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情景再现部分的实训安排与回课记录
例稿分析
根据小说《丰碑》改编的微型小说《军礼》是一篇为大家公认的朗诵佳作,曾打动过千万个观众,震撼过千万个心灵。该文写的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故事,在“气温骤然降到零下30多度,把温暖和希望都降到了最低限度”的情况下,红军军需处长把生留给了战友,却把死留给了自己。这是一曲悲壮的哀歌,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军礼》篇幅虽短,却情节曲折具有悬念、扣人心弦。文章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为我们播送好这篇作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军礼
鹅毛般的大雪,在铅色的天空中飞舞着、飞舞着,天很沉重,风很沉重,雪很沉重。
一支由军长亲自率领的红军队伍,冲破了枪林弹雨的围追堵截,艰难地行进在茫茫的风雪中。气温骤然降到零下30多度,在这片把温暖和希望都降到了最低限度的风雪中,只见那红色的帽徽,像一颗颗火种在闪闪地跳动、跳动着……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有人喊:“前面有人冻死了!”军长一震,疾步朝前走去……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一位战士背依着树干,坐在雪窝里一动也不动。他的左手夹着半截子用树叶卷成的烟,小心地放在胸前,仿佛在最寒冷的时刻还在渴望着一支烟的温暖,他的右手握着一个小纸包,脸上还挂着一丝已经冷却了的笑容。军长忍住心头的悲痛打开了纸包,一颗红红的小辣椒跳进了军长的眼帘,这是辣椒吗?不,在最寒冷的时刻这是温暖,这是希望,这是生命啊!军长的眼睛湿润了,他用颤抖的手轻轻拂去战士肩头的积雪,突然,他惊异地发现,那战士穿的是那样的单薄,单薄得如同一张纸裹着他瘦弱的身躯。“棉衣呢?为什么没发给他棉衣?!”军长火冒三丈,两眼发红,大声吼道:“军需处长呢?”警卫员呆呆地望着军长愣住了。“给我找军需处长!”还是没有人应声。“快!给我去找军需处长!”警卫员再也忍不住了,说:“报告军长,他就是刚任命的军需处长……棉衣不够了,每人发的御寒辣椒他都没舍得吃一口……”
军长愣住了,他望着雕像般的军需处长,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他用仅有的几根火柴慢慢地点燃了军需处长手中的半截烟,又把那颗红辣椒高高地举过头顶,就像举起一把火炬照耀着前程。在这火炬下,一只又一只右手在缓缓地举起。军礼是那样的庄重!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如同一曲悲壮的歌曲,在雪地的上空久久、久久地回荡。
下面就从“情景再现”以及用声和表达的其他技巧方面做个简单的分析:
这篇文章以叙述语言为主,叙述语言应使用本人的自然声区(中声区)。
人物语言应依据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等因素来确定。
军长:用声应稍靠后,气息深厚扎实,多用低声区共鸣(胸腔共鸣),说话坚实有力。
警卫员:声音稚气、靠前,气息较浅,宜用克制的痛哭来处理。
第一自然段是环境描写,类似于电影中的环境确定镜头,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这一段应该先出内心视像,运用想象力唤起内心视像即看到眼前昏暗的天空、狂风摇曳的枯树、满天飞舞的大雪,在看到这一切后再用凝重沉缓的声音说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段主要点明了人物和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及存在的希望。语气应凝重、低沉。联想到战场上的各种行军状态,“冲破了……围追堵截”,语速要稍快,“艰难地进行在……风雪中……”,语速渐慢。“只见那红色的帽徽……跳动着……”,眼前仿佛看见严寒风雪中的队伍,看见帽徽和战士们挂满霜花的眉睫。
第三段,写的是被冻死了的红军战士。
“前面有人冻死了”宜以“喊的人”的口气出现,语调应上扬、拖长,用声要虚一些,造成一种声音由远处传来的感觉。喊声过后,语速转疾。接下来运用内心视像看到背依树干的军需处长……先全身,再左手的烟,右手的纸包,最后移到“挂着一丝已经冷却了的笑容”的脸上。“一颗红红的辣椒”带着惊讶的轻柔的心疼的语气。“这是辣椒吗?……这是生命啊!”语势渐强、语调扬起,掀起一个小高潮。叙述语言“军长火冒三丈,两眼发红,大声吼道”语速加快。三声“给我找军需处长!”根据对当时情景的联想和感受,应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次的语气是愤怒而沉重带着急切;第二次的语气提高一些带着“怎么还不去找”的责怪;第三次是怒不可遏,情绪爆发。“警卫员再也忍不住了,说”语速渐快。警卫员的话应使用克制的哭来处理,这里是本文的又一个小高潮。
第四段是对军需处长的哀悼,是全文的高潮。由哀悼内容的不同引起节奏、语速、语调、语势的变化。“点烟”语调低沉,语速轻缓;“举起红辣椒”语调上扬、语速转疾;“敬礼”一段:“紧接着一只又一只右手在缓缓地举起、举起……”语调凝重、语速沉缓。
第五段:情景交融,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烘托出“军需处长”牺牲的悲壮。这一段语气凝重、沉稳。情景视像是镜头渐渐拉出,渐远,语调是令人回味、感叹的。
实训稿件(提示与回课)
1.《瓦尔登湖》片段 亨利·戴维·梭罗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在这样的一天里,九月或十月,瓦尔登是森林的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它四面用石子镶边,我看它们是珍贵而稀世的。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秋水长天。它不需要一个篱笆。民族来了,去了,都不能玷污它。这一面明镜,石子敲不碎它,它的水银永远擦不掉,它的外表的装饰,大自然经常地在那里弥补;没有风暴,没有尘垢,能使它常新的表面黯淡无光;这一面镜子,如果有任何不洁落在它面上,马上就沉淀,太阳的雾意的刷子常在拂拭它,这是光的拭尘布,呵气在上,也留不下形迹,成了云它就从水面漂浮到高高的空中,却又立刻把它反映在它的胸怀中了。
实训提示:注意远景和近景的语气变化,叙事与描摹、抒情与议论的基调把握。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塘月色》片段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实训提示:利用视觉、听觉还原文字的情景,充分运用声音的虚实、轻重、色彩恰当地再现这番景色与心情。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世纪末的一个黎明》片段 韩春旭
你身体所有的部位给予我的都是惊喜。你的手指透明得像粉红色的虾壳瓣,小脚跟我的一个手指一样长,你的小头发黑亮亮的,眼底清澈得像蔚蓝的海洋……你贪婪地吮吸着:当你吃不饱的时候,你不顾一切地将啼哭扩大到震耳欲聋的程度,两只握紧的小拳头,在空中愤怒地打来打去;吃饱了,你含着最纯粹的笑,安然地睡去。
实训提示:充分感受由文字描写带来的感官刺激,调动对可爱的婴儿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记忆,体验感同身受,继而上升为态度和评价,贴近播讲目的。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生》片段 莫泊桑
什么也不能教她暖过来;她的脚冷得发木,从小腿直到臀部都发着抖,使她不停地翻来覆去安不下心,神经焦躁到极点了。
不久,牙齿咯咯作响;两手发抖;胸口紧压得难受;心怦怦地跳得很慢,有时简直像停止跳动了;嗓子仿佛就要喘不上气来。
难以抵挡的寒冷一直透入她的骨髓,同时她精神上也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怖。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这样地受到过生命的威胁,简直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实训提示:调动记忆中对寒冷的感觉印象,注意呼吸和肌肉的压抑与紧张的感觉唤起,气息低沉。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棠花》片段 张雪玲
1961年周总理去日内瓦开会。因为他生平最喜欢海棠花,4月间,海棠花盛开时,邓大姐就把花压在书中,托人去日内瓦时带给他。邓大姐说,恩来同志那时工作十分繁忙,顾不上回答我,就让秘书同志压了一朵芍药带回来。大概是因为日内瓦的芍药和我国芍药差不多吧,后来,恩来同志回北京时又把那枝海棠花带回来了,邓大姐用一张纸衬托着,把它们都放在一个镜框里挂起来,人们看见了,都以为是幅油画呢。
实训提示:阅读全文,具体感受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热烈绵长的爱情以及他们的朴素的表达方式。充分理解“海棠花”的每次出现和意蕴,并且深情表达。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片段 周国平
做父母的都知道,世上没有比孩子更让人牵挂的了。现在我又成了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又好像回到了无牵无挂的岁月。
对于死者,我们不复牵挂,只是怀念。
然而,我怎么能把你想象成一个死者,我对你的怀念多么像一种割不断的牵挂。
那天夜晚,是我亲手抱着你的小尸体,给它裹上殓尸布,放进了医院太平间的冰柜里。在踏上归途的瞬间,我突然惊恐地想到,你被孤单单地遗弃在永恒的黑暗中了。你那么弱小无助,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我们竟让你一个人出远门,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
这些天,妈妈连日不眠,流着泪对我说:“妞妞不知怎样了,我们去看看她,好吗?”
我明白了,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割断父母对孩子的牵挂,连死亡也不能。这牵挂的线团系在你的远逝的小躯体上,穿透生死的壁垒,达于另一个世界。我们明知你不复存在,仍然惦记你犹如惦记一个失踪的游子。
实训提示:阅读本书全文。充分理解作者写作此书的用心。利用相似的失去亲朋爱友的经历感受其丧女之痛,以充沛的感情再现这段父爱的深沉与凄美。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活着》 余华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解释这一部作品,这样的任务交给作者去完成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愿意试一试,我希望韩国的读者能够容忍我的冒险。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知道,《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事物,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余华
北京:1996年10月17日
实训提示:阅读小说全文。注意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发自内心的语气。陈述自己的观点、感受。语气自然含蓄。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新闻》一条
(导语):进入数九严寒,上海气温也降到了零度以下,谈起上海动物园,人们也许会说那里的动物们也该进入冬眠状态了吧,是不是这样呢?请看东视记者在上海动物园拍摄到的情况。
最应该冬眠的是两栖爬行类动物,可一走进爬行馆,就仿佛来到了热带雨林。乌龟、扬子鳄在温水里、浅滩上悠然地爬来游去,眼镜王蛇仍然不失其王者威严,虎着头颈、吐着信子。略小一号的眼镜蛇也吵吵闹闹,斗个不停。小白鼠身在笼中,却好像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别人的一顿美餐。
这条长8米、重达60公斤的大蟒怡然自得地攀上树杈,睡起了午觉。而翻飞的蝴蝶出现在这寒冬腊月,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上海动物园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玉株凤蝶的冬季繁殖,这些美丽的蝴蝶已经繁殖好几代了。水族馆里更是一种热带海洋的风光,斑斓的玳瑁与彩绸般的鳗鲡在水中翩然共舞。看到这些海龟流动的矫健身姿,谁能想到它们都是些重达100公斤的家伙呢。今年上海动物园着重加强了园内的保温工作,有些馆内的温度甚至达到摄氏30度,难怪这些本该昏昏睡去的家伙们忘记了寒暑。
1997年1月10日
东视记者报道
实训提示:导语应以自然热情的口语方式过渡到新闻主体。可将二、三自然段设计为新闻的画面配音,充分再现蛇类、蝴蝶及海洋鱼类的不同的体态、身姿、动作,播出这条稿件的趣味来。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东方时空·面对面》 敬一丹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东方之子》。
辞旧迎新的日子是发出祝福,也是收获问候的季节。这几天,《东方时空》编辑部贺卡大丰收,在很多贺卡中,有一张贺卡非常引人注目。您看,就是这一张。这是吉林毓文中学的同学们亲手画的。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张贺卡上,同学们画上了《东方时空》的标志。而且在这个标志里面,还填上了一双手和一个绿色的萌芽。我想这里面,表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东方时空》节目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老师赵谦祥在信中告诉我们,毓文中学实验班的91名同学每个星期二到星期五的早晨都要在教室里集体收看《东方时空》节目,并且每周写出一篇观后感。几个月以来,他们已经和《东方时空》节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新年来临之际,这91名同学每个同学都写了一段话,一起寄给了我们《东方时空》。我们的编辑、记者看了这些话以后都非常感动,在这里我选择几段念给大家听听:
李义同学写道,《生活空间》让我从一粒沙里看到了世界。
李赢同学说,《时空报道》教我分辨是与非。
侯敬同学说,每天那《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便是你最好的馈赠。
范照敬同学说,《东方之子》以前我羡慕你,现在我学习你,将来我要成为你。
胡宁同学写道:在与《东方时空》相伴的日子里,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许多,世界太大了,以至于它是如此的多元、多姿、多彩。世界太小了,因为我竟能感受到千山万水以外的心跳。
遗憾的是在这里我不能把这些话一一地念给大家听。我想,以后每当我面对镜头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91双清澈的眼睛和亿万双观众的眼睛一起在注视着我们,在这目光中,我们将一起走过新的一年。那么在这里,我要对所有《东方时空》的观众说一声谢谢你,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美好的一九九七年。
1996年12月31日
实训提示:客观介绍,加上抒发真实情感,着重练习现身说法,讲述真切的感受。可以准备几张模拟的卡片实物操练。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东新闻联播》
男:观众朋友,节日好。
女:节日好,今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五大刚刚闭幕,今天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的光辉节日。在此,我们向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全省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
女:今天,8700万齐鲁儿女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以无比欢乐激动的心情欢庆这个伟大的节日。
男:下面请看记者从各地发回的报道。
(导语):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大刚刚闭幕,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全省人民又迎来了国庆佳节。各地群众相聚在各公园、广场,兴致勃勃地庆祝共和国48周岁生日。请看报道。
(解说):十月的泉城,金风送爽,瓜果飘香。今天,济南市各大公园处处鲜花盛开,处处欢歌笑语。大明湖公园5万盆鲜花含苞怒放,五龙潭、趵突泉公园举行了杂技和京剧演出活动。不久前开始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植物园里,更是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在园里的音乐广场上,老年人跳起了欢快的大秧歌,抒发他们内心的喜悦。
(同期):在大明湖公园,一幅邓小平同志的画吸引了众多游人,大家纷纷在这里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同期):佳节逢盛世,民富精神爽。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游人们结合刚刚闭幕的十五大,纷纷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祝福。
(同期):这是山东台报道的。
今天,岛城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大红的灯笼、怒放的鲜花、如织的游人,构成国庆的节日里岛城欢乐、祥和、幸福景象。
许多人来到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和“五四”广场前,一边合影留念,一边欣赏着东部发展的新成就,展望着生活的美好前景。
(同期):人如潮、花如海,展示着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之后人们迎来第一个国庆节的喜悦心情。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深感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期):观众朋友,今天是新中国成立48周年国庆节,我们年轻的城市也步入了美好的第十个春秋。今天的威海显得格外美丽,处处花团锦簇、万众欢腾,在和煦的阳光下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女: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新建成的大型喷泉伴随着一阵阵欢快优美的音乐银花飞溅,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人们纷纷携亲邀友到这里,或合影留念,或小坐怡情。抚今追昔,谈到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地级市10周年以来威海的变化,人们感慨万千。
男:不论是环翠楼前拄剑挺立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还是海滨公园里那枚饱经风霜的大铁锚,此时此刻,仿佛都在用他们那穿越时空的眼睛注视着威海这颗璀璨的“黄海明珠”,以崭新的面貌步入了21世纪。
女:今天,3万多名中外游客在泰山极顶看了日出奇观。
这是山东台报道的。
实训提示:这则新闻内容很全,既有演播室播报,又有解说,还有主持人现场串联,可以设计四人轮换合作,两位室内对播,两位场外同期主持。训练中应注意:
第一,整体基调的统一、和谐。
第二,在保证总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抓不同段落的细致处理。在喜气洋洋中,让人看到真情实景,使观众感到如同身临其境,听起来有内容、有变化。
第三,注意在不同环境中声音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在一篇稿件中学会描述同一事物的几种播出处理方法。
1997年10月1日
回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试(备稿播出以下稿件)
第一类:新闻 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报告新闻:
本台消息:
举世瞩目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沉睡800年后将在2009年5月重见天日。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承载着巨大的文物信息。在2007年12月28日成功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后,一直封存在巨大的沉井中,无论是考古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在关注着“南海一号”在2009年5月实现开箱挖掘,露出真容。
本台记者报道: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的告别演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成为媒体的焦点,观众的谈资,甚至成了两口子打架的原因。关于刘翔退赛,有人流泪,有人愤怒,有人支持,有人沉思。
事实上,自退赛之后,刘翔代言的广告出镜率出现了普遍下调,不少广告商甚至对刘翔所拍摄的广告进行了技术处理,以达到削弱或者删减其在广告中的分量。而即将于9月20日开战的上海黄金田径大奖赛,由于没有刘翔,在距离比赛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情况下,赛事门票仅仅销售了约五成。
新华社曼谷消息:
泰国宪法法院9日下午判决沙马在出任泰国总理后主持烹饪电视节目违反宪法,被立即剥夺总理职务。
法院在判决书中说,沙马违反宪法关于内阁成员不得受雇于私营公司的第267条款。宪法法院的9名法官一致判决,沙马失去担任总理的资格。沙马成为泰国历史上被法院判决违法而被剥夺职务的第一位总理。沙马当天没有出庭。
根据宪法,国会下议院将在30天内完成推举新总理工作。
新京报消息:
为了改善印度人对犬类动物的看法,近日有超过400只的印度小狗在一个特别的安排下完婚。
这是一场盛大的聚会,人们为同一品种的小狗配对并“结婚”。有的小狗被主人装扮上鲜花和“婚纱”。为了争夺“最佳表现奖”,所有的小狗都在主人的带领下卖力表演。
34岁的查克拉博蒂是这次盛典的组织者,他说:“印度人一般都不喜欢狗,我们就是想让人们改变这种看法。”
新闻报告完了,是×××报告的,感谢收听。
第二类:评论 中国盛产“美国博士”何等讽刺
9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3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2000年后,中国内地(含香港)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后,留在美国的比例超过90%。
这个结果一经披露,确实叫人瞠目结舌。有人禁不住问:这人才不是都为别国培养了,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吗?
是啊!要是这些留美博士都回国,为国家出力做贡献,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我们再来看看9月6日《新快报》的一则报道:“深圳一个处长职位,有40个教授来争。”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曾透露:“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现在博士就业可不同了,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
每年一到公务员招考的时候,那可真堪称是:“博士一走廊,硕士一礼堂,本科一操场”;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在高校里:“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
要是一个人既满怀“学术追求”,又愿意回到国内,那如何是好呢?与其屈从于种种“官场潜规则”,备受煎熬,以致湮没于无闻;还真不如去国外——在学术事业上做出成就来,譬如李政道、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奖,兴许让我们因了“血浓于水”的关系,反而沾一沾光。
这么说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拿什么制度、环境来吸引人才,难道不是首要的问题吗?古人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坐看“孔雀‘西方’飞”,还不如矢志于破除“官本位”,尽早建立起现代大学及优良的学术制度吧——如若不然,恐怕面对此景,只能徒然长叹而已!
第三类:通讯2007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事迹:
孟祥斌 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男,28岁。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叶庆华和女儿到市区购物。11时20分左右,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东齐河人,爱学习、肯钻研,曾当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推荐词: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孟祥斌这样评价:我们常常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而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孟祥斌的时候这样写道: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颁奖词: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感知觉是研究播音创作的逻辑起点?
2.播音中的感受有哪些特征?
3.情景再现是什么?分为哪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