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企业财务会计机构的设计
会计机构是单位内部组织领导和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同时也是会计制度的主要执行机构;会计人员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同时又是会计制度的主要执行人员。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如何,主要取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因此,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并明确规定他们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会计制度设计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2.5.1 财务会计机构的任务
财务会计机构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
2.进行合理的会计监督;
3.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
4.参与本单位的各种计划的制订,并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
2.5.2 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
1.与企业的业务类型、经营规模和管理级别相适应
企业的业务类型和规模不仅是设计企业组织系统的依据,也是会计机构设置的依据。企业的业务类型和经营规模决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数量,也影响组织会计工作的方法和会计机构的内部分工。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大,其经济业务就越多,会计机构规模也就越大。大型企业集团可以设“部”,大中型企业应设置“处”或“科”,小型企业可以设置“股”或“室”。根据我国企业现状,财务与会计工作多数由会计机构办理,而不单设财务机构,所以,应称为“财会处(科、股)”。但实际工作中多称“财务处(科、股)”,也有称“会计处(科、股)”的。关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
2.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分工要明确
会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会计机构内部各部门、人员的组成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保证会计机构的有效运作,部门之间以及人员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具体工作内容的规定,做到“人人有事做”和“事事有人做”。只有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职责清楚、责任明确,才能有利于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且,在内部分工中,要注意贯彻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在工作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以防止工作中的失误和弊端。
3.与本企业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相适应
会计工作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分为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两种方式。采用集中核算形式的企业,其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总分类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有关项目的考核分析等工作,集中由企业的一级会计部门进行。车间、仓库的会计组成或会计人员只负责填制原始凭证,经初步整理后为一级会计部门进一步核算提供资料。采用这种核算方式时,由于会计核算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单位的会计机构进行,其他职能部门、车间等一般不设置会计分支机构和会计人员,因此,企业的会计机构的规模要相对大一些。采用非集中核算的企业,某些业务的凭证整理、明细核算、有关会计报表,特别是适应企业内部日常管理需要的内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分散到直接从事该项业务的车间、部门进行,但总分类核算、一级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仍由企业一级会计部门集中进行,其会计部门还应对企业内部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在这种核算形式下,由于其他部门、车间对本身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要进行全面的核算,需要设置会计分支机构和会计人员,因此,单位的会计机构的规模就应相对小一些。
4.应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原则
会计机构是为搞好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服务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和经营业务的发展。因此,会计机构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应贯彻精简、高效的原则,防止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在会计机构内部,要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不同岗位可以实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分工是要注意内部控制,防止会计工作中的失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5.3 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的关系
关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在会计理论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会计包括财务,财务包括会计,财务与会计各自独立。财务与会计的主要区别可以从各自承担的不同职责来划分。一般来讲,财务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筹集和供给资金,管理各项财务收支和分配企业的财务成果,监督检查各项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过程上看就是负责企业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分配、保护和归还。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资金运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确认、记录、计算、报告和分析。因而,会计与财务在研究对象、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又甚为密切,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往往又是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时完成的。因此,体现在机构设置上,有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设与合设两种方法。
1.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设
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设的目的是为了分清职责,加强管理,防止错误和弊端。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规模较大,情况错综复杂,要求掌握更为详细、真实、正确的信息,所以将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设,即财务工作由财务处(科)长领导,会计工作由会计处(科)长领导。会计、财务机构分设之后,两部门的负责人都对单位的总会计师或财务经理负责。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设的优点是使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分工明确,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防止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并且便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但其缺点是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工作程序繁杂,工作协调相对困难,而且加大了管理费用。
2.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合设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采用会计与财务机构合设的办法,即只设置一个机构,称为财务部(处、科、股)或会计部(处、科、股)或财会部(处、科、股)。在这个机构的内部组织和人员分工方面,财务与会计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一个组织或一个人可能既管财务又管会计。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密切财务职能与会计职能的关系,使会计所记录的信息能及时传递到财务方面,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容易混淆财务与会计的界限,造成职责不清、内部控制部分失灵的后果,并且容易产生重核算、轻管理的弊端。有关会计与财务机构分设与合设的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 会计与财务机构分设与合设比较表
应该说明的是,机构的分设与合设,既不影响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不同性质,一般也不改变从事这两种工作人员的数量,只是由同样多的财会人员在两个或一个部门中进行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将会计与财务作为两个不同的职能加以考虑,而财会人员也必须明确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以便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更能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
2.5.4 财务会计机构的内部组织设计
会计机构的内部组织,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如何根据各种会计业务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组合,使机构内部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岗位,专门负责某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机构内部组织的合理,不仅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职责划分,建立岗位责任制,有条不紊地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而且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工作中的失误和弊端。
以一般工业企业为例,其会计机构的内部组织大致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会计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图
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职责,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各会计岗位主要职责有以下几项:
1.会计主管岗位
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财务制度,并使之贯彻执行;参与编制各种经济计划和业务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及股东大会、董事会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负责会计人员的业绩考核、业务指导、岗位分工、工作协调等。
2.出纳岗位
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日报表,负责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定期核对外埠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并督促有关人员办理结算。但不能兼管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稽核工作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3.固定资产核算岗位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办法;参与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修理计划;计算提取固定资产的折旧,并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折旧账;计算在建工程成本,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以及使用效果的分析;参与固定资产价值减损的计量和处理。
4.存货核算岗位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存货管理与核算办法,参与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制定存货储备定额,审查汇编存货采购用款计划,控制存货采购成本;负责日常存货的明细核算和有关往来结算业务;参与库存存货的清查盘点和存货价值减损的计量和处理。
5.成本费用核算岗位
协同有关部门拟定成本核算方法,并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负责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明细账,编制成本和费用报表;指导车间和班组的成本核算,参与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清查盘点。
6.财务成果核算岗位
编制利润计划,负责销售业务的核算以及销售和利润的明细核算;编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进行利润分析和考核。
7.往来结算岗位
负责办理产品购销业务及其他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负责往来款项的明细核算,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催讨债款。
8.工资核算岗位
根据计划工资总额控制工资支出,计算并发放工资和奖金;负责工资费用分配及工资的明细分类核算;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9.总账报表岗位
负责记账凭证的汇总和总账登记工作,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档案。
10.稽核岗位
负责审核财务和成本计划以及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核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记录,保证账证、账账和账实相符;审核会计报表,以保证其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