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实际上是科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创新史。人类社会整个科技文化结构中发生的每一处新变化、新革命无不浸润着人类不断创新的脚步和印迹。没有人类社会在其历史进程当中的每一步创新,断然不会凝聚成今天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和信息社会。
在科学领域,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阐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是:科学革命是科学新范式的确立进而引起科学世界观革命的发生。[1]进一步说,科学革命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便是科学家世界观的改变,以及在新范式确定之下新的科学世界观促进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新范式的确立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不断的科学创新从而带来科学史上的革命,这种革命就是要打破旧有的科学研究范式,确立新的“科学共同体”以及新的科学范式。革新和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科学内部结构的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过程引发的将是整个人类科技史的伟大变革。如从“地心说”至“日心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量子论的提出到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无一不是科学革命的重要体现。可见,推动科学革命发生的最直接动力就是科学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创新以及高素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最重要内容。例如美国政府提出要把保持美国在科学知识最前沿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英国政府提出要确保科学基础的优异和强大,使英国成为全球科技的领先者和全球经济的知识中心;加拿大政府提出的目标是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政府提出了以科技创新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以确保日本拥有自己的关键技能和核心科技;韩国政府则提出了必须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为国家发展探索新的道路[2]。为确保以科技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得以有效推进,很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这些举措主要集中在注重加强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利用优惠政策从世界各地广揽高层次科技人才等,尤其是注重将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
例如,美国为了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加强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培育,先后颁布了《2061规划:全民的科学》(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1989)、《美国2000年教育法案》(Goals 2000:Education Act)(1994)、《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Left Behind Act)(2002)、《国家创新教育法》(National Innovation Education Act)(2006)、《2020工程师:新世纪工程愿景》(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2004)等一系列教育发展规划,其目的就是通过吸收和培养世界一流的杰出科技人才为美国服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从而维护美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中心和霸主地位。
其他国家如日本于2002年制订了“21世纪卓越研究教育中心规划”“新兴领域人才培养计划”;2003年制订了“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韩国于1999年、2001年、2004年分别制订并实施了“21世纪韩国智囊团项目”“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综合计划”“理工科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澳大利亚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制订并实施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支持澳大利亚的能力:面向未来的创新行动计划”。[3]这些国家亦都将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指向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由此看出,科技创新以及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和时代主题。
17世纪,西方科学技术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19世纪中叶,发端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与科学不断向中国传播,中国开始走上系统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和以跟踪与模仿为特征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至20世纪末,我国已经显著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尤其在航天科学领域,我们已经跃升为世界航空大国。但总体上还是模仿创新,重大科学原创还不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如何实现从模仿创新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跨越,支撑当前进步,引领未来发展,成为我国当代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成为政府战略目标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5)、“人才强国战略”(2003)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3)。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新道路做出了战略部署。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并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科技人才”[5]。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2011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7],并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这项计划的核心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来促进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推进,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到的以“创新”为主题词汇的关键词达58处,以“科技创新”为关键词的有4处,以“人才”为关键词的就有25处,并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8]。这些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方针、规划纲要都是我国应对世界科技信息革命带来的挑战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和战略性部署。“创新”“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创造力”等相关词汇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关键词。
高等学校在发挥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将高校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9]。高校历来被赋予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要实现这三大功能,其核心即在于“创新”。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并正在“逐步形成以卓越的科学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优秀的人才推动创造高水平科研的氛围”[10]。比如2009年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11],该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首批进入该试验计划的高等学校已达到20所,并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学生遴选体现优秀性、教师配备体现高水平性、培养模式体现个性化、学术环境和氛围体现自由开放民主、管理制度体现灵活性、条件支持体现优先性、国际合作体现开放性。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在科学研究方面注重原始创新,并努力担当起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社会责任。在社会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培育“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实体,建立高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探索出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而要实现高校的这三大功能,其根本在于人才,尤其是要体现和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确保科技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从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现状来看,据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我国在世界34个国家的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排名第23位[12]。根据著名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于2009年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最新排名》(A New Ranking of The World's Innovative Countries),在其研究的8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创新能力居第54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代表科学最高贡献具有原始创新意义且作为“科学上杰出成就的试金石”[13]以及“科学成就的最高象征”[14]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于1901年设立以来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位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过一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2005年钱学森提出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为我国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性“杰出人才”敲响了警钟。
中国在国际和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角色的同时,但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以“自主创新”和“创新驱动”为发展契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能仅依靠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还要具备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而能否培养和造就适合我国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则要充分解决在人才评价机制中阻碍人才成长和培育的瓶颈性因素。因此,要科学地对人才培养进行专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科学评价,从人才评价的内部要素出发,找出人才素质构成的素质要素及其行为特征,从而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培训测评及为提升人才资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源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各项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进步发展的支撑性条件,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
第二,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主体,对发展经济、科技具有促进引领、辐射全局的作用。因此,高校自身必须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方面担当着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使命。
第三,高等学校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科技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亦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和最积极的因素。因此,为更好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有必要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