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

“文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不同文化以不同方式相互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不断增强,世界变成了一个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复杂的网络,“它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学与互渗过程”(2)。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更受到来自世界各国文化的冲击与渗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当代文化特殊的包容品格。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正是这届奥运会的口号。开幕式前的欢迎宴会上,胡锦涛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3)可以说这就是世界大融合中体现包容文化品格的最好写照。

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文化的“加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眼当代中国文化,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文化也迎来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1.外来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规模向中国输入

80年代,中国人再次像一百多年以前那样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西方积累了一百多年的文化,纷纷走进中国,从器物文化到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4)

学者概括,外来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向中国的输出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其一是西方经济活动的跨国经营管理推进了西方文化的输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长。1993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在西安开业,柯达赞助了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奥运会,花旗银行把中国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达61万家,累计使用外资7200亿元。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化,而且也带来了西方的价值观,诸如体现母国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跨国公司在资本输出的同时,还输出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给当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5)

其二是外来文化渗透进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西方洋快餐的风行。吃惯了米饭、馒头、面条的中国人,对洋快餐的到来充满新鲜感。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20多年过去了,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品牌涌入中国,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影视文化上,“日剧”“韩剧”“美剧”盛行,“随着通信、交通、网络的发展,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艺术迅速传入中国。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最大出口产品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书籍、期刊、报纸、音乐唱片、电脑软件等。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美国的音乐、舞蹈,欧洲的建筑、绘画艺术等等纷至沓来。(6)

在这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中国大众文化逐渐兴起。目前,内地以及港台一些娱乐益智类或竞赛类电视节目,大都是英国《最弱一环》、美国《生存者》等节目的翻版,有些电视连续剧,比如《好想好想谈恋爱》,是美国电视剧《欲望城市》的翻版,《丑女无敌》是美国职场励志剧《丑女贝蒂》的翻版,“超级女声”的海选是美国“现场秀”节目的翻版。表面上,只借用了节目的形式,但包含在形式中的竞赛规则,完全代表了其所在国——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7)

此外,服饰上“韩版”“日系”“欧美风”的流行,导致语言上外来词汇的增多。许多商品比如DVD、CD等,都是外来词汇的缩写,许多职位诸如CEO等,也是外来词汇的替代。语言承载文化的重量,外来词汇的接纳甚至替代本国原有词汇,是对本国文化的巨大冲击。对外开放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外来文化的渗透。

2.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后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打开国门,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显现。此时,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两方面:

其一,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外来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文化的补充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原有格局,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8),为中国文化注入新内容,“检验和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优秀品质”(9);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推动上,“启迪中国人的思维,开阔了中国文化的视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10),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对外传播。

其二,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一方面体现在对西方文化渴求时,主张全盘西化的观点。对此,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批评道:

这种主张基本上还是胡适“全盘西化”论的老调重弹。这种主张的政治含义是效法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已经选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80年代重提这种主张,只能损害好不容易才形成的统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干扰现代化的进程。(11)

另一方面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涌入后,中西文化的冲突削弱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苏国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中指出:

尤其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间的交流因全球化过程的持续而密切,影响也因此广泛和深入。全球化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自我防卫机制的发挥,使民族文化丧失自我保护的机会陡然增多,极易沦为被动的弱势一方。(12)

二、包容文化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在这个改革与开放并存的年代,需要一种宽阔与包容的品行,因此也造就了文化包容性的形成和文化多向性的呈现。

1.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

苏国勋说:“文化还有吸纳和同化其他文化成分的特殊能力,它可以吸收其他系统的干扰并同化成自己系统的组成成分,这就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供了方便和可能。”(13)中国当代文化在吸收与输出中发展包容文化的独特品格。

文化的形式上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性,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都是如此。比如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同骑》,以及享誉中外的《卧虎藏龙》《绿巨人》《断背山》等,都呈现出融合西方元素后的中西文化合流的景象。通过对一系列人性与伦理文化主题的探讨,李安的电影作品实现了一种良性互动的跨文化传播。(14)方兆祥先生在小说《谜窟疑踪》中将世界各地文化与中国文化连接一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魔幻现实主义的生动画卷。该小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传递出丰富的人文气息。滋芜先生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论〈谜窟疑踪〉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则是站在文艺学和美术学的角度,从中西文化和谐共生的视角切入,通过对书中中西文化的互释,反思中西文化融合的人文意义。(15)无论是电影文化,还是小说文化,处处能看到中西文化的融合。当代包容文化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开放与引进中促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当代包容文化的研究还要关注什么呢?《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总结:当今世界文化的沟通与交融,已使文化研究(含文学研究)融入到了世界大背景中去。但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辨清:第一,什么是西方,不能笼而统之;第二,文化不可能成为一统。中华文明是一大潮流。不能既鄙视自己的传统,又不愿看看脚下的土地,眼睛只是盯着西方。(16)

2.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学者主张儒学与现代化的冲突关系,到80年代中期由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而引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重新重视,再到80年代末学者全面肯定儒学与中国文化传统。80年代前后十几年间的文化热,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可,更是谨慎对待西方文化的表现。(17)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学热的兴起和儒学的复兴是当代包容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体现。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讨论人类面临的生存与环境问题。他们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8)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在学者的研究中显现优势。萧功秦在《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中提出,中国当代的现代化可以启用以儒家主流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主义作为社会凝聚与整合的新的资源。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新的权威合法性资源,以实现对转型中的社会人心的凝聚与整合。(19)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强调“传统文化的研究要与中国的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要在社会上普及传统文化”。(20)

一方面,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大量增加。80年代末的学术出版,除去各种专业刊物外,综合性的中国文化研究刊物或以中国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增加较快,如《中国文化》(中国文艺研究院)、《国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小组)等。丛书方面有“中国文化史”丛书,孔子基金会推动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中国文化书院组编的“神州文化集成”等,这些丛书都有一定的影响。(21)现在,在“当当网”上搜索“中国文化”一词,则能看到2800多本书的链接。因此,关于传统与民族文化的研究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传统道德观念的复兴。90年代以后,表现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增加,如电视剧《渴望》《咱爸咱妈》,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军嫂》《我也有爸爸》等,都是以家庭和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为叙述中心,自觉运用传统的道德逻辑,彰显传统伦理道德观念。(22)

进入21世纪之后,对传统文化更为理性的态度表现了包容文化的特性。一方面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讨论热烈而理性,另一方面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态度理性而富有传统特色。近年来央视策划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让民众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感受传统文化。

3.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

潘世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概括道:“与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契合,并被大力推行的文化形态曾一度是中国大陆唯一正确的文化主流,也是因为在文化格局中的一枝独秀和绝对主流的地位,被称为‘主流文化’。”(23)

改革的“春风”吹醒了那些曾经备受打压的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和通俗文化,而开放的雨露又促使着它们争奇斗艳,这时,昔日的主流文化不再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唯一的、不得不的选择了。在过去30年的中国文化世界里,主流文化在文化长河中渐渐地变成其中的一个支流。这里,我们不再称这一文化形态为“主流文化”,而称其为“主导文化”。(24)

1978年,国家大政方针的根本性调整,改变了固有的文化土壤(25),当代文化的品格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彰显开放、包容、自由、宽松的特性,大众文化找到了生长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从萌发、生长,直到今天的繁荣。“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触,司空见惯的重要文化”(26)。主流文化影响力的衰减、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其实是文化繁荣和文化自由发展的另一种结果。

大众文化本身就体现着包容与多元。

我们可以从网络歌曲听到纯情、良善、爱、奉献,诸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两只蝴蝶》《爱情三十六计》《老鼠爱大米》等。但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众多的网络歌曲听到粗俗、拜金、无聊、性、色情,诸如《存折代表我的心》《武汉粗口》《我爱人民币》《放屁》等。我们能从《可可西里》中看到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吁,《暗算》中看到战争年代的艰辛和牺牲,《抉择》中看到官员贪腐的可怕和可恨,但同样,我们能从《德州电锯杀人狂》《红龙》《沉默的羔羊》中看到惊悚、恐惧、变态、血腥、残忍。我们能从《超级女声》里看到一种“丑小鸭变天鹅”的平民梦想的实现,以及自我奋斗的蛛丝马迹,但同样,我们可以从《第一次心动》看到不择手段的炒作,格调低下的设计。我们能从特奥会开幕式(2007年上海)中看到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怀、同情、尊重和爱,但我们也能从都市夜总会的表演,现代东北二人转中看到欲望、诱惑、本能的膨胀。(27)

正是这样一种多元和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才使得大众文化包罗万象、蓬勃发展。

包容文化在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需要立足当代,弘扬本国特色,提倡多样化发展。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世界各国精神产品的交流和交换,它既使各国文化相互影响、吸收、融合,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文化中的矛盾和斗争。(28)在文化交流中要充分吸收和继承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彼此之间的尊重与了解,谋求共同发展。(29)从古到今,世界因文化交流而相连,因经贸往来而渐成一体。在今天日益强劲的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各国越来越依赖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在文明的对话上,越来越寻求和平,寻求理解,寻求团结,寻求统一,最终寻求一种多样性的和谐运作。(30)

三、包容文化的重要影响

据时任中国驻法特命全权大使吴建民回忆,2001年春天,“有一位法国人士在参观了中国的出土文物展后对他说:‘我现在明白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搞得这样好,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根植于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的,你们几千年前就非常杰出!’整个出土文物展,没有一句话提到‘邓小平理论’,没有一句话提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没有一句话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而法国人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31)

1.包容文化有助于理性对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各国间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越来越多,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不断,发挥包容文化的融合品性,有助于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

一方面,在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时,“不是外来文化和本有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现重组,从而产生新型文化。”(32)也可以说,“外来文化和本有文化的融合只能是两个相交的圆,而不可能是重合,文化融合具有不完全性。”(33)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应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进行新的整合与创造,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34)

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在文化上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观。”(35)钱锺书先生有一句名言:“东海西海,心理悠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表明了一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体现出来的包容文化正是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既立足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勇敢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实现多样与并存的姿态。中国文化会走自己的路。

全球化中的世界文化,会有新陈代谢,但这决不意味着文化的趋同甚至单一化,更不可能出现像某些人所担心的西方化或美国化,因为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交流是互动型的,最有可能的结果只能是:各种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36)

2.包容文化有助于促进国家间的文化融合与互动

李宗桂说:“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息全球化为依托,通过日益紧密而又频繁的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更新自身、发展自身的文化整合过程。”(37)龚群认为:“全球化是随着人类的世界性交往而产生的一个人类不同民族的世界性融合的过程。”文化全球化“表现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同性,又表现为一种新的世界交往和生活秩序的形成。这种趋同性体现在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经济方式以及政治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38)尽管龚群认为文化全球化有趋同的倾向,但他仍反对只看到全球化导致的一体化而忽视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39)

学者认为,在这样的世界文化大环境中,各国文化共同性和世界性的东西在日趋增长,但并没有导致各国文化的一体化,而是在这种文化交往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学习、吸收、渗透,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自身,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40)这种融合在文学作品中就有直接的体现。

方兆祥先生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谜窟疑踪》,可谓是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人文理念下进行跨文化叙事的一部典范之作。《谜窟疑踪》描述了一个西方人在中国徽州寻根的故事,本身就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其情节跌宕,悬念丛生,语言诙谐幽默,对中西文化因素皆信手拈来,讴歌了人间正义和真情大爱,彰显了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与互释的文化理想和人文关怀。……体现出作者紧随时代潮流,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语境下打通中西文化壁垒的人文理想,也不失为对开展跨文化研究的勇敢尝试。(41)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这种彼强我弱的文化交往中,也决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单向灌输。中国文化固然受到冲击,西方文化也受到影响。”(42)

2008年,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横空出世,雄踞当年北美票房第一的宝座,在中国市场也获得了一片叫好声。在众人期待下,3D版《功夫熊猫2》席卷全球,再一次创造了票房奇迹。这两部好莱坞大片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古老的中国为背景,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并从头到尾都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功夫熊猫》是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证。(43)

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越来越在世界融合中走向世界,其中包括中国饮食、中国服饰、中医中药、中国功夫、中国戏剧等,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文化的代表,向世界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的饮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特色的一部分,美味的中餐成为多国民众的最爱。很多立陶宛人对中国美食兴趣浓厚,仅在首都维尔纽斯的中餐馆就有40多家。秘鲁的中餐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仅首都利马就有大约4000家中餐馆。(44)而随着中法文化年等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发展,中国服饰和家居装饰中特有的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红、黄、青、白、黑”“龙、牡丹、双喜字”,以及中式领口和盘扣都成为服饰装饰中的新宠。“时装、装饰界的‘中国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及它的当代价值。”(45)

3.包容文化有助于继承本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包容文化既有利于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有利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本国文化的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的软实力更关系着国家竞争力。

从国际看,世界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思想在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从国内看,重要战略期与改革攻坚期并存,小康关键期与矛盾凸现期同在,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广泛,影响愈加深刻。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46)

新时期,发展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而且包括文化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深刻关联着国家的影响力。正如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48)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中国越来越注重本国文化的宣传。中国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其软实力。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的软实力,举办奥运会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世界开办了几百所孔子学院,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加强对外宣传,吸引外国学生到中国大学留学,并对东南亚邻国实行软外交,为加强软实力进行了重大投入。民意测验显示,中国的国际声誉得到了提高。在硬实力增长的同时提高软实力,中国正试着用软实力向外界传递其“和平崛起”不会打破全球力量均衡的理念。(49)


(1)[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20.

(2)曹顺庆,徐行言.跨文明对话:视界融合与文化互动[M].成都:巴蜀书社,2009:2.

(3)[美]库恩.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M].吕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1.

(4)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81.

(5)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90-196.

(6)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97.

(7)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98.

(8)刘志国.浅论外来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绥化学院学报,2006,26(4):11.

(9)刘志国.浅论外来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绥化学院学报,2006,26(4):11.

(10)刘志国.浅论外来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绥化学院学报,2006,26(4):11.

(11)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1.

(12)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3(4):9.

(13)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3(4):4.

(14)游媛媛.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融合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

(15)滋芜.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论《谜窟疑踪》中中西文化的融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上):编者话.

(16)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319.

(17)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214-221.

(18)贾陆英.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中华文化百年走势探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65.

(19)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J].战略与管理,1994(4):21-25.

(20)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227.

(21)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237.

(22)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240.

(23)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83.

(24)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83.

(25)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68.

(26)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68.

(27)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70.

(28)卢静.对外开放: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67

(29)卢静.对外开放: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67.

(30)陈锦华.开放与国家盛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

(31)吴建民.外交与国际关系: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3-304.//周丽娟.对外文化交流与新中国外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08.

(32)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下)[J].国外社会科学.2003(4).//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

(3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

(34)傅守祥.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构建[J].探索,2005(6):摘要.

(35)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人民出版社,2009:288.

(36)傅守祥.全球化挑战下的中西会通:普遍交往时代的文化对话与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4(4):35-36.

(37)李宗桂.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南开学报,2002(5):4.

(38)龚群.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J].南开学报,2002(5):7.

(39)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

(40)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49.

(41)滋芜.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论《谜窟疑踪》中中西文化的融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上):2.

(42)李宗桂.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南开学报,2002(5):4.

(43)郭慧钰.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J].科技信息,2012(5):290.

(44)周丽娟.对外文化交流与新中国外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32.

(45)周丽娟.对外文化交流与新中国外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34.

(46)林翰.改革开放语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335.

(4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8.

(4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2).

(49)[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王吉美,译.2012:Ⅹ-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