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是标签
标签,原本的含义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名称、用户、价格等信息的卡片”。将标签用于社会生活中,起始于社会学家埃德文·莱默特(Edwin Lemert)和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他们在研究“越轨”和“社会污名化”时,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
他们的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有了“初级越轨”行为(指违反某个群体或者社会的重要规范)时,会被他人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当个体对这种标签产生消极认同时,就倾向于在绝望的情绪下进行更激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标签理论下,又产生了标签传播的理论。例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认为,标签化传播就是指一种自发的认识归类方式,即将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人物自发地归为一类事件或一类人物。
例如,在 2018 年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一个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在高铁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而且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该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此人被贴上了“霸座男”的标签。后来,只要有在高铁上霸占座位而胡搅蛮缠的人,就会被贴上类似的标签,于是,“霸座女”“霸座大妈”等标签陆续出炉。
所以,标签传播带来的结果大致是这样的。一旦你给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个企业贴上了一个标签,一方面,他们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个标签的影响,或者消极认同,或者进行激烈反抗;另一方面,这个标签以及他们的这些行为,反过来会让公众强化对这个标签的认知,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信息。
学术界对于这种标签化传播,通常持批评态度。例如,“贴标签会让社会认知简单化”“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等言论就非常多。
但是,我一直信奉一个观点:存在即合理,对于我们做传播的人来说,不是要试图去扭转一种普遍的共识,而是如何利用这种共识,去实现自己的传播目标。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标签化的传播不是减弱了,而是愈演愈烈。如果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就无法很好地理解标签化传播,更无法真正直击并改变人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