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1 养禽场场址的选择及布局
一、养禽场场址的选择
养禽场根据生产任务和经营性质的不同,分育种场、种禽繁殖场和商品禽场三级。场址选择时推行经营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异地建设的布局,将办公区、生活区设在远离养禽场的城镇中,将养禽场建在城郊外;同时,生产区应改变“大、齐、全”的观念,采用分点式或多点式生产,将育种场、种禽繁殖场、商品禽场异地建设。场址选择时还要考虑建场的任务、生产需要、国家养禽生产总体规划及地方资源等情况。所以在场址选择决定前,有必要做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调查研究。
(一)自然条件
1.养禽场的位置
养禽场的位置要选择远离公路、铁路、屠宰场、化工厂等处,距城市3000m以上,空气和水源没有被污染的位置。养禽场应建在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空气流通的山坡上,禽舍坐向最好为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养禽场的位置应选在居民点下风处,地势要低于居民点,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放口,更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
2.地形地势
地形是指场地形状、大小和地物(如房屋、树木、河流沟坎等)情况,要求开阔整齐、边角不宜过多。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要求高燥、排水良好。平原地区建养禽场时场址应选择在比周围地段稍高的地方,以利排水。山区建场应选在缓坡上,坡面向阳,鸡场总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应在2%~3%。在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区,场地要选择在较高的地方,应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2m,离河流或湖泊1000m以上,严禁向河流或湖泊排放污水,同时需要考虑养禽场的污水排量应与附近的田地及果园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相匹配。
3.水源水质
(1)要求水量丰富(包括丰水季、枯水季),包括场内人员用水、家禽饮用水、饲养管理用水和消防用水等,同时应考虑河流、湖泊流量,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最高水位,含水层厚度和流量等。
(2)要求水质良好、水质清洁,不含细菌、寄生虫卵及矿物毒物。在选择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调查是否因水质不良而出现过某些地方性疾病。水质包括酸碱度、硬度、透明度,以及有无污染源和有害化学物质等,应做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化学分析。
(3)水源要容易保护。
4.地质土壤
主要是收集拟定场区的地质资料,如有无断层、陷落、塌方及地下泥沼地层等。同时,应考虑土壤情况,要求土壤透水透气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弱、质地均匀、抗压性强。沙土及沙石土透水透气性强,易干燥,受有机物污染后自净能力强,场区空气卫生状况好,抗压能力一般较强,但其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大。黏土透水透气性差,易潮湿而滋生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及蚊蝇等,受有机物污染后降解速度慢,不易消除,抗压性能差,易冻胀。沙壤土和壤土的特性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是最好的土壤,也是理想的养禽场建设用地。
5.气候因素
主要了解常年气候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土壤冻结深度,降雨量与积雪深度,最大风力,常年主导风向,日照情况等。
(二)社会条件
1.三通条件
三通条件是指供水、供电、交通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求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电供应或储备充足,交通既要方便,又要使牧场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畜牧场距离国道和铁路不少于500m,距离省级道路不少于300m,距离地方公路不少于50m。
2.环境疫情
对当地疫情要做周密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兽医站、畜牧场、集贸市场、屠宰加工场距拟建养禽场的距离,以及有无自然隔离条件等,防止给本场防疫工作带来危害,同时考虑本场疫情情况是否会给公共安全体系带来危害。
3.确定养禽场位置的其他条件
选址时应考虑该地是否有利于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是否有利于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否有利于生活的便利和社会联系,是否有利于产品销售,是否有利于周围环境保护问题。养禽场应尽量利用无农耕价值地段,节约土地资源。
国家级家禽品种和地方资源家禽品种保护区内严禁建养禽场。
二、养禽场建筑物的布局与规划
(一)养禽场总体布局
1.推行经营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异地建设的布局。将办公区、生活区设在远离养禽场的城镇中,将养禽场建在城郊外,变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这样有利于办公区的信息交流和产品销售,也有利于生活区的生活便利和社会联系,更有利于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2.生产区改变“大、全、齐”的概念,采用多点式或分点式生产,即将育种场、种禽繁殖场、商品禽场异地建设。多点式或分点式生产要求各生产区既能根据各自生产特点组织生产,也能利用天然防疫屏障提高养禽场的生物学安全。
3.实在难以将经营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异地建设的养禽场,应按建筑物的种类和建筑设施的用途来进行布局。养禽场分区规划的总体原则是按人、禽、污三者中以人为先、污为后,风与水中以风为主的顺序排列。生活区一般位于经营区100m以外的上风向处,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经营区500m以外的下风向处,粪便处理设施应位于生产区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禽场建筑物共分为5类:①经营性用房,包括门市、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财务室、门卫室,以及配电、水泵、锅炉、车库、机修等用房;②生活性用房,包括食堂、宿舍、医务室、浴室等房舍;③生产性用房,包括各类禽舍、孵化室等;④生产辅助用房,包括料库、蛋库、兽医室、消毒更衣室等;⑤检疫隔离室、解剖室、化粪池和化尸池等设施。各类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构成了养禽场的总平面图。
养禽场的合理布局事关养禽场的生产经营、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和人类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它关系到养禽场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公共安全。
(二)养禽场内建筑物的布局
1.养禽场内各生产区的布局
(1)养禽场生产区四周需砌围墙或绿色隔离带与外界隔离,有条件的尽量做一个防疫沟与外界隔离;
(2)养禽场内各生产区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和绿色林作为缓冲防疫隔离带;
(3)各生产区间应配有检疫隔离间和消毒池。
2.生产区内各生产用房的布局
生产区内各生产用房的布局是根据养禽场生产流程来安排的,养禽场内有两条主要的流程线:一条流程线为饲料(库)→禽群(舍)→产品(库);另一条流程线为饲料(库)→禽群(舍)→粪污(场)。饲料库与蛋库因与场外联系频繁、劳动量大,因此均要靠近生产区的上风向,但不能在生产区内。粪污场与饲料库和蛋库为相反的方向,因此其平面位置也应是相反的下风向或偏角的位置。
鸡舍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种鸡→种蛋→孵化→育雏→育成→成鸡,其生产布局应按所饲养鸡群的经济价值和鸡群获得的免疫力有序排列。种鸡生产小区的防疫环境应优于商品鸡;育雏育成鸡小区的防疫环境又应优于成年鸡,且其与成年鸡舍的间距要远大于本群鸡舍的间距。
孵化场与场外联系较多,宜建在靠近场前区的入口处,不宜深入场区深处,最好在专用道路的入口处单独建场。孵化场周围环境要清静、空气新鲜(场区周围最好是绿树成荫),要远离震动较大、粉尘严重的区域,以防震伤胚胎或使胚胎中毒、感染疾病。
生产用房一般要求横向成行、纵向成列,尽量将建筑物排成方形,避免排成狭长形而造成饲料、粪便运输距离加大,给管理和工作带来不便。四栋以内,单行排列;超过四栋,则可双行或多行排列。
3.养禽场内道路的布局
道路是养禽场各建筑物间联系的纽带,场内道路按大小可分为主干道(5m以上)和支干道(2~5m),按用途可分为净道和污道。净道是饲料和产品的运输通道。污道是运输粪便、病死鸡、淘汰鸡以及废弃物设备的专用道。为了保证养禽场的安全,设计时道路与房屋及禽舍之间要有合适的间距,净污分开,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不能与污道贯通,净道和污道以沟渠或林带相隔。
4.养禽场内管线的布局
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养禽场内各建筑物排列要紧凑,以缩短筑路、给排水管道和架设电线的距离,减少建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