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晚清诗学的研究现状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向近代社会形态转换的关键时期,晚清不仅意味着一种时空上的错综与复杂,而且体现为意义的混杂与多元。而处于这一特殊历史转折时期的晚清诗学理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前面我们对晚清诗学重要问题的思考与梳理也变得极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而且易于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关注晚清诗学本身以及“传统”与诗学的关系上来,在思维指向与理论基点上对深入研究本选题极具启发意义。然而,当前晚清诗学的整体研究还很不够,其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晚清诗学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尾声进行“史”的梳理。这一种研究状况更多地体现为对客观知识的追求,历代诗学理论史著作中不乏有关晚清诗学的专章或专节介绍。如刘诚的《中国诗学史》(清代卷)(陈伯海、蒋哲伦主编,刘诚著,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全面梳理了有清一代的诗学理论,包括从明末到晚清的诗学发展理路,其在著作的最后两章“新旧交替之际的诗学”“中国古典诗学的终结”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晚清诗学。萧华荣的《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就有关于晚清诗学的专章——“移花接木”,论者对“诗界革命”、“同光体”诗学、鲁迅早期诗学、王国维诗学等晚清诗学问题进行了相关梳理。李壮鹰、李春青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一章中梳理过梁启超的“诗界革命”、王国维的文学理论及其相关问题。陈良运的《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系统地梳理了三千年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并且以“‘诗界革命’时代的到来”专章介绍了晚清主要诗学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理论。霍松林主编的《中国诗论史》(上、中、下)(黄山书社2007年版)按历史时期分编,然后以年代设章分节,对历代诗歌理论家进行了逐次分析评价,其在第七编“晚清诗论”中系统地分析和评述了晚清各种诗学理论及其流派。总体来看,除上述少数章节涉及晚清诗学理论的著作外,极大一部分关于清代诗学的专著都几乎没有涉及晚清诗学的相关问题,关于晚清诗学研究的体系性、全面性专著还处于一种缺失状态。铃木先生的《中国诗学史》([日]铃木虎雄著,许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对上自远古尧舜时代,下迄清代乾嘉时期的有关诗学做了系统而全面的把握,但是并没有多少内容真正提及我们所认为的晚清时期的诗学理论。周伟民的《明清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从史(包括诗歌史与文化史)的角度论述了明清文化转型时期的诗歌形态,却将晚清诗歌划归近代范畴,因而没有论述鸦片战争以后的诗学理论。张健的《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从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精神复兴到清末翁方纲、袁枚等的诗学理论,以高屋建瓴之势,展现了清代诗学发展的脉络,并且按照历史时期分别评述了各个阶段主要诗学流派的诗歌理论。但是,并没有涉及道光以后的晚清诗学理论。作为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且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校教研成果,黄保真等人的《中国文学理论史》(清代卷)(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主要阐述了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前夜的文学与诗学理论。但是,其对晚清文学与诗学理论基本上没有涉及。目前清代诗学的这些研究成果几乎都没有将晚清诗学纳入某种独立的诗学体系,而近现代诗学研究也缺乏对晚清诗学的足够认识,这不仅是因为晚清在时间上的难以归属,更体现出研究者对晚清诗学成就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够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惯性。
2.以某一特定的视角切入对整个清代诗学的研究,包括对晚清诗学的研究,如从思潮、格调、话语、现代性等维度对清代诗学进行学术研究。张健的博士论文《清代诗学思潮的历史演变进程》(北京大学1993年博士论文)全面梳理了清代诗学思潮,其中也涉及一些晚清的诗学思潮。王顺贵的博士论文《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回顾了清代格调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并且在一种历史视阈中审视清代格调论诗学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也涉及一部分晚清诗学家,如刘熙载、王闿运等的格调诗学观。李剑波的《清代诗学话语》(岳麓书社2007年版)通过对清代各个诗派诗学的“话语规则”的“共性”特点的探讨(其中自然也包括晚清诗学话语特征),力图从总体上认识清代诗学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王一川的《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从“体验”切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其中重点观照了晚清诗学家王韬、黄遵宪等人的诗学“现代性体验”。陈希的《中国现代史学范畴》(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也将中国现代诗学的起源追溯到晚清,并从发生学意义上论述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生”阶段的“诗界革命”等诗学理论。郁敏的硕士论文《晚清诗论现代性问题初探》(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从“现代性”的价值尺度入手探讨了晚清诗学家黄遵宪、龚自珍、梁启超等人的诗学现代性特质。以上是对晚清诗学从不同角度切入研究的一些相关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的简单勾勒,当然,关于这方面的单篇论文还有一些,其主要基点还是以比较具体的维度局部地探讨晚清诗学的相关问题,在此就不一一枚举了。
3.对晚清某一具体诗论家的研究。这种研究大多是一种个案分析,目的在于发掘晚清某一诗论家的整体诗论状况,并做出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审视,这也是目前晚清诗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晚清诗学家数量比较多,但是,由于晚清诗学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界关于晚清诗学家的具体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一些诗学大家身上,龚自珍、魏源、王闿运、黄遵宪、梁启超、早期鲁迅、王国维等人的诗学观受到的关注尤多,在此可以作一个大致的梳理。关于龚自珍诗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梁文宁的《龚自珍诗歌意象散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分析了龚自珍的诗歌特点;其他一些专著,如《龚自珍研究文集》(龚自珍纪念馆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剑气箫心——龚自珍传》(陈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龚自珍评传》(陈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在全面研究龚自珍的同时,也涉及他的一些诗学理论。此外,还有大量的学位论文及相关学术文章。关于魏源诗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一些学术论文,例如:洪途的《魏源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文汇报》1975年第19期);李汉武的《论魏源的诗和诗论》(《船山学刊》1987年第2期);霍有明的《魏源文学主张及诗歌创作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于光荣的会议论文《魏源诗歌的美学风格》(纪念魏源诞辰2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于光荣的《论魏源诗歌的美学格局》(《求索》2005年第8期);等等。关于王闿运诗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萧晓阳的专著《湖湘诗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王闿运的诗学理论。其他的学术成果如:谌兵的《现代进程中的“真古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王闿运诗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与庄静的《王闿运诗歌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等,都是以王闿运诗学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此外,还有大量的学术期刊论文。关于黄遵宪诗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一些著作中的专章专节,以及数量众多的学术期刊论文。刘冰冰的《在古典与现代性之间:黄遵宪诗歌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比较集中地研究了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其他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郭真义的《黄遵宪诗学思想综论》,李卫涛的《黄遵宪诗学实践和新诗关系再定位》(《理论学刊》2004年第12期);关爱和的《黄遵宪的诗学理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王飚的《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8期),等等。关于梁启超、早期鲁迅、王国维等人的诗歌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作为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家,自然也受到异常的关注。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也较多,笔者不一一列举与概述,在此从略。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对具体的某位诗学家的诗学理论研究和梳理上,偶尔也注意到他们与时代、文化的关联,以及由此生成的“新变”。但是,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在整体上形成对晚清诗学理论发展脉络的宏观视野,以及在诗学“传统”与“现代”关联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4.以传统思想形态(主要是传统儒学)为中心,对传统思想与晚清诗学进行某种关联性研究。这种交叉式与复合式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与增长点。由于文化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将传统诗学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力图在知识与意义的双重探寻中更为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如易学、子学、汉学、佛学、玄学、理学、心学、朴学、西学等思想形态与文学、文论的关联研究[37],都成为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与重点。而晚清诗学也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受到一些学者的重新关注与审视。相对于以往对晚清诗学与经学的关联研究仅仅将经学视为考察背景不同,一些学者形成了一种“影响”研究的学术套路,陈居渊、马睿、刘再华等人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开拓与贡献。陈居渊的《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在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清代朴学与文学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内在规律,分别以“清代朴学的萌发和清初文学的经世特征”“清代朴学的鼎盛和乾嘉文学的多元嬗变”“清代朴学的衰微和晚清文学的时代精神”三编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突破了长期以来研究清代文学(包括诗学)的旧有评述模式,为清代文学与文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和新视野。马睿的《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从“知识话语”的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晚清文论从经学(包括朴学、宋学、今文经学)到美学的话语转换,并且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或开阔的视野论证了经学话语与美学话语对晚清文论(包括诗学)的建构和启示,以文论的“虚构性和选择性”的“主观解释方式”评述了作为不同民族话语的经学文论与美学文论,对晚清文论的全面深入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刘再华的《近代经学与文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全面探讨了晚清经学与文学的关系,以今文经学家的文论、古文经学家的文论、综合性经学家的文论,以及桐城派古文理论、宋诗理论、常州词学理论等为具体章节,对晚清经学文论做了系统的梳理。相对于已有的学术成果,该书在研究范围与材料运用上更为全面,而且指出了经学这一本土资源在与西学的抗衡竞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保守”与“现代”,在文学、文论的转型方面也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论证,是晚清经学与文论相关研究的第一部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学术专著。总的来看,目前关于晚清文学、文论(包括诗学)与经学的关联研究中,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经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学术范式所应具有的地位与作用,而且也有了一定的辩证性思维,其整体框架也有了进一步的开阔,为后来晚清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学术范例。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既有学术成果前提下,晚清文学、文论的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与深化。首先,晚清诗学作为晚清文论的主要形态之一,在当下的学术视野下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对于晚清其他文学样式的理论研究,晚清诗学的研究则明显相对冷清,晚清小说的相关研究却更多地占据着当前的学术资源与学术精力。为此,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对晚清诗学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其次,处于过渡时期的晚清诗学具有“传承性”“一致性”与“突破性”“变异性”等特征,目前的晚清诗学研究似乎仍然缺乏一种动态的生成理念与历史意识,即使在某些梳理晚清诗学演变的传统底蕴与变革维度的成果中,也缺乏一种传统文化本位主义思考和当下意识。最后,作为经学视野下传统文论主要形态的诗学理论,在晚清出现了什么样的发展变化?这种诗学发展究竟只是西方学术范式的“投影”,还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这种演化与传统,尤其与经学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联?当前的相关研究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与细化。因此,无论是从晚清诗学的研究广度来看,还是就其研究的深度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都是远远不够的,晚清诗学还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与研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