到翰林院供职,我也跟着他进了京。人们所说的登州的海市蜃楼,最终也无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