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2 不同羽速配对家禽杂交的配种
一、种公禽的选择
种公禽的质量对种蛋的受精率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种公禽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种公禽的选择一般分三次进行。
(一)第一次选择
1.鸡
6~8周龄时进行。具体要求:在符合品种外貌特征的前提下,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作为后备鸡;淘汰外貌有缺陷者,如喙、胸部和腿部弯曲,嗉囊大而下垂,关节畸形,胸部有囊肿者,对体重过轻和雌雄鉴别有误的应予以淘汰。选留以公母比例1∶(7~8)为宜。
2.鸭
8~10周龄时进行。选留生长发育良好者。
3.鹅
育雏结束后进行。重点选留体形适中、符合品种特征、羽毛生长快、健康无病、无生理缺陷的个体。选留的公母比例为小型鹅1∶(4~5)、中型鹅1∶(3~4)、大型鹅1∶2。
(二)第二次选择
1.鸡
在18~20周龄结合转群工作进行。具体要求:选留身体健壮、发育和体重均符合标准、雄性特征突出、外貌符合本品特征要求者。用于人工授精的公鸡,还应考虑公鸡性欲是否旺盛、性反射是否良好。淘汰第二性征不明显、体弱、体重过大过小和有生理缺陷以及性反射不强烈的个体。选留比例,平养自然交配以公母比1∶(9~10)、人工授精以公母比1∶(15~20)为宜。应注意的是,被选留的公鸡,若用于人工授精,应采取单笼饲养;若用于平养自然交配,应于母鸡转群后、开始收集种蛋前1周放入母鸡群中。
2.鸭
24~28周龄时进行。选留健康结实、体重符合标准、头大颈粗、背平直而宽、两翼紧贴体躯、第二特征明显、配种能力强者。公鸭经过第二次选择后,即可留作种用。
3.鹅
10~12周龄时进行。选留体重符合标准、发育良好而无残疾者,淘汰生长缓慢、体形较小和腿部有伤残的个体。
(三)第三次选择
1.鸡
20~22周龄时进行。对于平养方式,应在公母混群交配后10~20天进行。此时淘汰性欲差、交配能力低以及常常呆立一旁的公鸡。对于人工授精的公鸡,主要根据精液的品质和体重进行选留,初步按摩性反射良好,乳状突充分外翻、大而鲜红,有一定精液量的公鸡。若经过几次按摩训练,精液量少、稀薄如水或无精液、无性反射的公鸡应予以淘汰。留种比例:自然交配蛋用型鸡为1∶(10~15)、肉用型鸡为1∶(6~8);人工授精为1∶(20~30)。
2.鹅
开产前进行。要求将具有本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体重较大、体形结构均匀、无残疾、雄性特征明显的留作种用。公母比例为小型鹅1∶(5~6)、中型鹅1∶(4~5)、大型鹅1∶(3~4)。
二、家禽配偶比例与种禽利用年限
(一)配偶比例
家禽的配偶比例适合,既能保证高的受精率,又不会因为多饲养公禽而浪费饲料。公禽过多,引起相互斗争会干扰交配,降低受精率;公禽过少,公禽的配种负担过重,导致精液品质下降,也会降低受精率,并可能造成部分母禽漏配。在自然交配时,公母禽适宜配比见表3-2-1。
表3-2-1 公母禽适宜配比
应注意的是,在自然交配中公鸡混入母鸡群48h后即可采集种蛋,但要获得高受精率的种蛋需5~7天,所以,应提前5~7天将公鸡放入母鸡群。
(二)种禽利用年限
种禽的利用年限随家禽的种类与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鸡和鸭性成熟后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量和受精率最高,以后逐年下降,每年以15%~20%的水平下降。因此,除育种场的优秀禽群可利用2~4年外,一般商品场和繁殖场种禽利用年限为1年。鹅的生长期长,性成熟晚,产蛋量少,在开产后2~3年内产蛋量逐渐上升,第4年开始逐渐下降。所以,产蛋母鹅一般可利用3~4年。
三、家禽的交配方式
(一)家禽的自然交配
自然交配亦称本交,即利用家禽本身正常的性行为来繁衍后代。
自然交配是平养种禽进行繁衍的方式。公禽交配次数的多少与母禽数量、公禽间竞争状况及环境温度的高低等有关。公禽交配的次数越多,每次交配时射出的精液量和精子数就越少。例如,鸡通常每天第一次交配时射精量最高,可达1mL,以后则随交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至0.5mL或更低。在自然交配过程中,交配时间对受精率的影响不大。受精率的高低与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及精液中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同时亦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交配季节、种禽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管理方式等。
自然交配的繁育方法有以下两种。
1.大群配种
在母禽群中放入一定比例的公禽进行自由交配。禽群的大小根据禽舍、繁育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如鸡一般群体大小范围为100~1000只,可按公母1∶(10~15)的比例放入公鸡,公、母鸡随机交配。
这种配种方法受精率高、管理方便,但不能知道雏禽的亲代,在卫生、防疫上也存在问题。
在整个配种期间要对禽群进行认真观察,对合格种禽进行及时调整。还应注意的是,在大群配种时,群居序位占优势的公禽增多,它们不仅攻击性强,专门破坏其他公禽的交配,而且其配种能力及所配母禽的种蛋的受精率也不是最好的,此种公禽若不及时调整则会影响整个禽群的受精率。
2.小群配种(单间配种)
一个配种小间放入一小群母禽及一只公禽,公母禽均带脚号或肩号,配置自闭产蛋箱。这种配种方法可清楚知道雏禽的亲代,谱系清晰,但管理麻烦,种蛋的受精率往往低于大群配种,一般只用于育种场。
(二)人工授精
利用人工授精可以少养公鸡,增大公、母鸡配种比例,一般情况下比例为1∶(30~50)。这样既减少了公鸡的饲养量,又提高了受精率;克服了公、母鸡体重相差悬殊,以及不同品种间杂交造成的困难,提高了受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