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民间故事

淮海地区历史悠久,流传下来难以计数、流传久远的幻想、生活、笑话类等故事。它们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反映了淮海地区人民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同时也多维度地反映了民众的民俗文化心理。“民间故事是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题词。

一、概念

“民间故事”一词的英文是Folktale,德语是“Mārchcn”,日本名为“昔话”。在中国,民众习惯称“瞎话”“喷空儿”“说古”。擅讲者为“瞎话篓子”“故事篓子”等。

对民间故事的定义,中外学者各有界定,说法不一。苏联学者开也夫认为,民间故事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民间故事指那些有着假想内容、散文形式的口头艺术作品;狭义民间故事仅指那些幻想的故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这样阐释:“以口头方式代代相传的,有传统内容的散文体故事。”而中国学术界对民间故事的界定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通常意义上的民间故事定义多指广义的。”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二、分类方法

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文学,具有世界性。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故事流传。世界上最早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故事的是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威廉·格林(1786—1859)与雅科布·格林(1785—1863),他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1812—1857)完成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自此,各国的学者对民间故事展开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对不计其数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分类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同一个类型的故事往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流传。这些流传的带有国际性特征的故事,许多不过是同一故事的变体或异文而已。各国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有的依据故事的情节,有的依据故事的母体,有的依据故事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有的依据故事的功能,等等。学者们编辑的故事索引多达百余种,并发表了一系列理论专著。其中,“AT分类法”影响最大,并为各国学术界所熟知。所谓“AT分类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同上书,第65页。

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和索引编纂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部著作。

1.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

1931年,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发表了《中国民谭型式》一文,借用西方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展开中国故事研究,归纳出45个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并写出了情节提要。

2.〔德〕沃·爱德哈德《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德国社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东方语言学家沃·爱德哈德(W.Eberhard)于1937年在曹松叶的协助下编纂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该书用德文写作,199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作者从300余种书刊中搜罗出近3000个故事,并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用了国际通用的“AT分类法”,依据故事的特点,共收录正格故事类型275个,滑稽故事类型31个,并尽可能指出故事的出处,发表见解,第一次展现了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整体风貌。

3.〔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美籍华人、著名学者丁乃通1978年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该书收录故事资料更为广泛,引用了1966年之前的有关中国故事的资料580余种,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故事资料的搜集,从7300多个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并且注意将故事与神话、传说区分开来,对每个类型的描述也更为精细。该索引基本以国际通用的“AT分类法”编号排列,这为把我国民间故事的研究纳入国际研究的范围,为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着重注明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便于同外国民间故事进行比较,对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各种类型也颇有帮助。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著者亲自校订的该书中文版。

4.金荣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

台湾学者金荣华于2000年在台北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第一册)。该书是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对象,运用“AT分类法”在“丁氏索引”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该书增列了四川、浙江和陕西三个省的作品资料,更注意反映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又一部重要著作。

三、类型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学界比较通用的分类方法是钟敬文先生最先倡导的分类法,按照这种方法可以将淮海地区的民间故事分为四类,即: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这些民间故事(主要是前三类),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淮海大地上流传,植根于百姓生活,表现了民众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愿望。

(一)幻想故事

“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都是幻想故事的不同叫法。这类故事是用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方式来表现人间生活,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幻想色彩十分浓厚。幻想故事又有以下几种类别:

1.魔法故事

魔法故事,也叫“变形故事”。这类故事充满超自然的想象,将现实生活内容与神鬼仙妖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常常赋予自然物以人情,把生活中某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作可能表现出来,情节奇幻,构造了虎妈子、猴精、画中女、田螺姑娘、龙公主、狐狸媳妇、蛇郎、蛤蟆儿子、枣核儿等典型形象。如调查组搜集到的流传于鲁南地区的民间故事《猫姑娘》:


从前千头山下有个小伙子,父母双亡,以打柴为生。一天,他上山砍柴,救回了一只可怜的小猫。小伙子给小猫舀了碗剩糊糊,又去打柴。等小伙子回到家,吃惊地发现,桌子上放着热腾腾的菜,锅里是香喷喷的米饭。谁做的呢?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到了第四天,小伙子照样出门打柴,出了门却悄悄地回到家,躲到窗户下,向屋里看。就看到小猫打了个滚,变成一个漂亮的姑娘,把猫皮搁在窗户上,就去做饭了。小伙子抢了猫皮,扔到院子里的枯井里,推门进屋,向姑娘求婚,姑娘答应了。二人结成夫妻,还生了一个儿子。有一天,姑娘叫小伙子捞出了猫皮。猫皮完好如初,姑娘拿过猫皮,就地一滚,恢复原形,嗖地一下就不见了。后来,姑娘给小伙子托梦说明了原委。原来,姑娘本是玉帝面前的猫,因偷吃了仙桃,被贬下凡尘。为报恩,姑娘与小伙子成婚生子。姑娘嘱咐小伙子好好地照顾儿子,后来儿子长大还考中了状元。


又如另一则民间故事《蛤蟆儿》:


有老两口儿没有孩子,为此成为一块心病。老太太经常自言自语地说,能有个蛤蟆儿就能心满意足。后来,果然如愿得了个蛤蟆儿。蛤蟆儿渐渐长大,母亲叹息蛤蟆儿能干什么啊?连给在外地为官的父亲送信也做不到。蛤蟆儿却跳着叫着,意思是自己能去送信。母亲便写了一封信交给蛤蟆儿。蛤蟆儿叼着信,走到无人处,变成人样,骑着黑驴一路赶到父亲所在的官府后,又变成蛤蟆样。父亲看了信,又写了回信叫蛤蟆儿送回家。蛤蟆儿变成人样骑着驴回到家后再重新变回蛤蟆样。这样,多次往返送信,蛤蟆儿总是路过刘村刘员外女儿的绣楼。刘员外的女儿常常能看到一个英俊书生路过,刘小姐用红头绳拴着茶壶给书生送茶,二人就此相识并相爱。刘小姐告诉了父亲,托人说媒。但王家总是推辞,说自家是个蛤蟆儿,怎么能说亲。刘家不信,坚持要结亲,就这样,刘小姐与蛤蟆儿成了亲。有一天,村里唱大戏,家里人都去看戏,刘小姐半途回家看到了变成人形的蛤蟆儿,很高兴,要叫母亲来看。蛤蟆儿说,只能用一只眼看,母亲太兴奋,忍不住用两只眼看,结果两只眼睛都瞎了。


安徽北部也流传有类似的故事,如《蛤蟆儿招亲》。在这些幻想故事中,现实生活与幻想内容相结合,如故事中的神魔仙怪常幻化成各种形象,直接参与人类的生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神仙、妖魔、鬼怪等神奇因素,亦奇亦幻。

2.宝物故事

宝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以具有神奇功能的宝物为核心展开情节,构筑起较为神奇的想象空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类型。“这类故事中的宝物既有‘万能型’的,如聚宝盆、宝葫芦、神笔之类;也有具有魔力的自然物或民众日常生活用具,如百鸟羽毛制成的羽衣,能与人交流的石头,煮沸大海的鸟蛋,劈开宝山的斧头或作为开山钥匙的黄瓜、硾杵,赶山镇海的神鞭,呼风唤雨的梳妆匣,能叫龙蛇起舞的芦笙,等等。这些物件在故事中不仅是改变主人公命运的法宝,更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故事中宝物的种种神奇性能,实际上是人民大众的劳动汗水、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的幻化之物。”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如调查组搜集到的苏北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宝葫芦》:


从前有个小王孩,父母早丧,孤苦伶仃。他向村人学习种高粱,没有种子,就向婶子借。婶子却把种子炒熟了再交给小王孩。小王孩爱惜粮食,把掉落在灶台上的一粒种子也收了起来。等种子种到地里,小王孩只种出一棵高粱。小王孩细心地照料这棵高粱。等到高粱快成熟时,天上飞来了一只老鹰,叼走了高粱。小王孩就一直追着老鹰,追到了天黑,追到一座庙前。庙里有虎精、狼精、豹精三只妖精在喝酒。小王孩吓得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却正好听到三只妖精在说宝葫芦的事。等三只妖精走了以后,小王孩拿出了藏在桌子下面的宝葫芦。小王孩对宝葫芦说:“宝葫芦呀宝葫芦,给我两个馒头四个菜。”刚说完就见桌子上出现了两个馒头四个菜。小王孩吃饱以后,又叫宝葫芦变出了一匹马和一辆马车,赶着马车回了村子。在村子里,他遇到了婶子。婶子眼红小王孩的马车,就问他从哪儿来的,小王孩如实地说了。婶子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庙里,却被那三只愤怒的妖精给杀了。得到宝贝的小王孩利用宝葫芦给乡亲们盖起了房子,添置了牲口和家具,却没为自己要什么。乡亲们过意不去,可是宝葫芦已经用够了一百次,再也变不出东西了。


还有在鲁南地区流传的故事《宝罐子》:


从前,有个穷人叫张三,他在财主家干活儿。一个秋天,他给财主家耕地时,不知什么东西把犁尖碰断了,换上一个又碰断了。他觉得很奇怪,就蹲下身去扒。一扒,扒出来一个罐子。张三很高兴,心想洗洗留着盛鸡蛋。他就挖里边的泥,可是一直挖也挖不完,他就到河里洗。到了河边,捧进水洗了往外倒,又倒不干净。他觉得蹊跷,就搬着回了家。到了家里,正巧鸡下了一个蛋,他就把鸡蛋放进罐子里。往外拿鸡蛋时,咳!拿了一个,里面还有一个,拿了一个,还有一个……张三这才知道他得了个宝罐子。

张三得宝罐子的事被财主知道了,财主就把张三叫去,逼他交出宝罐子。张三说:“宝罐子是我拾的,为什么给你?”财主说:“宝罐子是我家丢的,是忘在地里的,你得给我。”张三不给,他俩就争吵起来。后来,惊动了官府,把他俩带上大堂。县官一问,一听说有宝罐子,就叫他俩回去抬。他俩把宝罐子放在大堂上后,县官说:“你们都滚吧,宝罐子没收!”

县官得了宝罐子,就叫手下人往里放元宝,往外掏元宝。手下人轮换着掏,直到大堂上堆满了元宝。县官的爹听说他儿子得了宝贝,连忙赶来看。他趴在罐沿往里瞅,一不小心,跐的元宝滑了,一头栽进罐子里。县官忙去拉,谁知拉出来一个又一个,拉出一个又一个,一派(方言:一共)拉了三百个爹。县官累得满头大汗,一住手,罐子里的那个爹就骂:“快拉呀,你这个不孝顺的龟孙!”罐子里的那个爹一气一急,一下子把宝罐子跺破了。

县官傻了眼,三百多个爹,哪个照顾不好就骂他。而且,他这些爹总是要好吃的,没多久,就把县官吃穷了。徐高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滕州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355页。


从物质形态上看,故事中的宝物本身并不奇特,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泥盆、瓦罐、葫芦等,但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体在故事中具有了各种超常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或愿望,成为改变主人公命运的法宝、奖善惩恶的利器。可以看出,宝物的这些神奇功能和灵性寄寓了淮海大地上人们的生活希望和理想愿望。

3.动物故事

“这类故事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编织故事、展开情节,借助这些形象间接地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情感,反映人类的情感。”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动物故事既是关于动物的故事,也是关于人的故事。但归根结底,还是关于人的故事,只不过采取的形式不同而已。在这里,动物故事中的动物,是在幻想中塑造的形象。因此,它们虽然是以动物的姿态出现,但又不是自然界原来的动物。”林一白:《略论动物故事》,《民间文学》1965年第3期。典型的动物故事有《猫狗结仇》《猴子捞月》《老鼠结亲》《小鸡报仇》《兔子豁嘴》《乌鸦借羽毛》《三只小猪》等。如调查组搜集到的流传在苏北的故事《猫为什么打呼噜》: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返回的路上,带的经书被一阵大风卷走。孙悟空飞到半空,用火眼金睛一看,看到山洞里一只大猫精正在吃着经书。孙悟空立即驾着筋斗云,直奔猫精洞,到了洞口,举起金箍棒就要打。忽然就见大猫精不停地叩头求饶,口里还念念有词:“我有罪,我有罪,吃了一本经书才醒悟过来,任你发落。”孙悟空不知该如何才好,就把大猫精带到唐僧面前。唐僧认为,既然大猫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决心改恶从善,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就要求大猫精到凡间去。凡间鼠多为患,大猫精可以捕食老鼠,为百姓除害。于是,大猫精来到人间捉鼠。因为它吃了一肚子经书,只要一睡觉就会呼噜呼噜地念经,后来,这种睡觉打呼噜的现象一直传给子子孙孙。


动物故事中的动物被人格化了,但同时也有动物本身的特点。故事在刻画这些动物形象的时候,主要是借助人格化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人类的社会心理。

(二)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这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展开的叙事,是对民间观念与意识及社会底层生活的一种形象化叙述,表面上其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生活故事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大体上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超自然的幻想。“生活故事中的文化观念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接近于生活实际的层面,其内容反映了民众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另一个是与现实形成反差的层面。”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淮海地区常见的生活故事类型主要有巧女故事、长工斗地主故事、呆女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奇巧婚姻故事等。

1.巧女故事

巧女故事,又称“巧媳妇故事”,这类故事主要表现女性的聪明才智,多以巧解难题来构成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多为劳动妇女,她们纯朴善良、心灵手巧、聪明机智,用智慧化解了无数家庭矛盾与生活难题,显示出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弟媳抬杠》《会避讳的媳妇》《伶俐媳妇》《巧嘴媳妇》等。其中一则《会避讳的媳妇》:


有个老头儿姓赵,排行第九,人们都喊他赵九。娶了个儿媳妇,非常贤惠孝顺。这媳妇进了赵家门四五年,因为公公叫赵九,从来没说过个“九”字。

赵九有两个朋友,一个叫张九,一个叫李九。这天张九和李九对赵九说:“九哥,人都说您儿媳妇贤惠孝顺,从不说个‘九’字。到九月初九这天,你躲出去,我们这么这么,看看她说‘九’不?”几人一嘀咕就这样定下了。

到九月初九这天,赵九特意躲出去了。张九和李九怀里揣着酒,手里拿着韭菜就去赵九家了。到了门前一拍门,媳妇在家里问:“谁?”他俩说:“是俺,张九和李九,喊赵九哥九月九去喝酒。”媳妇开开门,给两个长辈拜了两拜,说:“俺爹不在家,等回来我告诉他老人家。”张九和李九就走了。其实他们是躲起来偷听去了。不多会儿,赵九回来了,媳妇上前说:“爹,刚才两个叔来了,一个是张三六,一个是李四五,手里拿着二七菜,怀里揣着一八壶来的,他们说今天是重阳节,来请公爹赴宴去。”别说提“九”字了,连九的同音也没说。赵九听了说:“是了,我这就去。”赵九见两个朋友说:“怎么样?”张九和李九伸出拇指说:“贤惠聪明,名不虚传。”徐高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滕州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页。


这些故事讲述了民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活动,以家庭或家族问题为核心展开情节,主要展现了民间女性在解决难题时的机智聪慧和迎接挑战时的勇敢泼辣,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

2.长工斗地主的故事

这类故事主要表现长工与地主的矛盾和斗争,是我国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如搜集到的一个民间故事《暖嘚蛋》:


有一个财主非常刻薄,经常克扣长工的工钱。长工干了两年活儿,没拿到一文钱。长工就想了一招来报复财主。长工借了一头驴,将自己打扮得一身光鲜,去见财主。财主不明白长工怎么突然变阔了。长工就说自己得了一个宝贝“嘚”,就是那头驴。它一嘚就是四十五里,二嘚就是九十里,帮助自己做了好多生意。财主动了心,要用地来交换。长工就说,给他一个“嘚蛋”让他自己去暖,这个“嘚蛋”十二年才得一个。在六月天里,关上门窗,由财主刚生过孩子的老婆抱着这个“嘚蛋”盖着被子捂上四十九天,不能透风。财主老婆在六月天里捂了四十八天,最后实在热得受不了,只得把被子包着的“嘚蛋”交给财主扔了。这个“嘚蛋”其实就是个大西瓜,都捂烂了。财主扔到后柴火园里,砸到一只野兔子,兔子受惊跑了。财主没看清是什么,后悔这个“嘚蛋”没捂够四十九天,没得着。


这类故事里,长工常常抓住地主贪婪、吝啬、狡猾和愚蠢等特点,巧妙地利用双方订约时地主所提条件和话语的漏洞,用地主刁难自己的办法,将计就计,以牙还牙,制服地主,使对方自食其果。故事的结局经常是长工取得胜利,地主总是受到捉弄或惩罚,甚至失去性命。

3.呆女婿故事

呆女婿故事,又称“傻姑爷故事”,是“愚人故事”的一种。如鲁南地区的《憨巴二的故事》《憨二狗做客》,豫东地区的《傻女婿报喜》《傻女婿串亲戚》等。这里选取《憨巴二的故事》如下:


憨巴二说话办事都听媳妇的。

有一天,他看见一家出殡的,人多又热闹。他回家问媳妇:“以后遇见这样的事,我要怎么办?”媳妇说:“你看人家抬的是红的,你就哭大娘;抬的是黑的,你就哭大爷。”

这一天,憨巴二出门遇见娶媳妇的,人家抬着的是红的。他走到轿前大哭:“大娘!我的大娘!”娶媳妇的这家犯忌讳,很生气,把憨巴二揍跑了。憨巴二跑到家,媳妇问清原因,对他说:“以后见到这样热闹的喜事,你该喊‘恭喜!恭喜!’才是。”

又一天,不很远的邻居家失火,救火的人到了很多,一时还没救下,憨巴二跑去喊道:“恭喜!恭喜!”邻居很生气,踹了他几脚。憨巴二哭着回家,媳妇说:“这事怨你,你该喊‘救火’,用水把火泼灭就对了。”

又有一天,憨巴二上街,见到铁匠铺几个小徒弟正忙着点火生炉子,因为天阴,潮气大,生了好几次也没生着。这次好容易生着了,憨巴二正巧赶到,忙喊:“救火呀!救火!”提起一桶水把火泼灭了。这几个小铁匠气得把他揍了一顿,憨巴二哭哭咧咧回家了。问明了情由,媳妇说:“你帮人家打锤就好了。”

又过了几天,憨巴二看见两个人打架,他喊:“帮锤,帮锤!”打这个一拳,又打了那个人一皮锤,这两个人又气又急,他们也不打了,都上来揍憨巴二。憨巴二鼻青脸肿地回家了,媳妇又告诉他:“以后看见打架了,你别打,你拉架就好了。”

又有一天,憨巴二看见两只黄牛正在牴架,他上前就拉,被牛牴伤了,疼得爹啊娘啊地喊。媳妇气极了,说:“你这个憨熊,以后可甭再出门了。”徐高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滕州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502页。


刘守华先生在《故事学纲要》中指出:“文学作品通常是赞扬智慧而鄙弃愚蠢,民间故事却把呆女婿刻画成言行可笑而又有几分可爱的天真憨厚的形象,这确实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和审美心理。”刘守华:《故事学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这类故事在轻松嘲笑中让我们精神松弛,这也正是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之所在。同时,这类故事也是传授生活知识、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工具。

4.机智人物故事

这类故事是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淮海地区流传不少机智幽默的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如苏北地区流传的《李拔贡故事》《渠景礼传奇》,豫东地区的《庞振坤的故事》,鲁南地区的《翁婿作诗》,皖北地区的《争解元》。这些人物虽然有名有姓,但大都已经远离了自己的原型,而是凝聚了众多人物精神与要素于一身。如丰县民间故事《李拔贡故事二则》讲述了才子李拔贡的故事,其中《巧戏新县令》就写了李拔贡不畏强权、戏弄县令的故事:


丰县新来了一县令,此人学识浅薄,重权势,轻文人。上任后,他拜访了“北霸天”“南霸天”,却看不起清贫的文人。老拔贡李堂越想越气,决心戏弄这个县令。

当官就得审理本地区发生的案件,有些重大案件还得逐级上报。一天,新县令接到了一份紧急报案:城西北赵庄的老拔贡李堂,千根金条、一个吸水龙被盗。新县令闻讯大惊,不料刚上任就遇到重大案件。仅千根金条就价值连城,吸水龙自己有生以来就没见过,想必是无价之宝。此案如不侦破,定会惊动皇上,那时,自己的官职怕是难保啦。新县令越想越怕,一点儿法子也没有,茶饭不思。

县令正在为难,一衙皂说:“李拔贡乃是一清贫文人,轻财物,重礼仪,能言善辩,若能以礼相待,也许会少找老爷麻烦。”县令听得有理,即亲自把李拔贡请至县衙。

酒席间,县令笑道:“久闻李先生大名,因刚赴任,公事烦琐,未来得及到贵府拜访,谁知又恰逢贵府上千根金条、一个吸水龙被盗,李先生请你放心,本官一定为你做主,捉拿盗贼,以示诚意。”李拔贡听了,笑道:“小事一桩,不必劳您大驾。我看就不麻烦您啦。”县令大喜,李拔贡又说:“这算不了什么,也怪我太粗心:前天晚上我用井绳(吸水龙)捆了一小捆麦秸(千根金条)放在门旁,不料夜里被人盗走……”说罢哈哈一笑。县令听了,半天没说出话来。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丰县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5.奇巧婚姻故事

“这是围绕缔结婚姻而发生的种种离奇的故事,反映出我国历代社会民众对结婚这一人生仪礼的深切关注。”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如《美女招夫》《姻缘天定》等。如搜集到的民间故事《美女招夫》:


从前有一个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她将自己理想中的丈夫模样刻了下来,放在路口等着招夫。但等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姑娘很着急。有一个穷小子,不仅家境贫穷,而且长得十分丑陋,但是人很聪明,口才很好。他叫他的母亲到路口,对那个姑娘的家人说自己的儿子长得就是那个样子,只是逃学跑了。姑娘家人一听很高兴,急忙定下了亲事。过了三天,说是找到了公子。姑娘就急着定日子成亲。到了成亲那天,穷小子怕露了模样,就借口天时不好,不能拜堂,要求直接入洞房。到了洞房,穷小子找人假扮五雷神,说是小两口儿只能一人丑一人俊。小姐不愿变丑,公子就说自己变丑,希望小姐不要嫌弃。又催小姐赶紧点灯,免得变得不好。等小姐点着灯,穷小子就说是小姐点灯点慢了让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问小姐嫌弃不?小姐只能说,不嫌。二人就成了亲。


此类故事大多情节曲折,充满悬念,最终多以大团圆为结局,表现下层民众对美满婚姻的期待,又带有较为鲜明的训诫意义。

(三)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就是指民间流传的喜剧性短篇故事,“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含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民间笑话是一种讽刺小品,是民众用口头语言创造的口头漫画。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有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显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133页。民间笑话的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重在揭露和讽刺,还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淮海地区的人们幽默、风趣,笑话故事广泛地渗透在百姓的生活中,体现了民众生活的智慧,也反映了百姓的一种乐观精神。如豫东地区流传的笑话《打喷嚏》:


有个卖瓦盆的,跟别人结伴出门卖瓦盆。他见这个打喷嚏,那个打喷嚏,就自己不打,就问是咋回事?别人骗他说,谁打喷嚏是他妻子在家想他了。

这天,他回到家,见妻子就问:“一伙出去的,人家都打喷嚏,说是妻子在家想他了。你为啥不想我哩?”妻子说:“你再出门,也叫你打喷嚏。”

又一次他出门卖瓦盆,路过一座桥,推车上桥累得满脸汗,就用袄袖去擦。一擦两擦,他鼻子发痒,呛得他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原来他妻子在他袄袖里装了辣椒面儿。他打喷嚏时,一松劲儿,独轮车倒了,一车瓦盆打了个精光。他到家埋怨妻子说:“你早不想我晚不想我,咋偏偏赶我过桥时想我哩?”《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第680页。


再比如苏北地区流传的笑话《好吃不要脸》:


有家兄弟俩人,都好吃懒做,弄得常年吃不上一顿猪肉。这年过年,兄弟俩东挪西借凑了几个钱,割了点儿猪肉。等猪肉烧熟了,才想起来前两天兄弟俩打架时,老大把碗砸碎,老二把筷子折断。现在没有碗和筷子怎么吃呢?哥哥只好叫弟弟出去借,弟弟却叫哥哥出去借,可俩人都不想离家一步,为什么?怕对方赖在家里偷吃呗。老大说:“那么咱们俩一起出去。”老二说:“那猫来了怎么办?”老大又说:“这样吧!我去借碗筷,你在家里看猫拍巴掌。”拍巴掌干啥?两手拍巴掌不就不好拿什么了嘛,嘿!馋就有馋点子。老二便答应下来,老大走了,老二在家拍起巴掌来。

老二一边拍巴掌,一边看着锅里的肉,心里那个馋呀,口水“叭嗒”“叭嗒”往锅里掉。忽然,他心生一计,用一只手拍着脸,另一只手去抓肉吃,这时正好让外出借碗筷回来的老大遇见了,老大见肉剩得不多了,气得直骂:“你真是好吃不要脸!”“好吃不要脸”这词就这么传开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第755页。


有不少民间笑话是针对民众自身缺点进行讽刺与嘲讽,如懒惰、贪心、吹牛、见钱眼开、欺软怕硬等不良行为,通过调笑、戏谑进行善意的批评,达到警示、纠正的目的。如《拍马屁》《见钱口开》《要钱不要脸》《吹大牛与圆大牛》《庸医误人》等。民间笑话构思精巧,短小精悍,泼辣尖锐;在简短的故事情节中,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展开尖锐的矛盾,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

四、特征与价值

淮海地区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悠久的历史积淀,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衍生出独特的气质和风俗,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文化,并深深地烙印在民间文化中。

(一)奇特瑰丽的想象与幻想

民间故事主要借助想象与幻想来构建内容与情节。幻想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借助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或物体,如神魔仙妖、人格化的动植物等,以虚构为手段来表现现实生活。即使是贴近现实的生活故事,其中也一定带有某种程度的幻想与理想化虚构,如机智人物身上总是凝聚了人民的各种智慧,具有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的勇气与力量。不论是幻想故事还是生活故事,都寄托着人们对理想世界的种种憧憬与追求。可以说,幻想是民间故事内容的重要特征。没有幻想与虚构,故事的生命力将不复存在,故事也无从谈起。换言之,正是由于民间故事负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种种理想和愿望,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牵系着一代代的民众,使他们乐于讲,乐于听,乐于传。如苏北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神鸟》:


有兄弟俩,娶了媳妇分家另过。老大为人刻薄,大白天借不出个干灯,家里过得不孬。老二为人厚道,心地又好,穷人缺米少面、和尚化缘,要啥他给啥。没过几年,他几亩地都毁光啦。人一穷,只好拉起要饭棍去要饭。

有一天,老二要饭回来,翻过一座山,看见一棵大梧桐树,树下有不少干棒。老二心里想:我拾点儿拿回家烧锅吧。

正拾干棒,就听着树上扑啦扑啦地响,飞下一只神鸟来,人头鸟身子。神鸟说:“老二,我饿啦,给我弄点儿吃的行不?”“行。”“你给我烙五斤面的烙饼,称五斤重的一块猪肉,炒炒送来吧。”

老二回到家,跟媳妇一说,小两口儿都愁得不行。家里歇锅断顿的,哪治好面、猪肉去呢?借吧!于是他俩借了五斤好面烙成饼,又借钱称了五斤猪肉炒好,给神鸟送去啦。

神鸟一绷嘴,把烙饼、猪肉都咽啦,就说:“老二,你骑到我身上,搁拧(闭上)上眼,我驮你到太阳山上拿金子、银子去。”

老二骑着神鸟,就听着耳门子的风声呼呼的。不一会儿,到啦。老二睁开眼一看,到处是金子、银子,耀得他睁不开眼。神鸟说:“拿吧,要多少拿多少。”

老二拿了几块金子,又拿了几块银子,不要啦。神鸟说:“就拿这几块?多拿些!”老二说:“不要啦,怪沉的。”神鸟把老二送回家,老二又是买地又是盖楼,过富啦。

老大心里纳闷儿,就问老二:“兄弟,你咋发的财?”老二从头到尾一说,老大把腚一拍:“咦,这个容易。”

第二天,老大叫媳妇烙了五斤面的烙饼,炒了五斤猪肉,腰里缠上几条口袋,找神鸟去啦。神鸟吃了老大的猪肉、烙饼,就驮他到太阳山拿金子、银子。老大心渴(心太贪),拿一口袋还不走,再拿一口袋还不走。神鸟急啦:“急忙走吧,太阳来了就没命啦!”老大说:“不慌,慌啥?我再摸几个元宝。”

老大正往怀里揣元宝,轰隆,太阳出来啦,把老大烧死了。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沛县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88页。


再如《蛤蟆变银子》这则故事里,善良勤劳的人获得了意外的财富,却并不贪心,最终反而赢得了幸福;贪婪的邻居机关算尽,银子变成了蛤蟆,到头来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这两则故事想象十分神奇,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善良人性的肯定;而另一方面,也说明贪心会带来噩运,受到惩罚,都寄寓了民众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念。

在淮海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不仅可以利用有灵性的动物来构造故事,还可以利用具有法力的宝物产生神奇的幻想。如苏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小铜锣》:善良的王二冒死从妖精那里偷来了宝贝小铜锣,利用宝贝发了家;王大夫妻眼红妒忌,贪心之下被银子活活压死。而鲁南地区流传的《宝葫芦》同样是歌颂了小王孩的善良纯朴。在民间故事中,飞鸟、猫狗、牛马、山石,甚至葫芦、铜锣、镜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用具都会在人们需要帮助时产生神奇的力量,使主人公渡过难关、遇难呈祥、转危为安。

想象和幻想给普通的生活注入了血肉,给民众的心灵插上了美丽的翅膀,将平凡的现实变得神秘奇幻。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能够千百年来传唱不息,也正在于它能够构筑一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但又超凡脱俗的神话世界,可以让普通人天马行空地构筑起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

(二)朴素的道德观念

民间故事中包含的内容大都寄寓了民众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直接体现了民众的情感和愿望,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从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中,民间故事总是呈现出“善恶有报”的朴素理念,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宣扬着仁善诚信的价值观念,赞扬劳动人民善良的品质,表现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鞭笞贪婪、懒惰、虚伪等丑恶现象及人性,给人以警示和训诫。如搜集到的民间故事《背母寻药》:


从前有兄弟二人,哥哥从医,弟弟种地,兄弟俩都很孝顺。后来,母亲生病了,病得越来越重,哥哥有药方,却不知去哪里抓药,而弟弟性子急,拿起哥哥开的药方,背起母亲就出了门,一路上受了很多苦,但是误打误撞中却给母亲找到了药,治好了母亲。


故事歌颂了兄弟尤其是弟弟至诚的孝心,孝感动天,宣扬了孝道。

再如微山湖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锥刮鸟》:


从前微山湖里有对懒夫妻,懒到啥程度呢?一天夜里小偷去偷他家的锅,夫妻俩都看见了,光咋呼谁也不想起床。小偷到了锅台上揭了锅就跑,男的这才起床追小偷,眼看要追上,小偷转身一刀扎在他的脸上。男的仰面倒在地上,心想这下子命可完了。老婆从后面追上来,气喘吁吁地说:“当家的别追啦,锅还在锅台上呢!小偷揭走的是锅疙巴。”女人跑到近前一看,自己的男人脸上扎了把刀子,眼闭着,一动也不动。那女的可吓坏啦:“我的天,你死了我可怎么办!”男的听见哭声睁开眼说:“我没死。”“刀扎在脸上咋会没死呢?”男的一骨碌爬起来,拔下刀子。说也怪,一点儿血也没有淌。那女的一看说:“没事,才到肉皮。”原来肉皮外包了一层灰尘嘎巴儿。不巧当他们回来时,起风下起了大雨,夫妻俩的船年久失修,一会儿就烂了个大洞,船进了水。男的拿起被子就锥洞,女的拿起盆就刮水。谁知那水越刮越多,急得女的叫起来:“死鬼,快点锥。”船底已是朽木,洞越锥越大,气得男的骂道:“狗日的懒婆娘,快刮呀!”“你快锥”“你快刮!”“你锥”“你刮”“锥”“刮”。洞越来越大,水越来越多。不多会儿,他俩就随着小船沉入湖底。第二天有两只水鸟从那里飞起,不停地叫着“锥锥锥”“刮刮刮”。人们说:这对水鸟是那对夫妻变的,正为自己过去的懒惰追悔!人们便叫这水鸟为锥刮鸟。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沛县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144页。


一对懒惰的夫妻,只知道推卸责任,最终自食恶果。故事在轻松幽默之中,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包含着民众对恶习的鞭挞。

(三)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淮海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出淮海地区历史、科学、哲学、民俗等地方文化信息。通过这些民间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本地区民众生活的轨迹,了解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生活的状态和心路历程,了解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变迁,了解文化碰撞、融合与演变的痕迹。如搜集到的民间故事《微山湖现城》:


很早以前,有一个渔民,一天在湖上打鱼到很晚才收网,就歇在湖上。深夜看到湖上有道光,走近一看,发现是一条热闹的街市。渔民很奇怪,湖面上哪来的街市。渔民在街市上逛起来,看到有卖豆子的,想起来家里缺少豆种,就问卖家咋卖?卖家不说话,渔民只得顺手抓了一把。等回家一看,豆子全是金豆子。渔民恍然大悟,当地说微山湖早年是一座大城,后来一场大地震,把城陷了下去,成了今天的湖。传说这个城隔60年重现一回,碰见了就是好运。


这个故事透露出微山湖地理风貌的变化,也折射出湖上渔民的生活习俗。

同时,由于民间故事的内容切近民众的生活,能够体现民众真实的生活面貌,形式上通俗、质朴,为人们喜闻乐见,因而它也成为民众进行传统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一种形式。如《屠夫斗外使》,故事讲述了明嘉靖年间,一个屠夫王二与一个外国老道斗智斗勇,从而击退了外来侵略者的侵略野心。故事宣扬了民众抵御外侮的勇气与强大的信心,展现了普通民众的智慧和才能,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