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主要推理理论模型
本节将对建构主义理论、最小假设模型、基于记忆的语篇加工理论、推理的维度理论、van den Broek推理产生的过程模型和因果推理产生模型的主要观点加以阐述。
4.1.1 建构主义理论
Graesser, Singer和Trabasso(1994)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读者的背景知识在推理中的作用,认为当长时记忆中的背景信息部分被激活并在语篇的意义表征中形成编码时,以知识为基础的推理得以建构。语篇的意义表征包括文本基和情境模式。前者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的语篇意义(Kintsch &van Dijk,1978),而后者则是对故事中的人物、背景和事件形成的心理表征(Graesser et al.,1994)。总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背景信息提取的主动性、策略性,主张阅读过程是一个随着文本的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的结合不断形成文章情境模式的过程,是随着阅读过程不断发生的主动、策略性的推理。
Graesser等人(1994)在Bartlett(1932)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阅读是探求意义的过程。他们用三个假设来对语篇阅读进行了解释:(1)读者目标假设(the reader goal assumption),阅读过程中,为建构与其目标相一致的意义表征,要进行一系列的推理,而这些目标和意义表征一般是类似语义和参照情境模式层次的深层加工而不是词汇和语法层次的浅层加工。(2)连贯假设(the coherence assumption),读者在阅读中努力尝试建构起局部和整体都连贯的意义表征。所谓局部连贯(local coherence),是语篇中相邻的有关成分(如短语、命题和小句)或一两个句子的联结;而整体连贯(global coherence)则是语篇中主题所能覆盖的多数或全部成分的联结,即将局部信息块组织成更高级的信息块,如语篇的要点和主题(Graesser et al.,199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努力为语篇建构局部和整体都连贯的意义表征。(3)解释假设(the explanation assumption),读者力图解释语篇发生的一切原因,如为什么要安排这些行为、事件和场面等、为什么语篇中的情节会发生、为什么作者在语篇中明确提到某些特定信息。这些解释中包含各种推理,这样才能形成连贯。在这三个假设之上,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主动搜索,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努力寻找能解释文章中事件、行为、目标的一般及特定的信息源。
4.1.2 最小假设模型
McKoon和Ratcliff(1992)提出的最小假设模型近年来引起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最小假设模型认为,在没有特定目标策略机制时,阅读过程中只有最低限度的自动推理,读者不会自动建构语篇所描述的整体情境推理。最小推理建构的是语篇的最小表征,即局部连贯表征,是整体目标和策略加工的数据库。根据最小假设理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即时地产生精加工推理或目标推理,文章的情境模式不是随着阅读不断建构的,而是在阅读后才形成的。
McKoon等人(1992)认为,阅读分为两种类型:有明确阅读目的的阅读与没有明确阅读目的的阅读(即自然阅读)。前者的推理被称为策略性推理(strategic inference),而后者的推理则被称为自动推理(automatic inference)。自动推理具有无意识性,是读者在没有特定目标指向时形成的推理,乃是最小假设模型的核心。自动推理往往是在加工过程最初的几百毫秒之内建构的,而建构策略推理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一般多于500毫秒)(McKoon &Ratcliff,1992)。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读者都有特定的阅读目的,没有阅读目的情况极少。同时,读者会运用许多策略来达到其阅读目的。但是,研究推理的产生,必然要从最简单的自动推理入手,因为读者的阅读目的千差万别,相应的策略也多种多样,只有清楚地了解读者的自动推理,才能为全面、深入的语篇推理研究奠定基础。
根据最小假设模型,自动推理的生成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建构必要的局部连贯表征;二是推理所依据的信息必须能通过语篇的明示命题或一般知识快速容易地获取。读者自动产生的推理只是达到保持局部连贯的最低需要,只有在局部信息连贯中断,无法形成命题时,才需要提取语篇的整体目标信息来建立整体连贯,进行策略推理,完成完整表征的建构(McKoon &Ratcliff,1992:440)。
4.1.3 基于记忆的语篇加工理论
McKoon等人(McKoon, Gerrig &Greene,1996)在最低限度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基于记忆的语篇加工观。该理论强调,背景信息的加工激活是一个快速、消极的自动化过程,其核心观点是记忆中的信息使语篇理解成为可能(Albrecht &Myers,1998; McKoon &Ratcliff,1998;Murray &Engle,2005; Radvansky et al.,1999; Zwaan &Madden,2004)。这一理论取向强调处于长时记忆中的一般知识和语篇中先前出现信息的激活对理解的作用;对语篇中字、词、概念、命题以及整体的理解必须以激活记忆中相关的信息为基础(McKoon&Ratcliff,1998)。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侧重不同,基于记忆的语篇加工理论包括许多理论,如基于场景的模型、共振模型等。基于记忆语篇加工理论的兴起使语篇阅读研究者的兴趣从最低限度假设关注的自动推理和策略推理与建构主义理论关注的实时、非实时推理问题转到对阅读过程背景信息激活与语篇整体信息的整合上来,沿着这一理论方向的研究也在日趋增多。
4.1.4 推理维度理论
推理维度概念(dimensions of inference)是McKoon和Ratcliff(1990)基于他们对推理(主要是预期推理)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提出的。他们指出推理可以有不同的维度(McKoon &Ratcliff,1990)。
第一个维度是时间维度。时间维度可以反映在两个方面:推理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和推理的持续时间。
McKoon和Ratcliff认为推理可以在阅读时产生,也可以在提取过程中产生。McKoon和Ratcliff这种以时间维度对推理的划分相当于建构主义理论对推理的即时和延时的划分。即时推理指在理解过程中的推理;延时推理指阅读之后通过完成提取作业而产生的推理。他们认为,在阅读中当一个推理完全编码时,推理可以和明示信息以同样的方式在随后的测试中被提取。但是,即使推理没有在阅读中编码,它仍然可以在提取测试时利用线索产生,提取时产生的推理需要更多的时间。
毫无疑问,推理的即时产生和延时产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从即时到延时是一个概率连续体,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才将二者分开。这一连续体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读者能力、读者目的、阅读材料和实验作业等等。
我们认为,预期推理产生的时间可以说是预期推理时间进程的一个方面。推理的时间进程还可以体现在推理的持续时间上。Keenan等人指出,推理可能会有不同的持续水平:有些可能只是短暂激活后消失,有些可能会保持于读者的工作记忆,有些则编码于语篇长时记忆表征(Keenan et al.,1990)。
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说明,预期推理会有不同的产生时间和持续水平。一些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条件下,预期推理能够在阅读中即时激活,同时预期推理的激活有特定的时间进程。预期推理在阅读推理引发句(语篇最后一句)时可以被激活(Keefe &McDaniel,1993),但需要250或500毫秒延迟时间(Cook&O'Brien,2001)或750毫秒延迟时间(Fincher-Kiefer, 1996)或800毫秒延迟时间(Calvo &Castill,1996)。之后,推理概念的激活将持续并编码于语篇长时记忆表征(Klin, Guzman &Levine,1999;Klin, Murray et al.,1999)或消失(Cook et al.,2001; Keefe &McDaniel, 1993)。
推理的编码程度是推理的另一个维度。这一维度也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推理内容的具体程度(specificity)和编码强度(strength)(McKoon&Ratcliff,1990)。推理内容的具体程度指组成推理的特征或命题的差异。一些推理也许在内容上明确集中地指向一个特定的概念或事件,但有些推理也许会多种可能性共存。McKoon和Ratcliff(1990)指出,推理的激活可能会有不同的强度,推理的编码会有强有弱,有具体有模糊。推理内容的具体程度和推理的编码强度是决定推理编码程度的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因素。一个推理的内容可以很具体,但编码程度也许会较弱。编码程度强的推理比编码程度弱的推理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McKoon和Ratcliff(1990)认为,一个推理可以部分编码(partially encoded)于语篇记忆表征。部分编码的推理可以是内容具体但编码程度弱,也可以是编码程度很强,但内容较泛,或编码程度弱同时内容也泛。
其他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Keenan等人(1990)指出,推理会涉及不同的单位(unit),从被激活的概念(an activated concept),到由一组概念组成的命题(a set of concepts constituting a proposition),一直到更高一级的知识结构(a higher order knowledge structure),如图式。van den Broek的因果推理模型也认为,前向推理有具体的、广泛的或更模糊的对后来事件的期待。
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说明,预期推理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编码。预期推理的内容可以是从代表推理的关键概念的单个探测词的激活(Keefe &McDaniel,1993),也可以是整个命题的激活(Klin, Guzman et al.,1999)或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激活,如代表“状态改变”的特征(Cook et al.,2001)或部分编码(McKoon &Ratcliff,1986;1989)以及情景模型(Fincher-Kiefer, 1996)。
4.1.5 van den Broek推理产生的过程模型
van den Broek在总结不同种类的推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描述阅读过程中推理产生的过程模型(van den Broek,1994)。van den Broek认为推理的产生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语篇约束的扩散激活而产生的基于联想的推理(association-based inferences)或简称为联想推理。另一种是为语篇连贯所需的推理,如代词回指和连接推理。基于连贯的推理(coherence-based)或连贯推理是确保语篇最低水平上的理解所必需的。
van den Broek有关推理产生的过程模型对阅读中有可能产生的推理加工过程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当一个语句成为焦点时,它就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中与之相连的概念。如果这些激活,加上先前理解周期的激活超过一定的水平,推理就产生了。这些联想性推理可以是前向的、垂直的或后向的。这种多向的联想激活模型能够产生后向的连接推理(connecting backward inference)。但当简单的联想过程不能提供足够的连贯,阅读加工情形就更为复杂。这时,连贯的中断激发额外的基于连贯的加工过程,如对先前语篇的再次激活和(或)背景知识的提取。在搜索过程中激活的信息和当前状态(语句)相对照。这个搜索对照过程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自动的,都是耗费资源的。因此,在解释信息获得的不同时间进程时应多加注意。尽管在阅读当前语句时即时激活的信息可能是自动加工的结果,但反过来说就不一定。信息获得的延迟并不一定说明加工过程就是有意识的,而可能仅仅反映出一个慢自动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复位(reinstatement)和修饰性后向推理(elaborative backward inferences)的产生,进而建立连贯,之后推理过程结束(van den Broek,1994)。
4.1.6 van den Broek因果推理产生模型
van den Broek根据Trabasso和Sperry(1985)的语篇表征的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 of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和因果网络理论提出了一个因果推理产生模型CIM(causal inference maker)(van den Broek,1990)。因果推理产生模型是在语篇阅读理解的建构主义的大框架下建立的,因此,在阅读中推理的产生以及背景知识的运用上都和建构主义有着相同的观点。但不同于建构主义模型,因果推理产生模型主要集中考察阅读中的因果推理。
CIM模型结合因果网络理论和人类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把推理分为后向推理和前向推理。CIM模型试图描述读者阅读故事时会在何种条件下做出何种推理。具体来说,当邻近的事件或状态满足因果关系的必要性和充分性两个条件时,读者就会把该事件或状态与当前事件或状态连接起来,产出连接推理;反之,连贯就会中断。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重新激活先前的事件或状态来满足连贯要求,于是产出复位。若所需的信息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被复位,读者则会依赖自己的世界知识做出修饰性推理。CIM模型认为如果复位和修饰不成功,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就会不完整。连接推理、复位和修饰被称作后向推理。CIM模型关于前向推理则只是提出一种概率分布,并没有像后向推理那样提出了明确预测(详见周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