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传播就是贴标签
1.引子
我在2012年4月加入京东,彼时,京东还是一个年交易额只有两百多亿元的“小公司”。
几年的时间里,我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电商大战,有京东与苏宁的“815 大战”,有京东与当当的图书价格战,也有京东与天猫的“双十一”大战等。在这些电商价格战中,京东迅速成长起来。
在一次采访中,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笑称,“业界称我为‘价格屠夫’,说实话,价格屠夫这个词,我一直觉得特别难听,如果非要有一个称号的话,能不能叫作‘价格斗士’,这好听多了。”
现在回想起来,电商的本质是零售,而零售的本质就是成本、效率和体验,京东的崛起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成本、效率、体验不断地做到极致,然后靠低价这一个“杀手锏”,给自己贴上了“价格斗士”的标签,让自己迅速进入用户的心智。
每个公司都有一个标签,有的是他们渴望的,有的是他们厌恶的;有的是他们有意为之的,有的是无意为之的。在2017年5月,我离开京东,成为商业观察者,见证了很多公司与标签相关的故事。
例如,2018年6月,联想手机发起“诺曼底计划”,决意重新启用“联想”品牌做手机业务。当时,手机行业已经成为红海,头部的五个品牌占据了超过90%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很多人都不看好联想手机的复出。但是,联想手机提出了“良心优品,国民手机”的口号,给自己发布的手机贴上了“新国民旗舰”的标签,把价格做到了极致,“竟然”在中国市场上出货量连续4个月逆势增长,月均增长速度达到70%以上,由此站住了脚跟。
又如,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大背景下,各个电商、零售平台给自己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阿里巴巴提出了“新零售”,京东提出了“无界零售”,苏宁提出了“智慧零售”,国美提出了“共享零售”,腾讯提出要做“数字化助手”的智慧零售等。
在智能手机领域,各种新概念更是层出不穷,比如全面屏就涌现出刘海屏、极点屏、无界屏、升降屏等新标签。可以看出,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如何为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贴上适合的标签,重塑用户心智也至关重要。
这就是标签的魔力,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做传播就是贴标签或者撕标签,要么在用户心智上贴上一个正面的标签,要么费尽心思撕掉一个负面的标签。换句话,无论是做传播,还是搞营销,都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超级标签,才能重塑用户心智。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系统地写一本书,来深入地讲一下标签化的传播之道,这就是本书诞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