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当下电影存在不足
在中国电影一片欢腾之际,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短板。
在迎来类型化商业电影浪潮之际,中国电影的艺术探索、文学贡献不如过去活跃,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仍然不强,综合实力仍有待提高。
一个行业需要发展,靠的是持续不断地保持创新动力,而积极培养行业人才,则是维持行业血脉的基本保障。中国电影想要在这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愈加具有影响力,人才培养是核心。国内影视院校遍地开花,盛世繁荣之中亦有隐忧。商业电影的全面繁荣导致了影视院校过度追求人才效益化,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重视实践技术,审美单一化,艺术探索浅尝辄止。作者电影日渐稀少,缺乏对现实的批判,也让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圈略显沉闷。这对于讲求多元创新的电影艺术来说,是一个致命且急需解决的环节。
如今的电影人才,基本上是国内自身培养的,电影专业已遍布于全国500所学院的各系科内,但是“产学研需”尚未融会贯通。急需的制片、宣发、剧作创作人才严重匮乏。而表演、导演、主持人专业又泛滥遍地,造成就业困难,尤其是近年动漫专业急剧膨胀,供需不平衡,急需调整。
除了师资、教材、实践课堂等硬指标的羸弱,对电影专业学生的操守情怀教育也是令人担忧。明星一夜成名,为争主角光环不择手段,实质上是“从艺做人”三观的缺失。
如何让学生在产业实践与个性化发展中取得一条平衡的道路?如何让学生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影视从业人员的同时,也能积极探索影视业各工种突破创新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的影视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影集艺术、工业、产品、商业等于一身,影视内容产业与制造业不一样,标准化程度不易提高,策划、剧本、摄制、后期、宣发各个环节都分散在不同的运营主体上,每个环节中都潜藏风险,只有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把内容做好。资本的大规模介入已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探索到具有人文属性与艺术属性的最佳商业产品模式,电影产业才能实现良好发展,金融资本才能得到良好循环。在彼此的友好互动中,二者的融合才会更进一步。
中国电影必须用更对位的产品、更准确的营销、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低廉的价格,培养观众的消费欲望,扩大消费人群,使观众增加观影频次,才能有效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电影产业生态百相,经历各异,不易聚焦。我们选取了一个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富有改革精神和成果影响力的国营单位——上海电影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其十五年来的产业发展轨迹,以此来窥探电影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给我们的启示和教益。
要点回顾
▲ 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时期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发展,尤其是“文革”后电影的再度复兴,第三、四代导演的优秀作品,把上海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电影在上海的文化中喷薄而出,华语电影作品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篇章。
▲ 上影集团的接力棒在传递和发展,新的领导班子,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积极改革,开始走向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