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在“言”“意”间:“语文性”阅读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情视角”下名人故事类文章教学探讨

当下,语文教学“文体意识”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较宽泛地提出了现行教材中的四种文体: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和非连续性文本。名人故事类文章是叙事性文体的一种,这类文章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此类文章大都讲述名人成长的经历或成功的故事,取材范围涵盖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类文章在教材的分布有以整个单元整体出现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主题,收录了四篇文章:《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有以一位名人的故事为背景组成一个单元的,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以与毛主席相关的故事为人文主线的;也有散落在每个年级不同的单元中的,如《王二小》《蜜蜂引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神贯注》《跨越百年的美丽》……

对于这类文章如何教学,特别是对于如何站在“学为中心”的角度教学,教师们依然比较困惑。本文的写作,旨在对名人故事类文章进行客观分析,结合笔者亲身实践,站在“学情视角”的理念下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力图使这类文章的教学凸显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透析名人故事类文章的文体特点

分析教材中名人故事类文章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呈现事例典型

名人故事类文章一般都以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名人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如《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全神贯注》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毛主席在花山》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事例本身基本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学生较易读懂。

(二)人物形象鲜明

名人的人物形象正面、高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或努力拼搏,或不断钻研,或德行高尚……如沉着机智的司马光、勤于思考的列宁、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罗丹、杰出爱国的詹天佑……每一个人物身上无不传递着一种正能量,是对学生进行正面价值观引领的好材料。

(三)语言规律易寻

名人故事类文章一般都以刻画人物的基本写法来塑造人物,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等,便于学生学习和习得,拓展和运用。如《小摄影师》用不同的对话方式刻画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玩出了名堂》则通过列文虎克不同寻常的“玩”的动作中体现了人物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青山处处埋忠骨》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了刻画了毛主席失去爱子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品味这类课文的语言时,孩子们很容易就体会到了描写人物的一般方法和细节的描写,便于孩子们发现语言规律,习得并运用语言。

二、重组名人故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

关于叙事类作品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学段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

如果我们横着看每个学段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目标,觉得大致可以分三步走:了解大意——感知人物——内化感受,即“知事、识人、润心”。如果竖着看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则会发现,同样是这三步,却有着每个年段不同的要求。但是细细研究,觉得新版课标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目标的阐述,还是比较含糊的,至少在工具性目标的定位上,年段的目标区别并不明显。为了使实际的教学更具操作性,笔者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目标作了如下的补充和梳理,如表1-5。

表1-5 名人故事类叙事作品教学目标

三、践行名人故事类文章教学策略

基于名人故事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站在“学为中心”的角度,笔者认为此类文章教学的基本思路可以定为:基于“学情视角”理念下的知事、识人、润心。

(一)知事——知道谁的什么事

名人故事类文章一般都以名人的事迹为载体来刻画人物,人与事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时,知道“谁的什么事”至关重要。基于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觉得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做法。

1.短语式概括

关于叙事类作品第一学段大意的把握,其实新版课标中并未提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无法回避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尤其像在低年级这类文章的教学时,还是应该让学生初读后有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第一学段名人故事类教学的“知事”可以定位在借助简单的词语或短语来概括事件。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讲了“司马光救人”或者“司马光砸缸救人”即可;又如教学二下《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时,可以让孩子概括为“爱迪生动脑筋救妈妈”或者是“爱迪生用镜子救妈妈”。

2.支架式概括

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孩子们挺难把三个要素连起来,经常是分开来易表述,连起来说就又显复杂,此时笔者觉得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半扶半放中”概括文章的大意。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大意概括时,可以先引领孩子对课文进行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然后出示填空的形式:“周恩来耳闻目睹了( ),从中深刻体会到( )的含义,从而立志要( )。”这样的半开放式概括,便于学生将零碎的思考有效地串联,为高年级学生较简洁完整概括课文大意打下基础。

3.反思式概括

在高段的课堂里引领孩子对名人故事大意进行概括,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尝试并写下来,而后在课堂进行方法的提炼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概括进行诊断性反思,从而经历再次修改提升的学习过程。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初读感知环节: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照预习作业单,每个同学都在小组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2)教师重点巡视一个组,指导学生说好文章主要内容。

(3)指名其他组汇报,然后请教师指导组汇报或评价。教师总结利用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老师刚参与了这组的学习,请这组的同学来说说。为什么他说得好?因为他抓住了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

(二)识人——感悟谁是怎样的人

名人故事的教学感悟重点之一即是感受名人的正面、高大的形象。站在“学情视角”思考引领学生感悟人物的方法,觉得可以从“形象到形象”和从“方法到形象”两个角度切入。

1.从“形象到形象”——多角度个性感悟

从“形象到形象”,就是按照一般的读名人故事类文章思路,会先有一个对人物整体的印象,而后进行深入阅读,又可能会产生对人物的特点更为细化的感悟和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我引领孩子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居里夫人立体的“美丽”。

【案例】意象交错——精神中寻“美丽”

(1)读课文的3、4、5三个自然段,从哪些句子中发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就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好好读读。你从哪句话读懂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就在这句话的边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美丽是一种怎样的美丽?

(2)交流: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美丽是“排除万难”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美丽是“永不放弃”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美丽是“坚持不懈”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美丽是“坚定执着”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美丽是“不顾一切”

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美丽是“淡泊名利”

(3)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成请同学随机板书以上词语。

2.从“方法到形象”——言意间和谐感悟

从“方法到形象”即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感知人物形象,这个过程往往能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规律,习得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的形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里,一到研究文章的表达方式,就有“重工具”之嫌,教师往往从学生对句子的外在感受直接指向句子的表达方式,缺了一个学生内化的语文性的过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课中,对于罗丹的人物特点,笔者是引导学生在句子的感悟中实现的。在研读罗丹专心修改雕像的句子时,重点引领孩子解读文章“想象”这一基本表达方式。在具体的解读时,教师首先利用文章详细写到的两个地方,让学生顺着罗丹的想象进行合理想象。第一次先让学生想象他会说些什么,吵些什么;第二次是让学生根据文中对罗丹“整个世界好像消失了”这一描写的想象。更为主要的是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想象,在课堂里让学生动情地把自己的想象念出来,让想象更符合文章的实际,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想象”,这样的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过程,学生也很自然就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式的运用。而第二处的想象内容是作者完全写出来的,在这个时候,学生对想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他忘记了________”这样的句式训练,是课文情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课文“想象”这一表达方式的强化,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强烈的人文熏陶是与表达方式的理解感悟一同进行的。

(三)润心——决心做那样的人

笔者认为名人故事类的文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读后让孩子的精神世界更为丰盈,心灵受到高尚的洗礼,从而为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埋下种子。但是,这种内化的过程必须通过语文特有的方式加以实现,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更具语文的味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享阅读感受

新版课标对叙事性文体的教学,几乎在每个年段提出要交流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有时名人故事文章学完以后可以直接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的感受和想法。如学完《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可以让学生说说在这个故事中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目的是让孩子们从人物平凡的生活细节中体会其精神的伟大。从“学情视角”的核心内涵来看,这其实是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层面,弄清楚学生是否具有或具有哪些“结果性经验”。

2.实现精神迁移

有的名人故事传递着某种精神,可以通过同类故事的续写达到精神内化和迁移的目的。如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文后,笔者引领孩子做这样的续写: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仅为了白炽灯的灯丝就用了上千种材料,连胡子,头发,竹丝这样的材料也都实验过。据说他在工作室工作时常常是熬夜加班直到天明。有一次,他的助手将早饭给他送了进来,放下后,助手就走了。( )

我们如果把握了叙事性文体的特点,明确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站在“学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定能实现“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