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外国专家身处沪上高校的跨文化适应挑战
根据《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对于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分析,上海从国际人才规模、结构、创新、政策、发展和生活等六个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上海的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用来评估国际人才来中国内地开展工作的基础环境的“国际人才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达到指数最高分值1,也是六个维度指标中唯一获得满分的区域。北京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但其得分与上海相差一半。该报告认为,“上海依托港口经济和良好的国际化发展背景,是外资企业落地和国际贸易往来的最重要门户。”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中国国际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国际人才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海的分值刚过及格线,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排行榜中,上海连续第六次排名第一。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该评选设有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4个一级指标,并在4个一级指标下分设18个二级指标,是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生活体验的直接反馈[18]。
随着大学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化环境中,在国际劳务市场搜寻新的学术人才成为大学招贤纳士的重要渠道,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外派人员(Expatriate Academics)[19]。除了文化交流的角色之外,外国专家在工作层面可以归类为外派人员,指的是“在一家机构或工厂工作却并非该机构或者工厂所在国的公民,而是这家机构或企业总部所在国的被雇人员,他们的任务之一是保持驻外企业与母公司之间的有效联系”[20]。随着国际化的广泛深入,外派人员的数量增长以及国际派遣任务的复杂化,该群体内部也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分为组织外派人员和自行外派人员,前者隶属于某一机构,后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轨道负责,主动选择接受国际任务[21]。不同于商业公司,高校在组织氛围和工作任务方面,都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例如,举办学术讲座、承担教学与研究任务、申请科研经费以及进行咨询工作等,都不同于一般的贸易合作[22]。如何在组织层面上接纳外国专家,并且帮助他们与中国的高校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上海这座商业门户城市所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上海作为吸引国际人才的前沿阵地,在汇聚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学术人才、产生创新火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问题。从宏观角度来看,外国专家可能面临的问题是语言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差异。其中,组织文化的差异在工作领域则有着更加具体的影响,不同的组织文化在常规管理和实践方式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双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重新构建新的组织实践体系,对于工作与互动的满意度以及知识的共享与融合产生潜在的阻碍[23]。从微观角度来看,个人的心理适应情况以及社交适应情况都会受到跨文化差异的冲击。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以及每个人的应对策略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基于外国专家这一群体的差异性和任务导向的特点,针对该群体的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应当聚焦个人在不同组织中的跨文化体验。
本书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创新和研究重点的创新两个方面:首先,研究对象着眼于在沪外国专家的跨文化适应性研究,在国际高层次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国内大力扶持海外专家引进计划的背景下,本研究紧跟时代潮流,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外国专家这一群体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全面呈现了外国专家在高校组织中的经历。其次,本研究聚焦于外国专家在中国高校组织文化中的适应情况,是对国内现有实证研究的重要补充,并且通过探索外国专家在国内高校组织中的感受与经历,以期为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国际人才交流活动。
本研究的难点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质性访谈样本的获取。我国外国专家的总数较少,且大部分为讲座教授,每年仅有一至两个月的时间生活在我国,使得研究样本受限;外国专家工作比较繁忙,可能没有时间参加访谈研究;需要使用英语进行访谈,对研究者的英文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质性访谈数据的收集与转录。访谈全程采用英语进行,部分外国专家来自非英语国家,有些在讲话时带有较为严重的口音,这在访谈阶段和数据分析阶段,都对访谈者的英文听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为之后的录音转录以及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每部分都耗费了较长的时间。
综上所述,与其他针对外国专家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重点研究在沪上高校组织文化内担任全职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外国专家,部分受访者还同时担任行政管理工作。与以往针对外籍语言教师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中接受访谈的外国专家多维度、深层次地体验着中国高校的组织文化,包括基金申请、教学任务、职位晋升等,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很多方面与其他的中国学者别无二致。此外,“跨文化适应”这一变量,使得外国专家在中国的学术工作经历增添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层次,也使得外国专家与中国组织文化的互动充满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