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恩你生命中的一切因缘
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好的因缘、坏的因缘,就如同我们在内观自己的心念时,总会觉察到好消息、坏消息一样。比如,遭人毁谤是个坏因缘,但觉者会通过这坏的因缘而觉照到自己过去的心念对当下的生命状态的作用。唯有觉照到,才可谈得上对治或转化,因此说,生命中的一切因缘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它们的出现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让我们好好把握当下的心念,把握好此后的生命。所以,感恩你生命中出现的一切因缘吧。
1.往者不可追,逝者不可恋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西藏故事,在《西藏生死书》中将它称为“赛月童子的故事”。在古时候的西藏,有个非常贫穷的人,他在拼死拼活地劳作之后才积攒下一袋子谷物。回家之后,他用绳子把袋子悬挂在屋梁上,这样就能防止老鼠偷食了。看着这袋谷物高高地悬在房梁上,这个人很是得意,他的内心开始不平静起来:“啊,我如果把这袋谷物卖掉,就可以换来一笔钱。有了现钱,我就买更多的谷物,等收获后再卖出去。如此反复,我就可以挣更多的钱,等我有了钱,就会有姑娘追求我。我要娶一个美丽勤劳的姑娘,将来生个孩子,我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他抬头看见窗外的月亮,就说:“我的孩子就叫‘赛月’,多么吉祥的名字啊……”正在他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中时,家里的一只老鼠咬断了绳子,这袋谷物掉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他当场就被砸死了。
这个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到死都从来没有完整地在当下活过。他活在对未来的畅想中,考虑的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那勤劳美丽的姑娘,那吉祥的孩子,这些根本不会存在、未曾出现的事物挤占了他当下的生命。在被袋子砸死的那一刻,他的心智是糊涂的,即便没有被那袋谷物砸中,他的生命依然是糊里糊涂的,这一点和现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又有什么两样呢?
过往的生命信息,对我们未来的生命状态确实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但已经过往的人事物毕竟是不可追回的,所以也无须留恋。我们不应该把心思都放在过去或者未来,因为它们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过程而已,不把过往的印记带到未来,不因未来而忽略了当下,这都是智慧的做法。
在藏语里,把人们的身体称为“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只是滚滚红尘中的旅人,但我们却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但如果你要问“为何我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体悟”,那只能说明,你的生活偏离了生命的真相。在现代社会里,虽然人人都标榜自己尊崇生命、热爱自由,实际上因为自心缺少对生命的洞察力,以至于使生命变得贫瘠且浪费时光、庸庸碌碌,原本应该精彩异常的人生变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每个人都一直不停地叫喊着要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幸福”,但实际上由于我们对生命缺少真正的理解,从而阻碍了我们通往真正喜悦、幸福的人生大道。
近几年来,国内外频频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大海啸、大地震、核泄漏……每当这些灾难过后的悲惨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大家可能心中都会生出对死亡的畏惧。而死亡它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一想到这一点,我们便顿时生出几分无奈。
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和海啸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片的废墟,几万人失去生命,无数人无家可归。电视台报道中,随处可以看到那些灾民的无助、恐惧和绝望,这与其他地方的人们在灾难过后的心理状态没有什么不同。
2014年7月有多架客机失联、失事,又是千百条生命消失于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这其中不乏天真活泼的孩童和青春靓丽的妙龄女子。在死亡面前,人们都是无助的。这是世间无常的一种真实现象,也是生死之事近在眼前的客观呈现。这些逝去的人,他们就是那慈悲的大菩萨,他们在这生死无常的幻变中示现出生命之可贵,警醒世人应当担负起责任、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对于修行人而言,我们必须以精进的态度修持,积累福报资粮,因为说不定哪天灾难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了从容地面对生、面对死、面对无常,我们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心,而不至于面对死亡时带着恐惧和遗憾上路。
现代社会虽然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人们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更加丰富了,但其实对于生死的无知、对于生命的漠视,却也变得更加普遍。众生被自我良好的感觉牵引着,堕入各种感官享乐之中,看起来肉体在享受,可实际上心灵空虚又压抑,充满了焦虑和痛苦。
现代人以为努力挣钱就可以坐享更好的生活,现代文明又大肆鼓吹着“只有成功人士才会被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一架赚钱、享乐的机器。赚钱少的人在后悔,赚钱多的人亦复如是。人们生活在自心制造出的焦虑、匮乏之中,我们就像那个“赛月童子的父亲”,即便死到临头了,想的却依然还是如何赚钱、如何讨异性欢心。我们关注的只是过去与未来,却很少活在当下的一刻之中。
以前曾听过一句谚语:“明天或来世,哪一个先到来,我们不会知道。”那些对未来的崇敬和希望、对过去的追悔与不舍以及所谓的野心和梦想,似乎总能带给我们不一般的感受,比如快乐或者悲伤,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明白生死无常的讯息,我们所有这些感受都不过是对心性的一种麻痹而已。
从生命的本质上谛观,生与死原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生时的心念决定了临终时的生命状态。这很难理解吗?想想我们昨天做过的事,它就对今天、后天乃至未来产生着影响。譬如我们昨日刚刚与心爱之人完成婚约,那么这个决定便会影响着我们人生此后每时每刻的生命状态;我们昨天的起心动念,便对今天乃至未来,发生着种种作用,不论是好是坏,它引发的后果,我们都要自行承担。
有生有死,这才是一次完整的生命历程。同时,逝者不可追,已经过去的人事物我们追不回来,自然也无须百般计较、苦苦留恋;已经过去的生命,虽然恋无可恋,但只要一想到它对我们未来生命状态和人生走向的影响,我们便应该生起正念,就从这一刻开始,生起正念,信心坚定地走在娑婆世界的大地上。
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数如恒沙,其间众生亦如恒河沙数。”个体的生死,与无涯无边的时空相比,真如同沧海一粟。生命如此匆匆,我们这些红尘男女能够做的便是顺其自然,同时,也要珍惜自身。佛陀既说人身之难得可贵,又说不要执着此人身,不要贪求欲乐享受,那么这是否就是前后矛盾呢?
其实,佛陀说人身可贵,是为了彰显人的独立自主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皆有超越生死的能力,但是,唯有放下欲望享乐,过着不纵欲不禁欲的中道的生活、如法的生活,才有解脱的可能。
不执着、不贪恋,说来容易,可这却是红尘男女最难做到的事。曾经有个修行之人,双手各捧了一个花瓶来到佛陀面前,他要用这插满鲜花的花瓶供养佛陀。佛陀微微笑着说:“放下。”这个人先是放下左手的花瓶,然后放下右手的花瓶,但每次佛陀都微笑着说:“放下。”这个修行人开始变得迷惑不解,“佛陀啊,我已经两手空空,还有什么可以放下的呢?”佛陀反问:“你的六根、六尘、六识,真的放下了吗?当你真的放下这些的时候,你便从生死轮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身心自在了。”
浮躁的人们说:“此一生,我还没有活够,世间还有许多景色没有欣赏,还有很多美味没能品尝,还有人等着我去爱,而且,我也需要被别人爱。”说来说去,还是那么一些欲望享乐之事。世间确实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比如一盘精致可口的菜肴,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一个曼妙美丽的佳人……但这些存在,都不过是暂时性的,对于此后的生命而言,眼下的每一个存在,都是一种过往,都不值得留恋,更不可为此执迷。世间那么多人都无法接受死亡的事实,将生死无常视作洪水猛兽,他们永远活在对易逝事物的执着里,活在对善变世间的留恋中,而那条通往光明圆满的大道,他们则迟迟不肯奔往。
于浮世男女而言,最理想的生命状态不是苦求、强求或贪求,而是自然的融入,将生融入死,将个体融入众生,将有限融入无限,将生命融入宇宙。索甲仁波切说,人们应当“把心带回家”,便是说要我们结束自心被外物牵绊、束缚的漂泊过程,把关注点从物质和享乐转为内观自心。唯有那些能够让自心在各种情绪、各种念头的混乱状态中保持安定的修行人,他们才有机会洞见本来的心性,不惧生死,不堕轮回,他们生时死时,都是一种自然而放松的状态,不造作也不僵化,生命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活泼喜悦的过程,而死亡则是通向真正的圆满解脱的入口。生死的恐惧不存在了,心头的执着妄念也断除了,五蕴热恼也熄灭了,这样的生命状态就仿若溪流注入大海、晨风穿过竹林、雪花落于大地、皓月高悬明空,一切都无须刻意,也没有造作,生命的本真状态因此而得以彰显,于是,人生中才真称得上是“日日是好日”。
当这个身躯已经衰老腐朽,如同朽木,如同败叶,将要凋零的时候,我们不应再为它眷恋;当这个如梦似幻的世间,已然成为我们解脱的牵绊时,我们不可再为其执迷。生命的意义便在于其变动性,相较于这物质世界而言,人的心性才应该是最宝贵的;相较于占有容易逝去的暂时性存在而言,让生命奔向圆满光明,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你烦躁的时候、空虚的时候,不妨做这样一个假定:比如说,世人所谓的死亡,如今就要降临在自己的头上,或者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一天或一周的时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在日本作家川村元气的《如果世上不再有猫》一书中,就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这样的故事。一名普通的邮递员突然被告知生命来日无多,但如果世界上每消失一样东西,他的生命就将得以延长一天。这就是魔鬼与他做的交易。
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里,作者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内心中一直都存在的那个黑洞:只知不断地向外无度索取,而自己真正拥有的却从未珍惜。也正因如此,我们每一天的生命时光,都充满了焦灼和痛苦。
“生存和死亡一样,都是无可避免的事。”川村元气在书中如是写道。如果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觉悟到生与死原本是等值的,那就为时已晚了。但如果在生命的终点,我们还死死地抓住世间享受不肯放手,那更是一种深如泥潭的贪执。
生命将去时,我们不必思考生存的意义,因为我们本来就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也不必惧怕死亡的痛苦,因为苦乐的感受都可由自心控制。不留恋什么,不排斥什么,如果一定要有所回忆,那么就追忆起岁月过往中的那些美好和喜悦,然后,带着一颗欢喜的心向世界告别。
——这,才应该是我们对死亡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断除对世间的留恋,断除对亲眷的不舍,断除死亡的恐惧。此际,正是心性朝着光明飞翔的时刻,既然可得解脱,心中自当欢喜!所以啊,临终时的任何不舍、犹豫和恐惧,都是极愚痴的心念。
不仅在临终前不可生出任何执着的心念,就连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放手,懂得放下,毕竟,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不可能永远负载着过去的记忆继续在生命的河流上航行。因为随着我们航行的时间越久,负载的记忆便也越多,我们的身心也便越沉重,真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肯放下,不论是过往的某一段记忆、一份情感还是拥有过某人事物,那么我们的心迟早会被自己的这种执恋给压垮。
有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在爱人病逝后,她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地生活。虽然她很用心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可不知道为何,生活还是不见起色。在某一天她带着儿女一起整理房间时才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房间里竟然堆积了那么多无用的物品。比如,丈夫生前买来的挂钟,虽然已经坏了许久且再也修不好,她还是将其挂在了客厅的墙上;年少时父母离婚,她从母亲那里拿了一把红雨伞留作纪念,如今二十多年过去,那把红雨伞已然无法使用,可还是被她收在家里……
女作家看着这些占据着空间的杂物似乎悟到了些什么。在清理掉这些无用的杂物的同时,她也清除掉了曾经长久以来盘踞在心头的执念。莎士比亚说:“在时间的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所以啊,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或许没有人皆艳羡的事业,但必然有一颗善于取舍、懂得放下的心。
【生命禅语】
已经逝去的,就随它逝去,
尚未到来的,就保持期许。
我们总要保持着心灵的敞开,
不去留恋那逝去的,也不执着未到的,
人总要活在当下这一刻,把心停泊下来。
2.同样的因缘,它仅有一次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时间如流水,死亡的阴影时刻盘旋在我们的头上。面对死亡,有人惊慌失措、恐惧万般,有人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但讽刺的是,不论我们想尽多少办法,都无法避免死亡的降临。正如一则古老的民间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一名老者在安排好家事后独自在山洞里修行。某天,一个迷路的旅人发现了这位老者,在问清缘由后,旅人说:“如果,死亡一直没有到来,那么您会怎么办呢?”老者慢悠悠却又坦然地说:“死亡,它怎么会不来呢?”
有生必有死,这一点也不神秘,更不可怕,它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生命现象而已。对于世间一切众生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在我们的生命中同样的因缘,它也仅有一次。“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生命中的一切因缘,都不可能完全雷同地再次出现,这生命中的一切因缘,不论你是否喜欢、是否接纳,它都只有一次出现的机会,这样说来,我们便没有理由不去珍惜这些因缘,更没有理由不从这些仅有一次的因缘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觉照和领悟。
在《贤愚经》中讲到无常四边:“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这四句十六个字看起来很是简单明了,但它却道尽了众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四种无常情境,情感上有聚便有散;财富上有积聚便有散尽;在自然规律中,有生必然有死,这是谁也更改不了的规律;在社会中,有登临高位之日,必有失去地位之时。为了世间变化无常的事物而执着,而忧心,终日惶惶,不得安乐自在,这是多么愚痴的行为!倒不如,我们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好好利用这个转化生命的机缘,安住于那一刻正在体验的境界中。佛陀说,任何因缘,它都可以成为我们转化生命的增上缘,只是,任何因缘,它都只能出现一次,如若不珍惜,等到痛失机缘,堕入漫漫无尽头的疲劳行途,那时候,再后悔,便只能徒增生命的困重。
当生命陷入困重中时,我会观想着自己正安处于清净光明的境界中,体验着无边的喜乐,感受着生命的律动。能够将我们的生命拖入泥潭沼泽的,只是我们自己的那颗心。而这颗心,原本与外境毫无两样,它们都是瞬息变化着的。我们说心性本空,正是因为它能够不断地变现,不断地创造,没有任何限定,好比马良手中的画笔,能够画出各种图画,并总有一天,能够看到这些图画变成现实。
这种心性之空,才是一种实相,是生命最为可贵之处。但是,这种空性,并非是空无所有之空,所谓空性,乃是处处圆融,无有挂碍。惟其如此,此空性光明灿烂,遍照十方,喜乐充盈,呈现出一种大自在的情状。而这,才是诸佛的真实体性。这个心性,虽然空寂无碍,却恒常光明,空明如是,这个净识与光明喜乐的智性,二者不可分离。
智者常说,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这完全取决于自心自念。若我们以仇恨之心看世间,则世间无处不是恨意满满,如同罗刹世界一般;若是以嫉妒、好斗之心看世间,则世间无处不争斗,恰好比是修罗世界一般。
其实这心性,本自清净圆满、光明无碍,若是心中毫无染着,则不会画地为牢,更不会使自己身心被困、生死受限。世间凡夫往往因为执着于如幻的性相之上,莲花生大士说:“我们从这法界之中,执着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幻化出的自我,我们的心是真正的造作者、是一切万法的根源,而我们的心,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执着整个时空因缘,不能随顺法界因缘,因而种种烦恼从心而现起。”
正是因为所有一切的法界因缘,它只是在相续时空下的幻象,相同的因缘只会出现一次,所以请珍惜应该珍惜的,放过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能破掉心头的执迷,于生时死时,这都成为一种福气。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说:“四季的更换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无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从我的指间流过。”四季的更换是这样,生命中的境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倒不如,我们只记取生命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喜悦,而不要执取它们明天是否还会继续发生。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必定是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生命禅语】
当下的时空里,相同的因缘起落生灭,
它只有那么一次。
当下的生命中,熄灭纷飞的妄念妄想,
安住于清凉境界。
3.一切因缘,都是为了使你觉悟
记得有位智者说过:“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只是对下一辈子没做准备。”这话倒令我想起了古时候一个修行人的故事。
那时候有一位大成就者怀着慈悲心问这个修行人:“你每天这么忙碌,都在做些什么呢?”修行人说:“我要忙着念佛、焚香、打坐,我在忙着解脱成佛啊。”大成就者叹息着,摇摇头走开了。之后,每过一段时间,他都来问修行人同样的问题。这一天,大成就者又来到这个修行人的家中,但他却发现修行人的弟子在痛哭,因为这个整天忙于念佛禅坐的修行人已经没了气息。大成就者惋惜地说:“他准备的事情很多,可就是没有对生死问题做准备。”大成就者的话启发了那个弟子,他便跟随大成就者走掉了。
若干年后,他才了悟到大成就者的教言是多么殊胜:我们这一生所做的准备尽管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如果不先觉悟到生死无常之迅疾,那么念的佛号再多,禅坐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对生命有所成就。
就这样,因为偶然的一些因缘际会,这个弟子获得了心性上的觉悟,他在生活中保持着心的平和宁静,并以这样的心从容面对生死问题。
尘世间的一切际遇和因缘,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使我们及早地觉悟。不论是一场疾病,一次事故,与恋人的别离,还是任何一件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些生命中出现的因缘,对于我们而言都有着极为殊胜的妙用——当然,对于那些心性太过愚钝的人来说,这些因缘和际遇,只会带给他们欢乐或痛苦,而不能带来任何智慧上的改变。就好比某位有过濒死经历的人,他过去从来不曾想过生死问题之紧要迫切,也从来没有感受过死亡的痛苦是如此真实,但他在经历了之后反而会生起追求觉悟的求道之心。
只有那些认识到生命之脆弱易逝的人,才能懂得生命之可贵难得。所以说,生命中出现的因缘际会,不论它们是以何种面目呈现,不论它们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对于红尘中的男女来说,它们都是一个好消息。疾病祸患让我们看到生命之短暂脆弱,悲欢离合让我们看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善变,这些因缘际会督促我们以更为严肃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生命,看待生死问题,我们不再是一架只为赚钱而活的机器,也不再是只为享乐而存在的躯壳。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可怜的妇人,她被丈夫抛弃后过着穷苦的生活,但更不幸的是,与她相依为命、给她的生命带来支撑的儿子因为患病而过世了。这个叫乔达弥的少妇悲恸欲绝,她抱着儿子的尸体走在街上,希望人们告诉她,哪里有神医,可以医活她的儿子。
一位老者很是怜悯她,便说:“你还是去找佛陀吧,他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相信他能够帮到你。”
乔达弥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慈悲地注视着她,也注视着这个孩子已经冷却僵硬的尸身。他耐心地听乔达弥把事件经过讲完,便轻声说道:“你的痛苦,我已经全然了解了,看来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帮你治疗痛苦。你去城里吧,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家庭讨要一粒芥菜子吧。”
乔达弥按照佛陀的吩咐来到城里,可是她走遍全城,也没有找到佛陀所说的那种芥菜子。她开始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没法办到的,但她同时也领悟到佛陀这样做有着更深一层的寓意。乔达弥回到佛陀那里,她双手合十,虔敬地说:“感谢您给我的教法!我已经了悟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可以不死的。以往,悲伤让我变得慌乱而盲目,我以为,世上只有我一个人承受逝去亲人的痛苦,承受死亡的折磨。现在,请您开示我,告诉我死亡的真相,还有,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吗?”
佛陀告诉乔达弥,在世间唯一的真理便是,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在改变,但解脱之道也不是不存在,当我们能够接受变化、接受死亡的时候,当我们能够从痛苦、烦恼中生起觉悟之心的时候,真理的大门便已然向我们敞开,现在,便是我们了悟解脱之道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生起虔敬的念想,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即便是在生死的悲剧里,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境相,也都能成为即身解脱的助缘。尽管生死乃是世间之大悲剧,可如果应用得当,也能成为一幕喜剧。“人生近看是悲剧,远观就是喜剧。”川村元气在《如果世上不再有猫》中提出的这个命题并非是要我们在生死痛苦面前自欺欺人,而是要我们明白,人生中的任何过程,不论是生是死,是悲剧还是喜剧,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心中能够实现超越的。
【生命禅语】
生命中的一切机缘,不论是悲是喜,
都不过是,为了使你了悟这生死的幻象。
人生中的所有境遇,没有好坏分别,
所谓执着,无非是看不破的心自我拘牵。
4.逆境出现时,先别恼
宁玛派大圆满虹身成就者白玛邓灯尊者童年的经历十分不幸。原本,他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但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家的财产被亲戚们夺走,他和母亲只得靠乞讨来生活。这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带给他诸多困苦,但他还是顽强地生存着,在人情淡漠的世间、在气候环境恶劣的雪域高原。
有一次,尊者感染了天花,病得很重,几乎要死去。好不容易,疾病痊愈了,但他又遭到人们的欺侮。尊者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在险恶的环境中倔强地扎根、存活。他的母亲问他,为何不怨恨那些欺侮他的人,尊者说:“欺侮我的人,便是磨炼我的心性,或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遭遇,才使我生起不退转的、坚固如金刚般的求道修行之心吧。”
后来,白玛邓灯尊者在修行大圆满法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最后圆寂的时候全身虹化而去,据说只留下了头发和指甲。
白玛邓灯尊者的曲折经历与米拉日巴大师的事迹如出一辙,但这些经受过种种苦难折磨的大成就者反而说,是人生中的逆境成就了他们。
当生命中的逆境出现在眼前时,你能做到不焦虑、不恐惧、不懊恼吗?我能说,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如许的焦虑、恐惧和懊恼,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依赖性太大吗?
我们仰赖着他人,或其他的物质存在或某种关系来维持内心的安全感、幸福感。比如,我们经常认为,拥有了某物,就真正能生出安全感;甩掉了某人,就必然会活得轻松快乐。生一定比死更幸福,富有一定比贫穷能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美丽就一定会引来更多的爱慕,有了权势就必然会受到万人尊重。我们的心,完全被世俗的标准、定义所左右。而至于这颗心的本性,却少有人来关注,更没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去觉悟这心性。对于世人而言,时间那么珍贵,应该用来开创事业,挣更多的钱,创造更多的幸福和更美好的生活,哪怕是追求更多的享受,都被认为是正当的。可一旦逆境出现于你我的眼前,我们便完全慌了神,乃至于终日里带着仇恨、恐惧和焦虑呆然地度过生命陷落时。
世人眼中的死亡,那是一种十分可怖的逆境,被视作极大的痛苦。可在觉者眼中,死亡便如同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熟悉自己的心性,要想熟悉这个日夜陪伴着我们、寸步不曾离开的心性,最好的时候便是当我们身处逆境之中时。大家不妨想想,我们所谓的逆境通常指的都是什么?失去财富、失去亲人、失去爱情、遭人迫害、身受疼痛、心生烦恼……当我们什么都失去了,心性却不曾失去;当我们一无所有时,反而更能体认心性的光明觉照。
因此说,我们生命出现的一切逆境、一切困难、一切挫折,于解脱之道而言都是一个正向的消息。唯有在逆境之中,我们才可暂时脱离世俗享乐的羁绊,进行专注的修持。如果我们什么都得到了,什么都拥有了,我们反而会失去最重要的东西——体悟、认证心性的机缘,从而错失解脱生死的时机。
当逆境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烦恼,更不是气恼,而是在这逆境中净化一颗凡夫心,揭穿世间变幻莫测的“假面具”而得见世界、得见生死、得见心性的真面目。八世纪的大成就者、慈悲智慧的寂天菩萨如是说过:
“心如野象,但若以正念之绳将其捆绑,
那么,心上的恐惧便会消失,
全然的喜乐,就会降临。
世间一切的敌人,都源自于我们的情绪,
它们犹如虎、狮、象、熊、蛇,
但,当我们控制了心、驯服了心,
它们便会被我们一一降伏,
因为,一切的恐惧和烦恼,源头都在于自心。”
于逆境中去检视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看清我们心念上的盲点,这便是逆境给予我们的最为丰厚的馈赠。诚如法国现代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安德烈所说:“如果要构筑起一种充满意义的生命,就需要有过人的精力、坚忍和信心。”
【生命禅语】
如果,于逆境中我们懂得了珍惜,
如果,在违缘中我们放下了执着,
那么,无论我们的觉悟是深是浅,
这都是值得欣喜的事情。
如果,逆境到来时我们生起烦恼,
如果,违缘降临时我们嗔恨满心,
那么,不论此后的内心是清是浊,
此刻满心便是愚痴昏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