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阅读过程模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不少阅读模型,这些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模型(interactive model)。这三类模型基本上代表了对阅读理解中各种心理现象研究的不同观点。
自下而上模型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从字母到词到句子再到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理解一个语篇必须依赖于对构成语篇的句子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又依赖于对词的理解,而对词的理解又离不开对字母的识别。阅读被认为是一个精确的过程,是对印刷符号的一系列准确、详尽、连续的感知和辨认。因此,阅读一个语篇的过程也就是对构成该语篇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型强调文本所提供的信息的作用,认为阅读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是以文本为基础的(text-based)。
自下而上模型受到了很多批评。它的主要问题是假定阅读是从读物中提取意义的单一过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阅读过程中读者记忆里已有的知识起着很大的作用,阅读中任何一个层次上的加工都可能受到读者已有知识的影响。字母在熟悉的词中更容易辨认,即所谓的“词优效应”(word priority effect),它反映了已有知识的影响;词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比单独出现时更容易识别,即“语境效应”(context effect),也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影响。
Goodman(1967)提出的“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猜测模型”(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reading)是最具影响力的自上而下模型。他把阅读比作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指出阅读是一种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部分使用所能得到的、最低数量的语言提示,这种阅读提示选自以读者预见为基础的视觉输入。在处理这种部分信息的过程中,读者的初步推断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被证实、否定或改进(转引自Goodman,1988)。Goodman的理论强调读者的已有知识。他认为意义存在于作者与读者的头脑之中,读物本身没有意义。他反对把阅读过程看作是逐字逐句的辨认过程,主张阅读的起点是读者头脑中的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阅读是一个基于读者先前知识的选择过程和预期过程。语篇阅读理解是一种基于知识的(knowledged-based)、受概念驱使的(concept-driven)自上而下的过程。
Goodman的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型是一种较极端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型。它强调阅读的高层次技巧,如通过上下文线索或背景知识预测意义,而忽略了低层次阅读过程,如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快速和准确的辨认的作用(Eskey,1988)。一语阅读的一些研究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像Goodman的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对语篇的意义进行很多预测(如Mitchell &Green,1978; Mitchell,1984,参见Paran,1996)。而针对读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并非是猜测能力高,而是他们的解码能力强。相反,那些阅读能力差的读者会更多地利用上下文(Stanovich,1980)。同时,一些研究也表明了低层次阅读过程,如视觉信息加工,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如Rayner&Pollatsek,1989)。
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型中,信息加工遵循的是序列加工原则。加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独立的,它们仅仅把加工的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互不影响。它们的不同之处是自下而上模型认为阅读是从书面字词的低水平加工开始过渡到更高水平的加工,而自上而下模型认为阅读从读者的假设和预测开始,再用所获得的信息对假设和预测进行证实(Samuels &Kamil,1988)。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型都有其局限性:自下而上模型忽视了读者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语篇理解的失败完全是由于读者解码能力的不足;而自上而下模型则片面强调了读者先前知识的自上而下的作用和高层次阅读过程(如预测等)的作用,却忽视了低水平加工过程(如快速、准确的语言解码)的作用。
随着对阅读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并不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单一过程,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理论主张阅读过程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又有自上而下的加工,这两种加工同时在字母和词的层次、句法层次、语义层次和解释层次上进行,并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umelhart(1977)的图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