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气”、“体”的本质与特点

以上我们回顾了魏晋南北朝的人物品鉴和文学批评中“气”、“体”的发现,对中国文学风格学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对“气”、“体”本质的认识,对于中国文学风格学的理论特色的形成有何影响呢?

首先,对“气”、“体”本质的理解影响了风格批评方法。“气”、“体”是整体性的,一般来说,它们不是具体地指艺术的某一部分,而是就全部艺术因素的总体而言的。《文心雕龙·附会》:“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义证》,第1593页。可见“体制”(同“体”)综合了情志、事义、辞采、宫商等内容和形式因素,就像人的“体”是由全身各部分所组成的。“气”和“体”一样是整体上的风貌,但“气”比起“体”更为虚化,更是浑然天成。

《庄子·人间世》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7页。这里的“听之以气”是独契精微,妙悟神韵,而不是细密的分析。这种崇尚直觉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影响很大。古代风格批评大都采用直观神悟的方式,注重把握对象的整体生命,保全对象的气足神完,较少有周密细致的剖析。我们不妨引用一些例子:


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文心雕龙义证·通变》,第1089页。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笺注》“诗品上·古诗”,第45页。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笺注》“诗品下·魏武帝”,第220页。

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校释·诗评》,第144—169页。


这种批评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而对构成风格的因素很少作理性分析。严羽以“雄浑悲壮”为盛唐诗风下断语,遂成千古定案。他并不全面分析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诸如盛唐的政治、文化、经济对于盛唐诗风的影响,但谁也不能否认以“雄浑悲壮”论盛唐诗是对其本质和总体的准确把握。相比而言,西方的文学批评显然比较注重风格的分析。如古罗马郎加纳斯《论崇高》就力图找出构成崇高风格的因素。他认为构成崇高风格有五种因素,即“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和“总结全部上述的四个”而形成的“整体结构的堂皇卓越”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120页。。《论崇高》一书就是按照这五种崇高因素的顺序来讨论的。

当然中国古代风格学并不是完全抛弃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尤其明清评点之学兴盛之后,对于语言、技法的分析还是相当细致的。而桐城文派倡言的“因声求气”之说,从作品的“格律、声色”来求其“神理、气味”,更是开拓了风格分析的一大途径。

其次,在古人看来,“气”与“体”的本质特点还在于其个体的表现性。文气的发现也就是个性的发现。曹丕认为气是天生的,“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见(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第6册,第2271页。,可见气是一个独特的个性,不可复制。而“体”也是难以模拟、不可重复的,所谓人各有体,就是强调“体”的独创性。体与气是内在个性的表现,刘勰认为“体”是由“性”决定的,“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文心雕龙·体性》,第1011—1013页。宋濂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著形焉。是故凝重之人,其诗典以则;俊逸之人,其诗藻而丽;躁易之人,其诗浮以靡;苛刻之人,其诗峭厉而不平;严庄温雅之人,其诗自然从容而超乎事物之表……”(明)宋濂:《文宪集》卷六《林伯恭诗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398页。我们要注意到,在古人的观念中,风格(气、体)是一种表现形态,而这种表现形态是由作家的人格、修养、学识和个性等因素决定的。“文如其人”这个命题在中国古代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性决定了艺术风格;一是人品决定了文品。这个命题十分复杂,它不是纯艺术问题,它已交汇了美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所以古人论“文气”,往往综合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可以说,中国古代风格批评特别注重艺术的内在品格,强调作家创作主体包括艺术个性与道德人格,而相对忽略外在的形式。薛雪《一瓢诗话》说:“格有品格之格,体格之格。体格,一定之章程;品格,自然之高迈。品高虽被绿蓑青笠,如立万仞之峰,俯视一切;品低即拖绅搢笏,趋走红尘,适足以夸耀乡闾而已。所以品格之格与体格之格,不可同日而语。”(清)薛雪著,杜维沫校点:《一瓢诗话》第93则,《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120页。文学的内在“品格”较之外在的“体格”更为重要,“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