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研究视角来看
国内众多学者探讨较多的是高等学校如何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问题,如邢亮、乔万敏《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等,刘彭芝《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岳晓东等《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研究的焦点和重点全部指向科技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并提出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和方法策略。有的研究者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进行了探索和评价,如赵伟等在《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提出并建立了人才评价的理论模型,李思宏、罗谨琏等在《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体系构建思路》中提出了创新人才建构的评价体系。但总的来说,他们构建的评价维度大多比较笼统,所建构的维度仍然缺乏实证依据,其主要问题是缺少调查研究、质性访谈及以实证数据作为支撑,建构的人才评价模式没有从人才的内部结构上去提示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素质结构。因此对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认知仍然处于一种未知的内部状态。对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的正确把握是科学评价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如果对科技创新人才自身所具备的素质结构维度缺少科学探索和有效建构,那就较难回答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这类问题。
国内虽然引介了一部分有关“如何提升创造力”“提升创新思维”[15]“创造力如何开发”[16]“创新者如何思考”[17]等著作,但并没有对创新型科技人才这类群体有针对性研究,特别是未对创新人才内在素质要素进行研究,了解这些成分及关键性素质要素的构成是理解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才能更好地回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否则便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以此为基础编制的人才评价量表则有利于对创新型科技人才进行甄别和评价。因此,构建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是对人才评价最基本,却又是最重要的部分。
国际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对个体、发明家、科学家、天才等具有卓越创造力的个体所必备的因素和成分(这些成分大体上包括智力、领域专业知识、认知风格、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等)的研究,围绕着以创造力为主题的有关内容来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也较多,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霍华德·加德纳的《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包括自我认知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以及人际智能,每位大师对应于一种智能,揭示了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创造过程[18]。罗伯特·斯腾伯格主编的《创造力手册》汇聚了众多杰出的研究者在创造力研究方面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创造力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视域[19],也为本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斯腾伯格在《创意心理学》中提出了影响创造力的六大心理资源: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这些因素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一个人“变得更有创造力”和“富有创意”[20]。后来,斯腾伯格又提出“智慧”的概念,并揭示了智慧、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如他在《智慧 智力 创造力》一书中专门提到了智慧、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智慧属于“实践性方面”,比之于传统智力注重“分析方面”,创造力侧重于“创造性方面”,以及成功智力更为重要。他将智慧定义为通过对来自个人内部、人际的以及个人以外的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平衡来达到一种共同利益的实现。智慧来源于对成功智力和创造力的运用,知道如何做出选择以及评判往往比创造力本身更为重要[21]。
然而,以上关于创造力的研究成果只是解释了科技创新型人才从事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科学创新结果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创新能力水平的发挥还受到各种不同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因此,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的实践。
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人才概念和对象是我国特别提出来的,国际上并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过专门研究。国外研究视域很广,包括创造力研究的方法、创造力的起源、创造力、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创造力在不同情境、组织、文化下如何提升和开发的问题,并没有对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个特殊群体对象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才并最终形成其特有的素质结构还受到特有的地域、教育背景、生活生长的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以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研究对象,更贴近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情境。
总的来说,创造力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创造力对创新的重要作用而言,创新型人才必然是需要有创造力的,即没有创造和创新能力,没有科学创新的成果,不能称之为创新型人才。因此创造力和创新性是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然而,并非具备创造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创新。能不能实现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创新受到哪些内在素质和行为特征的驱动和影响?创新行为与素质要素之间具有何种关联?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包含哪些重要品质,在行为特征上具有何种具体关键行为特征和共性特点?创新过程又受哪些内在素质要素特征的支配和影响?各个内在要素在人的素质结构中重要性程度如何?各个要素如何对创新过程起重要作用?要作出对此类问题的回答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
二 从人才素质测评的视角来看
人才测评的体系及其评价维度需要建立在对人的素质结构要素及其行为特征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本身没有认真把握或者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探查和研究就急于去建构人才评价体系来对人才进行评价,这样建构的评价体系必然是不完整的,也不尽科学、合理。因此,本书认为将对人的内部素质结构要素的把握作为人才测评的基点和依据极为必要,这对于人才的开发、选拔、提供合理的评价方案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创新人才的内在素质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和科学建构,进而找出影响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结构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特征,本书认为这是科学有效构建人才评价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依据。
因此,本书拟通过建构科技创新型人才内在素质结构模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开发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与行为特征的评价问卷,力图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行为特征有比较深刻的描述。同时,使开发的问卷具有能够鉴别、区分一般性科技人才的功能,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