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子革对灵王 昭公十二年

左传

【题解】

春秋后期,楚国在消灭了许多小国以后,国力强盛。这时长江下游兴起了吴、越两个国家,吴、楚曾多次发生过战争。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楚灵王借出游打猎为名,包围了吴的附属国徐国,并以此来威胁吴国扩大疆土。这时子革对灵王进行了讽谏,本文主要就是记叙他的谏辞。

文中对话有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生动。对楚灵王从皮冠、翠被等服饰的描绘到求鼎、求田的发问,无不表现出其骄奢自满、贪得无厌的霸主形象。写子革语言婉转,既使灵王爱听,又指出他不体谅民力,有“醉饱之心”的错误。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有经验的谏臣的形象。

楚子狩于州来[1],次于颍尾[2],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3]。楚子次于乾谿[4],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5],翠被[6],豹舄[7],执鞭以出,仆析父从[8]

右尹子革夕[9],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10],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11],并事康王[12],四国皆有分[13],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14],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15],筚路蓝缕[16],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17],以共御王事[18]。齐,王舅也[19];晋及鲁、卫,王母弟也[20]。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侍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21],旧许是宅[22]。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23],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24],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25]:“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26],敢请命。”王入视之。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27],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28]。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29]。”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30],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31],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祇宫[32]。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33],式昭德音[34]。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35],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36]

仲尼曰[37]:“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

【注释】

[1]楚子:楚灵王,楚共王次子,名围,即位以后改名虔。前540年至前529年在位。狩(shòu):冬猎。州来:楚地名,在今安徽凤台北。

[2]颍尾:颍水入淮处,在今安徽颍上东南。

[3]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大夫。徐:小国名,在吴、楚之间,今安徽泗县北。

[4]乾谿:地名,在今安徽亳县东南。

[5]秦复陶:秦国所赠羽衣,可以防雨雪。

[6]翠被:用翠羽装饰的披肩。被,就是“帔”,披肩。

[7]豹舄(xì):豹皮做的木底鞋。

[8]仆析父:楚大夫。

[9]右尹:官名。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子革:郑大夫子然之子,名丹。由郑奔楚。夕:暮见。

[10]熊绎:楚国开始受封的国君。

[11]吕伋:齐太公吕尚之子。王孙牟:卫始封的君主康叔之子。燮父:晋始封的君主唐叔之子。禽父:周公之子,名伯禽,始封于鲁。

[12]康王:指周康王。

[13]四国:指齐、晋、鲁、卫。分:分器。古代天子把宗庙的宝器分给诸侯,世代保存,称为分器。

[14]鼎:相传禹铸九鼎,历经夏、商、周三代,为周室的国宝。

[15]辟:通“僻”,偏僻。荆山:楚人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湖北南漳西。

[16]筚路:柴车。蓝缕:破旧衣服。

[17]桃弧:桃木做的弓。棘矢:酸枣木做的箭。

[18]共御:供奉。“共”通“供”。

[19]王舅:周成王的母亲是齐太公的女儿,所以说齐君是周王的舅父。

[20]王母弟:晋祖唐叔是周成王的同母弟。鲁祖周公、卫祖康叔都是周武王的同母弟。

[21]皇祖伯父昆吾:陆终氏生六子,长名昆吾,少名季连。季连是楚国的远祖,故称昆吾为“皇祖伯父”。皇祖,远祖。

[22]许:小国名,在今河南许昌。昆吾曾在此处居住。

[23]陈、蔡:皆小国名。陈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蔡在今河南上蔡东南一带。不羹(lánɡ):楚地名,有东西二城。东不羹在今河南舞阳北,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东。

[24]四国:指陈、蔡和东、西不羹。国,这里指地区。

[25]工尹路:人名。楚工尹寿之后,以世官为氏。

[26]圭:古玉器名,长方形,上尖下方。鏚(qī):斧子。柲(bì):兵器的柄。

[27]摩厉以须:子革把自己的言语比作刀刃,磨快以等待时机。摩厉,通“磨砺”,磨刀刃。须,等待。

[28]左史: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一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倚相:楚国的史官。

[29]《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古书名,已失传。

[30]穆王:指周穆王。

[31]祭(Zhài)公谋父:周穆王的卿士。祈招:旧注认为是人名,即司马祈父,名招,掌管军事。《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疑“招”是“韶”的假借字,《祈招》是乐名。这种解释较妥。

[32]祇宫:周穆王的别宫。

[33]愔(yīn)愔:深厚平和。

[34]式:发语词。

[35]馈(kuì):进餐。

[36]难(nàn):遭难。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灵王为公子子比等所逼,在乾谿自杀而死。

[37]仲尼: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译文】

楚灵王到州来一带打猎,驻扎在颍尾,派遣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围攻徐国,借以威胁吴国。楚灵王自己进驻于乾谿,作为他们的后援。当时天正在下雪,灵王戴着皮帽,穿着秦国赠送的羽衣,披着翠羽装饰的披肩,穿着豹皮做的鞋,手中拿着马鞭出来,仆析父在后面跟随着。

傍晚,右尹子革来朝见,灵王接见了他。灵王摘下帽子,脱下披肩,放下鞭子,对他说:“以前我们的祖先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共同侍奉周康王,四国都有分器,只有楚国没有。假若现在我派人到周朝要求把宝鼎作为我的分器,周王肯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您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居住在偏僻的荆山,驾着柴车,穿着破衣裳,出入草丛荒野之间,跋山涉水,穿越森林,来侍奉周天子。总是把桃木弓、棘木箭贡献给王室使用。齐君是周王的舅父;晋国、鲁国和卫国的祖先,也都是周王的同母弟。这就是楚国所以没得到分器,而他们都有一份的原因。现在周王朝和这四国都来服侍您,都要唯命是从,难道还会吝惜宝鼎吗?”灵王说:“从前我皇祖伯父昆吾,居住在原来的许国故地。现在郑国贪图并且赖在这片土地,不肯还给我。我假若要回这个地方,他能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您啊!周王朝尚且不吝惜宝鼎,郑国还敢吝惜土地?”灵王说:“过去诸侯疏远我而怕晋国,现在我已经把陈、蔡和不羹等地的城池,大加修筑,这些地方的兵赋都是千乘,这里也有你的功劳。这样,诸侯会怕我吧?”子革回答说:“会怕您啊!仅这四国的力量,就足够使诸侯害怕的了,再加上楚国,他们敢不怕您吗?”

工尹路请示说:“您命令剖开玉圭,装饰斧柄,请问制作成什么式样。”于是,灵王进去观看。

析父对子革说:“你是楚国有声望的人!今天你顺着王的意思回答,就像回声一样,这样下去,国家前途将会怎样呢?”子革说:“我已经把刀刃磨快了,正在等待时机,等王出来,我的刀锋就将斩断他的念头了。”

灵王出来以后,又和子革谈话。左史倚相急速走过。灵王说:“他是一位很好的史官,你要好好对待他。这个人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子革回答说:“我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实现自己的欲望,周游天下,在各地都留下他的车辙马迹。祭公谋父作了一首叫《祈招》的诗,用来劝阻穆王的企图,穆王因此才能在祇宫善终。我问这首诗,倚相尚且不知道;假若问更远的事,他怎么能知道呢?”灵王说:“你知道吗?”子革回答说:“我知道。这首诗说:‘《祈招》深厚平和,显示出周王的美德。希望我王的风度,像玉一样纯洁,像金一样坚实。按照人民的力量而使用他们,估计自己的食量而不存醉饱之心。’”

灵王听完,拱手作揖,进入室内。几天之中,送上饮食,吃不下,躺在床上睡不着,但终究不能克制自己,因而招致祸难而身死。

仲尼说:“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都合于古礼,这就是仁。’这句话确实好啊!楚灵王假若能这样做,哪能在乾谿蒙受耻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