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父 乐
徐 积
水曲山隈四五家[1],夕阳烟火隔芦花。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2]。
【注释】
[1]水曲:水滨,水流曲折之处。山隈 (wēi 威):山势回旋之处。隈,指弯曲的地方。[2]纶竿:指钓鱼丝和钓鱼竿。蓑笠:指蓑衣和斗笠,披在身上,戴在头上,可用来遮阳防雨。生涯:指生计、生活。
【品读】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渔村风情画:小小渔村,只有四五户人家,坐落在山湾水滨,若隐若现;夕阳之下,炊烟袅绕,芦花摇曳;劳动了一天的渔民们唱着歌,喝着酒,渐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披蓑戴笠,垂钓撒网,这就是他们常年的生活;虽然辛苦而清贫,却自在又自足!实际上,这并非真实的水乡渔民生活,它已被涂抹上一层理想化、浪漫化的色彩,带有了某种寄托和象征的意义。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主张“邦有道则现”的同时,就提倡“邦无道则隐”;传说姜太公即以隐居垂钓为业,终于引得周文王来“上钩”,请他去做了辅国的重臣;屈原在被楚王放逐之后,他曾写下了一篇以《渔父》为题的楚辞体诗歌,借渔父的潇洒超然以表现自己的执著无悔。这以后,“渔父”或“渔翁”便俨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化了的“隐士”或“高人”的形象,对渔隐生活的歌咏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颇富文化意蕴的内容题材。就词的创作而论,中唐时代的张志和是第一个创作《渔父》词的文人,对以后文人词的创作影响极大,就连“花间词人”以及贵为帝王的南唐后主李煜和宋高宗赵构等人都写有《渔父》、《渔歌子》这类词篇。这虽然并不表明他们真的都想去当“渔父”,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渴望超越尘世的羁绊、追求高洁自由的精神境界的文化心理。徐积是北宋中后期文人,他一生没有做过大官,死后被赐谥“节孝处士”。他留下的六首词,都是写渔隐生活的,看来他的确是想去过那种自由自在的渔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