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标签思维为何大行其道
我认为,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的标签化思维越来越深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群体分化。由于出身背景、教育、职业、财富积累等方面的不同,现在的公众被割裂为一个个的群体,这让不同群体的人有差异极大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在做传播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什么广告界要说精准营销?为什么电商圈强调千人千面?为什么传播提倡精准思维?就是这个原因。你只有用精准的内容、精准的渠道,才能精准地触达不同群体的人。用一种渠道、一条信息打动所有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10w+”(阅读量 10 万人次以上)的制造公式,是文章实现“10w+”阅读量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即先选择一个群体,然后找到这个群体的痛点,制作刺激他们痛点情绪的内容,必然会迎来这个群体的情感共鸣,带动他们转发,这样“10w+”的阅读量就唾手可得了。
群体分化导致标签对不同群体的人带来的感受有极大的差异,相似群体、圈层的人产生了共鸣和情感共振,进而会团结起来,为自己群体的利益而战。
比如,广告营销圈乙方吐槽甲方的话题屡屡能够创下“10w+”的高阅读量,就是因为平时甲方“压迫”乙方,一旦有乙方吐槽甲方的文章,就能激起乙方这个群体的情绪,让他们获得情感的共鸣,自发地进行传播。
2017年7月20日,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被发现在家中身亡,年仅 41 岁。这样一条新闻迅速传播开来,但是有的人是真的粉丝,转发是为了惋惜、怀念,而还有一些人却在传播一个消息:“听说林肯公园有个人自杀了!”(注:北京有一个小区的名字叫作林肯公园)现在不同群体和圈层的分裂是多么严重啊!
第二个原因是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固有特点。在社交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不仅传统媒体能够发声,数量超过千万个的自媒体以及通过微博、抖音等渠道的普通人也能够发声,他们的发声不再有那么多的管控,这些都导致信息泛滥。面对信息大爆炸,人总是会条件反射,找到存储或者辨识信息的简单手段,那就是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这是标签化思维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而且,媒体或自媒体的增多,会将“热点”推向更“热”的地方。互联网有一个“风口”的概念,说的是一个热点就像一个风口,如果能抓住这个风口,即使是没有翅膀的猪,也能飞起来。在传播中,同样如此,一个热点的报道比起不是热点的报道,效果往往相差好多倍。
第三个原因是人的社会认知特点。从社会认知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一个企业、一个事物、一种现象的看法都会受限于以前潜移默化形成的固有认知。换句话说,由于各种事物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这是人们陷于纷繁芜杂的细节而难以厘清决定事物本质的主要因素,于是人们常常采用类型化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试图将所有发生的事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认识,用自身已有的、习惯的分析框架去分析,并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以便清晰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标签化就是这种分类方法的具象,是一种错误而懒惰的概括。错误在于它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懒惰在于不愿意花力气去认真分析,只是简单地将个别性的、特殊性的因素归为现有的、普遍性的结论。
这种人的社会认知特点,在社交时代被进一步放大。媒体的发展,历经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时代;第二个时代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络时代,第二个时代的最大进化,是内容传播速度变快;第三个时代就是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第三个时代和前两个时代最大的不同,不再是内容上的传播,而是以社交关系为纽带的传播。
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所说:“正是人的连接使社会化媒体兴盛的局面日渐明晰,其中的‘关系网络’是较为独特的状态与现象,互联网从过去承载内容的页面演变成连接关系的平台,它的重心在从内容向人迁移回归。”
这种关系式的传播,加上群体分化、用户圈层化的特点,使得内容在传播的时候会携带上不同群体的“人”的情绪。在传播中,不同的人会通过转发、评论参与其中,将价值判断、情感宣泄、角色扮演等带入进来,这种情绪的传染,成为传播的放大器、标签的强化剂。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很多的网友并不关心真相,而更容易受到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正是因为人的主观原因,加上社交时代关系传播的特点,让标签化思维大行其道。
所谓标签,对于企业来说,既有正面的标签,也有负面的标签,企业传播的核心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树立正面的标签、撕掉负面的标签。标签化传播如果操作得当,就能成为超级标签,将能直击公众的内心,树立可持续性的标签效应;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使企业陷入品牌危机。
接下来,本书将深入讲解这种超级标签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我相信,这是“稳、准、狠”地改变用户认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低成本传播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