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出版技术、人才培养
(北京斯麦尔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的公司大家知道叫斯麦尔,斯麦尔不是微笑的意思,而是XML的意思,是元数据。
打个比方,我们把纸书和期刊比喻成一个馒头,但我们现在有互联网,我们的用户需要饺子、需要面条,需要其他产品时,我们怎么能将馒头变成饺子?我们就是要把馒头还原成面粉,再加上一些新的、其他元素,做成新的产品,提供给新的用户。这个面粉就是元数据,就是XML。
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第一个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第二个,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学生一定要去传媒机构工作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培养的专业目标、专业方向又是什么呢?
一、出版人才需求
武汉大学信息学院方卿院长提出了在互联网下出版人才的四个素质:第一个是人文素养,第二个是技术素质,第三个是市场营销,第四个是政治觉悟(见图1)。
图1 互联网下出版人才的四个素质(引自方卿)
技术素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库设计,再一个是数据结构化。就是我说的如何把原来的纸书、包括图片等碎片化,变成XML,如何做成数据库。方卿举了一个案例,就是他请了美国的出版集团的人到他们武汉大学作讲座,这个出版集团只有两万本电子书、两千种期刊,但是这个集团一年的销售收入是几亿。如果按照数据来看的话,这样的结构即使整合了很多其他的资源,它的销售额也没有这么高。而这样一个国外的出版集团,没有那么多的电子书,也没有这么多的期刊,但它引用了行业里的规则,就是让专家把内容设计成数据库,对它做知识的分类,这样就变成了行业的专业的知识库,这个内容就变成了非常非常有价值!
我们再说一个案例,给一个出版社做一套数据库,按照传统的出版,比如说一百本书做成一套书,这一本书定价是28块钱,打完折14块钱,然后100本书是1400元,卖给了图书馆,但现在图书馆跟他讲,你别给我这套书了,因为我没地方放!如果我们把它变成数据库后,就能卖到十万元以上,1400块和十几万元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关系,也就正好印证了那个国外出版集团只有两万本电子书,两千种期刊,但也能有几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样一个案例。
只有把这样的内容数据化、数字化,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价值。前几天我在想,应该要从原来的纸质出版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向,但昨天北京印刷学院张新华老师纠正我,其实原来的纸质出版商也是信息服务商,以前我们只是通过纸的内容进行服务,现在是通过数字的内容进行服务。
图2是张新华老师提出来的。关于出版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要进行的几个融合:一个是跟新兴业态的融合、跟传媒产业的融合。同时我们的出版又有各个专业,跟各个行业进行融合,这个时候对人才的需求就比较旺盛,规模也比较大,同时要求的岗位也比较明晰,要求比较准确,要求的是知识能力和结构能力非常强的人。
图2 出版产业融合的层次(引自张新华)
目前网上一个出版社招的四种人,这个招聘印证了张新华老师和方卿院长以前讲到的互联网人才在出版行业的需求,第一个是招数字编辑,就是对数字内容产品规划、整理、编辑加工,分类标引和整合。第二个是知识工程师,这是方卿院长和张老师讲的,对数据库的分类建设,对内容进行索引、维护,对知识进行标引、规划制定,同时参与出版社知识服务的其他工作。第三个是策划编辑,这个策划编辑不是传统的策划编辑,他是数字产品选题的策划,产品的设计、编辑,文案的执行,有互联网的从业经验者会优先,看重的是数字产品。第四个是销售经理,跟传统的销售类似,负责数据库产品的销售。通过岗位需求,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出版社已经向新媒体转型时,更多的是需要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和信息数据结构化、知识方面的人才。
出版教育面临挑战:人才培养规模不足;人才规格不能满足行业要求;缺乏理论指导,滞后于行业发展;实践不足,适用性弱。
二、出版人才培养定位
如何培养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
我自己的定位,就是他要做成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什么叫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大家知道,在手机上各个应用市场里面有各种移动的APP应用,我们培养出来的编辑出版的学生要会设计一个个的应用出来。培养编辑使用原型图设计软件,设计网站、APP。第二,因为我们是一个实践的课,除了理论的教学之外,还要有实践。我们给中南大学和印刷学院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一共有两周给学生提供实训。第三,课程是全流程的,编辑出版行业从内容的扫描、识别、加工、转化,一直到应用发布,整个全流程的发布。第四,我们培训完之后,要有几个成果,让学生设计一个在线书城,再设计一个数字图书馆、两个数据库,如果时间够的话,再设计一个自出版平台。(见图3)
图3 培训平台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有几个方面。教学一定要跟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个软件平台,学生可以制作出适用于当前主流销售平台的精品电子书;模拟京东、当当、亚马逊各电商精品电子书制作过程,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
第二,学生通过我们的产品制作出数据库产品XML文件;模拟出版社生成一个数据库服务网站(比如把经济学百科全书做成经济学数据库)。通过实训,要能做成一套数据库,同时要跟数字出版标准相结合,这个数字出版标准在广电总局官网上已经公布了,但我们要将这个标准和内容结合起来,然后把书的数字化加进去,这样的话每一个章节如何设计标准、建标准,培训老师如何建立产品的标准,因为这个标准都已经公布出来,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但每个产品、具体细节的时候都有异化的,我们都会做一些标准出来。同时,要跟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要设计一些模板,这些模板如XML是如何表示的,标签是怎么进行替换的。
最终目标就是要培训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跟美工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跟IT、编程序人员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做产品经理就是最上面的一个规划,我做这个客户端,有哪些功能、达到什么目标,卖什么产品,同时还要将详细的需求写出来。这样的话,你就会指导美工画出原型图,但是原型是否好看、颜色搭配是否合理,尺寸大小是否符合互联网,这个是由学美工的学生做的。然后你写出来的产品说明书,开发文档,每个功能点是什么,每个动作是什么,这个写出来,让学计算机软件的学生去做。
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是产品的龙头,后面的IT人员、美术人员等都是为了这个产品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培训成思想的灵魂、产品的灵魂,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老板都是这个公司的产品经理,马化腾就是腾讯的产品经理,李彦宏就是百度的产品经理,所以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就要把自己培养成互联网产品经理。他会了这些工具、会了这些软件,有可能他自己想创业,自己做电商,所以这样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再与设计、技术结合起来,他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所以产品经理要有四个能力。第一个要有创新思路,然后要找到这个产品失败和成功的地方,同时要有逻辑思维的梳理,这个非常重要,逻辑思维的梳理在我们写产品需求说明书的时候,就可以纠正我们编辑出版专业文科学生的一些问题,我们用软件工具去规避这个风险。第二个我们要教所有编辑出版的学生使用互联网产品经营里面的一个Axure的软件,即所见即所得的,一个交互式的软件。他可以脱离美工、脱离IT人员的一个模板。第三,就是要培养他们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利用原型图软件清晰地把业务流程图梳理出来。第四个可预见性,高级产品经理就可以预测到,下一个产品什么时候进行叠盖,哪些产品经过测试之后需要修改。(见图4)
图4 能力要求
在出版行业里面,主要分四大块,它们是内容的制作、资源管理、协同编撰和二次编辑、运营发布。(见图5)运营发布平台里,目前像专业数据库、机构图书馆、在线书城,像是电子书包都可以发布到运营平台上去。
图5 内容模块
中间编辑层的有两个,一个是协同编撰,可以看下国外的平台,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因为在国外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是一体的。第二编辑协同编撰时,不用打开排版文件,只要有浏览器,双击那个文件,就可以对里面的内容进行改变,然后是颜色的修改、字体的修改,然后你再双击的时候就所见即所得地改出来了。这些国际上的协同编撰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我们中国在几家出版社已经开始实施了。第二个是二次编撰,就是方卿老师讲的,我们传统的图书期刊现代化后,我们可以对内容加新的标注,把同样一件内容抽取出来之后,把它变成知识点,加了很多内容,就形成了知识体系,就像刚才说的从1400块钱变成十几万,这样百倍的价值增加。
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在做自己的数据库,目前我们协助众多专业出版社做了几十个数据库,最下面就是整个底层的制作和生产,通过这四个层次建立起我们整个的出版平台。每个知识之间进行关联,中间是一个种子,要找的这个词(种子),和其他的一些文章、一些词都是有关联关系的,我们通过其他的词就可以关联关系找到。
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跟IT公司人员之间很难交流,他们不是在一个知识体系上,所以要让编辑的学生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再把原型图画出来,然后再跟IT人员讨论,IT人员马上就能把代码写出来,然后再找美工的学生,一个产品就出来了。
通过这样的培训、学习,验证了我一个观点,把一个编辑培养成产品经理,他就会更强大。所有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老师、学生一定要成为产品的总监、经理,是这个产品最大的头,其他IT、美工人员都是为你服务的。
(根据现场录音及PPT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