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精神 明白并破除执着
《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与执着,揭示世界存在的现象是无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着。这是《心经》的精神。
●人生的烦恼因执着而起
有情生命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着财富、执着地位、执着情感、执着信仰、执着生存的环境、执着拥有的知识……由于执着;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同时也给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我们执着自我和我所拥有及认识的一切,这时若要解决因为认识上的困惑、执着、欲望所带来的痛苦,唯有修习六波罗蜜,依靠般若,明白并破除执着,且在自我修行之时,帮助他人进修,自利利他,最后达到解脱自在。
当我们认识到所缘性空,就不会对“有”生起实在的执着,是无得;此时妄心也就自然熄灭不起,是无智。《大般若经》说:“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在妄心、妄境、妄执熄灭的情况下,此时显现的清净心、平常心便是般若的功用。
我们的有情生命会因为有执着、有牵挂,对拥有的一切产生恐怖。比如一个人拥有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拥有地位,他会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娇妻,他会害怕娇妻爱上别人;拥有色身,会害怕死亡的到来……而如果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破除了执着,自然就不会再有苦恼。
●把这个世界看透了,烦恼也就降伏了
因为执着而产生“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即是妄想。妄想一词,来源于佛教,它的内涵很广泛,以佛教智慧来看,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妄想中。妄想的产生,无明是根源,欲望是动力,对拥有的执着是助缘。
十二因缘中无明缘行,就说明了人类行为的思想基础是无明,无明是生命的迷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出现的一切想法,都称为妄想。
执着带来种种烦恼
有情生命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着。
当我们认识到所缘性空,就不会对“有”生起实在的执着,是无得;此时妄心也就自然熄灭不起,是无智。《大般若经》说:“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在妄心、妄境、妄执熄灭的情况下,此时显现的清净心、平常心便是般若的功用。
欲望是妄想的动力。人存在于世界上,总有许许多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大多基于个人欲望而产生。人类有什么欲望,就会有什么妄想;有什么妄想,这世界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对拥有的执着是妄想的助缘,比如一个无知的小孩,在一堆干柴上点火,烧着了房子,这时正好刮起了风,火借风势熊熊燃烧。小孩点火喻无明,干柴、房子如欲望,大风好比执着。欲望的火是因为小孩的无明而生起,随着大风而增大。可见,人在欲望推动下才产生妄想,并随执着而不断增强,执着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
妄想使得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意识构造的世界中,无法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教中,唯识宗曾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曰遍计所执性,是我们的意识构造的主观错觉世界;二曰依他起性,是客观的现象世界;三曰圆成实性,是客观的本质世界。我们通常生活在遍计所执性中,因而无法认清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以,人类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首先是因为人类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人类以妄想心去认识世界,所认识的也自然是妄境。就像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所看到的自然也不是真实的世界。
妄想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因此《心经》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如何远离呢?《心经》对付妄想的绝招是: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
有一首禅诗这样写道:“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平常人打坐妄想很多,总要通过修观、念佛或诵咒来对治,而禅者的修行根本不需要除妄想。他们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了,烦恼也就降伏了。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特别感兴趣,妄想自然也就不生了,也不再有什么执着。
妄想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
因为执着,而产生“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即是妄想。妄想一词,来源于佛教,它的内涵很广泛,以佛教智慧来看,人类几乎都生活在妄想中。
一个无知的小孩,在一堆干柴上点火,烧着了房子,这时正好刮起了风。小孩点火喻无明,干柴、房子如欲望,大风好比执着。人在欲望推动下才产生妄想,并随执着而不断增强。
妄想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心经》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它对付妄想的绝招是: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也不再有什么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