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发展
在儿童期的最初六七年间,儿童的大脑是一部以处理感觉和运动信息为主的机器。他们都是直接由感觉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自身以外的客体世界,特别是周边环境。他们通过温、痛觉获得关于冷暖、危险的信息,通过听觉学习分辨不同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及如何讲话,通过视觉学习辨别物体大小、形状、颜色和明暗等,通过本体感觉和前庭觉学会运动方式和姿势控制,实现他们由反射性肢体活动到有意识精细运动的发展,逐步掌握自由行动、穿衣、吃饭、游戏、写字、读书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各种社会化技能。
人们感受世界、完成各种活动时往往不是凭借某个感觉系统或运动系统就可以完美实现,而是需要多个感觉系统在中枢的统一调控下进行,这就是“感觉统合”。它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有着复杂的神经心理机制,对个体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感觉统合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比较成熟,在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及康复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持续深入开展。
一、感觉统合理论
个体早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各种感觉功能发展,出生后的新生儿具有相当的感觉能力,但他们还无法很好地组织这些感觉形成对个体自身和客体的有意义认识。在儿童早期发育中,一方面是各种感觉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各种感觉系统之间在功能上协调和整合,以便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各种刺激。认识人感觉系统间的协调和整合是构建感觉统合理论的基础。
感觉统合理论以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试图解释不同感觉系统间,以及中枢内外信息交流、协调和统整的机制。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比较、选择、联系、增强或抑制,做出综合判断,形成可执行的指令。所以,感觉统合不只是感觉器官“感受刺激”的过程,而是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加工过程。尽管没有“统觉”一说,科学家也没有试图在中枢对此进行功能区划(皮层存在着特定感觉区域),但是感觉统合能力是较任何单一感觉能力更为高级、更为复杂的能力,影响着个体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大脑皮层各高级加工区域在感觉统合中的参与程度,感觉统合分为低位统合和高位统合。
低位统合是指脑干、小脑对各感觉信息(包括反馈信息)的初步分析与统整,涉及各感觉系统间以及感觉系统与动作的协调与统合,如视/听信息整合、眼手协调、身体不同运动器官的协调、身体姿势的反馈调节、注意力集中等,它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统合。
高位统合是指大脑皮质及皮层下神经结构进行的认知、言语、情绪及记忆等心理活动与低位感觉信息的沟通、组织和概括等,如注意力调控、动作企划、自我控制,以及概括/推理/判断等学习活动的结构化、程序化、整体化、自动化、顺应性及同化等。高位统合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统合,而属感知统合,是个体有序高效进行学习、创造等复杂内外活动的基础,是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追求。所以,有学者提出用“感知统合”替代“感觉统合”更符合该学科的内涵,这确实有其科学性,至少“感知统合”术语的提出为感觉统合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视角。但是考虑到学科的延续性、人们使用的习惯以及对学科创始者作出贡献的尊重,本书仍沿用传统术语“感觉统合”。
(二)感觉统合的神经心理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是一座“工作单元巨大、机构设置复杂”的信息处理工厂,接受来自外周感官的各种信息,分析、整合、储存信息,产生并发出新的信息调控个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协调运行。
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特征是:协调与整合。协调指神经系统各功能区域在运行中互通信息、彼此承继、补充与合作。整合是指神经系统会将相对独立的、性质单一的、局部的信息统整为综合的信息,形成对客体的多维感受或多种相互合作行为,如当左腿屈曲时,右腿为了支持体重一般都是伸直的,而左腿屈肌是收缩的,伸肌却是松弛的。这时,信息输出不再与输入呈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多个输入,转化成单个输出,或者相反。
中枢的协调和整合功能是个体进行复杂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基础,人类的进化使这一功能倍加完善。从脊髓到大脑皮层都有相应的结构基础,如脊髓的中间神经元(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元),脑干中的大型网状结构、间脑中联络区域以及大脑皮层的联合区域等。在大脑皮层中,初级运动皮层和初级感觉皮层的区域都比较小,而与协调和整合功能相适应的联合区却占据绝大部分面积。大脑半球的髓质中,邻近沟回间存在短的神经纤维联系,较远的功能区域间存在长的纤维束,以加强不同功能区域间的信息协调和整合,如颞叶的言语语言理解区域与额叶的言语表达区就存在神经纤维——弓状束,沟通两者的信息(见图1-1-1)。
图1-1-1 言语语言不同功能区间的联系
个体的信息处理是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及反馈调节、信息表达。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信息加工及反馈调节是整个信息处理的核心,信息的统整主要发生在该环节(见图1-1-2)。
图1-1-2 感觉统合生理、心理机制图解
1.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各感觉器官将其适宜的环境刺激(光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转化成神经冲动(电能),经过特定的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过程。与感觉统合训练直接相关或是人们可以操控的感受器是个体的外感受器,主要有视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前庭器、本体感受器以及以触压觉为主的肤觉感受器。每一类感觉器官在获取适宜刺激信息时,往往需要面对多种选择,有的是与当前事件处理有关的信息,有的则属于无关信息或者干扰信息。感觉器官本身不具备辨别“有关信息”与“无关信息”的功能,即对信息如何选择及选择的结果并不是感觉器官本身的功能,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功能区域调控的结果。所以,感觉器官在实现信息获取功能时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受信息处理环节调节的。
各类器质性缺陷的残疾人将适宜的外界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存在障碍,直接影响有关信息的获取,给后续的信息加工及整合带来困难,影响脑功能及感觉统合能力的正常发展。所以,残疾儿童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这也是感觉统合训练广泛应用于各类残疾儿童干预的基本原因之一。
2.信息加工及反馈调节
信息加工及反馈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的信息加以选择、分析、组织,形成对客体的整体认识,并做出相关应对策略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
个体在处理一个事件时,多个感受器同时或相继、连续或间隔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不同的特征性信息,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功能区域对这些特征性信息加以分析、组织和整合,拟合出客体的完形。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比如新获取信息与中枢中已有信息(首先从记忆中提取)的比较,判断新信息的正确与否?对已有信息是否进行改造?以及是否需要获取更多信息?
与此同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出现错误的或不精细的分析、组织,如选择了无关信息、忽视了有关信息,导致中枢无法形成对客体的完形或完形不完整、扭曲等“事故”,以及错误或不确切的应对等。从外显行为看,每个人都会发生对事件的不准确或错误的理解,也会发生错误的或不精细的应对。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信息加工时更易发生理解和(或)应对上的错误或不精细。
面对信息加工中的不足或错误,中枢会启动反馈纠错机制,使信息的获取或表达更加准确、精细。中枢的这种机能可能有如下几种形式。其一,“知错就改”。中枢能够自觉觉察信息加工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启动反馈系统,获取与事件有关的信息或输出矫枉信息。其二,“知错不改或难改”。中枢虽自觉觉察信息加工中的错误或经他人解释知道其中的错误,但不愿更正或不知如何更正,或已经形成的加工模式达到自动化水平难以改变。其三,“无知无畏”。中枢不能自觉觉察信息加工中的错误或对他人相反的解释也不能理解,重复着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中枢的这几种反馈纠偏模式会在每个人的认知活动与行为表达间反复出现。就普通人群而言,学习的成效和事业的成就虽然与中枢正确加工信息有关,但可能与中枢“反馈纠错”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
中枢对信息的加工及反馈调节除了“就事论事”、尊重客观现实外,同时还伴随有向性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有的是积极的体验,有的是中和的体验,还有的是消极的体验。情绪情感体验伴随信息获取、加工与反馈及信息表达全过程,并对其产生广泛或局限、持续或间断的、正向或负向的影响。所以,在讨论信息加工、技能获得以及干预和训练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时,情绪情感体验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3.信息表达及反馈
信息表达是指信息由中枢神经系统经传出神经传输到效应器,并使效应器产生行为的过程。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动作,动作又表现为多种基本属性,如参与运动的肌肉的部位、肌力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方向/幅度/速度(加速度)/持续时间/、不同运动方式间的协调、动作间的衔接和变换等。中枢要求效应器完成的指令最终落实到对动作基本属性的调控上。在调控动作的基本属性上,中枢向效应器发出的指令在整合度和精细水平上存在差异。如果指令中信息的整合度和精细水平高(中枢在发出“指令”前“考虑”周全),那么动作所呈现的基本属性应该是“预料”中的,动作就能准确完成,效应器充分实现了中枢的计划。但是在人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往往会发生由于中枢指令的整合度和精细水平不高导致动作僵硬、不协调或顾此失彼的情况。
效应器在完成信息表达的同时,相关的感受器也会将信息完成情况传入中枢,中枢会对源于效应器的反馈信息进行再加工,发出调整后信息。如此往复,中枢指令的整合度和精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需要复习或重复训练的机制。
总之,人们处理各种事件是建立在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效应器相互协作和反馈调节基础上,三者的协作水平决定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益,并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三大系统结构复杂,协同运行往往会出现偏差或错误,需要通过反复尝试逐步提高系统间的协作水平,在行为上表现为动作协调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关于感觉统合理论的思考
一个学科或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建往往是基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就成为新兴学科的领域外基础理论(或称为相关理论)。在领域外基础理论的支撑下,新学科逐步构建了体现自身学科特征的领域内基础理论,确保学科的独特性。所以,一个成熟学科的理论基础既有领域内基础理论,又有领域外基础理论,两者共同构成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感觉统合训练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但感觉统合理论本身还是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它所依赖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很好地解释感觉系统间的“统合”机制问题。
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可谓有其领域外基础理论。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更加深入,脑科学的研究日新月异,大脑这个曾被喻为“黑箱”的结构被“灰箱”一词所取代,但是人类对自身大脑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要充分解释感觉系统之间的“统合”尚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如感觉系统内及感觉系统间发生联系的神经结构是什么?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生理机制和生化机制又是什么?所以,现在人们对感觉统合理论的陈述虽有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更多的是基于人们生活经验的合理推断。从这个意义上上讲,感觉统合理论尚不成熟,其所依赖的领域外基础理论也有待深入研究。但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脑功能整体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成果支持感觉统合理论。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受个体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儿童接受的环境刺激对身心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感觉统合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个体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可能如其他能力的发展一样,表现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一)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要素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需具备两个基本要素:自身的正常发展和丰富的环境刺激。
1.身心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从受精卵开始至成年前的十多年间,个体的成长表现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表现。在胎儿期及生长发育早期,由于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还不够完善,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水平非常低,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动作协调性低、注意力分散且难以持续较长时间、行为顾此失彼等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内外结构将进一步完善,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感知、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外周感知器官、运动器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发展。
与人的认知、言语等能力发展相同,个体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与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传出神经纤维、传入神经纤维的髓鞘化程度及信息传输效率。其二,中枢神经系统各功能区相互联系及信息整合水平。神经系统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刺激,但有其固有的发展特点,既表现为发展的连续性又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既有可塑性又有代偿性。所谓的连续性是指神经系统发育连续不断,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阶段性是指神经系统发展进程不是均等的,不同能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关键期,错失该关键期就可能导致该能力发展不足,甚至终生难以弥补。所谓的可塑性和代偿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坏的区域会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或者其他区域的神经组织代替受损区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及代偿性受年龄及干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年龄越小,干预得越早,神经系统受损功能的恢复效果越好。
2.持续、丰富的环境刺激
与个体的各种能力发展相一致,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环境刺激,是个体持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感觉系统需要在感受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适宜刺激下才能使自身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得以完善,应有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巩固,感受刺激的敏锐性和精确性才能不断提高。运动系统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参与各种各样活动的基础上,没有长期的、形式多样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的活动就没有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和完善,也不会有运动能力的提高。
为此,就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而言,儿童应该尽早接受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更多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有更多的途径与他人及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学习各种知识,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认识自我,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等。
但是,在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出现诸多不利于接受丰富刺激的因素,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随着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的进一步扩大,儿童接触外界环境的途径虽多样化,但接触的内容呈现模式化、类型化和单一化的趋势,主动探索的概率大为减少,同伴间的合作互动严重不足。儿童早期教育虽受到广泛重视,但是教育内容相对单调,广受成人职业要求的影响……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阶段
人的感觉统合能力是与生俱有的,在成年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在胚胎发展期,胚胎组织在母亲躯体活动的影响下以及自身胎位的变动和调整,胎儿的触觉、前庭平衡、本体感觉以及听觉等就已经在发展。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反复接受宫缩的挤压,完成多种体位变化,接受“入世”前非常系统的、高强度的感觉统合“训练”,为陆地生活(胎儿期的个体生活在水环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生后,儿童的活动范围不再受到限制,主动探索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的各种感觉系统与躯体各处的运动器官不断与外界进行互动,各种能力不断发展,从单纯的感觉刺激发展到脑干的初级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及有意识活动,进一步发展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感觉统合,即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感觉—认知—运动功能的高级行为模式,对事物产生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调整机体各个部位去完成各项更为复杂的学习活动。
个体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虽然具有连续性,也可能呈现阶段性,且与中枢神经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依据神经系统发展的阶段性,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感觉统合阶段(3岁前)
从胚胎到3岁前,个体完成自身解剖结构的完整构建、生理机能的完善以及多个领域基本能力的初步发展,具备与外界进行互动的动作、感觉、认知、言语及社交等基本能力。
2.中级感觉统合(3~7岁)
在此阶段,个体的体格在增长,内外器官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物质及能量代谢水平快速提高,各种专用信息传递通道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丰富,中枢具备了对不同类型信息的整合能力。在此期间,本体感觉、前庭觉、触压觉、视觉、听觉及躯体运动各系统可很好担当本系统内的任务,并实现系统间的协同运作,身体运动协调性、感知-动作的协调性、注意力、记忆力、言语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及情绪管理有了较好发展,基本满足独立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需要。这段时期是各种基本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可能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3.高级感觉统合(7岁至青春期)
在此阶段,个体的解剖结构继续延续前期的发展,仍表现为量的积累。运动器官的生理机能进一步提高,肌力、耐力以及肌肉组织等物质能量代谢水平进一步增强,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基本成熟,趋近成人水平。大脑高级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影响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言语语言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多种高级心理功能的增强。大脑各功能区信息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区域间信息整合的整体化水平均发展到相当高水平,可以有效控制低位中枢以及外周器官的活动,个体可以完成复杂的动作技能以及认知、言语等活动。
三、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个体通过综合各种感觉信息来认识世界,又借助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运动系统之间的协调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感觉统合对个体生存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影响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
在人们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各种感觉系统多不是特立独行的,即使是进行一项简单的活动往往也离不开多感觉系统的参与,是内外感知系统、运动系统互相配合的结果,如儿童获准吃糖果就是多种感觉系统协同参与的结果,详见案例1-1-1。
案例1-1-1
儿童吃糖果的感觉统合分析
当儿童听到母亲的指令:奶糖在茶几的糖果盒里,不要多吃。儿童要完成吃糖果事件需要有多种感觉通道参与,且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综合,才能顺利完成“吃糖果”的一系列动作。
第一步:获得许可,听清指令。听觉系统获取信息,运动觉维持听觉过程,大脑摒弃其他听觉信息的干扰,对“吃糖果”的许可、要求进行加工并与当前的食欲相联系,做出选择并诱发下一个动作。
第二步:视觉搜索,完成剥糖果外包装。如果第一步结束时大脑做出“现在就去吃糖果”的执行指令,儿童随即进行以视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为主的一系列活动,如搜寻并定向糖果位置,身体趋近糖果位置(运动模式选择:如跑、走或爬等及其动作的完成)、选择糖果、解剥糖果外包装等。期间,每完成一个动作的同时会产生丰富的躯体运动觉信息输入大脑,经大脑加工后产生执行、增强、抑制、取消的反馈指令;视觉定向在配合动作完成的同时,还要排除其他无关视觉信息的干扰。在这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在多条线上“运行”,高效处理来自视觉、躯体多处的本体感觉新信息和反馈信息,提取记忆中的信息,做出决定,发出指令,感受并管理期间发生的情绪情感信息等,中枢各功能区一片繁忙。
第三步:吃糖果,味觉品尝并启动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糖果入口,味觉向大脑输入“奶糖味道”信息,口腔、舌产生咀嚼运动,咽喉产生吞咽动作,配合完成吃糖果事件。同时,口腔的腺体、胃肠消化腺分泌腺液,甚至调节糖代谢的内分泌腺体、大脑的情绪中枢也参与吃糖果事件,否则该事件会半途而废或者儿童不愿再进行这样的活动。
所以,个体内外器官只有很好地组织和协调,才能确保日常生活有序、有效进行,生活质量才有保障。
(二)影响自身的学习活动
学习是个体内外多系统参与的复杂活动,不仅要有良好的低位统合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高位统合能力,否则会导致学习活动错误频发、学习效率低等现象。比如朗读一段文字,就是在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大脑认知中枢、言语语言中枢、额叶调控区域等的协同参与下进行。任何一个系统发生哪怕是轻微的问题,都会导致事件“朗读”无法有效进行。实践中,专业人员可通过观察儿童的学习活动情况来判断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状况。
(三)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的生理代谢、心理活动和行为表达三者间是相互作用的。感觉统合作为个体的基本神经心理活动过程,对个体的行为表达和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确保儿童有效获取信息,各种活动易于取得成功,儿童迎接各种挑战时会充满自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很大的满足感。这又进一步激发儿童去面对更富有挑战性、难度更大的活动,如此良性循环,促进了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相反,如果个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那么他们组织并参与的活动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活动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个体应对各种挑战的信心,甚至会形成消极自我概念,给个体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四)影响个体间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实现社会化、再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人存在并体现价值的基本需求。人际交往的实现是个体内外多系统参与的复杂活动,需要个体有很好的感觉统合能力。交往双方如果都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举止得当,与对方及环境无阻隔或冲突,那么交往行为便可流畅、高效进行,问题得以成功解决,心情舒畅,后续交往得以延续。如果交往一方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就会导致交往行为不流畅或失败,给双方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制造不同程度的困难。临床咨询发现,不少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由于交往行为失当,不遵循交往规则,成为同伴中不受欢迎的人,难以融入群体中,日常生活难免出现烦恼。
(五)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与儿童关系密切的人士主要有父母亲及其他亲属、同伴或同学以及老师等,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还会影响到这些人士的正常生活。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可以较好完成各种活动,家人、老师负担轻,同伴矛盾少,讨人喜欢、受人尊重。相反,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往往是“麻烦”的制造者,家人、老师和同伴要为其处理多种“分外之事”,长此以往还会给这些人士带来程度不等的压力和负担,并可能引起他们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临床咨询中,因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导致家庭内、家校间或邻里间矛盾的事例屡见不鲜。
四、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简称SID)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行为顾此失彼等现象。人们是通过感觉统合失调来认识感觉统合能力的。感觉统合训练面对的主要是各种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一)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视觉异常:儿童眼球运动困难,手眼协调性差,经常将文字、数字、偏旁部首看错。其二,前庭功能及动作异常:儿童转圈时不会晕或害怕身体旋转,身体平衡性差,容易摔跤,不会走直线,动作笨拙,跳绳、骑自行车困难。其三,触觉等肤觉异常:儿童触觉过于敏感或者过于迟钝,洗发、洗澡、换衣服等体肤的外源性接触都不能忍受。嗅觉、味觉或痛觉也可能存在异常。其四,胆小、害怕:讨厌摇晃、不敢爬高,无法顺利下楼梯,对陌生环境适应慢。其五,其他心理活动异常,如注意力集中性、持久性和分配性较差,做事效率低下等。
导致个体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而言之,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因素三个方面。个体的感觉统合失调多是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本书第4章“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就此问题专门讨论。
(二)感觉统合失调流行性
不同文化背景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有较大的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儿童的这方面问题的发生情况也会不一样。感觉统合训练的创始人艾尔丝(Ayres)曾报道,美国普通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为5%~10%。我国台湾(调查时间1999年)的台南地区1285名4~6岁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比例为:前庭功能失调为16.7%、本体感觉功能失调为16.2%。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针对普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的调查,主要是区域性调查研究,尚无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报告。任桂英、王玉凤曾报告(1995年):北京市学龄期儿童(1994名)感觉统合轻度失调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35.9%和10.3%。黄悦勤、刘宝花等报告(2001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失调和重度失调的比例分别为28.5%和8.9%。综合大量区域性研究报告,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比较高,全国3~13岁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可能在10%~30%之间,男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童,须引起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每年会报道若干区域性研究报告,调查对象除了普通儿童群体外,也会涉及各类残疾儿童,调查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失调比例”拓展到成因分析、对学业影响等方面。
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研究虽然在各地广泛进行,但是追踪研究非常少,无法确切知道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时代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