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阿长与<山海经>》与鲁迅叙事动力机制构建
《阿长与<山海经>》系1926年3月10日写作于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寓所。此时,历时一年的北京女子师大风波总算尘埃落定,易培基已于同年1月13日代替杨荫榆就任校长职,鲁迅控告章士钊案业已初步获胜,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于同年1月16日发布鲁迅的“复职令”。鲁迅从长达一年多的“纷扰”中寻到了“一点闲静”。确实,鲁迅的“闲静”不容易“得”而是需要“寻”的,因为紧接着就是“三一八”惨案。《阿长与<山海经>》最初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6期,后收于《朝花夕拾》。在全部10篇回忆性散文中排序为第2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一样,《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时间发生在童年,但写作时间却是鲁迅的中年,同样采取成年与儿童的复合型视角叙事,由此而产生的文本叙事的结构性张力尤其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