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官·府·衙(牙)門○僚(寮)
均指古代政府治事處。《周禮·秋官·士師》“二曰官禁”鄭玄注:“官,官府也。”《廣雅·釋宫》:“府,官也。”《廣韻·麻韻》:“衙,衙府也。”官,政府治事處最早之稱;府,源於文書存放處,秦漢以後指百官治事處;衙門,源於軍門,南北朝時才作機構之稱,興盛於唐宋以後,後世使用較爲普遍。官府、衙府、府衙、官衙同義連文,均表示治事處所。《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荀子·强國》:“及其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唐會要·吐蕃》:“兵衛極嚴,而衙府甚狹。”《舊唐書·王武俊傳附子士真》:“士真更宿於府衙,與同職謀事。”《唐會要·京城諸軍·神策軍》:“嘗見工徒出入官衙。”
官制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從渾沌到體系化的漫長過程。上古時期,没有具體的職事劃分,也没有固定的辦事機構,官員常常隨事而設,“古官因事而名,司其事者即可稱之”。從早期的歷史文獻看,一般長官、職事與官署同爲一名,因而有時只稱其一而代其他,這也就使得有的詞語出現了兼具官職、官署、官員等多個義項的現象,如“官”、“府”、“僚”。以僚爲例,《詩經·大雅·板》:“我雖異事,及爾同僚。”又《小雅·大東》:“百僚是試。”僚可作寮,《國語·魯語下》“今吾子之教官寮”唐固注云:“同官曰寮。”《左傳·文公七年》:“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例句中的僚(寮)均爲“官職和官府”義,即兩個義項並舉。僚,又釋爲勞,《左傳·昭公七年》“隸臣僚”孔穎達疏引服虔云:“僚,勞也。共勞事也。”然則同僚謂同勞也,同勞謂同官也。同僚即爲同勞,就是共同從事某一職事,所以僚既指職事、官職,也可指官員,進而引申爲在一起治事的處所。
官,是最早作爲朝廷辦事處稱呼的,《禮記·玉藻》“在官不俟屨”鄭玄注:“官,謂朝廷治事處。”《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官則任長”王聘珍解詁:“官,謂官府。”官的本義是官舍。而《説文·部》釋官爲:“史事君也。”當爲引申義。《説文·部》:“官,從宀從,猶衆也。此與師同意。”《説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與師有關,師即古時武事。古代政府最初的職能相當簡單,權力來源主要是神力和武力,“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故“官”的構意“與師同意”。“宀”乃表處所。官最初的含義當是軍舍,即“師戍所在”;又《禮記·曲禮下》“在官言官”鄭玄注曰:“官謂板圖文書之處。”官爲版圖文書存放處,自然是屋舍之類。由屋舍進而作爲政府治事處的稱呼,如《論語·子張》:“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墨子·尚賢中》:“不能治千人者,使處於萬人之官。”而官作爲“史事君”則是戰國時期,隨着中央集權官僚制度的形成,由治事處漸移爲在各機構中治事人員的名稱。如《論語·憲問》:“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官作爲治事處的命名原由,吕思勉總結:“官字古義與今不同,今所謂官,皆爲政事所自出,古則政出於朝,官特爲庋藏之處,與府庫同耳。蓋古者政簡,不須分司而理,故可合謀之於朝。後世政治日蘩,勢須分職,而特設之機關遂多,各機關必皆有文書,故遂以藏文書之處之名名之也。”
府,作爲朝廷治事處的稱呼與天下文書檔案都集中在那裏有關。《説文·廣部》:“府,文書藏也。”《禮記·曲禮下》“在府言府”鄭玄注:“府,謂寶藏貨賄之處也。”古代典章圖籍在政務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史記·蕭相國世家》:“沛公至咸陽,諸將皆争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漢)王充《論衡·别通》:“蕭何入秦,收拾文書,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因而存放文書的地方也就作爲了朝廷辦事機構的稱呼。《廣雅·釋宫》“府,官也”王念孫疏證:“府,謂官舍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神明之府也”王冰注:“府,宫府也。”府也是機構、官稱合一的詞語。《周禮·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鄭玄注:“府,治藏。”孫詒讓正義:“凡治藏之吏亦通謂之府也。”又,《周禮·天官》中還有太府、内府、外府及玉府;《地官》有泉府,皆爲掌管財貨之官。而少府一名在戰國時就有,《戰國策·韓策一》記載蘇秦勸説韓王曰:“天下之强弓勁弩,皆自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史記·蘇秦列傳》所載同,裴駰集解云:“韓有谿子弩,又有少府所造二種之弩。”司馬貞索隱曰:“韓又有少府所造時力,距來二種之弩。其名並見《淮南子》。”又,韓國銅器《長子盉》銘刻中有“少府”二字,另一銀器銘作“少府容二益”。府既是私府,也是官稱,如三公府、丞相府、將軍府等。而郡太守所居之處也稱“府”,所以太守的官稱别名有“府君”、“明府君”、“明府”等。另,公、將軍皆可自選僚屬,叫做“開府”。《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有時太傅、大將軍也開“府”,這樣就有“四府”、“五府”、“六府”之稱了。當秦漢中央集權政治制度逐漸完備之後,百官處理政事的地方也就通稱爲府了。如古樂府《陌上桑》:“冉冉府中趨。”魏晉後,凡是可以自選僚屬的官署皆稱府,包括公府、軍府、王府。
衙門,亦作“牙門”,是後世用作朝廷辦事處最爲普遍的稱呼。《説文·行部》“衙”字朱駿聲通訓定聲:“衙有行列之意,故以官治爲衙。”《説文解字》段玉裁注:“衙衙是行列之意,後人因以所治爲衙。”《集韻·麻韻》:“衙,一曰古者軍行有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爲衙。”
關於衙門産生的時代,一般都認爲是唐代。大型辭書中有關“衙門”的條目,雖然没有明確標明産生時代,但所引證的例句都屬唐宋時期,其中《封氏聞見記》是主要的引證。王鳳陽在《古辭辨》中就明確指出衙門産生的時候是在唐代,他的引證是(清)趙翼的《陔餘叢考·衙門》,不過觀點實際上還是依據封氏的。尋檢史書發現唐以前已有用例。如《北齊書·宋世良傳》:“每日衙門虚寂,無復訴訟者。”(宋)吴仁傑《兩漢刊誤補遺·牙門三》引《南史》:“侯景將帥謀臣朝必集行列門外,以次引進,謂之衙門。”按,《陔餘叢考·衙門》所引與此同,而(宋)吴曾《能改齋漫録》所引則爲“牙門”,據此趙翼謂衙門的産生年代當在南北朝。
而對於衙門稱呼的由來,一般都認爲源於“牙門”,是“牙門”之訛。但關於“牙”的來歷則有不同的説法:一是源於“爪牙”。猛獸以爪牙爲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封氏聞見録·公牙》:“《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猛獸以爪牙爲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二是源於行軍所置刻木上繪圖如獸牙,《封氏聞見記·公牙》:“公門外刻木爲牙,立於門側,象獸牙。軍將之行置牙,竿首懸於上,其義一也。”三是來自旗幟以象牙飾之。《文選·張衡<东京赋>》:“牙旗”薛綜注引《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雖然是三種説法,但是都離不開軍事、武事。按,“牙門”是治軍處所的稱呼,漢時已始。《後漢書·袁紹傳》:“遂到瓚營,拔其牙門。”《釋名》云:“牙,軍中大旗發號令者以建立牙於帳前,謂之牙門。”《國語·齊語一》“軍門”韋昭注云:“立旌爲門,若今牙門矣。”一般都認定衙門由“牙門”音訛而來,那從何時音變,“衙”的本音是什麽呢?關於這一點,《陔餘叢考》以及《兩漢刊誤補遺》都有比較詳細的考證。衙,在春秋時就有地名彭衙,《楚辭》也有“飛廉之衙衙”,此例在《説文》及《集韻》中“衙”音讀作“語”。《陔餘叢考》引《群經音辨》曰:“‘衙音迓’。於是始有迓音,然猶未作平聲也。”自如淳注《漢書》衙縣,衙始音牙。《陔餘叢考·衙門》:“如淳注《漢書》衙縣,音衙爲牙,於是始有牙之音。如淳係魏時人,則讀衙爲牙,當起於魏晉。而訛牙門爲衙門,亦即始於是時耳。”可見六朝時已訛牙門爲衙門。到了唐宋,運用則更爲廣泛了。(宋)戴侗《六書故》卷一六注“衙”云:“唐之藩鎮皆開軍府因以治宇爲衙。循襲之稱也。則唐宋已作衙門。”《舊唐書》中作牙門12例,衙門13例。唐代皇帝的宫殿稱“衙”,殿門稱“衙門”,禁衛兵稱衙兵,有南北衙之分。節度使的府署也稱衙。
要之,衙門源於牙門,始於六朝。牙爲牙旗,與軍事有關,牙門爲軍府。由於魏晉以後崇尚武職,則公府通稱公牙,府門通稱牙門。《韻府》:“軍行有牙,後人因以所治爲衙。”《類篇》云:“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爲衙。”因軍中尊者所在爲衙,與府朝類似,故牙門:“初第稱之於軍旅,後漸移於朝署耳。”(《陔餘叢考·衙門》)而衙音則有二,漢以前無牙音,只音爲語,與禦同音,《兩漢刊誤補遺·牙門二》:“漢碑多用衙爲禦。”自如淳注《漢書》衙縣之後,始有牙音。不過衙之聲符“吾”,有牙音。“衙在漢無牙音,而吾乃有牙音,允吾、騶吾之外,疑執金吾之吾,亦當音牙。”(《兩漢刊誤補遺·牙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