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才强国的复兴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1)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的评述,甚为精当。本节将从科教立国、人才强国、“中国梦”三个方面来具体阐释“复兴文化”,梳理当代中国文化如何穿越“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经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迎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一、科教立国的战略决策

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决策,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是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

20世纪40年代后,进入当代科技革命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兴起,并迅速席卷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各国的政治、经济、生产乃至生活、观念、文化等领域都受到此次革命极大的影响。

在新形势、新竞争中,世界各国都在为提高综合国力而积极努力。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都比较落后。据《中国国情国力》1988年第五期报道:

全球竞争力排行,中国为第29位;世界经济竞争力排行,中国为第27位;经济实力指数排行,中国为第5位;综合国力排行,中国为第9位;人均GNP排行,中国为第91位;人均财富排行,中国为162位;人文发展指数排行,中国为第111位;现代化水平排行,中国为第173位;社会发展水平排行,中国为第6位。(2)

这样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来说,有着明显的不对称。那么要如何提升中国在世界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如何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新科技时代,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创造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有学者说:“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又一次实现了经济形态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创新程度,取决于科教兴国举措的实施。”(3)因此,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内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在这个文件中,首次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

2.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

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确立再到发展的逐渐推进的过程。

邓小平认识到当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经济和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他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对此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5)他明确指出“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6)在1977年8月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议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7)“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8)之后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9)1988年他在总结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威力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邓小平认为,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就此奠定。在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指导下,一系列高科技发展战略布局逐渐形成。

江泽民以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的科技观为理论基础。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3)这一系列论述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江泽民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推进的新形势,围绕“发展什么样的科技、怎样发展科技”这个基本问题,对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作出了论述,并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强调:“现代国际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实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地位的高低。”(14)

针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胡锦涛判断认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15),从而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6)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变化,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我们科技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7)

改革开放三十年,几代领导人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当代复兴文化的不断补充,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3.科教立国战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些加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键性决定。这个决定带来的改革将使中国摆脱贫穷和发展停滞的状态,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知道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需要科技做后盾,科技需要人才,人才依靠教育。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78年恢复职称制度,到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再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才培养有了制度保障。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后,同时实现了科技发展的目标,从1981年中国成功实现一箭多星的壮举到2013年“神舟十号”成功升上太空,近几十年我国的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徐中约曾这样概括:

中国用10年时间(1980~1990)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而同样的结果,英国用了58年(1780~1838年)、美国用了47年(1834~1881年)、日本用了33年(1880~1913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可望与美国一较高下。(18)

中华民族正向世界展示着自身的全面复兴。从1997年香港回归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骄傲地洗刷了令人痛心的民族屈辱;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是中国当时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中国以崛起的姿态向世界的华丽展示。

二、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

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则是科技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教授指出“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措施,是复兴文化的重要步骤。

1.人口大国的转变

有学者研究统计:“中国人口自有史以来,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五千年来,中国人口经常占到世界的1/3左右。”(19)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生育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人口再生产开始转向“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类型,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形成了两次人口出生高峰。总人口分别于1954年、1964年、1969年和1974年达到了6亿、7亿、8亿和9亿,20年间人口增加了3亿。(20)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引发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中国的人口问题。1957年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引发了各界对人口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讨论。但是在当时,计划生育并没有有效推行。随着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计划生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72年,国务院提出“晚、稀、少、好”的四字方针。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8年,中央下发〔1978〕69号文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方针。(21)

改革开放后,控制人口的数量与实现“四化”相互联系。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个是人口多,耕地少。……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22)自此,国家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实行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并写入了宪法。各地不断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

各代领导人都将计划生育政策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江泽民指出,“在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和问题都同人口问题分不开,必须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千方百计地抓好。(23)”胡锦涛强调:“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24)

2.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时代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科技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对隐藏在科技背后的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最优秀的20名雇员拿走,那么微软将会变成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公司。”所以,世界许多国家都竭力争夺优秀的科技人才,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开发战略,以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比如美国政府在2001年出台了《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通过修改移民法、放宽移民政策、增加H-IB签证等方式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驻留美国;德国出台“绿卡计划”来吸引欧洲以外的信息技术人才;芬兰出台了一项新政策,降低外国高技术人才的税率,最低降到当地纳税人的58%;日本、瑞典、丹麦、瑞士等国都纷纷调整移民政策,吸引外国人才。(25)

这些年来,在人才争夺上,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聚焦在我国的人才市场和优秀人才身上。

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清华、北大也在2006年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当然关键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因此,美国《科学》杂志2008年就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26)

面对世界各国越演越烈的人才争夺战,我国国内面临高科技人才匮乏的困境: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到2000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从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来说,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仅占总人口的5%,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也仅占总人口的18%,而初中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77%以上。如果按专业技术人才的口径(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统计,截至1998年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877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5.5%。(27)

面对人才竞争的内外压力,实行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对中国古代用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在新形势下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3.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清晰地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8)明确提出了“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29),为国家的人才发展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邓小平从我国人才建设的实际出发,将人才的标准概括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0)的“四有”新人。邓小平指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31)“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32)邓小平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态度,精辟阐述了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人才的地位、作用以及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等问题。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恢复了高考制度、职称评定制度,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了“863”计划等等。

人才是重要资源。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兴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热潮之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问题。”(33)1997年10月,江泽民在接见第三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专家时明确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34)1998年,国家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观。

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人才观。坚持“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国家陆续出台了博士后制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制度、高层次人才选拔体系、“千人计划”等各项政策,为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催人奋进的“中国梦”

当代中国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下,加快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我们直接而真实地感受到国家的富强,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信心百倍地朝着百年之梦迈进。

1.“中国梦”是苦难与辉煌的民族记忆

金元浦精确地概括说:“中国梦”走过曲折的历程,这是一个“辉煌—衰落—复兴”的三部曲。(35)古代中国曾在科技、农业、医学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场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的苦难,中华文明辉煌不再。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估算,中国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然而,这样的“老大帝国”,却是以一种屈辱的姿态进入近代史的。(36)

北京的长安街,取盛唐之意,东是建国门、西是复兴门,谓之长治久安。只有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才会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历尽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37)

由于近代中国经历这样的屈辱历史,所以自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后,争取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不变的追求和梦想。

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经历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的背后,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折射着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38)

新中国成立之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成为中共领导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的目标。傅高义评述道:“在1978年以前的将近两百年里,中国的其他领袖人物和邓小平一样,一直试图找到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39)进入当代以来,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实践到习近平为核心新一代领导人的“中国梦”都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实践和诠释。

2.“中国梦”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关照

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文化复兴。没有文化振兴,就没有经济和政治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大批有志为弘扬中华文明而献身的国家精英。

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个文化盛世和两次伟大的文化复兴时期。中国文化盛世出现在汉朝,那个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中国统一后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也是中国统一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也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汉人、汉族和汉语。到西汉时,原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化才真正开始相互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形态。两次文化复兴分别出现在宋朝和明末清初。宋朝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宋朝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昌盛、艺术高深、人民生活富裕的黄金时代,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的时代。宋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显耀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自宋朝。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文化发展也被迫中止。

“中国梦”是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高度凝练。所谓梦,其实就是一种为之追求的理想,一种为之奋斗的目标,一种充满渴望的前景。“中国梦”是一个含义广阔的象征性理念,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理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的历史记忆,是华夏儿女渴求强国安邦而英勇奋斗的具体行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以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精髓和中国文明思想的高度凝练。

3.“中国梦”是多元复合、内涵丰富的

“中国梦”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既抽象又现实、既复杂又简单,体现了对中国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多重关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中国梦”究竟是什么?它可以有千万种诠释,一千个人也可以有一千个“中国梦”。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可以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可以是解放梦、建国梦、改革梦、现代梦;民主梦、法治梦、平等梦;世界和平梦、祖国统一梦;小康梦、富裕梦……“中国梦”可以有无数个合理的解释和答案。

“中国梦”是民族统一之梦。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真诚希望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中国梦”是经济复兴之梦。“20世纪的后30年见证了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崛起,而21世纪的前30年毫无疑问将是中国完成它崛起的最佳时期。”(40)“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大多数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41)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20世纪初,爱国学子只能空发“奥运三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中畅想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革命先行者也只能在建国方略中规划“进藏铁路”。今天的中国,奥运梦、世博梦、青藏铁路梦都已成真,更圆了前人难以想象的飞天梦、潜海梦、航母梦。当中国经济跃升至世界第二,当中国的崛起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深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复兴之梦,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它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太阳,喷薄而出。(4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43)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44)

1930年1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代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它深情地展望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

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

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

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45)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4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53.

(2)高云梯,高翔.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4):16.

(3)孙翠菊.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1.

(4)陈金芳,何侃,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5:2-3.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页40.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7.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4.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7.

(1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2.

(1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5.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6.

(16)李侃敏,马边防.科技进步与创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支撑[J].理论探讨,2005(3):2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6.

(18)[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M].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96.

(19)刘忠良.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0.

(20)赵白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43.

(21)赵白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43-44.

(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164.

(23)赵白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44.

(24)做好人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中国青年报,2011-04-28(2).

(25)李昆明.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0.

(26)王辉耀.人才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Ⅷ.

(27)许爱凤.人才强国战略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7.

(2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2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0.

(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0.

(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18.

(3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

(3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4.

(35)金元浦.“中国梦”的文化源流与时代内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7):48-57.

(36)《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编辑组.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目录,页16.

(37)《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编辑组.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目录,页19.

(38)《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编辑组.中国梦:中国的奋斗与复兴[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目录,页15-16.

(39)[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3:25.

(40)宋立刚.崛起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41)杨超.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42.

(42)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N],2012-11-30(0).

(43)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4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8-29.

(4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