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多种研究进路
尼可斯和斯蒂施(Nichols&Stich)曾将人们对生物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所获得的这一重要禀赋的研究进路,总结和归类为以下几种: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进化论者认为,读心能力较强的生物在生存和繁衍方面要比同类竞争者具有更高的存活概率,在自然选择中更容易胜出。其中,依据“合作机制”得到的解释是:合作双方如果在一项协作任务中能更好地相互交流和理解,将会达到更有效的合作,进而得到互惠共赢的结果。依据“马基雅维利机制(machiavellian devices)”得出的解释是:生物在发展了高超的读心机制的同时,必须试图阻止其他同类轻而易举地读取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实现自我保护,他们由此发展出了高度伪装和欺骗的机制,大大增加了准确读心的难度。
(2)结合以上两种机制假设,认知动物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者们采用了更为细致的“比较研究”方法,关注不同物种身上所展示出来的不同水平的读心能力。正如我们所知的,一些动物学家通过野外作业,常年与大猩猩生活在一起,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观察它们在群居生活中相互理解和交往的方式。这些研究过去都是通过设计任务情境在实验室中实现的,而目前的研究方式依然较为粗糙,主要还是依赖于观察、描述和归纳总结。
当前将这种比较研究应用到人的身上,主要通过设计一些小型的社会场景,制定必要的规则,对被试在其中的行为进行系统地观察、记录和分析。这些观察的结果由于受到各种情境的限制,解释力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在媒体和互联网水平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一些国内外传媒机构设计了相关的大型社会实验,并进行了实时在线直播,佐以场外观者的互动参与。这种大型的所谓“真人秀”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为人们在较为真实的社会情境中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原生素材。然而,一方面这样的节目投入较大,另一方面这类节目以商业运作为主要手段、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真实有效性会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终由于缺乏严格性而为科学研究者所提供的有效资料少之又少。
(3)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和情感模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我们与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进行深层交流,或者阅读差异较大的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和幽默笑话时,往往存在着理解障碍,会有摸不着头脑或隔靴搔痒之感。这当然不仅是因为人们之间熟悉程度不够,或是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翻译鸿沟的问题,根本上而言是人们在各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塑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差异。人类学家在学理上持续地证明着这些差异的存在,如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及其同事在东亚人和西方人的认知过程方面所发现的惊人差异。
鉴于我们在相互理解以及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显而易见地受到了文化传统的影响,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关心的是,我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说,读心能力是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教养的产物。
(4)对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儿童读心能力的发展往往与概念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他们因此把人们心智能力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为其掌握和使用心理概念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注意到,正常儿童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如相信、想要、意图等心理概念并加以运用,这些概念与读心能力密切相关,并关乎不可观察的“内部状态”。他们认为,此类心理概念的习得基于一种先天的禀赋(innate endowment),对概念习得过程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先天禀赋的特征。
另外还有些发展心理学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读心的个体发生学来说明发展中的其他问题,比如概念学习的过程与读心能力间的关系,理解生物本质与理解心智之间的关系,等等。
(5)一些精神病理学家提出,许多病理学上的症状也可以认定为是由读心能力的缺陷造成的。例如,自闭症(autism)患者的诊断依赖于一组测定标准,但这些相关症状集结在一起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如若将之归结为读心能力的缺失也许为此提供了一种思路。临床心理学家们更关注实际应用,例如,通过何种手段有效提高自闭症人群的读心能力,进而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6)神经科学家们通过使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等现代技术对正常人和脑损伤者的大脑进行扫描、观测,以发现与人们的各类读心活动相应的脑神经活动,在生物层面理解读心现象背后可能的神经机理。
由上可知,对读心现象的现代研究进路丰富多样。如果我们追溯得更久远一点,探讨该问题的起点,就会回到哲学上更为古老的心智哲学的研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